12.26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五大棋王!他們如果再世,AI還得好好學幾年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五大棋王!他們如果再世,AI還得好好學幾年


絕代棋王——王積薪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五大棋王!他們如果再世,AI還得好好學幾年

當時流傳著這麼一個故事:王積薪成名後,從不以名家自居,每次外出遊玩,身邊總帶著一個竹筒,裡面放著棋子和紙畫的棋盤。他常把竹筒系在馬車的轅上,途中不管遇見誰,哪怕是平民百姓,只要會下棋,都要下馬來對弈一盤。誰要贏了他,還可以享用他款待的一頓佳餚。

唐玄宗南巡巴蜀,文武百官隨同一起前往。翰林院擅長下圍棋的王積薪,也是隨行的人中的一個。巴蜀的道路狹窄而又險要。由於隨行人員太多,每到一處需要歇息投宿時,這個地方的郵亭館舍,多數都讓官位顯貴的人佔用了。王積薪沒有地方歇宿,只好沿著溪流向遠處找尋,借住在山中的孤寡老人家中,家中只有婆媳二人,都關著門,只給他提供飲用的水和取暖的火。天剛黑,婆婆和媳婦就將門閉好歇息。王積薪棲息在屋外房簷下,夜已經深了還是沒有入睡。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五大棋王!他們如果再世,AI還得好好學幾年

忽然聽到屋裡兒媳對婆婆說:"這麼好的夜晚沒有什麼好玩的,咱們婆媳倆下盤圍棋怎麼樣?"婆婆回答說:"好吧"。王積薪聽了心中特別奇怪:"屋裡沒有點燈照明,婆媳又各在東、西二屋,她們是怎麼下的圍棋呢:"於是將耳朵貼在門縫旁邊偷聽。過了一會兒,聽到婆婆說:"起東五南九置一子。"媳婦回答說:"在東五南十二置一子。"婆婆說:"起西八南十置一子。"媳婦說:"在西九南十置一子。"婆媳倆每下一子都思考很長時間。天四更快過去了,王積薪暗中記下來婆媳倆只下了三十六子。忽然聽到婆婆說:"你敗局已定了。我已經贏了九子!"對屋裡的媳婦也認可了。

天亮後,王積薪穿好衣服戴上帽子,叩門請教。婆婆說:"你可以按照你的想法擺一盤棋我看看。"王積薪立即從隨身攜帶的行囊裡拿出棋盤與棋子來,將他平生所掌握的最高妙的棋陣擺上。還沒有擺到十幾個子,婆婆對媳婦說:"這位先生可教給他幾個定勢。"於是,媳婦指導王積薪攻、守、殺、奪、救應、防拒的方法,說的都很簡略。王積薪請求進一步講授一些較為深難的方法,婆婆笑著說:"只這些就可以讓你在人世間沒有敵手了!"王積薪真誠地表示感謝,告辭出來。走了十多步,又返回去想找找兩位婆媳,怎麼找也找不到這家人家了。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五大棋王!他們如果再世,AI還得好好學幾年

從這以後,王積薪的棋藝沒有人能趕得上他。他隨即擺佈兩位婆媳下的那盤棋,用盡心力想布出勝九子的格局,始終沒有布出來。就把這局棋名為'鄧艾開蜀勢',至今還有棋譜,而當世的人誰也解不了這局棋。

鎮神聖手——顧師言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五大棋王!他們如果再世,AI還得好好學幾年

晚唐時期,棋壇最負盛名的圍棋國手就是顧師言。古時,曾有我國唐代棋待詔顧師言以三十三著“鎮神頭”擊敗“日本國王子”的記載。但是這棋譜真偽已不可考。

顧師言是繼“絕代棋王”王積薪之後,有史籍可考的又一位翰林院棋待詔,生活於公元九世紀,是唐宣宗的御用圍棋國手。

宋代棋聖——劉仲甫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五大棋王!他們如果再世,AI還得好好學幾年

劉仲甫獨霸棋壇足有二十年,但人終老,棋終衰,不斷湧現的新棋手,不少人躍躍 欲試,想壓倒劉仲甫的棋霸地位。當時敢於和劉仲甫一爭高低的三位棋手是:祝不疑、 晉士明、王憨。

紹聖初年,祝不疑進京去禮部辦事,同鄉硬把他拉到寺庭裡觀國手下棋,正巧這天 劉仲甫也在那兒。在人們慫恿下,不疑與他下了一盤。一上來,不疑請仲甫讓子。劉仲甫說:“非高手不到這裡下棋。在這兒下棋是對子才行。連先後都還得爭呢!”最後, 還是劉仲甫讓先,這盤棋下到終局,祝不疑敗三目棋。他又問劉仲甫:“現在是不是可 以讓子了?”劉仲甫說:“我看你的棋,開始階段走得很好,要照這樣下,我是不能讓 先的。可惜後來不怎麼理想。你如果還這麼下,我讓五子也可以,豈止是讓先。”祝不疑笑而不語,他們又下了第二盤。

這盤棋不是讓先而是分先了。 下到三十餘子, 劉仲甫突然停下,拱手問到:“官人貴姓?家住何處?”祝不疑的同鄉忙回答道:“他是信州的李子明。”劉仲甫說:“我雖不出京城,但天下有名的棋手我都知道。這幾年,聽說衡州有位祝不疑,棋力甚 強。聽人說他今年秋天被州府推薦,進京做官了,不知你是否認識此人?”停了一下, 劉仲甫有點抱歉地告訴不疑:“我今天和朋友有約會,這盤棋下不完了,以後有機會, 我一定登門拜訪,我們再接著下。”說完就準備走。這時不知是誰告訴他,剛才和他下 棋的不是別人,正是大名鼎鼎的祝不疑,劉仲甫感嘆他說:“真是名不虛傳。”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五大棋王!他們如果再世,AI還得好好學幾年

後來,劉仲甫去看望過祝不疑數次,奇怪的是,從來不談棋。也許劉仲甫已看出祝 不疑棋力不凡,怕下不過他,使自己國手之名蒙羞。《春諸紀聞》中就有這樣的評價: “近世士大夫棋,無出三衢祝不疑之右者。”

王憨的棋力可能與劉仲甫不相上下,可惜在棋壇上活動時間太短,過早地去世了。《鐵圍山叢談》裡寫到:“有棋手王憨者,以其能迫仲甫,未幾而痛心死。”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五大棋王!他們如果再世,AI還得好好學幾年

後起之秀晉上明也是劉仲甫的勁敵。政和初年,晉士明年方二十八九,棋力已在仲 甫之上,甚至高出兩道有餘。他下棋左右縱橫,神出鬼沒,很有特點,名噪一時。劉仲 甫知道後,主動找他對局,果然連吃敗仗。書上說劉仲甫“為晉士明再四連敗之。”《宛委餘編博物志》上也有評價,認為:宋朝時,繼唐朝王積薪而棋品最高的,要 算江南的劉仲甫。當時能與劉仲甫抗衡的,有王憨。後來出現的祝不疑,棋力比劉仲甫 高“一道許”,再後出現了晉士明,“河東晉士明高仲甫兩道許。”劉仲甫獨霸棋壇的 局面就此結束。 王世貞在《弈問》中認為,劉仲甫高於王積薪,確是水平問題。而祝不疑、晉士明 高於劉仲甫,則是利用了劉的弱點,況且,劉仲甫那時年事已高,祝、晉二人則是風華 正茂之時。此外,另一位值得一提的棋手是王珏,他與劉仲甫在東京萬勝門裡長生宮對弈的 場面,被描繪在《長生圖》裡,流傳至今。 宋哲宗元佑九年,劉仲甫、王珏和另外兩位棋手楊中和、孫先,曾在彭城舉行四人聯棋賽,這個遺局被稱為《四仙子圖》。

明代棋神——方新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五大棋王!他們如果再世,AI還得好好學幾年

方新是中國圍棋史上的一位傳奇式的天才棋手,年僅六、七歲之時便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與才智,是晚明時期的一代絕頂圍棋國手,被後人譽為“明代棋神”。

倚蓋宗師——過百齡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五大棋王!他們如果再世,AI還得好好學幾年

明朝末年的棋壇上最負盛譽、聲名最大的圍棋國手當首推過百齡。

他打破傳統的圍棋套路定式,首創倚蓋起手式佈局,石破天驚,橫空出世,使圍棋實戰著法更趨緊峭渾厚,胸羅全局。從此,過百齡憑著他那精湛超凡的棋藝,橫掃棋壇,力壓群雄,自明末至清初的數十年間稱霸棋壇,成為一代棋壇泰斗,被後人推崇譽為“倚蓋宗師。”

有位名叫葉向高的學臺大官,因公來到無錫。他好下圍棋,有國手授二子的水平,要找一些棋力強的對手同他對局。過百齡就被推薦出來。葉向高見是一個兒童,十分奇怪,原以為過百齡不是他的對手,不料一交手連敗三局。在比賽過程中,有人悄悄對過百齡說:“同你下棋的是位學臺大官,你得暗中讓他一些,不能全贏了。”過百齡年紀雖小,卻已很懂道理,回答說:“下棋不能這樣敷衍人家,因為他是大官就去討好,是很可恥的。假如他真是好官,會同孩子過不去嗎?” 葉向高見過百齡棋藝高超,人品端正,十分器重,提出帶他一起到北京去,過百齡因年齡過小,還要讀書,才沒有去。

從此,過百齡名揚江南,北京的公卿們也都慕名來聘。在北京聲望最高的前輩國手林符卿,瞧不起年幼的過百齡。有一天,林符卿當著公卿們的面,向過百齡挑戰說:“你來北京後,我還沒有同你交過手,今天我願意跟你對局,讓大家高興一番。” 公卿們非常高興,並拿出銀子來作為優勝者的獎賞。過百齡一再推辭。林符卿以為他怕輸,不敢對局,便更加趾高氣揚,逼著他非下不可。過百齡只得答應。結果林符卿連輸三局,鬧了個臉紅耳赤。公卿們對過百齡倍加賞識。

於是,過百齡名揚天下。四方名手都來向他挑戰,他一一應戰,每戰必勝。《無錫縣誌》中寫道:“開關延敵,莫敢仰視。因是數十年,天下之弈者以無錫過百齡為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