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東山:東沈村名考

東山:東沈村名考

圖為東沈村村貌


東木逢甘霖枝榮葉茂,

沈亭啟祥光源遠流長。

此乃東沈祀先堂《沈氏宗譜》開篇詞。


《東山縣誌》記載:“宋末,詔安沈氏東沈房第八世沈秋巖、沈壬水、沈仁等先後從詔安遷至東山島廄下、湖塘、東沈等地居住,分別為當地沈氏開山祖。”


據東沈歷代鄉賢長輩口口相傳,以及古墓碑、神主牌記載:宋帝昺敗退五都前後,詔安三位沈姓人(沈秋巖、沈壬水、沈仁)攜眷前來五都開基。沈仁擇地於距現東沈村東五百米處的“大崙”,在一條數十米長的大沙壩岸下方的平地作為村址,村名定為“東沈村”(或沿用詔安沈氏東沈房村名),成為五都東沈的奠基人。(另兩位沈姓人則在岐下、湖塘開基)。當時的“大崙”為荒野,沒有人煙,沒有樹林,只有沙丘,風沙肆虐,寒氣凌人,房屋遭風沙侵襲,田園被沙塵覆蓋,村人忍受不了惡劣環境的折磨,只好舉族搬遷,不知所終。


明永樂十四年(1416年),詔安沈氏仕渡第十世庶母張氏莊順孺人攜其庶子沈東嶼、忠誠、福場、東皋、懿德等五兄弟前來五都卜地開居,原先看中這曾有人居住過的村社舊址(東沈大崙)作為棲身之所,披荊斬棘,開疆拓土,搭茅 禦寒,建立家園,村名仍沿用“東沈村”。後來,先人發現:若在赤山西側建村,一有赤山作屏障,可避風沙,二有海灘可拓荒耕種,遠勝於“大崙”。於是就舉族搬遷到赤山西側,“大崙”的東沈村址再度荒廢(清代及民國該遺址改建為“冊寮”,——即防守農作物免受偷盜的民間組織)。這樣,新的東沈村就定址在赤山西側,也就是現在的東沈村。東沈村的歷史,就是從(1416年)在赤山西側建村說起的。


之後,又有李、吳、許、葉、唐、蕭諸姓相繼集居於此,至今仍遺有“吳厝下”、“許厝池”等地名。


明中下葉,詔安沈氏東城族人於村西北側置西沈村,後因人口逐減而融入東沈村,村廢(另一說系遷界而廢),原建“西沈庵”也廢。


唐氏族人,郡望晉陽,其先祖自晉陽輾轉南下,經莆田於明隆慶元年(1567年)遷入五都東沈村。明末建“唐氏宗祠”,堂號“永錫堂”,至今衍十七世,繁240戶,歷450年。


另有一說:據民國稿本李猷明總纂的《東山縣誌》載:東沈唐氏一族系明洪武年間(1368-1399)隨興化府莆田禧所軍戍守銅山所赤山巡檢司堡的唐姓士兵攜眷所繁衍•(編者注:赤山巡檢司建於1387年,至今629年曆史,而東沈唐氏族人至今僅傳17世,照這樣計算,東沈唐姓人每世37年,這不符合現實,故此說較為荒謬。中國南方人每世為25-28年計算)。


清代順治至康熙(1660-1680年)前後二十年銅山三次遷界東沈村人流離失所,全村幾乎成為空殼村。康熙十九年(1680年)復界後,東沈村除沈、唐兩姓大部分族人返鄉,其餘諸姓均外徙無返,西沈村人亦然,蕭姓因人丁稀少,分別與沈、唐同化。


東沈沈氏宗祠建於明永樂末年,堂號《祀先堂》


東沈沈氏衍派“仁、義、禮、智、信”五房,與詔安仕渡梅塘祖嫡系所生共八兄弟,詔安嫡系排行“大、二、六”,東沈庶系排行“三、四、五、七、 八”,其後,“義”房遠徙南洋,“禮”房衍居本縣前坑洞村,“信”房遷徙廣東。清嘉慶年間,詔安東城沈氏第二十二世沈恭毅(登侍郎)來此衍居,至今衍三房十一代,22戶。清咸豐年間,詔安仕渡梅塘祖嫡系樂善房笫二十六世裔孫從詔安東埔園前厝移居於此。東沈沈氏至今繁24代。歷六百載。


清同治年間,沈氏智慧房有族人遷入南埔村傳衍7代18戶,智房有一支系傳銅陵鎮下田池、橋仔頭、澳仔頭、下街,至今繁150多戶。


現東沈村沈、唐兩姓後裔和諧共聚,繁衍生息,枝榮葉茂。


東沈村位於東山島東北部,正面緊挨西銅公路,是東山新舊縣城的中心地段;前擁東赤港,背靠赤山城,東與康美村毗鄰,西接壤樟塘鎮;南瀕臨大海,含金鑾灣(俗稱東沈灣)、赤嶼、頭嶼、二嶼、三嶼等島礁;北至疏港路,面積6平方公里I。常住人口998戶,3689人。


據載:東沈開基之前,赤山城下一派汪洋,波濤洶湧,故有“三個大浪衝至羊角山”之說,由於地殼變化,地勢升高,海水退去,泥沙淤積,原來的海灘經東沈先人六百年來的披荊斬棘、梯山帆海、開疆拓土、辛勤耕耘,變成良田沃土。港灣(東赤港)匯聚“佛揖山”、“羊角山”、“馬鞍山”、“後壁山”、“筆架 山”以及“三社十八村”的地表涇流,蜿蜓向東,浩浩蕩蕩地奔向廣袤的太平 洋。東赤港全長六公里,蜿蜒曲折,像一條巨龍橫臥在東沈的東南面。


據《福建通志》載:“東沈赤山城在五都山西社,明江夏侯周德興檄築為巡檢司,城週一十五丈,東西南為門三,正德十五年,移巡檢司於漳潮為界, 城廢。” 1985年為第二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說文》: “沈,陵上搞水也,從水,見聲”。《殷墟書契後編》上說:甲骨文“沈”像投牛羊與水形,故沈字本義益指古祭名,引申之,凡一切投入水中用牲方法,均謂之為沈。


綜上所述,就是東沈村名之由來。


2015年3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