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朱元璋自封吳王,為何建國國號定為“小明王”韓林兒的“明”?

為我們熟知的是出身貧寒的朱元璋歷經多年的打拼建立了大明王朝,而我們有的人可能還不知道朱元璋在公元1364年也就是元統治下的至正二十四年稱的是“吳王”,他的封號“吳”和建國國號“明”安全搭不上邊。這跟我們所瞭解到的稱什麼王就定什麼為國號的歷史規律似乎有點偏頗,比如周天子統治下的諸侯王,秦王建國定國號為“秦”,三國時期曹操封為魏王,建國後定國號為“魏”;孫權封為吳王,建國後定國號為“吳”。推翻元朝統治的吳王朱元璋為何建國後定國號為“明”呢?

朱元璋自封吳王,為何建國國號定為“小明王”韓林兒的“明”?

在古代,無論是舉兵起義,還是功成後繼承大位等大事蹟非常講究的就是“名正言順”,名不正則言不順,你想要建立新的政權就是謀逆造反,人人為了維護所謂的“正統”都可以誅之,所以幹啥事兒你得有名正言順的名頭。就連織蓆販履的劉備爭天下前還要為自己安上中山靖王之後的名頭,冠上“劉皇叔”的名號,高舉“匡扶漢室”的旗號,建立屬於自己的“蜀漢”政權,人家是劉皇叔,人家名正言順吶。朱元璋是什麼來路?農民出身,先是地主家的放牛娃,後是皇覺寺的和尚。朱元璋功成名就前誰知道他姓甚名誰?朱重八?哪裡來的,一聽就是十八輩子窮苦人家的名字。

所以,吳王朱元璋立國的國號“明”究竟是為什麼?答案就只有四個字:安撫民心!

所謂“明”從何而來?——白蓮教“彌勒降生”、“明王出世”

蒙古人建立元朝之初就沒有把他們統治下的漢人當作一家人,並且禁止蒙古人與漢人通婚,以保持血統的純正。他們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來看待,也就說他們不把漢人當人看。到了元朝末年,蒙古貴族統治下漢人面對日益嚴苛的剝削已是苦不堪言,碰上年年災荒,元朝政府的不作為再加上賦稅沉重更是讓底層百姓民不聊生。於是窮苦人民開始塑造自己的信仰,民間宗教日益興盛。

朱元璋自封吳王,為何建國國號定為“小明王”韓林兒的“明”?

韓山童——白蓮教教主,在北方廣收門徒,富家子弟劉福通是他的忠實信徒之一。他們宣傳“彌勒降生”、“明王出世”,號召信徒等待時機推翻元朝的統治。除了蒙古貴族以外的漢人都是屬於被剝削的階層,他們對於推翻元朝統治這個事情自然是一呼百應,深得民心。於是白蓮教很快就組建起了一支推翻元統治的武裝力量,這就是白蓮教“彌勒降生”、“明王出世”所產生的輿論效應!因為起義軍頭裹紅巾,所以這支武裝力量稱為紅巾軍。

為了進一步鞏固自己的領導地位,拉攏人心,韓山童按照歷史留下來的老套路給自己找了一個名正言順的名頭——宣稱自己是宋徽宗的八世孫,應當為中國主。這個身世就很了不得了,元朝統治者本就是硬生生闖進來的蒙古人,現在有了漢人來為漢人當家作主了,大家更應該齊心協力的將蒙古人趕出去。不幸的是正當有一日起義軍集會盟誓時,元朝官兵突然闖了進來,韓山童出師未捷身先死了。衝出重圍後的起義軍開始尋找新的主人,於是他們擁立了韓山童的兒子韓林兒為起義軍的靈魂。

韓林兒他爹號稱是宋徽宗的八世孫,那他自然就是宋徽宗的九世孫,紅巾軍擁立韓林兒建立大宋國,名正言順;紅巾軍稱韓林兒為教育宣傳中的“明王出世”之“小明王”,籠絡民心。實際上這招很管用,紅巾軍沒多久就發展到了數十萬人。其實韓林兒還是個小孩兒,沒有什麼號召力和戰鬥力,他只不過是劉福通“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傀儡,所以紅巾軍的大權實際上是掌握在老將劉福通的手裡。其他地方的農民也開始紛紛響應,起兵造反。

人家元朝政府也不是吃素的,蒙古的戰鬥力一直都不容小覷,眼看著紅巾軍這隻出頭鳥都這麼大塊頭了,不打不行啊,於是紅巾軍就成了眾矢之的,被張士誠打得無力還手,不得已就向朱元璋求救。由此可見朱元璋“高築牆,廣屯糧,緩稱王”的九字真經真是明智之人的明智之舉。

現在輪到朱元璋出場了

朱元璋自封吳王,為何建國國號定為“小明王”韓林兒的“明”?

朱元璋這個時候正在和大梟雄陳友諒打得不可開交,劉基勸朱元璋不要去救韓林兒,和陳友諒的大決戰才是要緊事。但是朱元璋決定走一步險棋,趕走張士誠,救出韓林兒。這不單單是權謀之術裡“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打算,更是一種宗教信仰。因為韓林兒是小明王,就是大明王明尊牟尼的代言人,是神之子,這種宗教信仰對群眾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如果神之子韓林兒都被張士誠擄走了,天下紛紛響應的明教徒必然會動搖軍心。於是朱元璋一意孤行的將韓林兒救了出來,此時他的軍隊就頂替了劉福通的軍隊成為了起義軍新的主力,就像三國時期的曹操挾了漢獻帝一樣。

韓林兒落入到朱元璋的手裡,這對陳友諒漢軍為主的明教徒來說也是一種精神上的統戰,所以朱元璋在身份上一直是韓林兒的下屬,直到擊敗了陳友諒之後,除了元軍以外朱元璋再也沒有了可怕的對手,他立刻自封為“吳王”。此時,朱元璋和韓林兒的關係就很尷尬了,如果朱元璋有一天真的得到了天下,那也是他為“小明王”打下來的天下,朱元璋不能接受這樣的結果。於是,公元1366年,朱元璋派廖永忠接韓林兒去應天的時候,遇上了一起沉船事故,韓林兒就死於那艘船上。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定國號為大明,改年號為洪武。

“小明萬”韓林兒雖然死了,但他所代表的宗教信仰早已深入民心,朱元璋棄“吳”選“明”一則為安撫民心,二則順應“明王出世”的輿論宣傳,給自己建立新政權找一個名正言順的由頭,告訴天下百姓:我,不是貧民朱重八,我,朱元璋才是應時而生的真正的明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