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我國石油資源不豐富,為什麼不全部進口國外的,把國內的儲備起來?

藍藻能源


中國是不可能全部進口國外石油的,必須要自己掌握開採技術。石油對於經濟發展太過於重要,所以不可能完全依賴進口。

石油開採是一項非常專業的技術,必須要有專業的技術團隊,在實踐中開採。否則,一旦出現特殊情況無法進口石油,我們還可以有自己的技術團隊開發,滿足國內需求。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油氣消耗國,石油供應是一等一的大事。石油作為工業的血液,重要性毋庸置疑,一旦發生短缺,整個國家可能陷入恐慌和癱瘓。

要知道,我國進口石油的重要方式是地上管道,還有通過海路走印度洋馬六甲海峽,這些都很容易被掐住喉嚨。如果貿易戰真的開打,或者真的爆發戰爭,進口石油路來源被切斷的,到了那個千鈞一髮的時刻,我們再想開採國內油氣,為時已晚。沒有人才,沒有技術。

這裡再給你提一箇中國對外石油依存度的概念。

此前就由報道稱中國對外石油依存度已經超過65%,2017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達到67.4%。 按照目前情況,未來中國的石油對外依賴度還會繼續上升。如果,對外依存度過高,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事情。

值得慶幸的是,當下國際石油市場供應較為充足,出口國較多且頁岩油開採技術已經成熟。

國外進口,國內生產都要一起來搞。短期內,中國可以趁機加大進口量增加石油儲備,同時也可以對外積極併購油田和石油公司。在國內,也要加快油田勘探進度,提高產油效率,將國內石油產量大幅提高上去。


匯通網


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後國際油價低迷,進口原油遠比自己開採便宜,各油田也陷入開採成本高收益降低的泥潭,但中國還是不得不開採,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使用國,不開採別人就會坐地起價,買不到便宜的進口原油,自己開採了,能基本上滿足內需,這樣石油出口國也就失去了坐地漲價的資本,所以兩桶油年年虧國家年年補,就是為了買到便宜的進口原油!


天涼好個秋6738


石油開採也是一個技術活,有無數的配套設備生產商、技術服務商、施工隊伍、科研機構和人員在為之服務。我國石油開採技術設備都不是世界最強的。

如果停止國內石油開採,這些公司企業人員只能倒閉或者轉行,大學相關專業也不會再有人學習和研發。然後就會出現技術停滯、斷代和倒退。

等到需要國內開採的時候,不可能一夜之間重建隊伍,只好花費大量精力去補課。

當年我們在軍事工業上曾經付出過代價,不希望同樣的事情在石油工業上再出現一次。況且軍事工業可以有國家不計代價支持,石油工業到時候未必有那麼好運,最可能的情況是中國的油田開採被迫被外國公司壟斷。


象眼觀天下


進口占比過高是個很危險的事情,如果發生地緣政治風險事件(比如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油進不了怎麼辦?一切停擺嗎?


所以一方面要進口,但不能持續推高供應中的比例;一方面也要有隨時可投入的備用產能;還要有戰略儲備石油。


此外,進口石油本來就是一個資本轉移的過程,海灣國傢什麼事兒不做(很多都是國際石油公司生產、銷售、出口,他們直接分成),我們大量寶貴的外匯輸送給他們?

所以在油價偏高的時候,要想方設法降低進口,提高國內石油產量 - - 最近幾個月就是這樣做的。問題是,效率低下,技術落後,導致成本非常高 - - 只有在國際油價很高的時候才具有經濟性。國內的生產成本在60美元/桶以上,美國頁岩油在40美元/桶以下,海灣國家在10美元/桶左右。


嘉信盈泰


全部進口,存在風險,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好。

原因如下。

進口一旦被切斷,還能活。

進口不要錢啊?

不發展技術,有一天想挖沒技術咋整?學菲律賓嗎

綜上,沒有備胎的結果是有一天怕是真的要孤單寂寞冷。





水鏡觀世界


不是不豐富,是技術還不行,美國石油當初也靠進口,現在是石油天然氣大量出口,為什麼呢,頁岩氣革命了。


楊晉明


有時候精品東西放久了,就成次品了,石油這個東西也要釋放化學元素熱量啊!沒有鹽巴的湯,你還不如喝白開水,但是喝飲料更給力。


Cj陳明


因為人類在發展,科技在進步,說不定什麼時候水和空氣將石油代替,儲存的石油不就失去了他的價值和意義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