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南宋是金國的臣屬國嗎?為什麼南宋叫正統?

歷史一書生


南宋曾經就是金國臣屬國。

紹興八年,宋金第一次和議,金使張通古的身份是,江南詔諭使,這個稱呼可見金國己不把宋當平等邦國看侍,而是完全侍以藩屬之禮。

趙構不管當時己擁強兵二十萬,而且金提出條件極過分,要趙構親受封冊,最後趙構以守喪三年為由,躲了,讓秦檜以宰執身份代替高宗"詣館受書″。

金國要求百官臨觀受書禮,也找人冒充了,終於使宋金第一次和議達成。

紹興十一年,在趙構和秦檜殺了岳飛前一個月,宋金雙方又簽訂了,紹興第二次和議。

依據該和議,南宋把黃河以南,淮水以北大片國士拱手讓與金人。

而且還向金國正式稱臣,使用金朝年號為正朔,歲貢等這些高宗一概應承,亳無疑問,其本人完全承認了自己是金國藩屬國地位了,稱臣納貢,幾盡臣子的本份。

後來趙構為了換媽,又割了商州以及戰略要地和尚原以及方山原。

宋朝方面稱臣,納貢,割地,到手的僅僅是被金人輪姦多年併為金將生過二子的趙構生母韋氏。

但使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不要臉的趙構為自己扯上了一塊,孝道的遮羞布。

而,金國方面,舉國歡呼,得到了戰場上不可能得到的一切,讓經過順昌大敗,郾城大敗,穎昌大敗的金兀朮一下成了金國的民族英雄。

金兀朮該給趙構立個神位,天天拜謝下!

但此舉已證實南宋是金的藩屬,那些非說南宋是中華正宗的,趙構受藩大禮都舉行過了,還正宗個那樣!


直到南宋隆興北伐失敗後,雖然是南宋大敗。

但,剛上位的金世宗不想打持久戰,最終宋孝宗與金國重新簽訂和議,隆興和議:

宋金為叔侄之國,金為叔、宋為侄,宋不再向金稱臣。歲幣為每年銀絹各20兩匹,比紹興和議時每年少五萬兩匹。南宋交還先前攻佔的海州、泗洲、鄧州、秦州、商州等地,宋金疆界恢復戰爭前的狀態。

綜上所述史料,一個稱臣稱侄的南宋怎麼也不能稱正統,加上宋的疆土連西南(雲南),東北,西北都未進入,談什麼正統!


後來元朝修史也沒承認宋的唯一正統地位,把遼,全,宋全修史了,後朝為前朝修史是承認前朝正統地位,也表示自己繼承了正統。

到了明太祖朱元璋北伐元廷時打出了“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紀陳綱,救濟斯民”的大旗。

何為胡虜?不僅是蒙元,契丹人建立的遼、女真人建立的金都可以劃入胡虜的範疇。既然在驅逐之列,自然也就不能被視為正統了。

那麼,恢復中華又是恢復的誰呢?那隻能是明之前最後一個漢族政權一一宋了。

早在明朝建立之前,小明王的政權所使用的國號就是宋。

但是,明朝的江山並不是來自於宋,而是來自元。

如果不承認元的正統地位,他朱元璋的明自然也就不是正統了。沒辦法,只有承認元的正統地位了,修元史。

但是,朱元璋也留了一手,他認可的正統元朝,並不是外來的蒙古政權一統宋、遼、金,這個事實,而只承認蒙古人滅宋後接續於華夏本土宋的正統地位,直接把遼和金丟一邊去。

如此一來,他的明王朝依舊是延誤了漢族政權宋的正統地位。

這樣一來,朱明讓宋王朝包括小南宋硬擁進了正統榜。

一個卑躬屈膝、喪權辱國的南宋王朝,搖身一變,成為了唯一的正統王朝了!

感謝大明!


蓉兒是妹紙


紹興合約起至孝宗北伐,確實向金稱臣,因為北宋滅亡,金剛滅遼及北宋,勢不可擋。加上南宋主要幾個將領擁兵自重,各自為政,無法有效合作打敗金軍,致使淮西兵敗,眾將無能,不能為君父有效分憂,讓趙構疲於應付。

為休養生息及整軍再戰,不得已韜光養晦,向近稱臣。

如同吳越之爭,勾踐戰敗,越國向吳國稱臣,自己也委身為奴,親嘗夫差之便以示誠服。

臥薪嚐膽以圖將來。

南宋經過二十年韜光養晦,數次北伐,廢除合約,但兩次北伐仍無功而返,說明如果不短暫求和,用魚死網破的農民心態去再戰,南宋必亡。說明和戰要有高度,不能一根筋,皇帝要對整個國家負責,將領的層次決定只要對他所領導的軍隊負責,皇帝與將領不是一個層次,自然考慮的方法不同。同時也說明韜光養晦的重要性。

當然在條件成熟後,聯蒙滅金報仇雪恨,說明君子報仇不在一朝一夕。

為什麼南宋是正統,當然是南宋延續北宋,南宋繼承北宋大部分領土,承載大部分人口,且中華民族是以文化傳承為載體,是以儒家、道家為核心文化進行傳承,南宋更是將儒家文化發展到頂峰;金自然不具備這樣的文化傳承,自然不能從文化上得到認可。


聽雨喜雨


金與宋的關係

第一階段:敵對,金滅北宋,靖康恥(射鵰英雄傳,郭靖、楊康取名由來)。趙宋皇室徽欽二帝被俘,到北方金大營,受屈辱的牽羊禮,皇室王子公主、大臣和后妃等幾千人被俘,無數的珠寶金銀被金國裝車拉走,中原北方地區在金國的鐵騎下,人民生活受了巨大的影響。在這之後出現了很多抗金名將,最出名的岳飛,到紹興和議之前,都是敵對狀態。

第二階段:紹興和議

公元1141年,南宋高宗時期與金和議雙方。規定疆界:東起淮水、西至大散關以北的土地歸金朝統治;南宋皇帝向金稱臣;每年向金輸納歲幣。紹興和議使南宋與金對峙的局面確定下來,宋金之間後又進行了幾次戰爭,金始終不能滅亡南宋,雙方處於均衡狀態,金把都城遷到燕京,改名中都。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建立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國家,周朝雖然已亡,但是精華的周禮思想還是被儒家繼承下來,同樣,秦被漢滅,漢繼承和發展了秦的政治制度,經濟,科技等中華文化。決定正統,比的不僅僅是武力、軍力,而是文化。中國歷史上,漢民族在某些時期的國力、軍力不一定是很高,有被動挨打,但是我們有偉大的文明和無數衛道者,維護正統。

“正統”,一是承繼先代,如宋齊梁陳、梁唐晉漢周雖然沒有統一,但承繼了晉朝、唐朝的正統;二是以武力統一天下,如隋、元做到了“大一統”,也就是新的正統所在。三是南宋繼承北宋,發揚中華文化,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在南宋得到了更大的發展進步。

以以上標準金,金沒繼承正統王朝,沒完成大一統,不足以稱為正統。公元1782年乾隆曾說道:“夫遼、金雖稱帝,究屬偏安。”

歡迎評論,關注一下,謝謝


歷史的吻痕


正統這個東西本來就不是一成不變的。漢禪魏、魏禪晉,劉寄奴篡晉自立建立劉宋,之後南朝宋、齊、梁、陳之間實際上也都存在著興替之序。如果按這個邏輯來講,源自北朝的隋實際上並不能算作正統。但是,滅陳之後,隋成為了大一統王朝。歷史終究是勝利者書寫的,雖然源自非正統的北朝,但是隋卻最終成為了正統王朝。因此,正統這個東西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且,無論哪個王朝,其本身無不挖空心思找尋自身作為正統的理由。換句話說,每一個朝代都自己標榜自己為正統。即便是魏受漢禪之後,劉蜀政權依然以正統自居多年。說到底,勝利者說誰是正統,那誰就是正統。



金和南宋的正統地位本來就沒有一個確切的定論,金、宋對峙期間,實際上兩家對內都以正統自居,南宋雖然對金納貢稱臣,卻並沒有完全承認金的正統地位,尤其是對內。以至於元朝脫脫修史之時也無法絕對認同某一朝的正統地位。最終,脫脫採取了最為簡單的辦法,把宋、遼、金皆視為正統,分別修史。即後來的《宋史》《遼史》《金史》。實際上,按照這個邏輯,西夏政權也應當被視為正統。但是,由於西夏對於蒙古政權的抵抗最為激烈,元太祖也死於對夏作戰之時,加之西夏很長一段時間都對宋、遼、金稱臣,並接受了各朝封號。脫脫在修史之時,沒有把西夏視為正統,而是列入了《宋史-夏國傳》。



由上可見,元朝時並沒有認同宋的正統地位,而是將宋、遼、金平等對待,皆視為正統的。宋之所以成為正統,那是明朝的事情了。為什麼?很簡單,明太祖朱元璋北伐元廷時打出了“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紀陳綱,救濟斯民”的大旗。以漢族人的觀念,何為胡虜?不僅是蒙元,契丹人建立的遼、女真人建立的金都可以劃入胡虜的範疇。既然在驅逐之列,自然也就不能被視為正統了。那麼,恢復中華又是恢復的誰呢?那隻能是明之前最後一個漢族政權——宋了。實際上,早在明朝建立之前,小明王的龍鳳政權所使用的國號就是宋。



但是,問題又來了。明朝的江山並不是來自於宋,而是元。如果不承認“胡虜”政權——元的正統地位,他朱元璋的明自然也就不是正統了。於是,朱元璋最終認可了元的正統地位,宋濂等人所修的《元史》就是朱元璋認可元朝正統地位的鐵證。但是,朱元璋也留了一手,他認可的正統元朝,並不是外來的蒙古政權一統宋、遼、金,而是大中華範疇內的蒙古人滅宋後接續於華夏本土宋的正統地位。如此一來,他的明王朝依舊是延續了漢族政權宋的正統地位。自此,宋王朝重歸正統榜,一個卑躬屈膝、喪權辱國的王朝,搖身一變,成為了唯一的正統王朝。


農民工歪說歷史


按照紹興十一年宋金和議的內容來看,南宋政府確實是對金國奉表、稱臣、納貢,並且新皇帝嗣位,也必須得到金國皇帝的冊封后,才能被承認。因此,說金國是南宋的宗主國,是有依據的。

但為什麼在後世的歷史著述中,依然將南宋政權列為“正統王朝”呢? 我以為原因有二:

其一,自秦漢以下的中國曆代王朝更替中,後世史家一般尊崇一條不成文的傳統,即擁有傳國玉璽者為正統。以幾次大分裂時期來看,三國時期的曹魏、南北朝時期的宋齊梁陳、五代時期的北方五朝、遼、金、宋時期的宋朝等,都符合這一規範。

其二,因為中國的主體民族是漢族,文化中心是中原及江南,因此史學也一般傾向於將佔據中原的漢族政權列為正統,例如明王朝雖然始終沒有得到“傳國玉璽”,(被蒙古貴族帶往漠北了),但仍然在與北元的對峙中,被後世當然地視為天朝正統。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理解了,雖然南宋稱臣於金,但仍然被後世史家視作正統的原因所在了。


史海悠遊閭春暉


南宋和金應稱作是南北朝!


A成義


正統這東西,從來都是勝者王侯敗者賊,尤其在古代。誰的拳頭大,說話就硬氣,反之亦然。但是可笑的是,有些人就是煮熟的鴨子,勝了,他是武力強大,敗了,他是文化強大。總之,有能力搶就使勁搶,不管明天死活,沒能力也輸人不輸嘴。這樣的人,說他無恥吧,他還人數眾多,就像一群瘋狗,揭穿他們,一幫全上咬你。


聆聽者159


南宋是正統,理由是南宋的趙構是稱帝的,這是南宋外交人員唯一值得稱讚的地方也是一次外交重大勝利。可以參考末代皇帝溥儀的回憶錄,“不管日本人在東北殺了多少人,運走多少煤,只要不擁護我打皇帝我就不甘心”皇帝的稱號是溥儀認日本人當祖宗後唯一的遮羞布。南宋也一樣


木目矢口A


我來說說吧:不能算是臣屬國,因為南宋在不斷的抵抗,隨然也出了一些向秦檜那樣的國賊賣國,但是抗爭還是主流民意,所以說不算。南宋當然是正統了,他在當時是代表中華文明的地方,而金是入侵的蠻裔之幫,就相當於抗日戰爭時期,大半個中國淪陷?可是重慶正府就是當時的正統!有誰敢說佔領了大半個中國的日本天皇是正統呢?汪精為也只算漢奸偽政府!同理誰能代表漢文化的傳承誰就是正統!


吳覆宇


你認與不認,國就在那 ;你想與不想認,史就在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