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協創數據闖關再遇“攔路虎”,與昔日大客戶反目成仇

2019年11月22日,繼“踩雷”正中珠江遭中止審查後,協創數據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協創數據”)預披露更新了招股書,再度踏上了上市的征程。

儘管審計機構風波漸息,然而,擺在協創數據面前的仍不是一條康莊大道。報告期內,協創數據收入近8成來自前五大客戶,然而,公司卻與昔日大客戶之間訴訟硝煙瀰漫,火藥味十足。

此外,公司銷售額與大客戶披露的採購額存在近5000萬元的差異,與主要客戶暗中存在“關係”,協創數據此番IPO仍有諸多疑問待解。

前五大客戶收入佔比近八成,銷售收入存疑

協創數據成立於2005年,主要從事物聯網智能終端和數據存儲設備等消費電子類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採用ODM(自主設計製造)、JDM(合作研發製造)兩種經營模式,客戶涵蓋聯想集團、小米供應鏈企業等。

報告期內,公司業績穩步增長。2016-2019年上半年,協創數據分別實現營收8.39億元、11.53億元、11.78億元、6.76億元;歸母淨利潤0.3億元、0.46億元、0.68億元。

然而,以代工模式起家的協創數據,目前仍無自主品牌經營,對大客戶的依賴較為明顯。2016-2019年上半年,公司前五大客戶的收入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88.98%、79.66%、75.46%和77.34%。

客戶高度集中的情況下,單一客戶“煽動翅膀”或將造成較大不利影響,為公司的業績穩定增添一絲不確定性。

儘管協創數據宣稱與大客戶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但不容忽視的是,公司第一大客戶聯想集團的銷售額已出現下滑。

2016-2018年,聯想集團貢獻的銷售收入分別為4.21億元、4.08億元、2.85億元,銷售佔比分別為50.14%、35.43%、24.2%。而對於聯想集團銷售收入下滑的原因,公司在招股書中並未進行相應解釋。

財經網注意到,除了對大客戶存在依賴,公司披露的銷售數據亦與客戶的採購額存在較大差異。

2016年,上海瀚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瀚廷電子”)位列公司第三大客戶,當期銷售額為9887.21萬元,銷售佔比為11.78%。

公開資料顯示,瀚廷電子系*ST盈方的全資孫公司。然而,據*ST盈方2016年年報顯示,當期公司對第二大供應商採購額為4496.37萬元,對第一大供應商採購額為1.59億元,分別與公司披露的銷售額相差6099.03萬元、5390.84萬元。

協創數據闖關再遇“攔路虎”,與昔日大客戶反目成仇

來自:招股書

協創數據闖關再遇“攔路虎”,與昔日大客戶反目成仇

來自:*ST盈方2016年年報

那麼,公司銷售收入是如何確認的呢?對於上述疑問,財經網曾向協創數據發去採訪函,不過截至發稿,公司尚未回覆。

銷售額存在偏差以外,協創數據的實控人與其另一大客戶之間亦存在“關聯”。

2019年上半年,深圳偉仕宏業電子有限公司(下稱“偉仕宏業”)躍居公司第五大客戶,貢獻銷售收入4916.64萬元。

協創數據闖關再遇“攔路虎”,與昔日大客戶反目成仇

來自:天眼查

天眼查顯示,偉仕宏業的實控人為李寶林。公司實控人耿四化旗下的亳州市世創投資有限公司曾參股亳州市博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亳州博通”),耿四化本人亦擔任亳州博通負責人。同一時間,李寶林也擔任該公司的高管,時至今日仍任董事一職。

協創數據闖關再遇“攔路虎”,與昔日大客戶反目成仇

來自:天眼查

協創數據闖關再遇“攔路虎”,與昔日大客戶反目成仇

來自:招股書

巧合的是,2016年耿四化及其下屬公司退出亳州博通後,同年,協創數據通過主動溝通的方式與李寶林旗下的偉仕宏業建立合作關係,但公司表示與其不存在關聯關係。

與大客戶對薄公堂

“贏了每一場仗,卻輸掉了整場戰役”這句話用到協創數據身上或並不為過。

報告期內,公司與此前親密的合作伙伴因商業糾紛反目,這場拉鋸戰使官司一路打到了中級法院,期間公司的業務亦受到影響。

2014年,協創數據通過供應商的介紹與易視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易視騰”)建立合作關係。2016-2017年,易視騰分別位列公司第四、第五大客戶,貢獻銷售收入7223.1萬元、6844.15萬元。

除了作為公司的大客戶,易視騰亦與公司主要供應商“聯姻”。

2016-2017年,深圳市雲之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雲之尚”)分別位列公司第三、第二大供應商,對其採購額分別為5691.49萬元、6059.77萬元。2017年11月,易視騰收購雲之尚全部股權。

然而,經歷短暫的“蜜月期”後,雙方關係降至冰點。

2018年7月,由於易視騰未按約定賬期支付貨款,公司向無錫市新吳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依法判令易視騰支付拖欠貨款、逾期利息、呆滯成品等費用合計2839.23萬元。

2019 年6月24日,法院做出一審判決,判決易視騰支付公司貨款2150.25萬元及逾期支付利息121.89萬元,公司將E4、E5 等系列模具共計30個交付易視騰。

故事並未告一段落,2019年7月12 日,易視騰再度向法院提出上訴,請求改判公司支付未交付備品金額、逾期交貨違約金等合計1652.73萬元。截至招股書籤署日,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尚未判決。

面對易視騰拖欠貨款的行徑,協創數據一手拿起法律的武器,另一手則“以牙還牙”,再度拓寬了此次糾紛的“戰場”。

對於易視騰子公司雲之尚的未結算貨款,協創數據選擇暫不予支付。2018年10月,雲之尚就公司未支付貨款的事項向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協創數據支付貨款、逾期利息等合計1460.21萬元。

2018年11月,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裁定凍結公司相應銀行存款。2018年12月,協創數據對雲之尚存在未清償公司貨款事項向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依法判令雲之尚支付欠貨款、逾期利息等合計4029.45萬元。

2019年7月2日,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做出一審判決,判決協創數據給付雲之尚貨款861.91萬元,雲之尚給付協創數據貨款352.09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自向法院提起訴訟起,協創數據與易視騰停止合作,導致公司智能機頂盒的銷售收入繼續下降,從2016年的1.78億元降至2018年的50.51萬元,2019年上半年則無銷售。

在此情況下,協創數據亦有心拓展新客戶,但新增客戶貢獻仍撐不起場面。

2016-2019年上半年,公司新增客戶數量分別為42家、49家、33家、10家,新增客戶貢獻收入佔比分別為11.36%、15.95%、5.32%、0.99%。

產品生命週期短,募投項目消化存疑

從股權結構來看,耿四化通過協創智慧間接控制協創數據41.84%的股份,公司第二大股東PCL公司持股比例為26.58%,該公司實際控制人和董事長系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的弟弟郭臺強。

耿四化與富士康的結緣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1995年起,耿四化歷任富士康精密組件(深圳)有限公司工程、品質、採購、業務、製造課長等職。

2001年,在電子產品“代工巨頭”富士康打拼6年後,耿四化離職與朋友接連開了兩家工廠,主要生產電腦機箱、電腦散熱器等產品,期間積累了不少客戶,“那時候我有很多電腦品牌客戶,供貨給客戶的機箱我們都能做了,但電腦裡的內存條什麼的,還是靠國外進口。”

瞄準了這一市場需求,2005年,耿四化創辦了協創數據,從電腦周邊的存儲產品做起,包括U盤、筆記本電腦內存、移動存儲設備等。

2009-2014年,公司產品線逐漸豐富,涉及路由器、平板電腦主機板等通訊類產品;2014年以來,隨著物聯網技術和概念的興起,公司再度新增了智能攝像機、智能網通網關等物聯網智能終端類產品。

成立至今,協創數據業務經歷三次改變,除此之外,報告期內,公司產品收入格局亦發生較大變化,數據存儲設備收入佔比從53.02%下滑至38.05%,物聯網智能終端收入佔比則從39.82%升至59.21%。

從此次IPO募投項目來看,協創數據擬將3.17億元募投資金用於“協創物聯網智能終端生成基地建設項目”,將2447.52萬元用於“協創物聯網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協創數據闖關再遇“攔路虎”,與昔日大客戶反目成仇

本次募投項目達產後,公司物聯網智能終端的產能將新增智能攝像機生產能力600萬臺/年、車聯網智能終端250萬臺/年、智能音箱200萬臺/年、智能網通網關50萬臺/年。

截至2018年末,公司智能攝像機、車聯網智能終端、智能網通網管當期產量分別為451.34萬臺、91.3萬臺、114.25萬臺,新增產能較現有產量將分別新增75.22%、36.52%、228.5%。此外,公司目前並無智能音響業務。

協創數據闖關再遇“攔路虎”,與昔日大客戶反目成仇

來自:招股書

然而,在新客戶拓展不佳的背景下,公司驟然新增大量產能能否消化還需打一個問號。此外,公司擬擴產項目銷量已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2019年上半年,協創數據車聯網智能終端銷售數量同比下滑28.05%,智能網通網關銷售數量則連續兩年下滑,2018-2019年分別下滑10.73%、36.3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