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技改不能“喜新厭舊”

□ 邵 帥

技改是推動傳統產業釋放新動能的核心引擎,千萬不能“喜新厭舊”,應以市場需求、稅收貢獻等客觀指標為重要參考標準,加大對傳統制造業技改的支持力度,將更多市場潛力大、稅收貢獻高、技術基礎好、技改積極性高的傳統制造業企業技改項目,納入重點支持範圍。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支持戰略性產業發展,支持加大設備更新和技改投入,推進傳統制造業優化升級。”

技改即技術改造,是推動傳統產業特別是製造業轉型升級、促進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發力點。我省作為全國製造業大省、傳統產業重地,具有顯著的產業基礎優勢。當前,我省工業技改投資累計額在全國名列前茅;率先頒佈了國內首部技改地方性法規《山東省企業技術改造條例》;出臺《山東省實施新一輪高水平企業技術改造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在緊密對接先進技術、主導產業、骨幹企業、市場需求、財稅貢獻、綠色發展的基礎上,力求突破,突出“新”“高”。

當前,全國正掀起新一輪技改高潮,我省若要在新一輪技改中更大範圍、更高質量地釋放傳統制造業的新動能,必須注重防範以下一些問題。

技改政策“喜新厭舊”。基於市場佔有率和稅收貢獻的分析顯示,在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化工、鋼鐵、有色金屬、紡織、造紙、橡膠等傳統制造業依然是山東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但從全省近兩年企業技改重點項目的情況來看,技改政策卻明顯偏愛新興產業。究其原因,正確認識和處理傳統產業與新舊動能關係的能力不足是關鍵。產業發展規律表明,產品有生命週期,會因落後而淘汰,但產業不會,而技術改造和創新正是產業永葆生機的秘訣。加大傳統制造業技改力度是山東鞏固強省之基,科學實施新舊動能轉換的必然選擇。

技改方式“表淺勢單”。調研發現,山東的傳統制造業技改項目大多是單個企業以引進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生產設備的方式進行。該方式層次較淺且缺乏系統性,突出表現為:第一,脫離實際,盲目跟風。企業技改不以鞏固現有優勢、挖掘潛在優勢為目標,而是一味跟風“趕時髦”,追求項目“高大上”。第二,注重硬件,軟件缺位。技改項目往往只單純引進設備及依附在設備上的先進技術,而技術應用所應匹配的生產理念、管理方式、人力資本等軟配套卻跟不上。第三,項目分散,難成鏈條。多數技改項目相互獨立,缺乏對產業鏈上下游的綜合考慮,限制了技改推動產業鏈優化作用的發揮。

技改人才培養滯後。首先,重學歷輕技能的現象較為普遍,職業學校、技工學校不受重視,學校生存與發展困難,輸出的學生素質與能力偏低,難以勝任高水平技改的一線工作。其次,大學教育重知識輕能力、理論與實踐脫鉤的問題普遍存在,培養的人才短時間內無法有效對接高水平技改在管理層面和技術指導層面的高要求。最後,企業對員工的技改培訓力度不夠,導致員工學習和適應新技術、新設備的動作慢、週期長,降低了技改效率。

技術改造是我省工業發展的優良傳統和重要優勢,在穩定工業運行成為穩增長的首位要素之時,更需要進一步發揮好技改“穩定器”“加速器”的作用。為此,我省應立足製造業基礎優勢、深化技改改革,讓“新技改”成為傳統制造業釋放“新動能”的“核心引擎。

優選並增加傳統制造業技改項目。在充分認識傳統制造業對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重要性的基礎上,牢牢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以市場需求、稅收貢獻等客觀指標為重要參考標準,加大對傳統制造業技改的支持力度,將更多市場潛力大、稅收貢獻高、技術基礎好、技改積極性高的傳統制造業企業技改項目納入重點支持範圍。

科學分類引導傳統制造業參與技改。根據企業特點並結合產業鏈現代化的發展需求,分類引導傳統制造業中不同類型的企業科學實施技改,防止盲目跟風。例如,引導中小企業通過技改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鼓勵大型重化工企業以技改促進自主創新能力提升;推動輕工業企業藉助技改向戰略新興產業轉型等。同時,要基於已有技術深挖技改潛力。一方面,提高已有技術水平、鞏固自身技術優勢,進而提升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找準已有技術與其他高新技術的結合點,通過拓展已有技術在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中的應用,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地實現轉型升級。

注重上下游產業鏈協同技改。在引導和選擇技改項目時,應指向明確地鼓勵上下游產業鏈上的企業共同或聯合實施技改,形成技改合力。在年度技改重點項目導向目錄中增設專門的產業鏈技改專題,在項目用地、用能以及財政金融支持與獎補等方面給予產業鏈技改項目一定的政策傾斜。樹立技改合作意識,探索組建企業技改聯盟,建立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技改聯繫,積極實施聯動技改,推動提升產業鏈整體水平和產業集群綜合競爭力。

多管齊下助力技改人才培養。以充分發揮技改硬件的改造提升作用為目標,突出人才隊伍建設的核心地位,建立並完善與之相適應的生產與管理方式、資本運營方式、技改培訓模式等軟配套。首先,重點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的高質量職業院校和技工學校,鼓勵校企聯合培養模式,直接為企業培養和輸送優秀的一線技工人才。其次,切實推動企業特別是傳統制造業企業與高校間的產學研合作,有針對性地培養有能力對接高水平技改的管理人才和技術指導人才。最後,建立健全有利於培養和傳承“工匠精神”的長效機制,形成“引才-聚才-育才-用才-留才”的一體化制度體系。

(作者單位:山東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