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坐腿、合襠、轉胯!練拳必備的“六字訣”

學太極,上漾太極!點擊右上角處“關注”,關注我們!

坐腿、合襠、轉胯!練拳必備的“六字訣”

今天我們講一下練拳六字訣:坐腿、合襠、轉胯。這六個字是我近年來練拳的體悟,我覺得這六個字非常的重要,不管是健身還是練功,還是在健身的基礎上想練出點東西的朋友,這六個字對我們大家都非常重要!

坐腿、合襠、轉胯!練拳必備的“六字訣”

一、坐腿

所謂“坐腿”有的人叫“坐胯”,其實就是我們過去常說的“坐在板凳上打拳”。最早我接觸到這句話時並不理解,後來理解了,但認識並不是那麼深,隨著練拳時間越來越長,我覺得“坐在板凳上打拳”這句話越來越重要!有的朋友會問什麼叫“坐在板凳上打拳”?怎麼樣才能坐到板凳上?

其實坐腿也好、坐胯也好、坐在板凳上打拳也好,就是始終保持將兩胯處於一個放鬆狀態,不管你是雙腳著地還是單腳著地,始終是坐在腿上的。

我給大家演示一下:我們無論是這種左右的平步,現在我是坐在腿上的,還是這種前後的弓箭步,只要你兩胯是在放鬆的狀態,坐在腿上你的身法就是正的,不會出現向前或左右頂胯,或者身法上的其它毛病。我們說單腿,比如說像這樣的虛實步,其實也是坐在腿上,還有像金雞獨立這樣的單式,胯一鬆一沉,還是坐在腿上。

所以,我們講不管是單腿還是雙腿著地的時候,都是把我們的重心坐在兩腿之上,就形成了一個上輕下重的身法,就是你身體的這100多斤沉到腳上去了。

那麼怎麼樣實現坐腿呢?其實就是松胯,屁股向下一坐,兩胯始終保持一個放鬆狀態。我們平常說松胯松胯,有的朋友在站樁的時候胯松得很好,一到練拳的時候就走樣了。

坐腿、合襠、轉胯!練拳必備的“六字訣”

比如說我們在步伐轉換的時候,很多人一上步身體就起來了,就是他的胯沒有始終保持放鬆的狀態。我們練拳有一個基本要求就是身體的高低起伏不能過大,要保持身體始終處在同一個水平線上,其實就是保持兩胯放鬆,重心始終坐在腿上。

如果我們始終保持坐腿的狀態,這就要求我們腿部的支撐力比較好,那麼反過來說,如果我們始終是坐在兩腿上來練拳的話,對我們腿部力量的增長也是非常有益的。

坐在兩腿上打拳,就是兩胯一鬆、屁股往下一坐,但是我們很多人就是做不好,老怕屁股往後撅!過去我給大家曾經講過:判斷你是不是“撅屁股”不是看你屁股在哪兒,要看腰肌命門這個地方是不是平的。如果凹進去了那就是“撅屁股”,如果腰肌命門這個地方是平的,不管它屁股在哪兒都不叫“撅屁股”。

坐腿、合襠、轉胯!練拳必備的“六字訣”

我們大家練過蹲牆的人都知道,我們面對牆壁的時候,只有靠兩胯的摺疊往下蹲,我的屁股不往後去往哪兒去呢?大家想一想是不是這個道理!高身法時,屁股往後去的就少,重心越低屁股往後去的就越多。

我們很多人擔心自己的身體前傾,你兩胯只要一鬆,你的身體肯定是前傾的,這是我們人的生理結構所決定的,這種前傾是對的,而不是錯的!有人練拳的時候老是挺著胸,胸部松不下來含不住,我就跟這些人開玩笑說,你想生孩子必須先變成女的,也就是說你想含胸身體必須向前傾才能把胸含住,你老是追求立背中正,你的胸永遠都含不住!

還有我們這個尾閭,大家可以試一下,一是尾閭後翹,你的腰部就會形成一個腰窩,凹進去了;二是把你的尾閭往前卷,找到往後翹和往前卷這兩個感覺,再讓你的尾閭下垂,腰是平的是松的,這個姿勢就對了,這就是塌腰。

坐腿、合襠、轉胯!練拳必備的“六字訣”

有的朋友練站樁,我勸你先不要練站樁,練站樁找身法的感覺很困難,特別是沒有老師指導的話,那麼怎麼辦呢?就是練這種下坐,把這種下坐練得自然了,兩手一抱不就是站樁嗎?而且等你練到自然的時候,你的身法要領基本上就做到位了,這樣比你去站樁找身法要領、讓別人給你來調樁要好得多。

這是我們在靜態的情況下,要保持我們的重心坐在兩腿之上,那麼在動態的情況下,這個要求是始終不變的。這就是我們講的坐腿,有的人也叫坐胯,這是形成正確身法的基礎,非常關鍵。

坐腿、合襠、轉胯!練拳必備的“六字訣”

二、合襠

現在社會上普遍的,特別是參加表演和比賽的都是那種大敞襠,步伐很大、膝蓋往外掰著,襠敞得很開,如果用尺子去量的話襠確實很圓,這種襠不是我們練習太極拳所要求的襠。

為什麼要“合襠”?

第一,只有“合襠”你的腳下才有根,底盤才會穩。剛才我們講的“坐腿”,把你的重心坐在兩腿之上,在這個基礎上把襠一合,你的底盤就不一樣了,底盤實了、堅固了、腳下就有根了,大家自己可以驗證一下。比如說我們像懶扎衣的定式、單鞭的定式,首先你把胯鬆下來,把重心坐在兩腿之上,如果將你的襠微微一合,你看你的底盤是個什麼感覺,你的腳內側馬上就會有一種撐勁。

第二,只有“合襠”,你的周身才是合的,力量才能聚到一起。大家都知道發力之前有一個蓄勁,蓄的時候你的襠不合能蓄住勁嗎?要是蓄不好你能發出勁來嗎?我們現在社會上練拳的朋友還以為這種大敞襠好看,功夫深,這讓內行看是笑話!敞著襠練拳是不可能練出東西來的,只要你膝蓋不練壞健健身還可以,如果想練出點東西來那是不可能的!

那朋友們會問怎麼樣才能做到合襠?我們在講怎麼樣合襠之前有一個概念大家要明白,就是過去老的身法、老的練法和我們現在的練法之間的區別,特別是過去背絲扣的練法,必須把兩胯收進去,屁股向後撅,也就是陳式太極拳的“泛臀”,只有這種身法兩臀才好翻,這是過去老的練法。

坐腿、合襠、轉胯!練拳必備的“六字訣”

我們現在健身的練法不需要你把屁股撅出去這麼遠,但是你把兩胯放鬆之後坐到兩腿上,上身微微前傾,在兩胯放鬆的同時襠微微一合,我覺得不管是健身的朋友還是想練功夫的朋友,這種微微的一合就夠了。

有的朋友說,我的膝蓋既要往外撐還要往裡扣,這是不是矛盾呢?其實是不矛盾的。膝蓋你該撐起來的撐起來,不管是實腿還是虛腿,膝蓋的內扣是靠合襠、胯根的“內合”。“內撐”撐的是後襠,“內合”講的是合前襠,只要你前襠一合,就形成了所謂的“內撐外裹”,“內撐”撐的是後襠,“外裹”是講大腿的肌肉往裡裹,大腿肌肉往裡裹,肯定會帶動你的膝蓋微微向裡合、向里扣。

剛才我們講了練太極拳只有把襠合住,你的底盤才會更加穩固,只有把襠合住你的周身才會相合。

我再給大家舉兩個例子,我們現在很多人練白鶴亮翅,這樣(實腿的胯不合)你有什麼東西呢?不管是手上也好、身上也好什麼東西都沒有!把你的右胯一合,左腳的腳後跟自然的往外一擺,看看你的周身是不是相合,看看你手上的掤勁是不是就掤圓了,這右胯合、虛腳的腳後跟往外擺是幹什麼?是不是合襠?

坐腿、合襠、轉胯!練拳必備的“六字訣”

我們再看一下“六封四閉”最後一個動作“推”,我們很多人就是用手推,這個能推出勁來嗎?同樣是這個道理,右胯一旋,左腿的腳後跟往外一擺,這就是虛實步的“合襠”。兩個勁一比就知道,在手上就能感覺到,這就是為什麼練拳要“合襠”,它的重要意義就在這裡。

一個人如果你練拳不是合著襠練的話,對不起,你練一輩子不管你練多少年,絕對出不了東西!!大家在推手的時候自己可以試一下,首先是把你的重心坐到兩腿上,把襠微微一合,再跟別人推,別人就不會輕易的把你推倒,這就是我們講的合襠。具體怎麼合?我原來也教過大家,比如說我們在下坐的時候,通過雙手的輔助往下按,按到底以後把掌根微微向外一捻,“合襠”的感覺就有了。

坐腿、合襠、轉胯!練拳必備的“六字訣”

三、轉胯

“轉胯”沒有什麼更多好講的,因為我們前面很多的視頻直播課都反覆的講過,很多老朋友對這個問題聽得耳朵都快生繭子了。今天我只想給大家強調一點,我們說判斷一個人練太極拳入門沒入門,就是看你兩胯會不會轉,因為只有兩胯會轉才能做到以身帶手,太極拳很多的東西做不到以身帶手那都是胡扯!

學會兩胯旋轉可以一舉兩得,哪兩得?第一可以做到以身帶手,第二我們練拳不再傷膝蓋,可以永遠擺脫因為膝蓋疼痛給我們帶來的困擾。我們膝蓋有問題的朋友,如果你還想練習太極拳的話,那麼我勸你先把套路停下來,練什麼?練“轉胯”。

把“轉胯”學會,因為“轉胯”時一定要固定住膝蓋,固定不住膝蓋那不叫“轉胯”,把膝蓋固定住來轉胯,就不會傷膝了,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就看這些朋友願意不願意在這個地方下功夫!

坐腿、合襠、轉胯!練拳必備的“六字訣”

坐腿、合襠、轉胯這六個字,都是褲襠裡面的東西,我個人認為不管是健身也好、想練出點東西也好,這六個字都是基礎,只有在這個基礎上你才可能練出東西,沒有這個基礎你談別的都是瞎扯!那麼這六個字對我們健身的朋友是不是適合呢?是不是有益呢?

大家看一旦你是坐在兩腿上打拳的話,這個時候你的骨架是正確的,你的氣血是通暢的,你的呼吸是順暢的,鍛鍊的效果肯定要好;“合襠”對於健身的朋友來講,襠微微一合你的膝蓋就不容易往外翻,相對來講比較容易固定膝蓋;還有就是“轉胯”,只有“轉胯”我們才能體現出太極拳的韻味,你打出拳來自己感覺舒服,別人看著也舒服。所以,這六個字對我們有追求的拳友,不管你是健身還是想練出點東西來,都應該是非常有益的。


文章整理於網絡,旨在宣傳推廣太極拳,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文章僅供豐富拳友太極知識,參考學習之用,若是拳友已有明師指導或者自有練習體系,不必依文全改,擇其優點參考學習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