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大明風華:胡氏婚前失貞,還能成太孫妃?明朝的選妃制度不是擺設

近些年的古裝宮廷劇,情節是越來越玄幻,編劇好像都跟古代的皇家有仇一般,拼命地開始往皇帝、王爺、太子等人的頭上扣綠帽子。《甄嬛傳》中,甄嬛為了幫助親爹脫離苦海,在已經懷了別人孩子的情況下,也要拼命地進宮,然後把這個孩子賴到雍正的頭上。

大明風華:胡氏婚前失貞,還能成太孫妃?明朝的選妃制度不是擺設

胡善祥劇照

今年的《大明風華》中,皇太孫朱瞻基就更慘了。甄嬛好歹是先入宮,後被皇上錯待以後才做出了出格的事。而《大明風華》中胡善祥胡氏,為了有競選太孫妃的資格與虎謀皮,在大婚前就被太孫的二叔漢王朱高煦先佔了便宜,隨後又嫁給了當時的皇太孫朱瞻基。如此看來,這朱瞻基真是好慘一男的!堂堂準皇位的繼承人,居然還得取個自己二叔剩下的女子!這編劇為了給男女主相愛設下障礙,真是不留餘力地黑朱家呀!因為像胡氏這樣婚前失貞的女子,在明代是絕對不可能還有機會參與皇室選秀的。

大明風華:胡氏婚前失貞,還能成太孫妃?明朝的選妃制度不是擺設

朱瞻基劇照

首先,來大致捋一捋明代的皇妃競選制度。第一輪是海選,從全國範圍內選出十三到十六歲的少女五千名,由朝廷出路費把這些姑娘先集合起來。第二輪,根據秀女的外形,即高矮胖瘦淘汰五分之一。第三輪同樣是外形,但看得更仔細,比如說膚色、外貌等,這一輪又會淘汰剩餘人員當中的一半左右。到第四輪時,其實就只有兩千人左右了,這一輪就是觀察秀女們的走姿,經驗足夠豐富的太監可以根據女子的走路姿勢,判斷出她是否是處子以及風采等,要外形足夠優秀才會被留下,然後參加第五輪的選拔。

大明風華:胡氏婚前失貞,還能成太孫妃?明朝的選妃制度不是擺設

胡善祥劇照

到了第五輪,也就剩下一千人左右了,這一千人面對的考驗更加嚴苛。因為這一輪,宮裡出動的都是頗有地位的姑姑、嬤嬤等。這些宮女會把秀女引入到較為隱蔽的暗室中,然後“探其乳、嗅其液、捫其肌理、察其貞潔”。到了這一步時,這些宮娥就算是為了自身的性命考慮,也會秉持著“寧可錯殺、不可放過”的態度,開始大強度地淘汰這些秀女。同時,到了這一步之後,還會有其他的考驗和檢查。而像劇中胡氏這樣的婚前失貞者,尤其還是跟太孫以外的人發生了關係,怎麼能經得起這重重的檢驗呢?

大明風華:胡氏婚前失貞,還能成太孫妃?明朝的選妃制度不是擺設

胡善祥劇照

況且,拋去婚前檢查這一項,明朝還有一項必殺技,那就是守宮砂。這守宮砂是自宋朝開就始發展起來的,用來檢查少女貞潔的一項措施。根據記載,是把吃硃砂長大的壁虎殺掉以後,蘸取壁虎的屍體的汁液,在少女的胳膊上點一個點兒,直到少女和男子發生關係以後,這個點兒就會消失。所以,有這樣的顯眼標記,胡氏想搗鬼明顯不可能。再者,大婚之夜,如果胡氏沒有落紅,就算她婚前是處子,也會被當成是婚前有過不貞行為的人。況且,劇中這胡氏還是在婚前就已經被漢王給糟蹋了。

大明風華:胡氏婚前失貞,還能成太孫妃?明朝的選妃制度不是擺設

胡善祥劇照

所以,這胡氏得有多大的心,才能在自己已經不是處子的情況下,依舊去參加選秀!不得不說,這編劇的腦洞開得是真的大。要說,給男女主的成長設下路障沒毛病,但是也稍微聯繫一下實際好嗎,如此地腦洞打開,實在是看得讓人覺得尷尬!在皇權至上的古代社會,一個罪臣出身(劇中設定胡氏乃是靖難遺孤),且在的婚前有過不貞行為之人,居然也敢去競選太孫妃,這是嫌自己活得太久了嗎?不過,歷史上真實的胡氏並非如此,而是一位非常淑德的後宮嬪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