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開宗明義

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怎麼把好鋼用在刀刃上,是每個想要組裝電腦的朋友所必需的要面對的一個難題。所以這就誕生了有人為了更高的性能去追求“丐版”。但是我覺得這並不是真正的可取之道,畢竟一分錢一分貨。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同樣的預算獲得更好的性能呢?

那就是 調整部分配置,選擇更有性價比的型號,以此來獲得更出色的綜合性能。

比如時下大熱的 9600KF,9600KF這個型號有點麻煩,把它當做i5 9600用的話,感覺有點暴殄天物,把它當做K系列的 CPU來用的話,又要搭配Z390主板,預算又高了一籌。換成i5 9400的話,性能的下降又是很不爽啊~~~

那麼還有神馬選擇嗎????? 有 3500X + B450 套裝組合啊!!!!!

所以這次選擇預算差不多的 i5 9600KF + B365 + RX5700 vs 3500X + B450 + RX5700XT ,讓大家對於優化預算配置帶來的好處有個直觀的感受。


3500X 套裝開箱咯

AMD R5 3500X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AMD新推出的 3500X,在推出之時,價格略高,大家吐槽,但是雙十一、雙十二大優惠,各種搭配主板的衝塔騎臉 intel,慢慢的像我們展示出它的超高性價比,現在的 3500X + B450 套裝簡直是無敵性價比的存在。6核心6線程,非常實用的搭配比。而且3500X它最適合搭配B450的主板,可以實現高性價比,把富餘出來的預算全部投入到顯卡上,可以讓顯卡提升一個檔次,這樣主機的性能就非常出色啦。


華碩 TUF B450M-PRO GAMING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華碩的 TUF B450M-PRO GAMING主板享有“B450M板皇”之稱,現在從京東購買的時候,已經可以直接安裝3500X了,現在在京東購買後曬單,還可以獲取ROG金屬擺件。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拿出主板之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 CPU區域 10相供電,以及覆蓋在mos管上方的雙散熱鰭片。以及帶有TUF GAMING 的i/o 盔甲。我把3500X裝進去之後,合個照吧。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2 * 雙通道 DIMM插槽,支持DDR4 3600,但是本著性價比的考慮,更推薦DDR4 3200,剛好是一個性價比甜品點。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PCIe X16 顯卡插槽上面有鋼鐵裝甲覆蓋,還有一條X1的擴展插槽以及 PCIe全尺寸插槽,可以適應以後的擴展需求。有兩條M.2 插槽,可以用來插M.2 NVMe SSD 與M.2 無線網卡。左下角是集成聲卡區域,支持DTS遊戲音效定製。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i/o 接口區域 USB 2.0 、 USB 3.0 、 USB 3.1 Type A / Type C都有,當然如果你使用APU 的話,就能用上主板的 HDMI、與 DP接口了,板載千兆網卡,板載聲卡輸出2.1聲道,這些都能滿足日常的使用需求。


顯卡 迪蘭 RX5700XT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顯卡選用迪蘭恆進的 X戰將,售價2999,性價比適中,5700XT是目前最具有性價比的幾個型號了。這款X戰將也是非常具有性價比的RX5700XT的型號了。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雙風扇的經典造型,5熱管+雙風扇的散熱配置對於RX5700XT這個7nm製程的顯卡來說,是完全夠用的。顯卡是越肩高的狀態,完全可以兼容市面上的ATX機箱。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背板就比較漂亮了,X的元素充斥期間,當然除了漂亮之外,還起到加強顯卡的機械強度、保護背面的作用。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頂部就是X戰將的LOGO標誌了,也可以看到散熱器的兩段式分佈。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採用 8 + 6 pin的顯卡外接供電,這樣能夠最大程度的減少從主板PCIe插槽取電的功率,從而保護主板。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在PCI擋板處有4個顯示輸出接口,都有用螺絲緊固在PCI擋板上,有三個DP接口 一個 HDMI,理論上支持4屏同時輸出。顯示輸出接口有防塵罩加以保護。


金士頓 A2000 500GB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前些天399特價來著,399買金士頓大牌子 500G,而且還是64GiB也不掉速的M.2 NVMe SSD,真的很不錯。可以讓你享受很久的超快性能。關鍵是還送一個超厚實的散熱片.....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背面可以看到 A2000 500GB的樣子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產品自帶一個雙面散熱片,超厚實,當然還有說明書跟 A2000本體。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A2000 是單面 的M.2 SSD,正面有一張產品的貼紙,這張貼紙是產品的保修憑證,不能輕易損毀,不過主要看金士頓、A2000、 500GB 三個信息即可,PCB背面只有印刷的電路板跟保護漆。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撕開硅膠保護膜,組裝上隨盤贈送的散熱片後,整個SSD變得非常厚實,散熱肯定沒問題的,加上A2000 500GB 超大的SLC cache加速,整個SSD體驗會非常出色的


內存條採用DDR4 3200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買這個DDR4 3200 8G 買兩條即可,DDR4 3200僅比 DDR4 2667貴一些些,但是獲得的體驗會更加出色。


這些配件組裝起來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把散熱器、CPU、主板、內存條裝起來後,就是這個樣子。誒等等,內存條不一樣?是的哈,我這次測試統一採用了DDR4 3600 8g*2,然後看看兩者的性能差距多少。不過MATX主板的話,就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日常是夠用了哈。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再把顯卡安裝上去之後,連接所有數據線、電源線,我們就完成了AMD平臺的安裝。

測試數據詳見彙總


i5 9600KF + B365套裝

intel i5 9600KF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在 AMD推出 3500X之前,9600KF價格是高高在上的,得益於AMD跟雙十一的雙重夾擊,intel把9600KF降價了,性價比總算出來了,大家也喜聞樂見了。9600KF比起小弟9400F,性能更強,而且可以超頻,就品質來說,9600KF肯定比9400F更強,但是盒裝沒有散熱器,這點需要注意。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9600KF CPU真身。


華碩ROG STRIX B365-F GAMING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沒想到啊,B365裡也有 玩家國度 ROG的系列,包裝就很具有ROG系列,不愧是有著敗家之眼稱號。用B365的好處就是直接能支持9600KF。

不過啊,個人覺得9600KF 搭配 華碩 Z370好像更具有性價比,不過你要跟賣家商量好,讓他先幫你把最新的bios刷上,不然你用不了.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主板是大板,整張 ROG STRIX B365-F GAMING 主板有著強烈的ROG風格,比如i/o擋板與裝甲一體化設計,以及玩家國度那行字,或者i/o裝甲上的“敗家之眼”RGB LOGO,或者那片具有ROG風格的M.2散熱片。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CPU供電區域採用 6+3+1相數字供電,能夠完美的支撐起9600KF,兩篇覆蓋在mos管上的散熱片,可以藉助CPU散熱器的風進行散熱。

4 X DIMM內存插槽,支持2*雙通道,支持DDR4 2667。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6個SATA 接口排排坐,PCH散熱片上有STRIX。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第一條 PCIe 顯卡插槽有鋼鐵裝甲加以覆蓋,這塊 ROG STRIX B365-F GAMING 有兩個M.2 NVMe SSD接口,以及一個專門的M.2 WiFi無線網卡接口。最左側濾波電容電容密佈的區域就是集成聲卡處,可以支持7.1聲道輸出。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i/o接口的擋板預裝在i/o接口處了。接口十分豐富,7.1聲道輸出,千兆網卡,USB 全家族家口,以及一個dvi、HDMI、DP集成顯卡顯示輸出口。


迪蘭RX5700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由於預算都被CPU跟主板吃去了,所以顯卡的預算只有降下來了,這次選用的是RX5700,不過= =我一直很好奇的是,RX5700真的需要三風扇嗎?2399的那款不更香嗎? 哎 我覺得2399那款才更具有性價比吧,散熱也完全夠用啊。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說真的,我覺得這個規模應該給5700XT 究極超頻版,或者可能存在的“RX5800XT”這個幻想型號上。三風扇+超大散熱器的散熱規模用在RX5700上面,真的是暴殄天物........當然,超頻性能可能更不錯。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更長的顯卡就需要背板了,這樣才不會導致顯卡因為過長而尾部彎曲。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頂部的 logo燈可以支持RGB 流光溢彩。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右側,靠近pcb擋板的開關為雙bios切換開關,可以自由切換靜音檔與性能檔,不過都可以最高boost到 1700MHZ,他旁邊的開關則是RGB燈效是否獨立還是聯動的控制開關,配合上顯卡供電接口旁邊的RGB插針,可以實現跟主板的RGB流光溢彩同步。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5700XT都不需要的雙8pin供電在 這塊顯卡上出現了,旁邊還有5V RGB的信號同步接口,可以跟主板的RGB控制形成一個聯動機制。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在顯卡的RGB 處於獨立控制的模式時,按下這個開關,就可以實現RGB光影形式的轉化。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至於其他配件,跟B450那臺主機類似,只不過把它那邊的硬件移動過來吧。


裝機過程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emmmmmm對,其實我先測了B450 + 3500X + 5700XT那套平臺的所有數據之後,再來測9600KF + B365 + 5700這套平臺的,所以我們看到很多硬件都再次出鏡,因為拆了B450那套平臺之後,才能再次安裝到B365這套平臺上。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然後把這張超長的 RX5700 X戰將給安裝上去之後,我就開始測試啦。


理論測試數據彙總

為了便於閱讀,我將兩套平臺的測試數據彙總到這裡,當然有些東西因為重複性太高的話,我會採用表格 + 圖表的方式呈現,這樣更方便閱讀。

3500X + B365 + RX5700XT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3500X + B365 + RX5700XT 的聯合CPU + 主板 + 內存 +顯卡的認證,確保所有設備都是正品,沒有被篡改。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CPU-Z 的 CPU性能測試,3500X可以使非常符合時下夠用就好的原則。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國際象棋測試,跟9600KF應該差不多吧。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CinBench R15的得分,根據後面的9600KF測試對比,好像得分差不多,不過考慮到,我這是DDR4 3600,而9600KF +B365 只能DDR4 2667,所以實際上,9600KF性能應該略強於3500X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CinBench R20 的測試同理,也得考慮DDR4 3600 跟DDR4 2667 之間帶來的性能差距。所以,理論上,3500X性能應該優於 i5 9400F,比9600KF略差一丟丟。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但是對於SSD來說就不一定了,因為AMD的CPU沒有幽靈跟熔斷補丁,所以會對SSD,特別是高性能的SSD支持更好。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比如這款 金士頓A2000 500GB,在3500X平臺能夠有這個得分。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在Crystal Disk mark V6.0 開啟 32GiB測試模塊的時候,能保持有跟1 GiB差不多的性能參數。讀寫速度並沒有衰減很多。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在Crystal Disk mark V7.0 開啟 64GiB測試模塊的時候,性能也沒有什麼衰減,也能保持很好的性能表現,但是在intel平臺可能就會有不同的情況了。


i5 9600KF + B365 + RX5700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CPU+主板+內存+顯卡的聯合認證.......驗明正身完畢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如果是Z390 Z370主板的話,雖然預算高了,但是性能應該比這個更強。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國際象棋測試得分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CinBench R15的測試,當然如果換成Z390的話,得分會更高,但是更吃預算~~~~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CinBench R20 的測試成績也是一樣的,但是玩遊戲的話,不知道這兩套平臺的性能有神馬巨大的差距?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而intel 平臺的測試,怎麼說呢?4K的讀寫性能比起AMD平臺有差距了,那是因為分支預測的功能被幽靈熔斷補丁給削弱了,在幽靈、熔斷補丁爆發之前,SSD綜合讀寫能力這個性能intel是超越AMD的。


真~總結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理論測試部分的話,我們看下這個表格,如果9600KF用上Z390的話,CPU的性能是會略微超過3500X,但是這個超越是十分細微的,但是預算的話又會進一步增加。不利於整套配置的均衡預算。

如果把這富餘的預算投入到顯卡上面的話,會使得顯卡提升一個檔次,帶來的性能提升理論測試可能不太明顯,那麼我們來看看遊戲測試吧。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遊戲測試中,這次選取了5款自帶benchmark的大作,設置採用同一設置+同一分辨率+同一版本的最新驅動進行遊戲測試,然後記錄測試結果到表格。

可以看到,除了FarCry 5 在1080p分辨率下拉不開差距(多次測試排除誤差)之外,其他都有明顯的提升。特別是最新的3A級大作之上,比如荒野大鏢客2救贖、古墓麗影11 暗影、刺客信條 奧德賽 這些新遊戲,都有了更好的遊戲流暢體驗。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首先來看看FarCry 5 孤島驚魂5,這款遊戲,利用自帶的benchmark,分別運行1080p與2K分辨率,開啟最高特效。可以看到1080p下兩者是沒有差距,但是到了2K分辨率的時候,3500X+ 5700XT的預算優化組合能夠取得更好的表現。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而在勞拉姐姐的 古墓麗影11 暗影裡,無論是1080p還是2K分辨率,3500X+ RX5700XT這個預算優化組合獲得的遊戲流暢度體驗更好。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荒野大鏢客2救贖,是R星的新作,也是目前最火爆的遊戲之一了。當我們採用3500X+B450的組合把富餘的預算投入顯卡之後,獲得的流暢度體驗提升比較明顯。特別是2K分辨率下,能夠在很多場景有著更出色的流暢度,幫助你無傷過關。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刺客信條 奧德賽,得益於驅動程序的不斷優化,最新版本的驅動程序帶來的體驗提升比5700/5700xt剛發佈時提升了不少。我們看到3500X+5700XT這個優化預算的組合帶來的性能體驗提升更加棒。


同樣的預算有這樣的性能差距?

▲ 而古墓麗影10的話,由於我是開FXAA,如果開啟SMAA的話,這個3500X+5700XT預算優化組合帶來的性能提升會讓玩家的享受落實到實處。

所以在同樣預算的情況下,3500X + B450 + 5700XT這個預算優化組合,比起9600KF + B365 / (Z370) + 5700,更能夠讓玩家獲得更出色、流暢的性能享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