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道德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究竟該如何理解?

風雨同舟124528651


《道德經》二十五章有“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要正確理解這句話,首先要了解《道德經》一個重要秘密。

老子在《道德經》裡把人大致分為三類人:聖人、善為道者、百姓。三者要安分守己,各行其道(道可道,非常道也)。

聖人:有德的統治者(領導),遵循天道,“行無為之事”。(參見《道德經》第二章至第七章內容)

善為道者:善於做事的官吏(行政管理人員),遵循為官之道,其最高行為標準是“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參見《道德經》第八章至十六章內容)

百姓:民,主要要求是無知無慾,見素抱樸,少私寡慾。(參見《道德經》十八、十九章內容)

三者加上事物遵循的“道”(自然規律)為域中四“大”(四個重要組成部分)。

事物遵循的“道”,就是唯物辯證法所說的:世界存在的兩個基本特徵和三大基本規律(參見《道德經》一二章內容)。

《道德經》常以道、天、地、人分別代表自然法則、統治者(聖人)、官吏(善為道者)、百姓(民)。

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就是老百姓要聽從官吏的管理,官吏要聽從統治者的安排,統治者要順應自然法則(道)行無為之事,而“道”是按照自己的規律運作的。

有必要提出的是:“天法道”、“無為”不可理解為按照自然規律辦事,這是對“無為”極度危險的一種解讀,和老子的本意大相徑庭。





坐山觀海


天地為什麼會存在?哲人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也給出了很多解釋。老子的說法只是其中的一種。老子在《道德經》裡開宗明義地告訴後人,道可道,非常道。道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所有的一切為什麼會存在,是一個謎。所有的一切突然消失,也是一個謎。我們究竟是誰?從哪裡來呢?到那裡去呢?始終困擾著著我們。渾渾噩噩地活著也就罷了。關鍵是前哲們的言論激起了我們的思考。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理已落入言荃,擾亂視聽,遠離大道了。老子的這番話實際上闡明瞭宇宙本原,自然規律和人事法則的關係!宇宙本原決定了自然規律,自然規律又決定了人事法則。所以在人世間,得道者昌,逆道者亡。在諸家的理論中,都強調萬事萬物,循環往復。道家也說,萬物並作,我以觀復!人在往復中體悟大道,歸於大道,不生不死,與天地共存!此話有一定的道理,比如說圓,起點就是終點,終點又是起點,循環往復,是謂圓滿!悟道就是像大道一樣,化苦為樂,防樂為苦,無苦無樂。所以曾國藩說人滿天概之,天概之,不如己概之!知止知進,進退自由轉化,心態自若,終享福祿壽考。孔子亦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出入自由,英明萬古!事事如圓,不必執於一端,變來變去,大道自現!


老牛吃黃連


道法自然,是出自《道德經》的哲學思想,意思是 “道”所反映出來的規律是 “自然而然” 的。
人取法於地,地取法於天。天取法於道,道取法於自然。道,大而玄奧,生成了天地萬物。然而,道又是從何處而來的呢?通過“道法自然”一詞,我們知道,道是自然而然生成的。道向自然學習,效法並順應自然。道是至高無上的,就連它都要順應並效法自然,更何況人類呢?所以,人類不應該自恃頭腦聰明,有獨立的思想,就可以主宰世間的萬事萬物,而是應該順應自然,敬畏自然。如果破壞自然的和諧,大肆屠殺牲畜,任意砍伐森林,那麼大道和天地就會隨時懲罰人類。因此,人類要與天地合二為一,要學習大道包容萬物的胸襟,和大自然和諧相處。只有這樣,人類才會生活得快活逍遙,無所為而義無所不為。人類只有認識道,才能把握真理。


用戶6180549354


對於這句話的理解有很多種,解法不一,大體一樣。重要的是要結合自己的生活去理解這句話,用自己的經歷去感悟他。

“人法地”思想,出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是講大道源起的,並引出四樣東西:天道、地脈、人倫、自然。原文如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亦大,一本作“王亦大”,意為人乃萬物之靈,與天地並立而為三才,即天大、地大、人亦大。人們主動參與社會規則的制定與形成,又客觀地被社會規律所影響和改造,因此人倫(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準則)應當效法於地脈(社會發展規律),地脈應當效法於大自然,效法於生長收藏、生生不息的自然之道。針對當時以及後世對周公儒家思想有意的曲解,老子堅決捍衛周公“敬德保民”(德是遵循,敬德是敬畏和遵循規律)的思想,認為愛護民眾,最終是要敬畏和效法大自然。老子正本清源,認為任何學說思想,以及社會規則,都會對道產生不同程度的偏解,不是大自然按世人的理解運行,而是人倫及地脈都應當效法於天道,效法於大自然


一年一年飛逝而去


一個數學題,不同的同學都會有不同的解答方法,何況這麼深刻的中國古老的哲學問題。所以,我對這一問題的回答,也僅代表我個人此時此刻的一己謬見陋答。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的理解是,在我們中國的大地上,東西南北、高山河流、雨雪風霜、白晝黑夜、一年四季、萬物生長,時空生命有序並呈輪迴運轉,人作為大地之子,“人法地”,就是要遵循中國大地上時空有序運轉,和生命生長轉化的變化規律。

那麼,大地上時空生命有序並呈輪迴運轉的規律,又是怎麼而來、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地法天”,意思就是,“沒有天哪有地”,大地是天的一分子、是上天之子,大地上的東西南北、高山河流、雨雪風霜、白晝黑夜、一年四季、萬物生長的規律,皆由天體的變化而來,是天空日月星辰的變化和變化規律,主導和主宰著大地上一切時空和生命的變化和變化規律,所以“地法天”。

“天法道”,天空日月星辰的變化和變化規律,又由何而來呢?由“道”!《道德經》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天空日月星辰的變化和變化規律,是道所衍生的,天為道的一分子、為道之子,一切皆由道而來,所以”天法道”,天的一切和天的一切變化及其規律,均是遵循、服從和由道所產生的。

“道法自然”,即道是遵循、服從和由什麼所產生的呢?由自然!道是自然的一分子、是自然之子,道由自然而產生。道遵循和服從它本身、本來的樣子,不是由其它任何事物所決定的。即規律是其自身所固有的東西,它不受其他東西的影響和制約。


沃克特爾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先看一下原文,先出原文中理解。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無法道,道法自然。

此章節的意思是說:有一存在渾融而成,先於天地分化的現實世界而存在。它無音無形,廓然無依地自在,沒有根本性的遷改;循環反覆地運行,永不敗壞。可以稱之為天下萬物共同依歸的母本。我不知道它的確切名號叫什麼,給它加上一個標號說是"道",勉強給它一個描述說它是無不包涵的整體存在。這個整體存在綿延運行,運行之中它遠化展開,遠化展開之後又循環反覆。所以,道是整體性存在,天是整體性存在,地是整體性存在,人也是整體性存在。宇宙中有四個層次的整體性存在,而人是其中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則以隨遇自在作為法則。

那麼,需要了解的是何為道,一切萬物的本源都歸結到了道的上面,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則以隨遇自在作為法則。道是準則,那道是什麼呢?

一切事物存在的基礎是什麼? 為什麼會存在呢?我們可以理解成為時間是掌控這一切的原則,事物為什麼會存在,為什麼會有行的存在,那是因為有時間的存在,時間的快慢速度在掌控著這一切,時間是什麼呢?地球遠轉的規律? 還是宇宙的運行規律,我們稱之為這些是時間,我們也可以稱之為道。時間的速度達到一定快的速度的時候,人類也好事物也好,是不會存在的,因為任何的東西沒有能力形成具體的影響或者我們能感知到形式存在。當然這只是一種說法。還有很多種的說法和解釋。

法也好,自然也好,只能理解為都是一種規律,掌握這種規律,順從這種規律,也許這就是道吧!有理解不到的地方,還忘見諒給予指正。


鬼谷子思想


哲學是人類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子教給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論。

人應該怎樣活著——人法地

人如何法地?那就是人的行為應該取法大地上的一切生物行為,不要背離這些原則。比如生物鏈,人只是生物鏈中的一環,並非可以凌駕於整個生物群體之上,否則人類滅絕了生物鏈中的某一環,最終人類亦將隨之滅亡!

大地應該如何運行——地法天

地如何法天?就是大地運行的法則應以整個宇宙的法則為準則,這裡的天指地球以外的宇宙。

宇宙萬物該如何運行——天法道

天如何法道?就是宇宙萬物運行的規律應該遵循大道。

道的運行規律又是什麼呢,該如何運行——道法自然


道的規律是什麼?老子說:天之道利而不害,損有餘以補不足!所謂“道法自然”意思就是道就應該保持他本來的樣子!通俗點講就如人找回自我本心,按現在的流行語說就是“初心”,不要隨外界的變化而變化!

人類社會的治理,只有遵循大道規律,管理者才能處上無為而萬物自化。如韓非子說:明君守始以知萬物之源,治紀以知善敗之端。故虛靜以待令,令名自命也,令事自定也。虛則知實之情,靜則知動者正。有言者自為名,有事者自為形,形名參同,君乃無事焉,歸之其情!

法家思想的理論基礎是老子的“無為而治”,法治是無為而治的具體實踐!


聖哲同學


天、地、人、道為宇宙四極。人必須遵循地的規律特性,地的原則是服從於天,天以道作為運行的依據,而道就是自然而然,不可人為勉強。

道法自然

讀法是“道·法·自然”,而非“道法·自然”。其中“法“字為動詞,意為效法、遵循。“道”就是客觀規律;“自然”是指事物的“存在方式”和“狀態”,一切皆有定數,不可勉強!

道可道,非常道

這個舉中國足球的例子。表面上,好像每個人都知道問題在哪裡了,即“道可道”。而實際上,沒有一個人知道足球的規律是什麼,沒有意識到我們是在反足球規律操作,不懂“非常道”。

所以“道可道,非常道,”就是道,法,自然!


揚生解史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人法地

是人不是神仙,不能離開大地,想在大地生活,你得了解大地的本性,這是普通人的理解!

如果地球是大地,那麼地球有什麼?

地表、地幔、地核

地球是由著三大塊組成的。

岩漿噴發,火山爆發就是地球內部能量的展示。


你號稱練拳八年或者修道十載,你小肚子(下丹田)熱過沒?

這才是你要考慮的“人法地”!

你能不能像大地一樣積攢火山噴發、岩漿噴射的能量?

所謂移山填海之力大地都有,你有嗎?

你有了這個力量再考慮天空或太空?

你是大地或者說你是地球,你能噴發火山製造地震了,但是你能擺脫你固有的運動軌道不?

你能脫離太陽的管制嗎?

還得練啊!你這個力量放到蒼茫宇宙中還是微不足道的!

軒轅凌霄認為:那麼作為你想窮究道德經源頭和原意的人,你還要懂《道藏》,有道家或道學的基本知識,比如人的上中下“三田”或者說“三丹”,也是對應天地人的。中國功夫都是從下半身築基,所有的中國功夫都講“丹田”。


星球乃至星系的運行是“玄之有玄”(旋之有旋)的,為什麼這樣?

這種力量太強大了!

你得“地法天”啊!

為什麼說這是“眾妙之門”?

因為 天法道!

它是有原理的,是有原因的,你要去理解去修持,認識真理才能使用真理,

這一切的一切,都在你自己身上,都在“眼目”上!!!

這才是“道法自然”

這才是“道法自然”

這才是“道法自然”(重要的東西發三遍)

夫“道”字,先寫兩點,左點為太陽,右點為太陰,似太極陰陽相抱。

在天為日月,

在地為烏兔,

在人為兩目,

在修煉為迴光返照也。

到你自己身上去找,到你的眼目裡邊去找,去了解什麼是“回光”何謂“返照”!天地本就是這個樣子,道本就是這個樣子,太一生水本就是這個樣子,一切的一切都在你自己身上!

這叫

道!

法!

自!

然!


軒轅凌霄


為什麼現代人難以理解這段話?因為他們搞錯了一個詞語,這個詞語就是“自然”。現代人望文生義,以為自然是指大自然或者自然環境、自然事物,這樣理解是錯的。

法,不是效法,而是“以……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這個三條應該好理解。關鍵是道法自然。按照道德經的邏輯,道既是萬物的本源,又是萬物的綱紀。換句話說,天地萬物都是以道為本源,以道為模板而造化。如果把“自然”理解為大自然,那就成了“道”還要以大自然為約束,這就好比說女兒生了母親一樣。

“自然”,自,是指自己。然,本義是燃燒。自然就是自我燃燒,“道”就好像蠟燭燃燒自己照亮自己一樣,道是自足的,道不需要別的東西賦予它本源,也不需要別的東西賦予它形勢,道是完滿的,道自己以自己為本源,自己以自己為形式,自我萌芽,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成就的。

按照鬼谷子的描述,無形無相無質,難以描述的道,道先產生萬物的綱紀“一”。一是本源和形式的混合體,因為本源和形式混合部不分,所以又叫混沌。當本源與形式分開,就是陰陽,即混沌分為陰陽,陽含本源,陰形式。陰陽的開合變化則進一步產生天地萬物。

道造化天地萬物,也將道的這種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自性賦予了天地萬物。換句話說,天地萬物都按道的規定性在自我發展,自我完善。比如一顆種子,只要我們給予其合適的土壤和水份,種子就會自己發芽,自己成長,自己開花,結果,是不需要我們去命令它來開花結果的。

我理解,道德經這句話是要我們尊重事物的自我完善的本性,這正是無為思想的根源。無為,即引導萬物按自己的本性去自我發展就是“無為”,“無為”的本質是順道而行,順從於萬物的固有之道,讓萬物各循著自己的道,自己我發展,自我成就。這樣我們只需要花很少的力,就可以收穫很豐盛的果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