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一個鳳凰男的悔恨:聽媽媽的話半輩子,離婚以後才明白那是愚孝

一個鳳凰男的悔恨:聽媽媽的話半輩子,離婚以後才明白那是愚孝

​我是梅娘,你有故事我有酒,一起聊聊人生吧,點擊上方關注,歡迎來到我的世界。

文|江左梅娘

01

在我們小的時候,總是把聽媽媽的話當成乖寶寶的標準,並以此為豪。等我們長大了,結婚了,更要聽媽媽的話,讓老母親順心,但是不是什麼話都要聽呢?

尤其是男人結婚以後,在媽媽和媳婦中間,是不是還要一味地聽從媽媽的話呢?

一個男人,在自己母親和妻子中間,不論什麼事情,都站在母親一邊,唯母親是從,這樣的男人,不是媽寶男,就是愚孝男。而那些明知自己母親做得不對,還一味的維護母親的男人,就是典型的愚孝。

孝敬父母,是我們國家大力提倡的,也是為人子女應該做到的,但是梅娘不贊成愚孝。

都說男人應該有自己的主見,可有些愚孝的男人,在面對自己父母的時候,他就成了一個對父母百依百順的孝子,做孝子沒什麼錯,錯就錯在他在孝順父母的同時,傷害了陪伴他一輩子的妻子。

既然愚孝是一種錯誤的行為,就像我們在做錯了事,釀成不可承擔的後果之後會後悔一樣,愚孝的男人也有後悔的時候,可在這個時候後悔是不是有點晚了呢?

下面是一個愚孝鳳凰男的悔恨:明知母親過分卻沒阻止,離婚後才後悔莫及。

一個鳳凰男的悔恨:聽媽媽的話半輩子,離婚以後才明白那是愚孝

02

他今年28歲,有個姐姐,姐姐從小就漂亮,一直就挺受寵的,而他呢?從小就有些營養不良,長得瘦瘦小小的,母親很不待見他。

他在高中的時候,父親去世,母親一個人拉扯他們姐弟倆。

姐姐不愛讀書,早早地嫁人了,而他卻是一個很要強的人,讀書時候成績很好。

上高中的時候,學習那麼緊張,但是隻要週末回家,他從來不帶作業,因為他要幫助母親幹些農活,那個時候,他就懂得分擔母親的辛勞。

等到回校之後,他回想起母親的辛勞,又在心裡暗暗發誓,等以後一定要好好孝敬母親,讓辛苦了半輩子的母親成為最幸福的人。

大學畢業後,憑藉著出色的表現,他進了讓很多同學羨慕的世界500強的大企業,收入很是可觀。

雖然他出身農村,可一個城市裡的姑娘,還是被他努力上進,積極樂觀的精神所吸引。她就是他以後的妻子,一個城市裡的嬌小姐。

結婚的時候,妻子體諒他,和他一起承擔了房貸,並且首付款大頭都是妻子父母給的,對此,他也是很感激的。

現在,他在城市裡也有了自己的家,母親想去住住,他就把鄉下的母親接過來了(原本母親是跟著他姐姐過的),在這件事情上,他妻子是有些想法的,因為他壓根就沒有和妻子商量,就直接把母親接過來,弄得妻子連房間都沒有來得及收拾。

為此,兩個人在剛結婚不久,就吵了第一架。他不但沒有認識到自己的不對,反而覺得妻子嫌棄他母親,甚至說出了“是不是覺得房子大頭是你家出的,我媽就不能過來住?放心,以後我會還給你們”這樣的話。

一個鳳凰男的悔恨:聽媽媽的話半輩子,離婚以後才明白那是愚孝

03

他是護母心切,妻子是覺得他應該提前和她商量一下,至少有些思想準備,畢竟婆媳一起生活,她得有所準備。

在結婚之前,妻子只覺得他孝順,這是一個優點,但從來都沒有想過他是一個愚孝的男人。正是因為他的愚孝,最後讓妻子忍無可忍,離他而去。

他說現在回頭想想,落到這個下場,自己是咎由自取,可他能恨自己的母親拆散自己的婚姻嗎?能怪自己的妻子不能多體諒他一些嗎?都不能,他說要怪只能怪自己,自己釀成的錯,苦只能自己嘗。

他說在此之前,他也沒有意識到自己是愚孝,他只是有些大男子主義,在母親面前有些好面子,在母親和妻子中間,都不自覺地按照老家那邊的習俗去做,這樣無形之中就迎合了母親,傷害了妻子。

母親剛到他家的時候,也許母親是以前的老思想,覺得家務活,做飯都應該是女人做,在母親沒來之前,做飯幾乎都是他。可在母親來了之後,母親說這是女人應該做的事情。這個時候他沒有和母親好好溝通一下,給母親說明在城市和農村是不一樣的,誰先回家誰做飯,畢竟女人和男人一樣都要工作的。

也許考慮到面子問題,也許是想順從母親,他吹好了枕邊風,讓妻子迎合一下母親,做做飯,妻子也算是體諒他,後來即便他下班比妻子早,他也不會去做飯,而是等妻子來。

一個鳳凰男的悔恨:聽媽媽的話半輩子,離婚以後才明白那是愚孝

04

這也就罷了,可是後來的事情是越演越烈,他說有的時候他也不明白,明明知道母親是不對的,可他就是鼓不起勇氣去拒絕,去讓母親改變,他只能聽從母親的話,哄著妻子去改變。

他事後說,也許是因為覺得母親一個人太不容易了,想讓母親過的順心一些吧,還有就是他想在母親面前賺些面子,他也知道適可而止,可一旦到了那個時候,他又不自主地遵從母親的話。

比如,老家的房子,母親說要翻建一下,其實那房子根本就沒有翻建的必要,可以母親說要翻建,他就翻建,一共下來花了10萬元。他妻子從一開始就是反對的,覺得投下去那麼多錢,沒有任何意義,還不如再添點錢,給他媽在縣城裡買套商品房呢,那樣還能升值。

可妻子反對無效,他依然聽了媽媽的話,翻建了老家的房子。

最後一次和妻子發生衝突,是因為他母親說在大城市裡住不慣,想讓他回老家工作,那樣回到老家還能照顧照顧他姐姐。他說當時也不知道自己哪根筋搭錯了,居然覺得媽媽說的也有道理,於是就讓妻子和他一起回老家縣城找工作。

他妻子當然是不同意,妻子的父母都在這裡,怎麼可能跟他回那個落後的地方,他妻子一開始也勸他,讓他三思而行,可那個時候他都已經辭職了,對妻子說不跟他回老家就離婚,他不能不聽他母親的話。最後,妻子和他離婚,他和母親回到了老家。

回到老家,他之前的工作經歷根本派不上用場,僅僅一個月就後悔了,他也在想自己為什麼會走到這般地步啊!是不是哪裡錯了呢?

一個鳳凰男的悔恨:聽媽媽的話半輩子,離婚以後才明白那是愚孝

05梅娘說:

孝順是美德,梅娘不反對,但是愚孝卻是心理有問題的人,才會做出來的事情。

為什麼這麼說呢?

看看《歡樂頌》裡的樊勝美。她一個人,賺著微薄的工資,卻要養著患病的爸爸、苛刻的媽媽、不成器的兄嫂和年幼的侄子,她被逼得差點走上了讓人不齒的道路。

可是,面對家人的綁架,她卻只會在忍無可忍中哭喊:你們就是把我當成衛生紙,不停地給我哥擦屁股!

她為什麼不覺醒呢?

原因很簡單,你如果聰明一點,一定會發現,那個“愚孝”的人,常常是家裡最不受待見的那一個孩子,因為缺失父母的肯定,父母足夠的愛,所以往往在成年之後,他們就會用這種過度補償的方式,想要妄圖得到他曾經缺失的肯定與愛。

樊勝美正是如此,她不覺悟的可憐行徑的背後其實隱藏著她內心的慾望和渴求。

一個人,只有真正地正視自己內心的渴求,擺脫親情的操縱,樹立好真正的邊界,才能夠真正地成熟。

魯迅先生有一篇《狂人日記》,揭露了封建社會“孝道”的實質,那就是吃人。

因為太孝順,就是壓制,壓制子女做自己;太孝順,是綁架和過度索取,是父母在向孩子索取尊嚴。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十分偉大,有些父母,他們根本就枉為父母。

而你,難道還要孝順嗎?在梅娘看來,應該是“孝而不順”,這才能夠讓你活得更幸福與自由。因為你已經是成人,能夠為自己負責任了,所以,請不要讓任何人去左右你真正的理智和正當的需求,哪怕父母也不能夠。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