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 中國歷史上最長命的帝王,雄踞嶺南九十年,打造了一個超級大國

中國歷史上最長命的帝王,雄踞嶺南九十年,打造了一個超級大國

01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面對著一南一北兩股勢力,北方是匈奴的侵擾,而南方則是百越族的地盤。嬴政為了擴大秦帝國的疆域,派蒙恬和屠睢南征北討。而征伐嶺南的主將屠睢有一位部下,卻在日後建立政權,與大漢一同相處九十多年,他就是南越武帝——趙佗。

公元前219年,趙佗以副將的身份跟隨屠睢率軍五十萬征討南越,迅速取得勝利。但屠睢採用高壓政策,引起百越族的反抗,他也在戰爭中被殺。於是任囂與趙佗再伐嶺南,並一舉平定,從此嶺南正式納入中華版圖。公元前214年,任囂成為首任南海郡尉,節制嶺南南海、象郡、桂林三郡,以番禺(今廣東廣州)為郡治。

在平定嶺南中立下大功的趙佗被任命為龍川(今廣東河源龍川縣)縣令。他吸取屠睢的教訓,在任上勤政愛民,安撫百越各部落,大力倡導漢族士兵與百越族女子的通婚,促進了兩種文化的交流,使中原先進的漢文化,得以在嶺南傳播。正如《粵記》記載:“廣東之文始尉佗”。

中國歷史上最長命的帝王,雄踞嶺南九十年,打造了一個超級大國

02

公元前209年,大澤鄉起義爆發,強盛的秦王朝分崩離析。各路諸侯紛紛興起,展開了逐鹿中原的大戲。在這種背景下,偏居嶺南的秦國勢力,開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任囂本想在亂世中有一番作為,但不幸身染重病。臨終前他召趙佗議事,讓他繼承事業。

任囂對趙佗說:“秦政無道,中原擾亂,番禺,負山險,阻南海,東西數千裡,頗有中國人相輔,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國。”讓他利用嶺南獨特的地理優勢,在天下大亂的局勢下,防止北方叛亂進入嶺南,並建立割據政權。趙佗遵照任囂的指示,嚴封五嶺的四關——橫浦關、誆浦關、陽山關、湟溪關。斷絕4條新道——江西入廣東南雄一路,湖南入廣東連州一路,湖南入廣西賀縣一路和湖南入廣西靜江一路。並在南越構築三條防線。他的舉動,有效阻止了北方勢力的滲入,為建立南越國打下基礎。

任囂去世後,趙佗成為嶺南地區的統治者。公元前206年,趙佗取得對桂林、象兩郡的支配,以番禺為國都,建立了北至南嶺(今廣東北部、廣西北部和江西南部一帶),西至夜郎(今廣西,雲南的大部),南至南海(今越南的中部和北部),東至閩越(今福建南部)的國家。趙佗還在公元前204年正式稱王,史稱“南越武王”。南越國就此出現在歷史舞臺上。

中國歷史上最長命的帝王,雄踞嶺南九十年,打造了一個超級大國

南越國版圖

03

南越國建立不久,劉邦擊敗項羽,建立了大漢帝國。他分封天下諸侯,將吳芮封為長沙王,其領地包括湖南、江西大部分,以及趙佗統治的嶺南地區。可見,劉邦並不把趙佗放在眼裡,不承認他是獨立的實體。

不過趙佗統領的嶺南三郡,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劉邦忙於減除異姓王,加上北方匈奴的威脅,也沒多少力量可以征服南越。而且南越有地利之便,足以令漢軍望而卻步。

於是,漢高祖從務實的角度出發,派遣陸賈出使南越國,希望能夠將其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

一開始趙佗對待陸賈非常冷漠。但陸賈以中原文化為切入點,斥責趙佗違背禮制。趙佗生於恆山郡真定縣(今河北正定縣),從小就在中原文化氛圍中成長,自然認同了陸賈的勸說。加上陸賈告知之大漢的強盛,趙佗經過權衡,答應了陸賈的要求。向大漢王朝稱臣,接受了漢高祖賜給的南越王印綬,成為大漢的附屬國。

此後,雙方來往密切,相互派遣使者,經濟、文化交流也日益緊密。此舉不但讓劉邦消除了南疆的隱患,促進了中國的統一。而且也讓南越國從貿易中獲利不少,特別是中原冶鐵技術的傳入,促進了農業的發展,極大提高了生產力。南越國國力蒸蒸日上,民眾也都安居樂業。

中國歷史上最長命的帝王,雄踞嶺南九十年,打造了一個超級大國

04

但是好景不長,呂后執政後,改變了劉邦對南越國友好的政策。公元前181年,呂雉發佈了大漢禁止向南越國出售鐵器和其它物品的禁令。導致兩國關係迅速惡化,趙佗派兵襲擾了長沙郡的部分地區。於是呂雉先是讓人挖了趙佗的祖墳,又派遣隆慮侯周灶前去攻打南越。但來自北方的大漢士兵,無法適應南方潮溼炎熱的氣候,軍中得病者日益增多,嚴重的非戰鬥減員,讓漢朝軍隊還未越過南嶺,就收兵了。

面對經濟封鎖與軍事壓力,趙佗斷絕了與漢朝的關係,他自立為帝,史稱“南越武帝”。因此他成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割據皇帝。趙佗還對東邊的閩越國用經濟手段施加影響,並對西邊的西甌、雒越等部落(即甌雒國故地)加強控制。南越國成為中國南方的一個強國。

呂雉死後,漢文帝劉恆即位。他重新採取劉邦的政策,力圖與南越國修好。他先是重新修復了趙佗的祖墳,並封賞他在正定的親族。接著在陳平的建議下,派遣陸賈再入南越,說服趙佗歸漢。

中國歷史上最長命的帝王,雄踞嶺南九十年,打造了一個超級大國

05

陸賈到達南越後,宣讀《賜南越王趙佗書》,指出大漢與南越爭戰只會造成雙方的損失,而只有合作,才能達到共贏。趙佗與漢交惡,本來就是迫不得已的,是對呂后無理舉動的回應。現在漢文帝主動修好,又從兩國長久利益出發,實在沒有必要再與大漢對抗了。

於是趙佗向漢稱臣,去帝號。再度成為大漢的藩屬國。當然趙佗在南越國內仍然稱帝,只是與漢朝交往時,才使用王的名號而已。漢朝皇帝對此也是睜隻眼閉隻眼,並不過度追究。此後,趙佗與漢朝友好往來,雙方民眾從中獲利,同時促進了中原與嶺南的交流。

公元前137年,趙佗去世,享年103歲。這壽命在中國乃至世界帝王中都是極為罕見的,其長壽的秘訣也成為後世感興趣,並一直想破解的謎題。趙佗的高壽,讓他的兒子們非常悲劇,到死也無法登基為王。繼承他王位的已是孫子南越文王——趙眜(胡)。

趙眜之後,南越國又傳三世,直到公元前112才被漢武帝所滅,國祚93年。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鼓浪隱士 製作:吃硬盤吧、發達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