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日本大學比國內大學好不了多少嗎?

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我就知道我必須又要長篇大論的敘述一下,中日大學之間的差異了。但是仔細想想,孰高孰低這一比較放在兩國大學上,實在是不太嚴謹,那麼既要回答這個問題,又要做到滴水不漏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所以我今天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給大家普及一下中日大學的教育水平,究竟相差幾何。

日本大學比國內大學好不了多少嗎?

首先我們最直觀的比較一定是通過世界大學排名了,據2020年QS世界大學排名榜單上來看,我國的清華大學排名第16位,北京大學和東京大學並列排名22位,京都大學排名第35位。乍一看,我國的清北已經逐漸對日本頂尖大學形成了“碾壓”之勢,未來幾年內,我國的清華、北大或許能夠闖入世界前十也說不定。那麼這就意味著教育水平已經超過日本了嗎?我想單從排名上來看還是欠妥的。

要知道東大和京大一直都位於世界前列,而且近19年以來,日本連續產生了19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而這些獲獎者,無一例外的來自日本的七所舊帝國大學,可見在真正的研究方面,我們的頂尖大學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日本大學比國內大學好不了多少嗎?

如果說從諾貝爾獎獲得者來比較有失公允的話,那我們再從兩國大學的教學目的來分析一下:我國的本科教育主要是為了“培養能建設現代化社會的有用人才”,換句話說本科教育就是為了讓學生畢業能夠找到工作的,所以在大學本科期間更重視GPA、出勤率之類的。

而日本大學則完全沒有這方面的要求,所以給人的印象是日本本科教育很“水”,平時隨便出席幾堂課,最終參加個考試都能得個A,最次也是B。只不過他們更重視的是“綜合教養”,以及對“專業的初步引導”,所以在本科階段比起傳統的上課方式,更重視實踐課程,以及在老師研究室和社會實踐中獲得能力。所以中國人在日本上大學最難能可貴的就是自律了。

而到了大學院的階段,更是如此。因為日本大學注重學生的研究能力,所以大學院階段幾乎是沒有課程,完全都是為了論文服務的。所以在日本的大學院中,外國人留學的人數是最多的,我們的目的完全是為了刷名校學歷,而日本人考大學院,完全是為了學習或者是研究,這一點從學生目的和素質上就拉開了差距。

日本大學比國內大學好不了多少嗎?

雖說並不全面,但是至少我們也能瞭解到,排名並不是評價好壞的唯一標準,教育水平和目標以及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導致我們還要追趕日本大學,所以如果現在去日本的話,還是能夠學到東西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