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剛到秋天就手腳冰冷,身上也怕冷該怎麼調理呢?才三十歲?

薇薇哞哞


手腳冰冷從中醫角度來說有以下幾點

1、氣虛血弱,女性特殊的體質很容易出現氣血不足,以及出現手腳冰涼的情況,可以通過補充氣血使相關症狀得到緩解。

2、脾胃疾病,多見於長時間出現身體瘦弱、消化不良、打嗝、反酸、腹脹、腹痛等,都是引起手腳冰涼的原因。

3、多見於肝氣鬱結,這樣的女性脾氣都比較大,也很要強,精神壓力很大,出現經絡不暢,引起手腳冰涼。現代醫學認為女性手腳冰涼,主要是末梢血管和神經調整出現了問題。


手腳冰涼的調理,主要在於活血化淤、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如果經常按摩或者艾灸以下3個穴位,能有很好地療效。

陽池穴(見下圖)-陽池穴是支配全身血液循環及荷爾蒙分泌的重要穴位。只要刺激這一穴位,便可迅速暢通血液循環,溫和身體。按摩此穴,還有效治療頭痛、手腕疼痛、鼠標手、口乾的作用。


氣衝穴(見下圖)-可以引氣下行,將氣血輸送到腿腳上,從而起到暖腿腳的作用,對促進腿部血液循環十分有益!


湧泉穴(見下圖)-在中醫學中,人體多數經脈都彙集在足底,與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都有密切關係。特別是刺激湧泉穴,對補腎壯陽、強筋壯骨有很好的作用。堅持多揉搓湧泉穴,會減輕手腳冰涼的症狀。

冬季女性手腳冰涼該怎麼辦?

  有氧運動

  慢跑、快步走、跳繩、跳迪斯科、打太極拳等,都會讓全身各個部位活動起來,促進血液循環,但不可運動過度,高強度的運動,大量的出汗,會“發洩陽氣”,起到相反的作用。

  每天泡腳

  我們知道腳步濃縮的穴位是非常多的,泡腳是解決手腳冰涼最有效的方法。在較深的盆中加入40度左右的熱水,讓水漫過腳踝。浸泡20分鐘左右,就會感覺到全身發熱,這說明血液循環暢通後身體開始發熱。如果在泡腳的同時再揉搓雙腳,效果會更好。

  穿棉襪

  純棉襪子不僅柔軟舒適,還可吸收腳汗,讓雙腳整天都能保持乾爽舒適。

  進補熱量食物

  天氣冷,為增加熱量,改善手腳冰涼要有意進補。北方冬季寒冷,可補溫熱食品,如牛、羊肉或狗肉;而南方氣候較溫和,應清補甘溫之味,如雞、鴨、魚類才更加適合;而且要儘量少吃寒性水果如梨、荸薺等。

  保證充足睡眠

  美麗的女人都是睡出來的。我們每天至少要保證6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充足的睡眠有利於儲藏陽氣,陰精蓄積。

  按摩手腳心

  有時間的時候可以經常揉搓手腳心,以改善末端血管的微循環狀況,並具有手腳溫暖的效果。

  日本科學家發現,桔子皮中提取的橙皮甙,添加到飲用水中,可明顯改善女性手腳冰涼的現象。在實驗中,研究人員讓10名患手腳冰涼症的女性飲用橙皮甙水,10名患者飲用純水。兩小時後讓她們把雙手浸泡在冷水裡1分鐘,然後檢測其血流和溫度的恢復情況。結果表明,喝純水的一組,40分鐘後手的溫度仍未恢復,而喝橙皮甙水的一組,只需30至35分鐘手就恢復到冷水浸泡之前的溫度,指尖的毛細血管血流明顯改善。

  女性朋友在冬季出現受精冰涼的原因是因為本身的氣血不通造成的,所以女性要是不想再手腳冰涼,那就要做到以上這些。要是做到這些相信你會過一個溫暖的冬季。


艾灸儀艾灸床


進入了秋天,天氣慢慢轉涼,到處都可以聞到桂花的清香了,然而有這麼一類人群,剛到秋天涼爽的時候,手腳就已經開始冰冷,身體也開始怕冷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般來說,手腳冰冷通常反應出氣血運行不暢,或者氣血虛弱。也有可能這類人群是屬於寒性體質,出現這種症狀,我們可多食用一些溫、熱性的食物,如紅糖、姜、紅棗等;

肝是氣血運行的部位,肝影響著氣血的流暢,因此,也有可能是因為多愁善感引起肝氣不舒,從而導致氣血運行不暢。

那麼我們要如何調理這種症狀呢?

首先,我們應該注意要經常鍛鍊身體,經常跑步散步,適當做些運動,如平時可練習瑜伽、太極拳、保健操等舒緩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使得氣血通暢。

中醫認為“指為筋之梢,舌為肉之梢,發為血之梢,齒為骨之梢。”要保證其功能不退化,必須經常鍛鍊。平常我們要注意鍛鍊手指,用力張開用力握緊,舌頭在口腔中攪動,產生的唾液再緩緩嚥下,力度鍛鍊就是舌頭抵住上顎,但不能用力過度;梳理頭髮可促進頭皮的血液循環;經常叩齒,可增強牙齒的堅固性,牙齒為腎中精氣所充養,牙齒堅固則腎中精氣充沛。經常鍛鍊這“四梢”可通氣血。

飲食調養,我們平時可多吃一些富含優質蛋白質、微量元素、葉酸和維生素B12的營養食物,如紅棗、蓮子、桂圓、山楂、核桃、豬肝、豬血、黃鱔、海參、烏雞、菠菜、黑芝麻、黑木耳、蝦仁、紅糖、黑大豆、紅葡萄酒等,黑大豆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黑木耳能清除血管壁上的淤積,適量的紅葡萄酒能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還可以吃一些通氣血的蔬菜水果如玉米、蘋果、茄子、西紅柿、海帶、大蒜、洋蔥、生薑、醋等,大蒜可消除積在血管中的脂肪、醋具有活血散瘀、消食化積、解毒療瘡的功效;

中藥材我們可以常用一些補血活血的中藥如當歸、川芎、紅花、熟地、黨參、黃芪、何首烏、枸杞、丹參、山藥、阿膠等。經絡調理我們可經常做一些頭部、面部、腳部的保健按摩,堅持艾灸關元、氣海、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位,可有效促進血液循環、通理氣血。


藥師子漁


體質問題,身體虛寒症,一般脾腎陽虛,首先要從自己的生活習慣開始改變,特別夏天,在空調房不要穿的少,露的多,吃的涼……

改變症狀可以用陳醋泡薑片吃,每天上午吃幾片,也可以艾灸,把小腸的火補起來,症狀自然就會好








強強艾灸匠


手涼寒涼,穿多少衣服都不頂事兒。晚上睡覺睡不著暖和,從夜裡上床到第2天起床,都沒睡暖和過,風一吹,那透骨涼!體質虛弱容易生病,有個風吹草動就病了。

這是非常典型的陽虛氣虛的體質!

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寒者溫之,熱者寒之。

他的方法很多,吃中藥,針灸艾灸,中藥需要的專業的,藥師辯證下,開中藥,針灸需要有職業醫師資格的人做,專業性非常高,在這裡我推薦一種家庭自我理療方法。



艾灸!可以家庭自我操作,沒有副作性,沒有危險性。

針對手冷,用陽池穴

1.8或者2.0艾條艾灸10到15分鐘

腳冷艾灸湧泉穴


1.8艾條灸10到15分鐘!

還可以艾灸提升人體陽氣穴位,大椎穴,至陽穴,命門穴,關元穴
祛邪扶正,溫陽散寒!通過艾灸逐步提升陽氣,排除人體寒邪,慢慢的這種怕冷的症狀會緩解!你堅持,一段時間,一年以上體質慢慢會增強。甚至是不怕冷了

我是老吳蘄艾,專注蘄艾種植加工,艾灸文化公益傳播艾灸!


老吳和蘄艾


這樣的的情況主要是陽虛體質和血虛體質,陽虛體質也叫寒症體質。

一、其原因:1、先天遺傳,父母的寒大,尤其是母親寒大,宮寒大,子女住在冷宮裡,用老百姓的話就是胎帶來的寒大。

2、後天造成:洗冷水澡,喝涼水,吃冷飲,吹空調,到了冬天不穿應季衣服……

3、血虛:由於身體寒大,開始月經量大,血塊多,造成失血性貧血,低頭或蹲下起來的時候眼前發黑,由於氣虛和血虛,到了秋冬,人的自我調節功能為保障大腦心臟生命運行,將氣和血供應生命器官,而四肢非生命器官得不到氣和血的供應,才會有四肢冰涼,氣虛和血虛嚴重的,開始手腳冰涼,逐漸到小腿小臂冰涼。

二、調理的方法*1、做健康指,提高身體經絡裡的氣的運行速度≥10cm/秒,排出身體的寒氣,或用艾灸神闕穴,排出身體的寒氣。

2、生當歸成粉沫狀,每次2g×3次/日,補氣補血,做到氣血雙補。

3、曬太陽=紫外線+皮膚+膽固醇=VD,有利於鈣的吸收。

4、補足鈣,經絡裡的氣就是鈣離子,補鈣就是補經絡裡的氣,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5、加強鍛鍊。

左圖是女士的健康指做法,右圖是男士的健康指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