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龍爭虎鬥怡紅院——明月無心(麝月)

怡紅院裡寶玉身邊有名字的丫環不下十個,但似乎都是鐵打營盤流水兵。走的走死的死,有的出場只有一兩次,有的甚至只在談話時被提到,根本沒機會出場。真正出場頻繁職位固定的,似乎只有襲人,晴雯,麝月,三個大丫環,這是個“浪漫鐵三角”的組合。她們的名字湊起來剛好是一句美麗的宋詞——“雲破月來花弄影” 。寶玉在這三個俊婢的照護下,也過著這樣一種充滿浪漫情調的生活。鮮花——襲人是與寶玉最親近的;彩雲——是在天上,象極了活潑靈動可愛卻不可及的晴雯;月亮——就更遠了,根本就是在大氣層以外,但如果你的心神沒有完全被身邊的花香吸引,如果你的視線沒有被彩雲遮住,就可以感受到來自月亮的無私清輝,就象溫和恬淡與世無爭的麝月。

龍爭虎鬥怡紅院——明月無心(麝月)

麝月進賈府似乎也很早,她是和襲人一起長大的,彼此是好朋友,兩人都是溫柔忠實的丫環。她被派到寶玉身邊的時間可能和晴雯差不多,但因為年紀比晴襲二人小,級別上也要靠後一些,一般都要聽從這二位姐姐的吩咐。

她心地比較單純,一心要作個好丫環。所以認真服從晴襲二位的領導,努力向勞動模範襲人姐姐學習。大家都出去玩時,她願意一個人在屋裡看房子;襲人不在家,晴雯在熏籠上取暖,她倒很認真地疊被鋪床,侍候寶玉睡覺。是她天生“勞碌命”?當然不,她也有貪玩愛鬧的時候,比如和襲人一起下雨玩水鳥,和晴雯一起“隔肢” 芳官,冬夜出去看月色等,都表現了她的小女孩情態。但是幹起工作來卻又比其他小丫環更有敬業精神,體現出極強的責任心。

不過,可能是因為年紀小,也可能是因為實心眼,在工作中還有一些需要提高的地方,比如在細節上就沒有晴雯姐姐想得那麼細緻,而且還有年幼貪睡的毛病,早晨要晴雯姐姐叫起來,半夜寶玉叫喚喝茶也聽不見——我一直懷疑麝月可能耳朵有些小毛病,居然能把寶玉的叫門聲聽成寶釵的聲音,搞笑。麝月似乎也很清楚自己的不足,所以工作特別努力。

龍爭虎鬥怡紅院——明月無心(麝月)

其實麝月真的是個可造之才,尤其是在口才方面。裡主子中口才第一,要數鳳姐,每次讀她大鬧寧國府一段都有酣暢淋漓之感。善於罵架的女人是招人喜歡的,尤其是罵得痛快解恨讓對方無可辯駁羞愧難當,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和邏輯能力。唯一可以和鳳姐罵街相提並論的就是麝月與墜兒媽和芳官乾孃的兩次吵架。

晴雯生病,聽說墜兒偷東西,就找岔把她趕出去。

宋嬤嬤聽了,只得出去喚了他母親來,打點了他的東西,又來見晴雯等,說道:"姑娘們怎麼了,你侄女兒不好,你們教導他,怎麼攆出去?也到底給我們留個臉兒."

晴雯道:"你這話只等寶玉來問他,與我們無干."

那媳婦冷笑道:"我有膽子問他去!他那一件事不是聽姑娘們的調停?他縱依了,姑娘們不依,也未必中用.比如方才說話,雖是背地裡,姑娘就直叫他的名字.在姑娘們就使得,在我們就成了野人了."

晴雯聽說,一發急紅了臉,說道:"我叫了他的名字了,你在老太太跟前告我去,說我撒野,也攆出我去."

麝月忙道:"嫂子,你只管帶了人出去,有話再說.這個地方豈有你叫喊講禮的?你見誰和我們講過禮?別說嫂子你,就是賴奶奶林大娘,也得擔待我們三分.便是叫名字, 從小兒直到如今,都是老太太吩咐過的,你們也知道的,恐怕難養活,巴巴的寫了他的小名兒,各處貼著叫萬人叫去,為的是好養活.連挑水挑糞花子都叫得,何況我們!連昨兒林大娘叫了一聲'爺',老太太還說他呢,此是一件.二則,我們這些人常回老太太的話去,可不叫著名字回話,難道也稱'爺'?那一日不把寶玉兩個字念二百遍,偏嫂子又來挑這個了!過一日嫂子閒了,在老太太,太太跟前,聽聽我們當著面兒叫他就知道了.嫂子原也不得在老太太,太太跟前當些體統差事,成年家只在三門外頭混,怪不得不知我們裡頭的規矩.這裡不是嫂子久站的,再一會,不用我們說話,就有人來問你了.有什麼分證話,且帶了他去,你回了林大娘,叫他來找二爺說話.家裡上千的人,你也跑來,我也跑來,我們認人問姓,還認不清呢!"說著,便叫小丫頭子:"拿了擦地的布來擦地!"

那媳婦聽了,無言可對,亦不敢久立,賭氣帶了墜兒就走.宋媽媽忙道:"怪道你這嫂子不知規矩,你女兒在這屋裡一場,臨去時,也給姑娘們磕個頭.沒有別的謝禮

,便有謝禮,他們也不希罕,不過磕個頭,盡了心.怎麼說走就走?"墜兒聽了, 只得翻身進來,給他兩個磕了兩個頭,又找秋紋等.他們也不睬他.那媳婦唉聲嘆氣, 口不敢言,抱恨而去.

從麝月的答話中可知她是個思維敏捷,思路清晰的女孩,一條一條理由擺出來,聲不高氣不粗,連句髒話也沒有,卻罵得痛快淋漓,讓人心服口服。不但被罵者不由得要老老實實,就連聽罵的人八成心裡也暗自佩服。麝月平時很少與人吵架,一方面是與她的個人素質高有關,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別人都忌憚她的口才,所以她是一吵勝百吵。

麝月雖然有出色的口才,但從不故意賣弄。如非必須決不輕易出手。而且對人十分厚道。比如晴雯諷刺她和寶玉喝交杯酒一節,以她的口才,若是較起真來,未嘗不可把晴雯罵個狗血噴頭。可她只是暗暗忍了,連寶玉抱怨晴雯“嗑牙”,她都趕緊擺手制止他。這份涵養功夫在丫環群中著實少有。

龍爭虎鬥怡紅院——明月無心(麝月)

襲人姐姐請假奔喪,屋裡只剩她和晴雯,晴雯倒是無所謂,照常歇著取暖。麝月可自己感覺頭一次獨擋一面,有點緊張,生怕有什麼沒做到的地方。所以非常認真積極地忙碌著。見晴雯姐姐不肯幫忙,只好笑著叫她“別裝小姐”了。被拒絕之後也沒生氣,直到面臨放鏡子套這種自己無法獨立完成的工作,才再次“麻煩”晴雯姐姐。晴雯吩咐她去外邊陪寶玉睡,她就乖乖聽從。晴雯想起來湯婆子沒拿進來,麝月立即就對晴雯姐姐的細心周到表示欽佩,說“這難為你想著”,到底是老員工,就是想得周到呀,麝月心裡越發決心要向姐姐們虛心學習了。

麝月半夜侍候寶玉喝茶,晴雯也要,麝月不滿她“上臉”,可晴姐姐一軟語求告,且以明晚侍候她相許諾,軟心腸的麝月妹妹也就答應了。當然晴雯的這個許諾成了永遠無法兌現的空頭支票,因為第二天她就病倒了。寶玉又捨不得讓她出去,於是麝月就毫無怨言地挑起侍候寶玉和照顧晴雯的雙重重擔。可能還真是“巧者勞而智者憂”,身體健康的人天生就是侍候別人的命。

但麝月也不是一味無原則原諒別人的人。比如看見寶玉晴雯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她就顧不得寶玉是主人,晴雯是領導,衝上去就說“少造些孽吧”,對他們糟蹋東西的行為表示不滿。當芳官受寵,晴襲二位姐姐正抬舉她的時候,她指出了芳官弄壞掛鐘的錯誤。這兩件事雖小卻表現了麝月身上的閃光點。一是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她看不上的是這人的行為本身,但決不象老媽子那樣說晴雯張狂,也不象晴雯罵芳官“狂”襲人說芳官“可惡”等泛泛而罵洩私憤。二就是表現了她勞動人民的本色——愛惜東西不浪費。書中寫晴雯的哥哥是“一朝身安泰便忘卻當年流落時”,晴雯又何嘗不是如此,她和司棋等“副小姐”一樣,好日子過久了,就以為這種富麗繁華的生活是可以長久的,“夢裡不知身是客”,哪想到有朝一日一道命令下來,掃地出門,什麼都沒有了,連茶水都喝不上的日子還有呢。至於芳官就更厲害了,連飽飯還沒吃上幾天就嫌鴨子油膩了,全忘記自己不久前還象商品一樣被賣來賣去,她的表現也可算是“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了吧?麝月當然未必能懂得盛宴必散的道理,但她根本就知道做人不能忘本,“常將有日思無日”。知福、惜福的人才可能造福,只有這樣的人才可以最終陪伴照顧寶玉於貧寒之中。

麝月本身有才幹,卻又為人厚道,已經十分難得了,更可貴的是她還頗有俠骨。

當平兒囑咐她向晴雯隱瞞墜兒偷東西的事情後,她就真的守口如瓶,信守然諾,隻字未提。“得千金,不如得季布一諾”。不象寶玉那麼嘴快,什麼事情告訴他就等於告訴了廣播電臺(墜兒,尤三,琪官都因為他而倒黴)。

還有就是身懷絕技而不自炫,若有人幫忙時就義不容辭,事後不計報酬,更不會藉機給自己撈取什麼政治資本。比如有一次芳官他乾孃先叫了他親女兒洗過了頭後,才叫芳官用剩水洗頭,結果二人吵了起來。

晴雯因說:"都是芳官不省事,不知狂的什麼也不是,會兩出戏,倒象殺了賊王,擒了反叛來的."看來晴雯是覺得芳官受欺負也是活該。

襲人道:"一個巴掌拍不響, 老的也太不公些,小的也太可惡些."花姐姐是各打五十大板,也不同情芳官。

寶玉道:"怨不得芳官.自古說:`物不平則鳴'.他少親失眷的,在這裡沒人照看,賺了他的錢.又作賤他,如何怪得."

呀,頂頭上司發話了,原來他老人家是同情芳官的呀,下邊這兩位就要認清形勢轉變態度了!

襲人道:"我要照看他那裡不照看了, 又要他那幾個錢才照看他?沒的討人罵去了."說著,便起身至那屋裡取了一瓶花露油並些雞卵,香皂,頭繩之類,叫一個婆子來送給芳官去,叫他另要水自洗,不要吵鬧了.......襲人忙勸:"作什麼?我去說他."

晴雯忙先過來,指他乾孃說道:"你老人家太不省事.你不給他洗頭的東西,我們饒給他東西, 你不自臊, 還有臉打他.他要還在學裡學藝,你也敢打他不成!"那婆子便說:"一日叫孃, 終身是母.他排場我,我就打得!"

襲人當然料到晴雯罵架不行,就找麝月幫忙。

龍爭虎鬥怡紅院——明月無心(麝月)

麝月聽了,忙過來說道:"你且別嚷.我且問你,別說我們這一處,你看滿園子裡,誰在主子屋裡教導過女兒的?便是你的親女兒,既分了房,有了主子,自有主子打得罵得,再者大些的姑娘姐姐們打得罵得,誰許老子娘又半中間管閒事了?都這樣管,又要叫他們跟著我們學什麼?越老越沒了規矩!你見前兒墜兒的娘來吵,你也來跟他學?你們放心,因連日這個病那個病,老太太又不得閒心,所以我沒回.等兩日消閒了,咱們痛回一回,大家把威風煞一煞兒才好.寶玉才好了些,連我們不敢大聲說話,你反打的人狼號鬼叫的.上頭能出了幾日門,你們就無法無天的,眼睛裡沒了我們,再兩天你們就該打我們了.他不要你這乾孃,怕糞草埋了他不成?"結果那婆子羞愧難當,一言不發

按說麝月也聽到了寶玉他們三個的對話(不然怎麼罵得那麼合適?) ,應該知道寶玉喜歡芳官,想抬舉她,如果此時她趁熱打鐵再幫助芳官洗頭梳頭,豈不又是再立新功,更能討得寶玉喜歡?可她接下來只笑芳官道:"把一個鶯鶯小姐,反弄成拷打紅娘了!這會子又不妝扮了,還是這麼松怠怠的." 然後就走開了。把繼續照顧芳官的好機會讓給了晴雯姐姐。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卻又“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真是灑脫俠骨!

緊接著襲人晴雯二位又繼續抬舉芳官,手把手作示範教芳官侍候寶玉喝湯。麝月倒“不識時務” 地說起"提起淘氣,芳官也該打幾下.昨兒是他擺弄了那墜子,半日就壞了." 毫不在意芳官是寶玉的“新寵” 。這一節描寫,把麝月的才幹、正直卻又灑脫天真、心地坦蕩展露無疑,令人欽佩。與襲晴二人迅速轉換對芳官的態度,見風使舵的表現形成鮮明對比。常聽有人說麝月心機深,希望襲晴二人鷸蚌相爭,自己漁翁得利。其實是以襲晴的小人之心度了麝月的君子之腹了。

常有人說麝月是襲人拉攏的心腹,所以不喜歡她。其實襲人拉攏她,對她信任主要可能還是在於對她才華的賞識,所以臨走還囑咐寶玉“好歹留住麝月”。襲人身邊也的確很需要這樣的得力助手,但她終究還是對她留了一手,比如財務工作就不肯教她,寧可自己不在時沒人會付銀子。襲人還是想保持自己在怡紅院的絕對權威地位呀。麝月作為這麼出色的人才,遭到壓制也並沒有感到不平衡,她之所以跟襲人好可能一方面因為是從小的夥伴,另一方面也是出於對領導的尊重。在她心裡從來就是自覺自願把自己放在晴襲之後的,所以當她們吵架時她不敢出聲,因為她覺得自己沒資格勸架,直到看見襲人給寶玉跪下她才帶著其他丫環一起下跪;看見晴雯幫芳官罵架也不敢貿然出手,也許晴雯會埋怨她“搶功”,再說這事輪得上她嗎?可一旦襲人發話要她助陣,她就奮勇直前,馬到成功,卻又事了即去決不邀功。

龍爭虎鬥怡紅院——明月無心(麝月)

她與襲人多半也只是工作上的相互信任,談不上狼狽為奸。因為她實際上還是個實心眼的傻孩子。她雖然很聽襲人的話,但又和晴雯很玩得來。晴雯生病她照顧,晴雯著急她勸解,晴雯吵架她幫忙,晴雯隔肢芳官她給按著,晴雯打墜兒她幫著拉開,一方面是可憐墜兒,另一方面當然也怕晴雯病上添氣。她雖平時對晴雯的挑釁比較忍讓,實際與晴雯之間卻也語笑不避嫌疑,有時髒話倒比吵架用得還多。比如見晴雯撕扇子就直截了當說她“造孽”;見晴雯半夜不穿大衣跑去嚇她,直罵

“你死不揀好日子”“皮不凍破了你的”;見她打墜兒,便說“又作死,好了打多少打不得,這會子鬧什麼!”晴雯雖號稱“爆炭”,卻並非混不講理,也是知恩圖報善解人意的人,對於賈母,賴大家的,還有寶玉的知遇之恩一直非常感念,對於麝月的真誠友誼也很領情。雖然麝月急起來對她說話也毫不客氣,但她也知道麝月是一片好意,並不還口。所以她與麝月的關係也是比較融洽的。其實這二人性情上也頗有相似之處,兩人都是吵完就忘,並不記仇的人。而且罵人時也都有點衝口而出不加思索的特點。只是麝月心思較為單純厚道,總是就事論是,口才也好,所以罵得比晴雯更加成功,並且由於被罵者心服,所以也不會記恨於她。所以麝月的人緣比晴姐姐要好得多。

如果說晴雯襲人分別與黛玉寶釵相像,那麼麝月身上就有些湘雲的影子。兩人都是自己所屬群體中才華出眾的人物,卻又都天真實在,不計得失,富有俠氣,口才超群。兩人都有機會接近寶玉,卻又都情竇未開,對寶玉毫無非份之想。

麝月最可愛的地方也就在於此。放眼怡紅院,基本上所有有姿色有機會的丫環都對寶玉有所妄想。碧痕跟寶玉洗澡;秋紋雖容貌平常卻也色迷迷地欣賞寶玉“

靛青的頭雪白的臉”;小紅“因原有三分容貌,心內著實妄想痴心向上攀高”;四兒乳臭未乾也知道跟寶玉說“同日生日便是夫妻”的調情話;芳官雖比較懵懂,卻也有了恃寵而驕的架式......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很難分辨哪個女孩是出於純真的好感哪個女孩是為了爭榮誇耀,到了這種地步,起因是什麼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結果上的百花齊放百鳥爭鳴。愛情本不可怕,可怕的是為了愛情而不擇手段,扭曲自己的純真本性。比如襲人,本是個心地純良克盡職守,與人為善樂於助人的好姑娘,可為了成為寶玉的姨娘,她費盡心機討好上級,大權獨攬排斥異己;又如晴雯,本來也有心靈手巧勇敢真誠,工作細緻嫉惡如仇的優點,可為了和襲人爭寵,她學會了斤斤計較抓乖賣弄,見風使舵明爭暗鬥,最後還枉送了性命。佛家雲:“一念生百千劫,百千劫在於一念。”真正不錯!兩個優秀的女孩子因為對寶玉存了這一絲俗念,導致了自己人生的悲劇,違背了自己的初衷,更迷失了自我本性,令人嘆息。

龍爭虎鬥怡紅院——明月無心(麝月)

“天上本無月,明月本無心”,麝月雖身處龍爭虎鬥的大環境中卻始終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對寶玉並無妄想。她與寶玉最親密的行為就是梳了次頭,這還是寶玉主動提出的,她自己想了想才答應。要是換了秋紋之流,不定要激動成什麼樣,不知要藉機如何邀寵呢。麝月知道晴雯襲人都比自己資格老條件好,所以自己只安心作個好丫環,並不想也去打破頭爭那個姨娘之位,連副姨娘也不想當。她始終恪守作為丫環的本份,也許你會說她沒有上進心,奴性太重,也許吧。但是人生的價值取向是多元化的,辛棄疾還說“不成人總要封侯?”呢!恬靜淡泊與世無爭,未嘗不是一種瀟灑明智的人生態度。

所以麝月雖然自己也有才幹有機會,卻是無心爭寵,因此她似乎比別的丫環活得更加輕鬆,吃得香睡得熟,心無掛礙自然百病不侵。加上她本身寬宏大量不計得失,襲人和晴雯這明爭暗鬥的兩派人馬都很喜歡她,都跟她不錯。最後當襲人和晴雯這兩位當然的姨娘候選人都散去後,反而只有麝月留在了寶玉身邊。有人惡意揣測認為誰是最大受益者誰就是最狡猾的,這真是幼稚的見識!職場中的確有這麼一類人,無心爭奪權勢,一心鑽研技術,成為兩派鬥爭力量爭相拉攏的對象,可上級還是比較明白的,最後爭鬥的兩派都被上級打擊殆盡,而真正老實幹活的人反而得到賞識和重用。這應該就是“天道酬勤,天道酬善” 的現實意義吧?

不過麝月這種踏踏實實老黃牛式的態度用在職場上固然令人欣賞,若用在現代情場上恐怕還是要失敗。好萊塢重拍奧黛麗赫本的,有影評家說新版的當然也不錯,但少了一種舊時代的味道。因為赫本那個時代的灰姑娘總是羞澀地躲在舞會的角落裡,直到王子來到她身邊感嘆:“親愛的,你知道自己有多麼美嗎?” 而現代的灰姑娘會主動跳到王子跟前說:“親愛的,你不覺得我很美嗎?” 麝月是古典美人,不善於運用這種現代的方式爭取愛情。若在現代情場,王子才沒有耐心去尋找自己心中的公主,通常是來者不拒,誰先送上門誰就是贏家,麝月這樣的灰姑娘只好在角落裡等著了。

龍爭虎鬥怡紅院——明月無心(麝月)

不論如何,曹公應該還是非常欣賞麝月的,所以她安排麝月作“開到花事了”的荼蘼,讓她陪伴寶玉直到最後。狂風暴雨過後,彩雲飄散鮮花凋零,只有溫柔清幽的明月依然照耀著黑暗的人間,溫暖著孤獨夜行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