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她1.54米 穿男裝 抽雪茄 喝烈酒 同時和4個情人交往 卻是肖邦最愛

(說歷史的女人——第970期)

在世界歷史的人物譜系中,有許多令人難忘的人物,但多數人物是以政治上的傑出表現被記住,而實際上在政治以外的領域中傑出人物更多,他們燦若星辰,組成了人類英傑人物的銀河。

在這條燦爛的歷史之河中,女性人物比男性歷史人物更具魅力,比如我們今天要談的這個女子——才華橫溢、個性張揚、情路複雜、備受爭議的喬治·桑——她堪稱是18世紀最具爭議的女人。

如果說波伏娃是倡導女權的先驅,那麼我們有理由相信波伏娃一定受到了喬治·桑的影響,因為喬治·桑無疑是最為徹底的女權踐行者。單從個性方面來看,喬治·桑的個性張揚之程度,是波伏娃所不及的。

她1.54米 穿男裝 抽雪茄 喝烈酒 同時和4個情人交往 卻是肖邦最愛

喬治·桑——她,只有1.54米高,但卻毫無淑女之特點,總是以穿男裝、說髒話、抽雪茄、喝烈酒的表現出現在世人面前,並且最為誇張的是,她曾同時和4個情人交往,儘管她的實際生活可能要遠比這更加放浪無羈,但卻並沒有影響她是音樂大師肖邦的最愛。

像大多數藝術家一樣,喬治·桑不過是筆名,其本名叫露西·杜班,但因其筆名的名氣比真名大,以至於最後人們稱呼她的時候,都叫她的筆名了。

喬治·桑的出身比較複雜,其父親是軍官,屬於法國貴族階層。但不幸的是,喬治·桑的父親早逝,家道因此衰落,其母也跌落風塵,喬治·桑的教育當然是指望不上她了。

不過幸運的是,喬治·桑有一個十分疼愛她的祖母。祖母為了把喬治·桑培養成為一個符合當時主流社會標準的淑女,可謂是用心良苦。從走路的姿勢、到說話的技巧,以及更為詳細的待人接物禮儀標準,一開始喬治·桑確實沒有讓祖母失望,她在13歲之前一直表現非常好。

也正因此,給了祖母信心,在喬治·桑13歲的時候,祖母就把她送到巴黎最好的修道院進行進一步的學習。這座修道院裡的學員,都是貴族女子,她們來到這裡的目的,就是通過專業的訓練,成為更為出眾的淑女。

既然是訓練淑女之地,管理自然非常嚴格,沒有修道院的允許,是不允許離開修道院半步的。因此這對於天性比較活潑的喬治·桑來說,簡直是痛苦的枷鎖。不過喬治·桑在這裡,在修女的耐心教育下,還是得到了極好的學習,在1820年以優異的表現順利完成學業,又回到了祖母身邊。

這時候的喬治·桑在經過修道院的訓練之後,已經成為一個會吟詩、作文、騎馬、打球、跳舞、彈琴等符合社會標準的完美淑女。再加上,喬治·桑面容姣好,十分漂亮,就更為引人注目。因此,喬治·桑的追求者也絡繹不絕地出現了。

她1.54米 穿男裝 抽雪茄 喝烈酒 同時和4個情人交往 卻是肖邦最愛

在眾多追求者中,有一個叫卡西米爾·杜德望的男子,對喬治·桑的追求最為瘋狂。最終,喬治·桑被卡西米爾·杜德望的追求所感動,她答應了他的求婚,成為一名男爵的夫人。

不過這段婚姻,並不完滿,因為它以失敗告終。當時喬治·桑和杜德望結婚不久,就陷入了危機。這個危機,如同大多數失敗的婚姻一樣,雙方的需求出現了錯位。

喬治·桑渴望充實而高尚的精神生活,而杜德望卻對精神層面的東西毫無興趣,整日沉醉於打獵、喝酒、政治社交,甚至尋歡作樂。為了抵抗丈夫的行為,喬治·桑開始嘗試用閱讀、寫作、畫畫等方式來化解內心的惆悵和不滿。

到了1831年,在當時的時代,“離婚”這個詞或這個叫法,還沒有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而且,喬治·桑和丈夫杜德望已經有了兩個孩子。如果換做當時中國女性,大約是要活受罪,也要堅持到最後,即便就算離婚,也是男人休女人,鮮有女人敢休男人的。

可是喬治·桑卻沒有選擇忍受這樣的生活,她選擇了抗爭。

她休掉了丈夫杜德望,帶著兩個孩子,帶著簡單的行李,來到了巴黎。

巴黎,一個夢幻之都,任何有才華之人,都可以在這裡展露自己。

喬治·桑在這裡,很快憑藉自己過人的才華,不僅嶄露頭角,而且成了紅人。在巴黎浪漫而自由的環境中,喬治·桑找回了自我。

她除了寫作,忙於出入各種文化沙龍等活動,但她出現的形象也一改往日。她不再穿淑女裝,而是穿著男性的服裝,抽著大雪茄,喝著烈性酒,交談到興奮處,滿口髒話,無所顧忌,妙語連珠。

喬治·桑,也因此成為當時巴黎最有個性的知名文化女性。

有些人出生,就註定是要來混世界的,有些人的血液裡,天生就充滿了桀驁不馴的因子,有些人註定要成為叛逆的代名詞,喬治·桑就是此類人。

喬治·桑以橫溢的才華和勤奮寫作立身,但以緋聞爆紅。

有關喬治·桑的緋聞,主要是指她的個人情感生活。

她1.54米 穿男裝 抽雪茄 喝烈酒 同時和4個情人交往 卻是肖邦最愛

喬治·桑在巴黎出名之後,她住在距離巴黎有百里之距的諾安鎮大莊園。她在這裡日夜笙歌,朝朝歡宴,巴黎的文藝界名流經常混跡與此。比如我們熟悉的大詩人繆塞、大作家福樓拜、巴爾扎克、小仲馬、大畫家德拉克羅瓦等。

實際上,喬治·桑的莊園不僅招待過文藝名流,更是巴黎貴族嚮往之地,在這些往來的貴族之中,最有名的要屬拿破崙的小弟弟熱姆·巴拿馬親王。

因為喬治·桑莊園的影響力巨大,被人們稱之為“藝術家之家”。

不過在觥籌交錯和妙語連珠的歡宴之間,喬治·桑的私生活,也在不斷染色。在喬治·桑的傳記中,顯示她與好多位人士關係曖昧,最多的時候,曾同時和4個情人深入交往。

不過當被問及此事時,喬治·桑不但坦然承認,反而說作為一個情感豐富的女性,同時擁有4個情人真不算什麼,我還可以擁有更多。

在思想觀念還比較保守的18世紀,這話簡直就是離經叛道。但這不算什麼,她接著又說出更為大膽的話:

“早晚有一天,婚姻關係要被廢除,就人類的繁衍後代而言,一定會有一種更為人性化的關係來替代現有的保守僵化的婚姻關係,也就是說一個女人可以和一個男人在一塊生兒育女,以維繫人類繁衍後代的義務,但雙方都沒有權利限制對方的自由,除了生育之外,女人和男人都必然是自由的,可以做任何選擇。”

喬治·桑正是按照自己的理論,來歡度自己的人生。

雖然她在失敗的婚姻裡,沒有得到幸福和快樂,但她在自我釋放的歡愉中,享受到了生命的激情和快樂。

雖然喬治·桑情感豐富,跟許多男人都有過故事,但她也深愛過,這個男子就是肖邦。

她1.54米 穿男裝 抽雪茄 喝烈酒 同時和4個情人交往 卻是肖邦最愛

世界音樂史上不能忘卻的奇才——肖邦,在1836年冬天初次和喬治·桑相遇的時候,肖邦還不是音樂大師,他還不過是一個憂鬱、瘦弱、喜歡奢華、文質彬彬的青年。

當時,肖邦對這個穿著男人衣服、滿口髒話、還抽雪茄、喝烈酒的女子一點好感也沒有,反而十分厭惡,甚至詆譭她是否是真的女人。

儘管如此,隨著在各種活動中的不斷接觸,通過逐步瞭解後,肖邦不僅改變了對喬治·桑的看法,甚至對她產生了異樣的好感,他們成了好朋友。

不過在1837年,肖邦正和16歲的波蘭少女瑪利亞談戀愛,但瑪利亞的父母對肖邦的社交人群感到不滿,此外,肖邦多病的身體,也讓瑪利亞的父母不滿意,於是最終阻斷了肖邦和瑪利亞的愛情。

1837年8月,憂鬱而多病的肖邦,成了一個失戀者,但就在這時,喬治·桑的朋友紛紛預言喬治·桑將會和肖邦發生一些事情。

後來事情的進展,也果然如那些朋友的預言,喬治·桑和肖邦走到了一起。被譽為9年曠世之戀的愛情,就這樣開啟了。對於肖邦而言,這是肖邦人生的巨大轉折,也可以說,喬治·桑註定是成就肖邦之貴人。

這年的冬天,喬治·桑帶著肖邦和知己的兩個孩子,到西班牙去旅行。他們在這裡住了一年多,直到1839年春天才返回巴黎。在西班牙期間,肖邦創作了數十首名曲,比如《雨滴》(《降D大調第五前奏曲》)等。

喬治·桑帶著肖邦從西班牙回來後,又去了意大利熱那亞旅行。之後,才回到喬治·桑的諾昂鎮大莊園。從此,肖邦將在這裡長住,時間是7年之久。

喬治·桑的大莊園,建於1770年,第一任主人是維耶爾宗總督,到了1793年,維耶爾宗總督把這座莊園賣給了薩克森元帥的女兒,即喬治·桑的祖母瑪麗·奧羅爾·杜班。後來離婚後,喬治·桑單獨繼承了祖母留下的這座莊園。

這座莊園非常大,也非常漂亮,裡面不僅有大花園、小樹林、菜地,甚至還有一塊家庭墓地。此外,莊園的視野非常開闊。可以說,這座風景宜人、環境優美的莊園,非常適合生活和搞藝術創作。

肖邦一生中最重要的名曲,基本都是在這裡完成的。當然,除了環境好之外,還有喬治·桑母親般的呵護和照顧。喬治·桑為了肖邦的創作,還親自專門從卡米耶·普萊耶爾那裡定製了一架極其昂貴的鋼琴。

肖邦也沒有辜負這架鋼琴,他在這架鋼琴上譜寫了無比動人的音樂,比如《葬禮進行曲》《h小調奏鳴曲》、第三第四敘事曲、7個夜曲、瑪祖卡舞曲,等等。

就這樣,肖邦在喬治·桑的愛情滋潤中,創作旺盛,寫出了許多名曲。但因為種種原因,他們的愛情並沒有走到最後。到1846年,他們分手了,從相戀到分手,他們的感情一共持續了9年之久,這9年是肖邦音樂才華最燦爛的9年,是肖邦一生的巔峰。

分手後的肖邦,來到了巴黎,但肖邦在這裡並不好過。一方面為了生計,他要靠上鋼琴課賺錢,另一方面肖邦的身體狀況也逐日糟糕。此情此景,讓肖邦十分懷念和喬治·桑在一起的日子,為此他專門寫了一首曲子叫《升C小調圓舞曲》。此曲表面上聽,波瀾不驚,實際上卻暗傷湧動。

三年後,即1849年10月17日凌晨2點,39歲的肖邦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在臨終之際,肖邦說道:

“桑(喬治·桑)說過,要讓我死在她的懷抱裡的……”

她1.54米 穿男裝 抽雪茄 喝烈酒 同時和4個情人交往 卻是肖邦最愛

​當肖邦的死訊傳到喬治·桑的耳朵裡的時候,喬治·桑極其傷心。她忍著悲傷的心情,把肖邦以前送給自己的一縷頭髮,用一個紙袋小心翼翼地裝好,在紙袋上寫道:

“可憐的肖邦,於1849年10月17日去世。”

愛人死了,自己還要繼續走下去。

喬治·桑繼續特立獨行地活著,不過這次她再也沒有戀愛,而是獨自生活了27年。

她繼續穿男人衣裳,繼續喝烈酒,繼續說髒話,繼續抽雪茄,繼續保持著自己的風格,像一個不會悲傷的人那樣活著。

1876年,喬治·桑去世,她死後埋在諾昂鎮莊園後面的家族墓地。

她1.54米 穿男裝 抽雪茄 喝烈酒 同時和4個情人交往 卻是肖邦最愛

《巴黎聖母院》的作者大作家雨果對喬治·桑進行了一個非常高的評價,他說:

“在我們這個時代,她(喬治·桑)的地位無人可以取代,更為突出的是,其他偉大的都是男人,唯獨她是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