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 孩子交友到底該不該干涉?糊塗家長才會不聞不問,聰明家長這樣做

張姐家的孩子上小學了,但是最近孩子總是悶悶不樂的。張姐很納悶,於是便和孩子聊天詢問孩子上學的狀況。孩子有些猶豫,想了想後和張姐說:“媽媽我在學校裡的時候,我同桌總是喜歡吃我的零食。”聽到孩子這麼說,張姐覺得有些好笑,又有一些焦慮。

張姐很猶豫到底要不要干涉孩子的交友問題。張姐想了下,然後詢問孩子說:“那你有和同伴說清楚嗎?”孩子有些不好意思的說:“沒有,因為我也吃過同桌的零食。”張姐很慶幸自己又多問了孩子一句。原來孩子的問題不在於同桌是否不適合做朋友,而是孩子不懂得分享。

孩子交友到底該不該干涉?糊塗家長才會不聞不問,聰明家長這樣做

很多家長在孩子交友的問題上都保持很謹慎的態度,家長們擔心孩子受到同伴的影響養成一些壞習慣,於是會傾向於對孩子交友問題進行一定的干預。但是家長出於自己的考慮而對孩子的交友觀進行干預的做法是否是恰當的呢?糊塗的家長會對孩子的交友不聞不問,但是聰明的家長也並非是橫加干涉。

培養孩子正確的交友觀是孩子社會化發展的一個重要部分。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社交關係,有助於孩子對自我認知以及對社會化的認知。建立良好的社交關係,也是父母在孩子接觸到社會生活中值得關注的重點內容。

良好的社交對孩子人生的重要性

良好的社交讓孩子對人際交往充滿了興趣。孩子的社會化生活中,人際交往是不可缺少的部分。而良好的社交建立讓孩子對於人際交往充滿了信心,這對孩子今後發展是有著積極的影響的。良好社交關係的建立讓孩子更容易產生親社會的行為表達。

孩子交友到底該不該干涉?糊塗家長才會不聞不問,聰明家長這樣做

良好社交讓孩子產生正向的自我認知。

孩子通過評價來建立對於自我的認知,當孩子收穫他人的評價是積極、正向的,那麼孩子建立的自我認知就是積極的、正向的。良好社交讓孩子的自我評價更加正面,促使孩子行為表達更加自信。

良好的社交有助於孩子團結協作能力的提升。

孩子對社交抱有感激,從社交關係中汲取能量,這使得孩子更加願意相信團結協作的力量。孩子更加有機會做到團結同伴,共同進步。

良好社交有助於孩子行為邊界感的形成。

在社交關係中,孩子需要具備一定的行為邊界感,才能夠營造出融洽的同伴關係。相信具有攻擊性行為的孩子很難能夠獲得同伴們的青睞。有行為規範的孩子才能夠更加的受到同伴的歡迎。

孩子交友到底該不該干涉?糊塗家長才會不聞不問,聰明家長這樣做

在孩子的幼兒期同伴關係發展是呈階段性的,孩子逐漸從自我認知轉移到社會化認知。這個過中孩子逐漸的適應集體生活,接受社會化生活的規範。

幼兒期同伴關係的特點和發展與影響

幼兒期同伴關係發展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友誼的建立,一個是同伴群體的建立。

1、友誼的建立

孩子通過遊戲等其他方式逐漸與同伴間建立起友誼。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孩子和同伴的交往更為密切。這個過程中,孩子從短時間內的友誼逐漸延長為長期的友誼,逐漸形成相互尊重的模式。

心理學家塞爾曼將兒童的友誼發展分為五個階段,涵蓋了尚未建立友誼概念、單向幫助到雙向幫助,然後再到親密共事以及長期友誼的建立。從社會學方面孩子們建立友誼有助於在社會生活中獲取更多的利益。從孩子的個人發展角度來看,友誼的建立有助於智力以及社交能力的發展。

孩子交友到底該不該干涉?糊塗家長才會不聞不問,聰明家長這樣做

2、同伴群體的建立

心理學家們認為同伴群體一共有四個特點:交往具備一定的規則基礎;群體間同伴會有一定的歸屬感;具有一定的行為標準;群體成員間有共同的目標。

孩子們出於自發性的或者是有組織的建立同伴群體關係。日本心理學家將兒童團體的建立分為五個時期,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從孤立的個體逐漸和同伴間建立聯繫成為群體關係。孩子的團體意識逐漸增強,具備了一定的行為規範。

無論是哪一種形式的同伴團體都會對孩子的人格形成具有重要的影響。孩子通過自身的言行得到同伴的好評,會讓孩子的行為更有積極性。在團體中遵守相處的規則,更加能夠使孩子獲得同伴的青睞。

孩子處於親社會型團體中,孩子的行為更加積極正向,比如說,善良、友愛、懂得分享。在這樣融洽的環境中,孩子的社交能力得到鍛鍊,有助於孩子正向的認識社交關係。

孩子交友到底該不該干涉?糊塗家長才會不聞不問,聰明家長這樣做

由此可見,對於孩子的同伴團體,家長們不聞不問的態度是不正確的。但是過分干預的話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造成孩子的社交壓力,而輕鬆愉快的社交氛圍,才更加有助於孩子發現社交的樂趣。家長們有必要在孩子的人際交往中適當的插手。

家長該如何“插手”,幫孩子發展正確的社交關係

1、鼓勵孩子與同伴多接觸

當孩子身處於陌生的交往環境時,內心會有一定的膽怯情緒產生,這時候家長需要鼓勵孩子積極的與同伴接觸。交往中孩子會逐漸完善對自我的認知,掌握更多的交往技能,建立融洽的相處關係。

2、培養孩子團結協作的能力

在孩子的人際交往中懂得團結協作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孩子改變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狀態,逐漸地相信同伴的配合,團結協作中感受到同伴群體的力量。

3、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

當孩子與同伴發生矛盾時,家長不必過分的勉強孩子去原諒對方或者是配合對方。是否願意繼續與對方建立同伴關係,要尊重孩子的選擇。父母可以適當地做出提醒,但是不要過分的強迫孩子建立或者終結一段同伴關係。

孩子交友到底該不該干涉?糊塗家長才會不聞不問,聰明家長這樣做

孩子交朋友是社會化行為的一種表現。家長對此應該持有支持和鼓勵的態度。當孩子可以從一段同伴關係中獲得樂趣時,家長儘量不要進行過分的干預。引導孩子學會人際交往的方法有助於孩子正確交友觀的建立。

各位家長對於孩子交朋友的問題是否會過分的進行干預呢?您對此有哪些好的建議呢?歡迎留言與小欣媽媽一起探討!

小欣媽媽也是一位家有萌寶的寶媽,每天都會跟大家分享很多育兒知識,幫助大家解決帶娃的困惑和煩惱,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