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讓蘇軍縱橫千里,併為取得衛國戰爭勝利立下汗馬功勞的T-34坦克

T-34 坦克的出現也許令德國人感到意外,但實際上,它的研究與發展歷程長達好幾年。T-34 坦克的設計樸實無華,具有多用性,可以在不中斷生產的情況下,方便地進行武器升級及其他改進。

T-34坦克不僅要求採用厚裝甲,而且需要裝備威力更大的火炮及可靠的傳動系統。1940年1月,蘇聯生產了兩輛T-34坦克樣車。6月份,圖樣設計工作結束,開始進行大規模生產。第一批產品T-341940型坦克於1940年9月駛出哈爾科夫。

讓蘇軍縱橫千里,併為取得衛國戰爭勝利立下汗馬功勞的T-34坦克

▲ 這是 1942 年在伏羅希洛夫行政區的卡姆那斯克鎮附近,士兵們從 1 輛有點過於擁擠的 T-34 坦克上跳下來的畫面。這張照片可能是刻意拍攝的,因為坦克上搭載的士兵過多,不切實際,而且坦克好像已經停止。如此多的士兵會遮擋坦克的潛望鏡及其他觀測設備,限制坦克的作戰發揮。士兵們通常坐在坦克後甲板或兩側,用手抓住焊接在炮塔上的把手,當坦克進攻時衝下坦克,清剿躲在戰壕及碉堡裡的敵軍步兵。

武器配備

早期的T-34 1940型坦克裝備的是短管76.2毫米口徑的L-11 1938型來複炮,炮管長為30.5倍口徑。在1941年,極少數T-34坦克安裝了57毫米Zis-4長管高速火炮,用以從遠距離對輕型裝甲車輛進行攻擊,這種火炮以其高速率彌補了口徑小的缺陷。儘管L-11火炮沒有完全達到蘇軍追求的火炮條件,T-34坦克的設計者們對這種火炮也不完全滿意,但在1940型坦克生產期內,L-11火炮仍然是標準的武器配備。

幸運的是,蘇軍最終找到了更好的火炮,儘管蘇聯中央炮兵部主席庫利克極力阻止這種火炮的引入。格拉賓及其設計組成員在第92號工廠生產了一種新型的76.2毫米火炮,這種代號為F-32的火炮配備新型KV重型坦克。由於其炮管加長,反裝甲性能遠遠優於T-34 1940坦克使用的L-11火炮。

讓蘇軍縱橫千里,併為取得衛國戰爭勝利立下汗馬功勞的T-34坦克

▲ 圖為一輛蘇聯 T-34 坦克在向維斯特拉河前進的途中被火焰照亮的情況。蘇軍於 1944 年 8 月抵達這條位於華沙以南的河流。

1940年底,格拉賓設計組的一名成員P.穆拉夫耶夫,將格拉賓的F-32火炮改裝,進而設計出了一種可應用於T-34坦克且性能明顯優於L-11的火炮(這就是炮管更長的F-34,其炮管長為42倍口徑)。格拉賓和第92號工廠的廠長A.伊利安,在生產L-11火炮的同時,也開始生產F-34火炮,並將F-34火炮運到生產T-34坦克的哈爾科夫工廠,這是一次顯示極大主動性和勇氣的行動。首批F-34火炮於1941年1月完工,而首批裝備F-34火炮的T-34坦克——通常分類為T-34 1941型坦克,於1941年2月走出工廠。

讓蘇軍縱橫千里,併為取得衛國戰爭勝利立下汗馬功勞的T-34坦克

▲ 圖為烏克蘭第 1 方面軍所屬第 3 近衛坦克集團軍的 T-34/76D 坦克停放在基輔郊區普斯察—沃迪塔森林邊的一個集中地區。這張照片攝於 1943 年 11 月 5 日。第 3 近衛坦克集團軍是從第聶伯河畔的布克林向北進軍,突破德軍防線一直推進到基輔北部的,此前在南部及東部活動,將德軍第 88 步兵師誘騙入一個城市包圍圈。

這些坦克主要作為排和連的指揮坦克使用,在德國入侵蘇聯後,這些坦克在作戰中非常受歡迎。斯大林從前線的報告中知道了這種新型號坦克,作戰部隊也要求配備更多裝備F-34火炮而不是L-11火炮的坦克,因此,蘇聯最高防禦委員會於1941年夏季授權生產F-34火炮。此後,蘇軍的T-34坦克均裝備這種76.2毫米的F-34 1940型(42倍口徑身管)火炮,直到後來德軍增加了坦克的防護裝甲,蘇軍於1943年後期開始使用85毫米火炮為止。儘管如此,裝備F-34火炮的坦克一直服役到戰爭結束。

F-34火炮為常規的半自動垂落式後膛,車長可以用手也可以用腳踩踏板來發射主炮。主炮的垂直射界為-3°- +30°,而L-11火炮可以向下降到-5°。對於L-11火炮,車長還負責手動或電動旋轉炮塔,在後一種情況下,速率為每秒鐘26°。在戰爭初期,蘇軍使用的標準破甲炮彈為BR-350A型,重6.3千克,炮口初速度為655米/秒。這種炮彈安裝在F-34火炮上,幾乎可以從任何距離穿透德軍3型坦克的裝甲,面對德軍最新型的前裝甲厚達50毫米的4型F坦克也毫不遜色。

讓蘇軍縱橫千里,併為取得衛國戰爭勝利立下汗馬功勞的T-34坦克

▲ T-34 坦克

F-34火炮使T-34坦克在攻擊距離和攻擊威力上均佔據了明顯的優勢。德軍為對付T-34坦克,於1941年春季拼湊式地引入了4型H坦克,這種坦克的前裝甲厚達80毫米。而蘇軍在使用了3千克重的硬心穿甲彈,即BR-350P型炮彈後,仍然處於領先地位。這種炮彈能從500米外穿透92毫米的裝甲,這個距離正是坦克作戰的平均距離。

然而,1943年,德軍引入了專門針對T-34坦克而設計的新型坦克之後,大大改變了戰場的平衡態勢。F-34火炮在正常的作戰距離根本無法穿透德軍“虎”式和“豹”式坦克的前裝甲。在1943年7月庫爾斯克會戰中,T-34坦克被迫靠近德軍進行近距離攻擊或機動到德軍坦克側翼或後部進行攻擊,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1943年後期蘇軍引入了85毫米火炮才得以改觀。

讓蘇軍縱橫千里,併為取得衛國戰爭勝利立下汗馬功勞的T-34坦克

▲ 圖為 1943 年夏季一個烏克蘭村莊倖存的村民在路旁列隊歡迎經過的 T-34/76D 坦克車隊的情景,村民大部分都是小孩、婦女或老人。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的巨大人力損失使得 20 世紀 50 年代及 60 年代早期許多本該由男人來承擔的重勞力工作,如工業和農場勞作,都由婦女來完成。

T-34坦克可攜帶77發主炮炮彈,到T-34 1943型坦克時增加到100發。標準的作戰負載為19發BR-350A穿甲彈、53發F-354或OF-350高能量炮彈及5發霰彈(榴彈)。在車體側翼靠近裝填手腳部的位置有3發常備彈,在靠近車長一側的壁板上另有6發常備彈。其他彈藥均放置於車體的艙板裡,用氯丁(二烯)橡膠墊子蓋住。裝填手拉開墊子可進入彈藥箱取彈,但裝載時有點麻煩,常常需要機槍手的幫助。彈藥箱打開時,墊子丟棄在底板上,顯得有點混亂,也影響了各車組乘員作戰能力的發揮。

輔助兵器

首批生產的115輛1940型坦克炮塔後部裝有DT機槍。這是一種氣動操縱的破甲型1928式機槍,有效射擊距離為800米,射速每分鐘600發,為了避免被卡住或過熱,射速一般保持在每分鐘125發。這種DT機槍有一個可收放式的金屬座及木製的手槍式握把。機槍使用單獨的光學瞄準鏡,不像一般步兵武器採用切線式瞄準尺瞄準。其圓盤式彈夾分兩排排列,每個可裝60發子彈。共有35個圓盤彈夾,供兩挺機槍使用,一半放置在炮塔後部的子彈架上,另一半放置在車體前部靠近炮手的地方。

不像德國坦克,T-34坦克是一種並不精密的作戰機器。雖然最初的T-34坦克展示了較高的工藝水平,但戰爭的急需決定了後來生產的坦克比較粗糙。隨著產量的增加,車體上的許多設備都簡化了,有些部件甚至省掉了,如裝填手使用的潛望鏡。T-34坦克粗糙而且簡單,而這似乎正象徵了俄羅斯人的戰爭精神。

不能擁有一輛T-34坦克,但你可以擁有它!往下看↓↓

2019年即將過去,在辭舊迎新之時,西風軍事聯合@軍事編輯部 推出軍事定製禮品——“海陸空浮雕磨砂手機殼”

用一款手機殼,表現軍迷熱烈而充滿活力的靈魂,這是我們的設計初衷



每個喜歡換手機殼的人,都是與眾不同的人呢



海陸空三個領域的最強者——尼米茲號航母、T-34坦克和黑鷹直升機,包含著對新一年的最強祝福



還有一款純屬逗你開心,希望你能看出是哪款飛機,並且yào啥有啥哦

讓蘇軍縱橫千里,併為取得衛國戰爭勝利立下汗馬功勞的T-34坦克

進入我們的頭條店鋪,挑選您喜歡的禮品吧!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shop/index?id=tqHlnak&origin_type=39&origin_id=59366639990&new_source_type=47&new_source_id=0&source_type=47&source_id=0&come_from=0#tt_daymode=1&tt_font=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