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背道而馳的綜藝節目,還能有多糊?

《親愛的客棧》第三季播出後,很多網友都在反思,因為它和以往的節目都不同,別的真人秀還在走溫馨、慢節奏的時候,它已經開始玩起了快節奏的職場,但看過五期節目後,真心想感慨一句:這節目到底在演個啥?

背道而馳的綜藝節目,還能有多糊?

如果按照綜藝節目來看它,顯然沒有那麼有趣,那麼有情,那麼有感動,六位管家完全就是在比拼,尤其是吳磊和李蘭迪,他們為了贏可以不擇手段,老闆劉濤在評判的時候,也是以創收為標準,而不是員工做得對不對!

背道而馳的綜藝節目,還能有多糊?

節目中,我們從未看到管家之間的友誼,取而代之的是互相利用和勾心鬥角,不吹不黑,站在一個綜藝角度而言,這檔節目是失敗的!

如果按照現實角度來看它呢,顯然又有些弄虛作假,不切實際了,以六位管家目前的能力而言,讓他們去銷售東西,顯然還不具備賣出去的能力,尤其是明明一款680元的紅酒,隨隨便便加點水果就能賣八九百,甚至一千,這未免有些把遊客當傻子!

背道而馳的綜藝節目,還能有多糊?

背道而馳的綜藝節目,還能有多糊?

還記得前幾期節目中,在帶客人旅遊的時候,免費的長城+三明治, 就要500元/位,500多的沙漠項目+拍照,就要價1688元,一個荒突突的村莊+不合格的解說,就要680元/人,試問,這樣的定價是不是宰客呢?

背道而馳的綜藝節目,還能有多糊?

背道而馳的綜藝節目,還能有多糊?

如果這節目真是想體驗現實生活,就應該像《中餐廳》一樣去外國拍攝,即便是每天賺100元,那也算真實了,而現在呢,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明星效應上,說句難聽的, 如果這些人不是明星,估計一個項目也推銷不出去!

背道而馳的綜藝節目,還能有多糊?

​最讓人無語的是,他們隨意改變商品的價格,這到底是給當地旅遊行業添光呢?還是在黑化呢?一檔背道而馳的綜藝節目,到底還能有多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