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25年的兩個第一:從白酒第一股到集團第一股

25年的兩個第一:從白酒第一股到集團第一股

25年後,汾酒再次蟬聯“酒業第一”。

文 | 雲酒團隊

距離與山西省國資委簽訂的三年任期經營目標考核交出最終成績單還有36天,汾酒集團整體上市再獲重大進展,三年經營目標考核即將完美收官。

11月25日晚間,山西汾酒一口氣發佈19份公告,擬收購多項汾酒集團及其旗下部分酒業公司股權、資產及土地使用權。相關收購交易完成後,汾酒集團構成同業競爭的酒類資產將悉數被上市公司收購。

25年之前,山西汾酒以酒業第一股的身份登陸資本市場;如今,即將完成整體上市的汾酒集團,又將再次創下酒業第一:酒業或將迎來首隻集團上市股。

汾酒集團酒類資產注入之後,山西汾酒的競爭力無疑將得到進一步加持,汾酒復興進程也將再添動力。

汾酒三年目標經營考核完美收官

2017年初,汾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與山西省國資委簽訂“軍令狀”——2017年度以及2017年至2019年三年任期經營業績目標考核責任書。

按照三年經營目標考核,2019年,汾酒集團酒類收入要達到103.74億元,酒類利潤總額達到16.38億元。且實現在行業中地位不低於第七名、完成汾酒集團整體上市、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107.6%等目標。

如今,“三年大考”即將收官,其中多數考核目標,汾酒集團已經超額完成: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目標,在2017年底以108.97%提前超額完成;“行業中地位不低於第七名”的目標,也於2018年以“行業第六”的成績提前實現。

此外,2018年末,汾酒集團已實現酒類銷售110.64億元,酒類利潤23.45億元,以“三年任務兩年完”的姿態提前完成酒類收入和酒類利潤總額。而根據山西汾酒2019年三季度報,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91.27億元,實現淨利潤16.96億元,已鎖定超額完成年度目標。

對於汾酒集團來講,三年經營目標考核最為“艱鉅”,也正因如此,汾酒近兩年來動作頻頻,引入戰投、剝離輔業、收購相關資產、推出股權激勵措施等動作不斷,圍繞山西汾酒收購集團資產等事宜,更是不斷加速推進。

根據此次公告,山西汾酒將收購汾酒銷售公司10%股權、竹葉青營銷公司10%股權、汾青酒廠100%股權,汾酒集團寶泉福利公司、義泉湧酒業公司部分資產,以及汾酒集團部分土地使用權及房屋建築物等資產。

上述交易完成後,包括汾酒銷售公司在內的多家公司都將成為山西汾酒全資子公司,汾酒集團構成同業競爭的酒類資產,將悉數被上市公司收購,確保汾酒集團整體上市目標的實現。

山西汾酒表示,此次對集團酒類板塊相關業務收購,將有利於理順產權關係,加強酒業上下游供應鏈的掌控力,優化酒類生產、流通資源,同時減少同業競爭和關聯交易。

這也意味著,山西汾酒公開承諾的2019年把公司關聯交易控制在22億元以內、2020年控制在10億元以內目標也將得以實現。繼2017年取得開門紅、2018年實現主要經濟目標“三年目標兩年完”之後,汾酒集團國企改革試點將實現完美收官。

25年後,汾酒再次蟬聯“酒業第一”

1994年1月6日,山西汾酒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我國白酒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4年後的1998年,五糧液上市;7年後的2001年,貴州茅臺上市。

山西汾酒上市之前,上海證券市場只有29家上市公司,其中山西省尚無上市公司。最終經由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朱鎔基批示,發展良好的汾酒獲得率先上市的機會,成為山西省首家上市公司。

對於當時的山西汾酒而言,上市不僅在行業內沒有先例可供參考,更面臨著包括體制在內的巨大壓力。“汾酒當年的上市之路困難重重,大家用超人的精神和毅力,趟出了一條具有汾酒特色的上市之路”,原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長,山西汾酒發行領導組組長郭裕懷曾如此回憶。

彼時,國有企業改革正在推進之中,是採用承包制還是實行股份制,還存在著很多爭論。經過對汾酒企業改制、股票發行方案的反覆論證,確定由汾酒集團代表山西省政府持有汾酒上市公司國家股,汾酒上市公司所有權、經營權兩權分離,採取“獨家發起,社會募集”的方式上市。

由此,汾酒也創造了“汾酒模式”,並引來眾多擬上市公司前來山西“取經”。

23年後的2017年,進入山西省國企改革試點、啟動集團整體上市的汾酒集團,都像極了1994年——“摸著石頭過河”,再次創造新的“汾酒模式”。

2018年,汾酒集團先後剝離旗下山西男籃和汾酒商務中心項目等輔業資產,將部分企業辦社會職能已經移交給地方,並由山西汾酒就汾酒集團旗下酒業發展區銷售公司、杏花村國際貿易公司、寶泉湧、義泉湧等資產進行收購,直至如今基本完成酒類資產的注入。

實際上,汾酒集團整體上市從開始就沒有將目標侷限於將集團資產注入上市公司。

山西省副省長王一新在汾酒集團調研國資國企改革試點工作時就強調,“要以集團主業整體上市為抓手,推動各項改革措施的落實,建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企業制度”,並提出員工持股試點。

此後,汾酒引入華潤創業控股子公司華創鑫睿混改,共同成立了管理提升組和營銷協同組,並選派骨幹員工赴華潤大學進行交流學習,推動與華潤的戰略協同,以深化對發展模式與路徑的討論。

此外,汾酒集團還制定出臺了股權激勵辦法,讓管理層和核心員工持股,更多激發關鍵崗位、關鍵部門、關鍵人的工作積極性。可以說,汾酒不僅在集團整體上市的探索上取得成功,更關鍵以“混”促“改”,成為山西省乃至全國國企改革的樣本,“汾酒路徑”“汾酒模式”都極具借鑑意義。

“任務”完成之後,汾酒發展進入“長期目標”新階段

就在山西汾酒發佈19份公告的前兩天,汾酒復興戰略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研討會邀請了來自政策研究、國企改革、宏觀經濟、行業發展等領域的專家領導,對《汾酒復興戰略研究報告(討論稿)》進行了系統性研討,為汾酒把握重大機遇、推進重大改革、實現重大突破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將目光鎖定“汾酒復興”大計,對於汾酒來講比三年經營業績目標考核“任務”完成更重要的是,站在三年國企改革試點基礎上開啟新的發展局面。

首先,汾酒集團酒類資產的注入無疑將極大提升山西汾酒競爭實力。按照汾酒集團2018年銷售收入158.83億元來推算,在扣除非酒類資產的情況下,山西汾酒營收將有較大的提升,從而確立在與瀘州老窖、郎酒、劍南春、古井貢、牛欄山等共同組成的“百億俱樂部”中的競爭優勢,進一步提升汾酒的行業排名。

在資本市場,汾酒集團酒類資產注入也將刺激投資者信心,加速汾酒晉身“百元股”、“千億市值”。截止目前,山西汾酒股價11月19日已經達到99.69元/股,多重利好消息之下,不日有望晉身百元股,而股價到115元/股時,汾酒市值也將進入千億規模。

其次,汾酒集團整體上市對於山西汾酒減少與大股東之間的關聯交易及同業競爭。按照山西汾酒公告,山西汾酒此前每年需向汾酒集團及旗下釀酒公司採購商標品、包裝材料、酒店服務、旅遊參觀服務等等,集團酒類資產注入之後,上述關聯交易費用將大大縮減,同時也能夠緩解資本市場對於關聯交易、同業競爭的“焦慮”。

上市公司與集團公司同業競爭曾困擾了不少白酒上市公司的發展。汾酒集團整體上市之後,汾酒的營銷體制改革無疑將獲得極大推進。

第三,汾酒集團整體上市已經實際性開啟“汾酒復興”與時間賽跑模式。2017年汾酒集團第一次黨代會上,汾酒的“11936”中長期發展戰略提出,明確了“真正實現汾酒的全面復興”的總體目標。如今,汾酒復興戰略研討會的舉辦,已經顯示出汾酒在三年任期經營業績目標考核完成之後將切換到中長期賽道。

李秋喜就表示,從短期目標,到中期目標,再到長期目標,汾酒正在與時間賽跑,爭的不僅是規模上的一個數字,更是一個體系的完全蛻變、一個組織的全面復興。過去三年的國企改革試點,尤其是集團完成整體上市之後,全體汾酒人的思想、改革認識都已經發生變化,這無疑將極大促進汾酒汾酒全面復興目標的實現。

2009年出任汾酒集團董事長之前,李秋喜很長一段時間都忙著跑市場調研,跑遍了賣汾酒和不賣汾酒的大部分縣之後,“為什麼由原來的‘汾老大’掉到當時那種會被人遺忘的地步?”讓李秋喜非常不甘心。

彼時已經埋下復興“汾老大”種子的李秋喜,用近10年時間把“汾酒全面復興”目標“種”到了全體汾酒人的心目中,並且通過階段性目標一步一步實現這一目標。與當年帶領晉牌水泥扭虧為贏一樣,李秋喜依然是那個“創造了不是神話的神話”的人。

25年後汾酒再次領先行業實現集團整體上市,你怎麼看?文末留言等你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