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超2億人單身,7700萬人獨居”背後,隱藏著無數人對自由的渴望

“超2億人單身,7700萬人獨居”背後,隱藏著無數人對自由的渴望

前段時間,民政部發布了一份數據,數據顯示:今年我國依法辦理結婚登記的人有1013.9萬對,結婚率僅為千分之七點三,是2008年至2019年11年來最低的數值。

“超2億人單身,7700萬人獨居”背後,隱藏著無數人對自由的渴望

數據還顯示,目前中國有超過2億的單身成年人,超過7700萬成年人獨居。

“超2億人單身,7700萬人獨居”背後,隱藏著無數人對自由的渴望

在這樣一種數據下,不禁有人發出感嘆:現在這個社會,不結婚已經不是一個新鮮事兒了。

曾經覺得,婚姻是人生的必須品,不可缺少;但如今覺得,婚姻只是人生一個可有可無的選項,只不過想要的人選擇了,不想要的人拒絕了。

而今很多人漸漸意識到了自己,意識到了自身的價值和意義,便不再讓自己被某些觀念和要求束縛。

“超2億人單身,7700萬人獨居”背後,隱藏著無數人對自由的渴望

很多人覺得,不結婚是因為窮。

就像知乎上有一個高達上萬點讚的回答說:我覺得我很窮。而窮人是不配繁殖後代的。是不配結婚的。

這個回答說的,其實也是許多人心裡想的,現在結婚,天價的彩禮和極高的要求,對於許多人來說,就好像是一座高山。

深圳上海和北京的相親角,許多相親的要求,都是有房有車有存款,而且數額不菲,雖然不說這樣的做法是對人的貶低,將人拉到和物質同樣的層面,可是有時看來,這樣的要求,其實也是許多人不敢結婚,寧願單身的一個原因。

“超2億人單身,7700萬人獨居”背後,隱藏著無數人對自由的渴望

身邊有的朋友,為了滿足對方家裡的要求,辛苦努力的工作,努力改造自己,最後買了城裡的房子,也買了女方要求的車子,最後結婚了,發現自己除了一身房貸車貸,其他的並沒有好多少。感覺婚姻不是在給自己找一個伴侶,而是找一個人給自己天大的壓力。

就對於女生來說,雖然沒有說要求別人多有錢,但是總不願意嫁到別人家去受苦,很多人都不願意陪別人一起吃苦,這就是一種隱性的要求。

對於農村來說,發現許多沒有結婚的,都是大齡男青年,而女生反而極少,農村的家庭條件本就不是很好,而女方的要求和彩禮,一年比一年高,要求漲高的速度,超過了自己賺錢的速度。

其實有些人真的是因為窮,所以不敢結婚,不能結婚。

這是一種怪相,也是一種現實。

有時候也會奇怪,婚姻本來應該是感情的事情,什麼時候就變成了物質的產物?這是人心的問題?還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呢?

這個問題可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因為每個人看到的東西都不一樣,經歷,感受和思維都不同。

“超2億人單身,7700萬人獨居”背後,隱藏著無數人對自由的渴望

還有不少人不結婚,是不願意將就。

彭于晏和舒淇曾共同演過一部電影,名字叫《剩者為王》。

“超2億人單身,7700萬人獨居”背後,隱藏著無數人對自由的渴望

顧名思義,舒淇扮演的主人公就是一個大齡的剩女,被人評價說:什麼都好,就是還沒嫁人。

但是她自己卻不以為意,對婚姻也沒有特別渴望。

“超2億人單身,7700萬人獨居”背後,隱藏著無數人對自由的渴望

雖然她也和現實當中的很多人一樣,被父母逼婚:

你都這麼大年紀了,怎麼還不結婚,你看那xx,和你同年的,人家孩子都上學了。

你還不結婚,以後怎麼能遇見好的,當心現在千挑萬選,以後都是人家挑剩下的。

她說:從小就覺得,不管什麼事情,只要努力了,就會實現,學位啊,求職啊,加薪啊,甚至減肥變漂亮,都可以通過努力奮鬥實現。可是感情這種事情要怎麼努力呢?茫茫人海,你去哪拼搏,去找誰奮鬥。

是啊,感情這種東西,本來就是講究緣分,你不能在大街上找個人就一起奮鬥。除了電視劇裡的狗血橋段,幾乎不可能實現。

沒有遇見適合的人,又不願意將就,這就是很多單身的原因。

朋友大林就是,人長得好,很多人都在追求他,可是性格好的,興趣不合,有時候興趣相合的,在為人處世上有夠不到一起,她不想為別人改變自己,也接受不了別人對自己的挑三撿四。

所以,她寧願單身,也不願意將就,不願意委屈自己。

人民日報微博曾經發起過一個調查:“年輕人,為什麼晚結婚?”

“超2億人單身,7700萬人獨居”背後,隱藏著無數人對自由的渴望

其中,沒有遇到適合的人,佔了將近30%,有人說:上完學就20多歲了,工作以後忙於工作,圈子小,又遇不到合適的人,慢慢就晚婚了唄。

其實很多人都不是單身主義,只不過就是因為沒有遇見適合的人!

正如曾經在某一期節目上,竇文濤和馮唐問48歲還單身的俞飛鴻,你為什麼還不結婚?

俞飛鴻說:

“首先,我不是獨身主義者,也不是不婚主義者,我的狀態只不過是我沒結婚,我並沒有那麼著急,我到什麼年齡就必須要有一個實際的婚姻。”

“超2億人單身,7700萬人獨居”背後,隱藏著無數人對自由的渴望

確實,沒遇見適合的人,便不願意將就,什麼年齡該結婚,這是都與我無關!

“超2億人單身,7700萬人獨居”背後,隱藏著無數人對自由的渴望

到了如今,不結婚其實真的沒什麼!

知乎上有個網友說,我為什麼不願意結婚呢,可能就是怕麻煩吧,我想以後想吃什麼東西了,一個人換衣服起身就可以去吃,不用和別人吵架,最後扭扭捏捏的去,食之無味。

想當一輩子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不用考慮別人想吃什麼,想做什麼工作,想去哪旅遊,想過什麼人生,能不遷就任何人,不做任何妥協,做真正喜歡的事,我不認為我會是一個好媽媽好妻子,更不可能是好兒媳,莫名對婆媳關係非常牴觸。

這大概也是許多不想結婚的人心裡真正的想法。

一個人的時候我就過得很好,那我為什麼還要找一個人和自己過日子呢?婚姻這種形式,越來越沒有過去的那種魔力。

柏邦妮在《奇葩說》說:

“沒有任何一種主義大過你的生活。沒有任何一種價值觀能綁架你的自由。你是一個女人,你愛怎麼來就怎麼來,你怎麼舒服就怎麼活。”

“超2億人單身,7700萬人獨居”背後,隱藏著無數人對自由的渴望

這樣的話,其實不僅是女人,男人也是如此。沒有任何一種主義大過自身的自由。

很多人越來越嚮往自由,而婚姻,變成了一種對自由的約束,在某種程度上,婚姻就是一個契約,尤其是不好的婚姻,不僅限制了人的自由,更限制了人的發展!

美國著名喜劇大師羅賓·威廉姆斯說:“我曾以為生糟糕的事,就是孤獨終老,其實不是。最糟糕的是與那些讓你感到孤獨的人一起終老。”

許多人不結婚,並不是要對抗什麼,不是討厭婚姻,而是不想,而是真正意識到了自身的價值,意識到一個人,其實也可以更好的生活。

他們漸漸跳出了一種大環境的要求,並不會因為周圍的人都結婚而結婚,而是更加堅信自己內心的信仰,更加堅持做自己!

“超2億人單身,7700萬人獨居”背後,隱藏著無數人對自由的渴望

隨著人對自身的越來越關注,我們對自由的需求會越來越大,曾經以為許多生活必不可少的東西,慢慢就不再那麼堅持。我們不再要求跟他人一樣,也不再要求合群,而只是想做自己!

記得以前看過某一個社會學觀點說,社會發展的最高形式就是,每個人都一樣,人人都有相同的目標,都有相同的追求,每個人都在為同一件東西努力!

一直以來,我都很討厭這樣的觀點,因為我相信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他需要活出他自己,並且活得與別人毫無關係!

“超2億人單身,7700萬人獨居”背後,隱藏著無數人對自由的渴望

曾經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應該結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沒有問過自己的想法,就給自己定下了一段婚姻,甚至在結婚之前你連對方人都沒有見過。

後來慢慢地成了婚姻自由,可是人們渴望結婚,因為婚姻好像是生活的一部分,少了他生活就是不完整的,可是到了如今,很多人都不不願意結婚,不想結婚,因為每個人都看見了,結婚有結婚的好處,不結婚也不結婚的自由。

我一直有一個很大的希望,就是每個人都能做自己,活出自己想要活的樣子,而不是活出別人期望的樣子。就像婚姻,可能你自己覺得自己並不需要,但是因為這個社會的要求,因為父母的期待,於是你找一個人結婚生子,最後你雖然活成別人期待的樣子,可是你卻失去了自己。

我欣賞那種,不想結婚就不結婚,完完全全不在意別人的看法,不在意社會的要求,他們只做自己,做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可能在某些人的眼裡,他們自私,可是在我看來,他們更懂得自由是什麼,更懂得人自身的價值,更懂得自我的意義,因為自我是完整的,與他人毫無關係,我們甚至不需要別的東西來裝飾自己的生命,我們就是自己,也只能是自己!

願每個人都能活出自己,真正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管是結婚還是不結婚,我都願你遵循本心照亮自己!

文|帝小羽,我從山裡來,欲回山裡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