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髓室底穿孔,到底用不用拔牙?

如今,大部分口腔醫生一看到髓室底穿通的,就主張拔牙。

拔牙當然是解決疼痛的最好辦法。就像頭疼了把頭砍掉頭當然不會再痛一樣的道理。嚴重的底穿拔除並無異議。但對於那些小的穿髓孔,尤其是那些意外穿髓的,只要條件許可,我覺得還是可以補救的。能夠讓患者再用上三五年或是更長的時間,不是更好嗎?

髓室底穿孔,到底用不用拔牙?

最好不要是自己惹的底穿


髓室底穿孔,到底用不用拔牙?


造成底穿的原因:

1.操作者不清楚髓腔解剖形態,粗心大意所致。在揭髓頂的時候就把人家搞底穿的。

2.對於那些根管口有髓石的,或根管有鈣化的(關於根管的鈣化,多半是在根管口根上三分之一),可能在找根管不到的時候亂磨一氣。弄出這種意外——這涉及到如何找根管口的問題,多去看看相關文章對自己的技術會提高很大的。

3.還有一點,就是患牙齲壞太重了,自然“爛穿”的。我們用一個小挖匙,就可以在他的牙齒底部挖出一個大洞來。那是沒招了。


牙科醫生從事的是個極細緻的行業。其實講究的是心靈手巧的。對髓腔形態要嚴格掌握。這就要求我們在不斷的操練中對每一個牙齒的髓腔形態做到胸有成竹。用球鑽提拉式揭髓室頂。如果發現根管不好找,及時的拍張片看看。讓醫生做到有的放矢。只要術者注意了這點,一般來說是不會出現這種“惡劣”情況的。

如果真是自己弄底穿了。一發現,就趕緊把底穿處常規補起來,效果多半很理想勞永逸的——對於小的底穿孔來說,新鮮的創口基本上不存在什麼感染,越早補上效果會越好。如果沒有注意,而對髓腔封了藥,可能會惹麻煩了。因為必痛的。

對於陳舊性底穿。就要格外的注意。如果牙髓還有活力——有的醫生可能一時疏忽,沒仔細檢查就封了失活劑。那樣麻煩就大了。很可能導致失活劑外漏致牙槽骨壞死。(尤其是你封了三氧化二砷之後)。那樣保牙可能無望。封得越久越危險。這種情況主張拔除!!!拖得越久了越會惹是生非!!!!(所以建議醫生失活的時候少用砷劑。最好用三聚甲醛。我們科室同事在去學習之後,對我影響很大。我也搞不明白,他們那裡為什麼做根管只要一次或兩次。很少三次的。基本上不用失活劑了。直接局麻拔髓擴根封藥,下次就根充。我現在也在努力這樣做。只要局麻效果還行,第一次我就拔髓擴根。第二次就根充備牙了。感覺效果也是不錯的。偶有幾個會痛一點點,用點消炎藥或是開放一兩天,基本上就沒事了。)

一見到底穿,馬上就應該告之患者,讓患者有知情權。告之治療的艱鉅性,讓他們有個心理準備。也讓你有時間觀察和揣摩患者的思想和性格。是拔是保在這個時候基本上可以做出決定。當然前提條件是自己還有一點把握。如果底穿範圍太大,則想都不要想了。還是拔了省事。但最好先跟患者講明白。最好讓其回家考慮一下再來。而不要出現因醫患沒有溝通好的前提下,做出讓患者事後埋怨你的方案。總之,一切的目的,就是讓患者認可你,並相信你,也配合你。

髓室底穿孔,到底用不用拔牙?


髓室底穿孔,到底用不用拔牙?



治療底穿是有風險的,也可能會失敗的。這就是為什麼大部分醫者一見到底穿就叫患者拔牙的原因。如果患者極力想保住牙齒,並信任你,也有意讓你嘗試的話————我覺得可考慮給他試試:

第一,詳盡獲及患者的主述、現病史,還有以前治療的情況!你所掌握的信息越多,對自己的診斷和治療計劃有著極大的意義。

第二,插針拍片。根管內,底穿孔都插上擴大針。看底穿嚴不嚴重。看底穿處有沒有明顯陰影。如果骨質破壞過大,可能保牙無望。還是拔除好些。

第三,一定要好好尋找好根管口。分清楚哪個是底穿點哪個是根管口。這樣才可防止“擴錯了根”,把底穿當根管擴了。(不過,對於一個經驗豐富的口腔醫生而言,手感馬上就應體會。擴大針插在根管裡和插在底穿孔裡是不一樣的。)更重要的是,防止下一步把根管當底穿孔補上了。

第四,反覆的沖洗。對根管和底穿處都要。只要沒了叩痛,就應該及早把底穿點補好。再好好探查根管擴擴根。試圖通過通暢的根管來建立完善的引流通道!!!(張師弟說底穿孔還有炎性滲出液甚至膿液滲出。試一試放碘仿進去,上置“碘仿+碘甘油棉球”。引流幾天後如好轉,還是可以補。通過良好的根管系統來建立穿孔處炎症的引流通道,也有可能好起來的。)

第五,補好了底穿點後,最好是再引流些日子觀察觀察(一週左右。)怕又會痛起來。因為一下子少了一個引流通道了,裡面如果還有炎症,自然又會滲出。一旦有了滲出,不通則痛了。)主張隔兩三天就讓他來換換藥。可以不收錢的。這樣讓患者感覺你的服務不錯啊。

第六,三無時再封藥(所謂三無,指的是“無明顯叩痛,無明顯滲出,無明顯異味”)。最好用Ca(OH)2,或自己調配“甲硝唑粉+碘仿+地米液”,或者是“碘仿+碘甘油”或者用“地米粉+甲硝唑液”導入根管,特別麻煩的最好封Vita-Pex。(如果簡單的,則就用cp,還可以用木榴油。)看個人習慣。

第七,封藥時間適當延長(我指的是導入根管內的糊劑類),密切觀察有無異常變化。可考慮封藥2—3周。一週的封藥時間太短,對這種底穿的特殊情況極不保險。應當注意。

第八,最後的根充。有條件的話最好用進口的碧蘭根充糊劑。糊劑一定要充足。你覺得根管好的話就充上牙膠尖。如果哪個根管不太理想,就這個根管幹脆導入糊劑得了。(效果還行。不是還有四醫大學者提出的空管治療嗎?!不過碧蘭根充糊劑拍片不會顯影的。牙膠尖充得不到位立馬就顯出原形了。)當然現在有更先進的材料。譬如MTA。可能多數人用不起。補好之後一定要告訴患者,可能會失敗!能用多久算多久!能用一年兩年就賺了一年兩年!自己千萬不要得意。就怕難以預測的“復發”。誰也不敢打包票的。

第九,看你補的情況。如果不能把握的話,最好不急著做全冠。如果本身齲損較大可以先做個塑料甲冠戴上去。記得稍做調。好好隨訪並觀察。告訴病人如果再痛了,還是來拔掉!!!記得電話隨訪。最初一個月打一次。然後三個月。再半年,再一年。如果用了一年還好的話。基本上能保留兩三年的甚至三五年以上的。一個底穿的牙齒如果還給他保了三五年以上。你又這麼好的為他服務了。他能不感激你嗎?

髓室底穿孔,到底用不用拔牙?

關於底穿的補法

在補之前一定要徹底沖洗乾淨,然後腎上腺素棉球收縮。再用酒精棉球消毒,嚴密隔溼條件下補(小充填器。如果沒有可就地取材,用一次性器械盒裡的探針尖端磨平做充填器),用富士二(如果有3M公司生產的需要調拌後再光照的光固化玻璃離子補則效果更好,不過,就個人認為,對於底穿處的充填,還是化學固化的材料充填效果好。因為光固化很難控制得了隔溼。)把底穿處補起來。

現代牙醫學提倡使用MTA做為底穿、側穿、根內吸收的最優良生物材料。可惜太貴了。如果患者付得起一兩千塊錢用這種藥,最好不過。

一般來說,只要你在補好了底穿點換藥封藥沒有症狀的話,保牙的可能性就大些。

關於底穿。從接觸臨床到現在,我已做了十多個患者了。整體效果還是可以的。只有一個患者以失敗告終。他是一個慢性牙髓炎的患者。主訴食物嵌入痛。就是因為我當時不在意。探查根管口有活髓。當時未注意有底穿點。第一次就封了三甲。後來患者出差了。兩個月才回來。一回來就說痛,不敢嚼東西了。打開仔細探查才發現有底穿點。拍片示底穿處很大陰影。並且叩痛嚴重。感覺到牙槽骨都有點破壞。覺得沒有信心再保這個牙了。好不容易才說服了他拔牙。幸好他是一個好講話的。

給患者一個心理準備,給自己一個圓場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