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臺式電腦將在十年後消失,但這十年並不會苟且

臺式電腦會消失嗎?行業內專業人士給出的回答是肯定的。

可能就在十年之後,蓬勃發展的雲計算和5G等技術,會將計算和存儲都悉數搬上雲端。在那一天,你我手邊僅剩的,將只是幾款可供交互的終端設備,例如一塊觸控屏、一副AR眼鏡。


臺式電腦將在十年後消失,但這十年並不會苟且

彼時的一切終端將具備鮮明的個性。那將是千禧一代的應用體驗需求與數字化工作環境融合的時代。消費數碼的體驗經驗已經完全融入了各行業專業的工作環境。

戴爾近年在一系列技術和設備方向上進行了大量的投資,包括WiFi、觸摸屏、觸控筆,以及揚聲器和麥克風等。這些投資方向大致透露出了未來工作場景中,用戶體驗將為終端帶來哪些變化。

戴爾科技集團商用終端副總裁Rahul Tikoo說,戴爾將“隨時準備就緒、沉浸式生產力,以及協同工作”視為用戶體驗的三個支柱,一系列的投資也都因此而生。


臺式電腦將在十年後消失,但這十年並不會苟且

戴爾科技集團商用終端副總裁 Rahul Tikoo


十年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這些面向未來用戶體驗的投資,自然也面向當下。

人們可能會輕視在那些細節中的投資所會產生的變革,直到這種變革開始進入自己的工作場景。

2018年的時候,四川傳媒學院於國內率先引入了20套戴爾Canvas智能畫板新品,一時曾在行業內引發關注。那款看似“27英寸的液晶觸摸屏”的智能畫板,為創意人士帶去了顛覆想象的沉浸工作方式。

這是科技產品面向未來的演進方式——面向未來,但創新不止。戴爾科技集團商用桌面終端副總裁David Lincoln說,市場的演進不會一蹴而就;而我們可以看見的是,未來十年後的許多創新,將在未來的十年間持續湧現。

戴爾有一個不盡為外人所知的神秘團隊,他們負責將這一願景落地為現實。

Michael Smith在2003年加入戴爾時,這個團隊一共三人,聚在奧斯汀辦公。隨後數年間,他將這個團隊拓展到了新加坡、臺北、硅谷……直到最近又進入了波士頓和上海。


臺式電腦將在十年後消失,但這十年並不會苟且

戴爾科技集團工業設計副總裁 Michael Smith

Michael Smith現在的職務是戴爾科技集團工業設計副總裁,如今,他的團隊說著14種語言,博士如雲。他們中的人有些來自於工業設計領域,還有一些則是認知科學、神經科學、機器科學,以及材料科學等學科的專家。

“過去你可以生產一個產品,然後把設計附加在產品之上,”Michael Smith說,“現在不可能了,設計和產品的研發應該同步進行,無論是軟件還是用戶體驗,都要同步。”

很難在這樣一隻團隊與傳統產品設計團隊之間畫上等號,因為從戰略規劃,到全球供應鏈管理、採購,以及運營都被納入了它的工作範疇。

“我們花很多時間去思考產品應該如何發展,體驗該如何演進。”Michael Smith說,他們會和全球頂尖的科學家和各地合作伙伴展開技術合作,以確保在全球範圍內拓展實力的同時,貼近區域的用戶需求。

現在人們能在戴爾的官網(dell.com/design)上看到這種思考的鱗爪。在一段與炫酷視頻中,出現了大型的戴爾顯示器和工作站產品,但卻看不到任何鍵盤。

如果能想起Canvas智能畫板那類產品的創新思路,你就不難理解人們在那些未來的專業場景中將如何工作——可能是通過AR。

同樣在那個網站中,人們還可以看見戴爾在金融、教育、醫療、健康、小企業和全球合作方面對未來的思考。

現在,創成式設計(Generative Design)正在加速戴爾的思考。

邱振嘉顯然希望在臺式電腦“有限”的十年時間中拿出與眾不同的設計作品——他將創成式設計視作設計的未來。邱振嘉是戴爾科技集團資深首席工業設計師,辦公室在臺北。

創成式設計是一個人機交互、自我創新的過程。設計軟件根據輸入者的設計意圖,可以快速生成潛在的造型設計方案,供設計者決策。在過往的應用場景中,創成式設計主要用於藝術品、建築模型等領域。

在戴爾OptiPlex7071商用臺式機上能看到這一“創成”的成果。這是戴爾最新也是最高端商用臺式機,它使用了戴爾全新的設計語言。

邱振嘉說,OptiPlex臺式機的設計有三大設計重點:一是定義標誌性設計元素——銀白色的Dell logo;二是利用大面積的散熱面板的設計,創造擁有強大散熱效能的臺式機;三是一致性的設計,戴爾將一致性的設計語言套用在不同形態和尺寸的臺式機上,無論是塔式機、小型機或是微型機。

同樣的設計語言也被用在了Precision工作站的新品中。按照規劃,未來戴爾所有的商用終端產品都會使用同一種設計語言。

一款更為顛覆性的OptiPlex臺式機產品設計已在9月面市。在臺式機消失於雲端前的未來十年裡,它很可能將成為一款里程碑式的產品。

“三十五年前,戴爾顛覆了PC的製造和交付方式。現在,憑藉OptiPlex 7070 Ultra,我們將以一種‘隱於無形’的創新型臺式機解決方案再次改變PC行業。”David Lincoln稱這款新品不負戴爾的研發投資,他因此而感到自豪。

OptiPlex 7070 Ultra研發項目啟動於2015年。David Lincoln說,戴爾不是為了打造一款小眾產品,而是希望將它擺上最大多數人的桌面。


臺式電腦將在十年後消失,但這十年並不會苟且

戴爾科技集團全球副總裁林浩和David Lincoln一同在此前一次戴爾商用終端創新分享會中向部分用戶展示了這款產品。

這款“隱形”的OptiPlex 7070 Ultra將機箱進行了模塊化設計,並縱向植入了顯示器支架。

這一設計抹平了臺式機與一體機的邊界,同時也消弭了各自的“傳統”劣勢。和臺式機一樣,它可以獨立維護和升級主機與顯示器;和一體機一樣,它實現了零空間佔用。

鍾情於一體機優勢的用戶很快能體驗到這種設計帶來的價值——通常,屏幕的使用壽命是計算單元或者說主機的2倍,也就是說,對於那些經歷了“買屏幕送主機”的用戶而言,在主機升級臨近時的痛苦抉擇將徹底消失。

它甚至還可以支持用戶同時使用三臺顯示器工作。當搭配戴爾USB-C顯示器時,只需一根線纜即可進行數據傳輸與供電。


臺式電腦將在十年後消失,但這十年並不會苟且


“我們(在設計時)嘗試了很多不同的地方。”邱振嘉說,團隊在最初的頭腦風暴和市場調研中一度考慮將主機模塊放置在屏幕底部、背後,甚至鍵盤下……並由此產生了多款設計方案。

創成式設計幫助團隊完成了最終的定稿。設計團隊在主機的體積、效能和視覺效果等元素建立的量化機制下進行排列組合,最終設計出了OptiPlex 7070 Ultra今天的樣子。

供應鏈已經被調動了起來。包括英特爾在內的供應商都已經知道7070 Ultra的下一代需要做的體積更小、功率更高。

David Lincoln說戴爾正在為此而加大投入。“未來我們OptiPlex系列的尺寸還能做得更小一點”。他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