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隆科多為何背叛了康熙?

黃淑辰


這個問題有點詭異,隆科多為何背叛康熙,那隆科多背叛了康熙的什麼?不要摻和儲君之爭?但歷史告訴我們,隆科多開始是八阿哥胤禩的人,十四阿哥胤禵鎮守西北後,康熙指明胤禵多與隆科多來往,康熙皇帝本是很忌諱皇子與大臣往來的,這樣明目張膽的讓手握重兵的皇子與重臣聯絡,雖僅此一例,隆科多依然按照康熙的旨意行事,並未背叛。

孝康章皇后,康熙生母,佟佳氏第一位皇后,隆科多姑姑。

倒不如換一種問法,隆科多最後為何倒向了四阿哥胤禛?更為恰當,因為隆科多站出來支持胤禛,也就在最後關頭,康熙去世前一、兩個月的事情,眾人還沒回過味兒來,皇帝就成功交接了,有人說,隆科多是雍正繼位之謎唯一知情人,風雲變幻之際,出手如此迅猛,這個問題的真相歷史上不會給出答案,只能從現存資料的之字片語中去揣摩。

佟國綱,康熙皇帝舅舅,隆科多伯父,徵噶爾丹時中彈身亡,圖為佟國綱墓。

隆科多是佟佳氏,此姓在康熙朝光耀一時,康熙的生母佟佳氏是隆科多姑姑,隆科多兩個姐姐,一個是康熙的皇后,一個是康熙的貴妃,隆科多小時候就被接到宮內一起養育,伯父佟國綱在徵噶爾丹時戰死,讓康熙心生愧疚,那以後大力提拔佟佳氏後輩,對隆科多既嚴厲又關愛,從康熙50年開始,隆科多被授予步軍統領,位極人臣。

孝懿仁皇后,康熙第3任皇后,隆科多姐姐。

步軍統領就是咱們口中的“九門提督”,全稱是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由八旗子弟構成,不僅有軍隊的性質,還肩負著警察的職責,主要負責京師的戍衛,也就是說,隆科多是康熙後期駐京部隊的最高指揮官,類似於今天的北京市武裝部長兼公安局長,要知道這是個非常厲害的職位,隆科多的前幾任步軍統領都不得好死,只有隆科多在這個職位上一干就是10多年,多受康熙讚賞。這樣看來,隆科多肯定感謝康熙的恩寵,但也有怨氣,比如爵位問題,康熙58年隆科多父親佟國維去世,其爵位一等公肯定要哪個兒子來繼承,但被康熙扣留了,一直沒給,直到雍正繼位後,很快速的就把一等公讓隆科多繼承了。

步軍統領衙門就在帽兒衚衕,只剩下基石,其他遺蹟已不見。

康熙晚年時,常讓四阿哥胤禛辦差,有時祭陵,有時查案,自然和拱衛京師的隆科多有公務上的來往,但都沒看到隆科多倒向胤禛的跡象,因為在《雍正皇帝御批》有給年羹堯的信中回憶道“此人朕與爾,先前不但不深知他,真正大錯了,此人真聖祖皇考忠臣,朕之功臣,國家良臣,真正當代第一超群拔類之希有大臣也”,意思是雍正跟隆科多沒有交情,直到康熙去世之前,兩人合作辦了一件事才走到一起,正式聯手。

十四阿哥胤禵,康熙晚年撫遠大將軍,胤禛皇位有力的競爭者。

康熙去世前2個月,讓四阿哥胤禛查京倉,給他派了6個人,其中之一就是步軍統領隆科多,胤禛把隆科多分到和自己一組,兩人查京倉一個多月後,向康熙彙報結果,兩人的關係轉變就發生在這次的查京倉過程中,兩人談了什麼,達成了什麼,現在不得而知,只知道這時康熙病倒了,下旨不讓任何人探視,但隆科多利用手中職權放胤禛進去,每天三次請安,隆科多公開倒向胤禛。

北京166中學就座落在當年佟府遺址。

究其原因,為什麼隆科多倒向胤禛,個人覺得,還是價值問題,支持十四阿哥胤禵的皇子、大臣最多,勢力最大,自己支持胤禵充其量只是個參與者,況且已與八阿哥胤禩關係交惡,不可取,而支持勢力相對弱小的四阿哥胤禛,一旦成功將是獨功,首功,最後事實也得到了驗證,不但承襲了父親的一等公,爵位回來了,授吏部尚書,自己選官可以不經雍正奏請,還位列四位輔政大臣之一,與十三阿哥允祥並列。


圖文繪歷史


康熙58年2月,隆科多的父親去世。但直到後來,隆科多也沒有被康熙指任父親的職位,隆科多沒有去繼承父親的職位,可能就因這個事情對康熙產生了不滿,這是否就是隆科多在關鍵時刻背叛康熙,倒向雍正的原因呢?


在康熙朝廷上的一些奏摺之中,可以看得出來,隆科多除了完成自己本職的工作以外,也經常辦理康熙交給的一些秘密的事情。保障皇帝的安全,是九門提督的首要職責,受到重用的隆科多,為什麼在關鍵時刻倒向了雍正?雍正在剛剛上位的時候跟年羹堯說過他的舅舅科隆多。 有人覺得,雍正為了調和年羹堯和隆科多兩個人的關係,就故意把隆科多的職位提拔得很高。上面一次對話是在雍正當上皇帝之後,第1次跟年羹堯的對話。雍正當上皇帝之後跟年羹堯從來沒有見過面,年羹堯是不可能藐視隆科多的。對話中可以看得出來,雍正與年羹堯以前並沒有特別的注意到隆科多。說明隆科多最終倒向了雍正,是不久的事情。具體就是說康熙去世之前,隆科多選擇了雍正,而不是其他皇帝的兒子。
那麼隆科多在什麼時候倒向雍正呢?隆科多跟雍正必須有單獨的,而且經常性的接觸機會。隆科多被雍親王帶領著去盤查倉庫,這個工作很繁瑣,經過了9天的工作,全部被排查完畢,並且向康熙上報,後來康熙皇帝得了病。 按照常規理論來說,雍親王應該把京城的倉庫全部排查完畢,才能向康熙皇帝上報,為什麼還有三個沒有排查完畢,就向康熙皇帝上報。是否提前就知道了康熙皇帝的身體出現了狀況。可以推測的是,隆科多在這個時候,在雍親王的威脅利誘下決定歸附雍親王,隆科多最終幫助雍親王成為一代帝君。


大西瓜1432


我的觀點與前面4個自媒體截然相反,不是隆科多背叛了玄燁,而是愛新覺羅*玄燁一度忘懷了隆科多。

佟佳氏*隆科多據說是佟國維次子。《雍正王朝》中說他是佟國綱的兒子,叫佟國維是“六叔”。

但是不管哪個版本,佟氏隸屬鑲黃旗,而且是滿族權勢極大的貴族,佟佳氏二代女兒嫁給清朝皇帝順治與康熙,即愛新覺羅*福臨和他的兒子--三阿哥--愛新覺羅*玄燁。而且這個是孝莊太皇太后的授意,佟佳氏不可小視。

現在佟麗婭和佟大為也與佟佳氏大有淵源。

隆科多的姑姑是康熙的生母,姐姐又是康熙的繼後(前任是赫舍裡,索尼孫女),他是康熙的表弟,又是二舅子。所以他從小是御前侍衛,宮中長大的。

康熙出征準噶爾,曾在大小金川血戰,隆科多為康熙擋箭。由於索額圖謀反,斷了糧草,大軍陷入絕境,又是隆科多揹著康熙突圍,自己的水讓給康熙喝。

後來平叛班師回朝,直到隆科多傷好,他也沒有被康熙重用,一直在待職中。他的六叔也沒有提攜他。如此一個無職無權之人,似乎也被九子奪嫡的皇子忘了。

直到康熙聖躬不豫,叫張五哥傳旨隆科多到暢春園見駕,隆科多才轉運了。

原來,康熙不給他職權,是不讓他參與奪嫡,並且把他留給未來的新君--四阿哥雍親王胤禛。

聖旨就在“光明正大”匾額後面,“今有王四子胤禛,深肖朕躬,定能克承大統,特傳位於四王子。”

關於胤禛纂位殺父,修改遺詔,全是子虛烏有,遺詔由滿,蒙,漢,三種文字,怎麼也改不了的。

康熙給隆科多託孤時,把他以前中的箭塗成金漆,沙漠中隆科多的葫蘆塗上了紅漆,表示從未忘懷隆科多。

並且把京城衛戌部隊司令員(當時叫京城九門提督)職位委任於隆科多。

康熙是一邊流淚叫著隆科多乳名“小多子”,一邊吩咐著傳位事宜。

隆科多當時也是感動得熱淚縱橫,發誓要輔佐好新君,為大清江山肝腦塗地,在所不惜。

可惜,窮困乍富,一旦大權在握,就貪汙受賄,先與年羹堯爭權,後又同流合汙。並且縱妾李氏害死正妻,其世子不忿生母枉死,告發了隆科多。

終於導致隆科多數罪併發,但念他擁護新君有功,免去死罪,幽禁至死!

可悲可憐,可恨可嘆,隆科多也!



南雷霆峰


這就和雍正胤禛有關了,或者說他最後選擇站在了雍正胤禛這一邊,違背了康熙的意願,說是背叛也並不為過。

從康熙晚年言行來看,他的建嗣計劃中培養的對象是皇十四子胤禎,而不是皇四子胤禛。最後,卻是胤禛登上了皇位。從康熙死時的各種史料看,隆科多確實背叛了康熙。

一、雍正的上位。

隆科多和年羹堯是雍正得以上位的關鍵人物,沒有他們2個,雍正很可能會身死道消。

雍正胤禛腹黑,善隱忍,謹小縝密。他一方面在康熙面前表現“誠孝”和“兄友弟恭”,贏取康熙的信任,得以負責皇宮的守衛;另一方面在皇長子兩立兩廢和“九龍奪嫡”中長袖善舞,挑撥離間,合縱連橫,逐步在諸皇子中擴大優勢。而後,通過過人的手段,獲取了 胤祥、隆科多和年羹堯的支持。胤祥憑藉自己的影響力,暗中控制了拱衛京城的“豐臺大營”2萬野戰部隊;年羹堯在外主持軍務,負責控制和監視諸位皇子的軍隊,尤其是十四皇子胤禎的動向;隆科多身為九門提督,負責京城內的防務,可以調動三萬的武裝力量。

二、1722年康熙的駕崩

十一月六日康熙帝在南苑聽取胤禛、隆科多等人彙報通州查勘糧倉一事時“久議方散”。

十一月七日康熙宣稱“偶感風寒”。而宣稱“偶感風寒”後,又始終沒有任何治病的活動與記載。

十一月九日,康熙帝命令胤禛去南郊祭天,胤禛以“聖躬不豫”為名推辭不去,多次懇求留在康熙身邊,遭康熙拒絕。

十一月十日,胤禛一日三次派侍衛進入康熙寢宮,以後又每日不斷多次派侍衛進入,直至十三日晚康熙猝死。

十一月十三日醜刻(凌晨1-3時),康熙急召胤禛,胤禛當時正在南郊天壇,距暢春園騎馬不到一個小時即可趕到,但直至巳刻(上午9-11點)才匆匆趕到。胤禛為什麼連續8-10個小時始終不露面。

另外,從十一月十日起,直至十一月十三日晚康熙猝死,除胤禛一人進出五次,竟沒有任何一名大臣、皇子、后妃在現場;康熙猝死後,胤禛為其父更衣,也仍然沒有任何一名大臣、皇子、后妃在現場;而且康熙猝死後,從暢春園往紫禁城宮內移靈時,又仍然沒有任何一名大臣、皇子、后妃在現場。

在《大義覺迷錄》中,雍正說,八阿哥用他向康熙進參湯一事加惡名於他進行報復。

可見雍正給康熙餵食參湯確有其事,而當時康熙年老,平素尤其討厭參湯,雍正偏偏給他進補虎狼之藥,其心若昭。

可見,康熙死於非命,死於隔絕內外,死於內外勾連!

三、隆科多的作用

佟佳·隆科多(?-1728年),字竹筠,滿洲鑲黃旗人,清聖祖孝懿仁皇后之弟,一等公佟國維次子,清朝大臣。

隆科多能夠成為史書上公認的雍正從龍之臣其一,是因為他深得康熙信任,就任九門提督這一戰略要職,但是在雍正篡位之中,他背離了職責。一方面,他配合雍正隔絕皇宮內外,另一方面,康熙的病危是他第一個告知雍正,並及時布控京師,攔截通風報訊之人。最後,夥同雍正胤禛篡改密旨,完成了篡天之功。


所以說隆科多背叛康熙並不為過,從龍之功、位極人臣是他的抉擇,雖然最後也不得好死,但是當時的康熙已經不能給他更大的利益了。


田邊過客


隆科多哪兒背叛了康熙?

這種說法難道是因為真的是相信了那荒唐的雍正篡改遺詔繼位傳說?

隆科多出身佟佳氏。曾祖父佟養正、祖父佟圖賴、父親佟國維、舒服佟國綱均位居要職。姑媽是順治皇帝的孝康章皇后(康熙生母),姐姐又是康熙的孝懿仁皇后,此外佟氏家族還有很多人官至高位,當時有“佟半朝”之稱。隆科多出身於這樣的家庭,註定了他一生位居極品,成為康熙、雍正兩朝關鍵性人物。

康熙二十七年(1688)隆科多任一等侍衛,先後歷任鑾儀衛鑾儀使、襄白旗漢軍副都統、正藍旗蒙古副都統。四十四年(1705),“因所屬人違法妄 行,諭責隆科多不實心辦事,革副都統、鑾儀使,在一 等侍衛行走”。

到了五十年(1711)球,隆科多任步軍統領。從此,隆科多走上了人生巔峰。從這份扼要的簡歷來看,隆科多從未賦閒在家,也不會像電視劇《雍正王朝》裡演的那樣因為窮困潦倒而擔任“理藩院守監”,以至於同皇十三子允祥拉上關係。

康熙晚期,諸皇子爭奪皇位繼承權的鬥爭愈演愈烈,甚至直接威脅到了康熙本人的生命安全。而步軍統領官階從一品,相當於京城衛戍司令,手握重兵,它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

康熙就曾指出:“鄂倫岱、隆科多、順安顏,與大阿哥相善,人界知之。”隆科多雖然也參與了皇子之間的黨派之爭,但是隆科多能見風使舵,在大阿哥被圈禁後,沒有像他父親佟國維那樣支持八皇子,也未加入太子黨,在這種情況下,康熙仍任命他為步軍統領。

隆科多出任步軍統領後,康熙通過硃批,語重心長地告誡他:“你只須行為端正,勤謹為只,此任得到好名聲難,得壞名聲易,(你的)兄弟子侄及家人之言,斷不可取。這些人初次靠辦一兩件好事,換取你的信任,之後被對你欺詐哄騙。先前的步軍統領費揚古、凱音步、託和齊等,都曾為此所累,玷汙名聲。須時刻防範。慎之!勉之!”

字裡行間中透露出來康熙對隆科多的關愛之情,但康熙同時也指出,隆科多必須同自己的家人以及朋友保持距離,不參與結黨才可以保住步軍統領的位子。硃批中的告誡之語也讓隆科多如頭上高懸“達摩克利斯之劍”。做事非常謹慎。

隆科多謹慎行事得到了彙報。“五十九年,擢理藩院尚書,仍管步軍統領事”。在步軍統領的職責之外,康熙還交給他秘密人物,不僅專門委派他秘密監視被圈禁的廢太子和大阿哥,隨時密奏二人的有關消息,還讓他秘密監視京師內的宗室王公和部院重臣的動向。正是由於康熙的信任以及自身辦事的精明,在康熙駕崩之時,隆科多時除皇子外在康熙身邊的唯一大臣,在皇位繼承時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康熙在暢春園死後,隆科多宣讀了遺詔,由四阿哥即位,當時老四手足無措,隆科多提醒:“大行皇帝深惟大計,付授鴻基,宜先定大事,方可辦理一切喪儀”。於是老四派隆科多率軍警衛京城,關閉城門九天,“諸王非傳令旨不得進”大內,有效地防止了可能發生的政變事故。

隆科多是個十分精明的人,也很謹慎,因此深得康熙的信任,而他也並沒有辜負康熙的這份信任,從至今保留的相關史料中,沒有任何真憑實據可以證明,雍正收買了隆科多,陰謀篡改遺詔,畢竟對於當時握有整個京城部隊的隆科多而言,誰當皇帝都一樣,他之前又不屬於那個派系,無論誰上位,都需要依賴他來鞏固權力,完成權力的平穩交接。他實在沒有必要為了某些不必要的期許,而鋌而走險,這不符合他的性格,也沒有說得通的地方。

綜上,隆科多談不上背叛康熙,他應該是忠實履行了康熙遺詔的意願,遺詔幾乎不可能被篡改,一則是時間來不及,二則雍正也不可能傻乎乎地相信隆科多會支持他改遺詔,何況謹慎聰明如雍正也不會幹這種蠢事,畢竟改遺詔漏洞太多了,整個暢春園內又不全是他的人,而他自己本身在奪嫡之爭中,沒有什麼黨派勢力,根本不可能成事的。


江畔初見月


在歷史的發展長河中,留給人們很多謎題至今無法破解,例如清朝時期雍正皇帝的登基,雖然至今為止關於雍正皇帝是否是名正言順得到皇位的這個問題始終沒有得到任何解答,但是不能否認的是,雍正皇帝的登基繼位確實疑點重重,更加讓人感到意外的是,似乎雍正等徑合法性的唯一見證人就是隆科多。

按照一些史料記載可以得出一些結論,康熙在位期間是屬意於十四阿哥的,康熙希望讓他來繼位,所以對於雍正的登基讓大臣們感到十分意外,可是因為有隆科多的支持,所以雍正的登基看似沒有任何問題,但是這些疑點始終都沒有得到解決。按照這種觀點推論,雍正登基的關鍵人物,或者是合謀者,非隆科多莫屬。而隆科多在康熙一朝其實頗受重用,所以隆科多支持雍正其實就意味著他背叛了康熙,很多人認為隆科多選擇站在雍正這一邊是因為他是小人心裡在作祟,隆科多是一個以利益為導向做事的人,所以會支持雍正。其實這種觀點也有一定的道理,因為讓雍正屬於“冷門”,選擇支持這個人來繼承皇位就意味著他是頭功,雍正登基後隆科多的好處少不了,而事實也證明,在雍正登基後隆科多確實得到了很多封賞。

雍正在登基後,還特意說明他和隆科多之前的來往不多,而且為隆科多感到惋惜,因為在雍正看來,隆科多是一個難得的人才,這番話有一種含義在其中,如果雍正認識隆科多比較早的話就好了,其實雍正之所以這麼說,也是為了撇清關係,證明自己的登基繼位沒有任何問題,並不是和隆科多合謀而得來的皇位。但是無論如何,隆科多對於雍正的登基提供了很多協助,這一點上隆科多功不可沒。而隆科多背叛康熙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隆科多的心中,早已記恨康熙,所以才會協助雍正來登基,選擇背叛康熙。

其實按照史料記載可以發現,隆科多和康熙皇帝之間的密信往來十分頻繁,康熙曾經交給隆科多很多重要的工作,隆科多對此也是任勞任怨,但是有一件事讓隆科多耿耿於懷,就是隆科多的父親離世後,沒有指定任何人來繼承爵位,直到康熙過世也沒有再提起這件事,隆科多一直為康熙賣命,但是始終沒能得償所願,所以將這份仇恨記在心中。


歷史課課代表


首先隆克多並未背叛康熙,而其悲慘的下場是因背叛雍正造成的。

康熙是清入關後的第二位皇帝。但滿族的血統僅為四分之一。父皇順治為皇太極與蒙古女子莊妃所生。而康熙又是漢族女子佟臘月所生。所以從血緣關係看,他與佟氏更近。


清初的八旗制度有三種,正宗的是滿八旗。後陸續加入蒙八旗,乃至後來的漢八旗(其實是漢人組成)。曹雪芹的旗人身份就屬於漢八旗。後來有一種特殊的稱謂:如佟佳氏、某佳氏,其實是由漢族人而來的。

佟氏一門確實世受皇恩。《雍正王朝》中講的很明白,康熙的眾皇子皆稱隆克多為孃舅,而其六叔佟國維確實是康熙皇帝的親孃舅。


為報母恩,康熙多次向佟國維提出可舉薦佟氏後人朝中當差,結果落在了佟國維侄子一一隆克多頭上。直接接掌了京畿要職一一九門提督。

佟國維可謂老謀深算,雞旦不能放在同一藍內,他支持八爺黨,讓侄兒隆克多輔助四皇子胤禛。結果八爺黨失敗,雍正勝出,但細心的人會看到,他是唱著小曲離職的。

但最後的發展也出他意料,其侄子隆克多太不爭氣,關鍵時侯站在逼宮的八爺黨一邊。待雍正皇帝緩過勁來,隆克多已成永不得翻身的階下囚!

佟國維進退有據的一把好牌打成這個樣,怨天怨地己無用。只能怪他的子侄太不爭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