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從“光槍”到“能量手套”,漫談任天堂紅白機的神奇外設

導語:希望藉由此文向各位讀者介紹一些“新”玩具。

從“光槍”到“能量手套”,漫談任天堂紅白機的神奇外設

▲ 任天堂磁碟機外設

提起FC(紅白機)相信大家不會陌生,它既是很多國人的遊戲啟蒙,又是任天堂“帝國”最重要的基石之一。儘管距其誕生已近40年,無數玩家仍在緬懷這臺逝去的主機。2016年11月10日,任天堂順勢推出Mini FC(復刻版),發售後三個月全球銷量便突破150萬。毫無疑問,它的魅力穿越時空,永遠定格在了人們心中。

從“光槍”到“能量手套”,漫談任天堂紅白機的神奇外設

▲ 土豪金 MiniFC

然而其另一個身份,卻往往被我們這些追憶者所忽略——史上擁有外設最多的遊戲機。首先,彼時FC的機能並不強大,需要諸多設備協助。其次,配件利潤豐厚,無論是官方亦或遊戲廠商都樂意生產。最後,周邊拓展了主機的玩法。因此,於紅白機長達20年的生涯中,就湧現了成千上萬的外設產品。

從“光槍”到“能量手套”,漫談任天堂紅白機的神奇外設

▲ FC上跟隨拳擊遊戲發售的充氣人

今天,就讓我們來好好聊一聊其中的佼佼者,不知是否有人能認出他們?

光線槍

1984年2月18日,任天堂發售了FC專用光槍外設:Zapper(意為控制器)。在日本,人們則稱其為“光線銃”。同年4月,名為《DUCK HUNT》(中譯:打鴨子)的配套遊戲上市。短短數日後,遊戲便引發了另山內溥(任天堂社長)始料未及的銷售狂潮,它彷彿擁有一種神奇的“魔力”,無論大人小孩都被其折服。最終,《打鴨子》收穫了近乎恐怖的3000萬銷量,是除《超級馬里奧》外,FC上的第二大遊戲。縱然在35年後的今天,該記錄也極少有作品能夠企及。

從“光槍”到“能量手套”,漫談任天堂紅白機的神奇外設

毋庸置疑,光線槍絕對是中國玩家最熟悉的周邊,沒有之一。不過由於盜版水貨等原因,幾乎所有人接觸的光槍都是一個模樣。筆者很小的時候,就有疑問:難道就只有這一款光槍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詳細來說,彼時世界上的光槍樣式共分兩類。一邊是美版造型,其外形設計偏於科幻,直白的說便是玩具化。設計思路受制於歐美國情,配色必須使用灰色或橘色等特殊顏色,以免跟真槍混淆發生意外。我們國人所使用的,多是這個版本。

從“光槍”到“能量手套”,漫談任天堂紅白機的神奇外設

另一邊是日版造型。相較於西方社會,日本對於槍支的敏感度度不高。他們設計的光線槍完全以真槍為模板。例如,任天堂為配合遊戲《WILD GUNMAN》(中譯:荒野槍手)的首發,就設計了以左輪手槍為原型的光槍。

從“光槍”到“能量手套”,漫談任天堂紅白機的神奇外設

1989年2月15日,Bandai為推廣自家遊戲《Space Shadow》,甚至將衝鋒槍的造型直接搬上光槍外設的舞臺,取名為“HYPER SHOT”,意為超級射擊。

從“光槍”到“能量手套”,漫談任天堂紅白機的神奇外設

Family Basic套組

上世紀80年代前期,電腦狂潮席捲全球。市場上,除去專業級的“正規電腦”外,也有不少遊戲廠商嗅到了商機,他們將自家主機偽裝成“家庭電腦”,行遊戲之實。而任天堂將代號“GAMECOM”的秘密產品命名為“Family Computer”(即FC),便源自對這股潮流的追逐。既然名為“電腦”,總要有款像樣的鍵盤和程序。

從“光槍”到“能量手套”,漫談任天堂紅白機的神奇外設

1984年6月21,任天堂推出了《Family Basic》擴充套件,內容包含編程卡帶與專用鍵盤。如果你以為這是一款敷衍的產品,那就大錯特錯!任天堂特意找來HUDSON與SHARP兩家公司,共同開發了供其專用的NS-Hu BASIC語言(詳見註釋1)。作為FC歷史上首個具備電池記憶功能的卡帶,《Family Basic》不光擁有那時少見的“占卜”與“計算器”功能,還能夠真正進行遊戲程序的編寫。曾有多家日本電腦愛好者雜誌,刊登過由它創造的遊戲。而後來,風靡國內的“小霸王學習機”,其設計靈感也來源於此。

從“光槍”到“能量手套”,漫談任天堂紅白機的神奇外設

▲ 《Family Basic》的運行界面

特別插一句,為了讓購買者更好的使用編程模組,任天堂在卡帶裡內置了大量圖像素材,例如馬里奧、動物與交通工具等等等等,可以說是誠意十足。但令人惋惜的是,整套外設的售價過高,需14800日元(與紅白機售價完全一致)。這也導致直到今日也少有國人知曉《Family Basic》的存在。

從“光槍”到“能量手套”,漫談任天堂紅白機的神奇外設

▲ 套組提供的

*注1:NS-Hu BASIC取自Nitendo(N),Sharp(S)與Hudson(Hu)。

R.O.B機器人

於遊戲周邊的發展史中,R.O.B(Robotic Operating Buddy)機器人或許是最為特殊的存在——它並非為玩家設計,而是為了打動頑固的美國零售商。1984年末,當紅白機在日本市場的佔有率突破90%之時,任天堂將目光望向了大洋彼岸。但與預期不同,在國內高歌猛進的FC,卻在北美折戟沉沙——沒有一家零售商願意銷售這款產品。不管任天堂做出何種努力,都收效甚微。畢竟,一年前“雅達利大崩潰”所摧毀的不僅僅是一家公司。

從“光槍”到“能量手套”,漫談任天堂紅白機的神奇外設

北美地區負責人荒川實最終打破了僵局。他敏銳的察覺到了人們對於“機器人”的偏愛,並將其反饋給了母公司。在得到“天才設計師”橫井軍平的幫助後,專為北美市場打造的R.O.B機器人橫空出世。新穎的創意讓那些疑慮重重的商人們眼前一亮,北美遊戲市場的大門得以向任天堂敞開。不過R.O.B機器人後來的命運卻十分坎坷。一方面,它的創造初衷就帶有極強的“功利性”。另一方面,考慮時代的侷限性與任天堂的技術實力,也無力打造出足夠有趣的玩法。隨著《超級馬里奧》的降臨,它也逐漸消失在了玩家的視野之中。

從“光槍”到“能量手套”,漫談任天堂紅白機的神奇外設

▲ R.O.B機器人

但正是這一款小小的外設,讓歐美市場重拾了對電子遊戲的信心,也徹底改變了我們的娛樂世界。

頂級車手控制器

1988年12月17日,Varie公司發行了一款FC競速遊戲《Top Rider》。單以本體素質來看,實在乏善可陳,你甚至能於多處看到Sega名作《摩托車大賽》的影子。但它依靠別具一格的外設,牢牢吸引了玩家們的目光,在激烈的日本市場上佔據了一席之地。

從“光槍”到“能量手套”,漫談任天堂紅白機的神奇外設

即使以今天的眼光來審視,充氣摩托依舊堪稱“神器”。雖然它專為兒童設計,使用方法與整體外觀也與市面上的氣球玩具別無二致,,卻可以輕鬆承受一個成年人的重量——有位體重140斤的油管UP主,對其進行了長達120分鐘的“暴力測試”,充氣摩托依然能夠正常使用。再搭配獨有的“扶手”控制器(內置機械陀螺儀),僅通過肢體傾斜,就足以完成對賽車的操縱,給人一種真實駕駛的錯覺(笑)。“體感遊戲先驅”的名號,實至名歸 。

從“光槍”到“能量手套”,漫談任天堂紅白機的神奇外設

能量手套

如果想要盤點FC上那些神奇的外設,就永遠繞不過能量手套這個“坎”。它即是紅白機上最酷炫的外設之一,又是消費領域中VR技術的首次試水。它的“身世”也如此奇特——其製造商Mattel彼時的當家產品,正是暢銷全球的芭比娃娃。

從“光槍”到“能量手套”,漫談任天堂紅白機的神奇外設

1985年10月,“能量手套”被擺上了美國商場的貨架,零售價80美元。憑藉科幻感滿點的外形,產品一經上市就獲得了廣大玩家的追捧。短短42天,銷量便突破65萬套,隨後而來的聖誕購物季,又讓“能量手套”的熱潮更上一層樓。因供不應求,其價格甚至曾躥升至135美元,一時間風頭無量。

從“光槍”到“能量手套”,漫談任天堂紅白機的神奇外設

不過它與R.O.B機器人的命運一樣,註定只能曇花一現。不到一年光景,“能量手套”就慘遭下架。隕落的原因也並不複雜——它什麼都好,就是無法拿來玩遊戲。噴神James曾在第14期《The Angry Video Game Nerd》(簡稱AVGN)中,對其進行了瘋狂的吐槽。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能量手套”沒有任何能力對玩家的操作進行準確應答——你想移動,它就攻擊;你想攻擊,它就移動;你什麼也不動,它就自己動。簡單來說,毫無遊戲體驗,失敗也在情理之中。

從“光槍”到“能量手套”,漫談任天堂紅白機的神奇外設

但出乎意料的是,這個於遊戲圈暴死的外設產品,卻在其他領域演繹著自己的傳奇。極具特色的外形,讓它在影評作品中大放異彩。例如,你能在《猛鬼街》中看到“能量手套”的身影,在電影《The Wizard》(中譯:小鬼翹家)裡,其又是主角的終極武器。除此之外,它也深受極客們的喜愛。2017年,“能量手套”就曾被改造為無人機控制器,也有人用來它來彈奏音樂。

從“光槍”到“能量手套”,漫談任天堂紅白機的神奇外設

“能量手套”可能是所有FC外設中,活的最好也最久的那一個。

結語

誠然,礙於篇幅所限,例如POWER PAD、早期的3D遊戲眼鏡、《運動會》專用手柄以及高橋名人連點器等周邊無法一一介紹。但我落筆的目的已然達成——既希望藉由此文向各位讀者科普一些“新玩具”,又彌補童年時的缺憾。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這些“奢侈品”,在我們那個年代實難企及。於文章的最後,也有個問題想留給大家:在你們的遊戲生涯中,遇到過什麼新奇的外設嗎?歡迎跟帖討論。

從“光槍”到“能量手套”,漫談任天堂紅白機的神奇外設

▲ FC麻將遊戲專用手柄

文章較長,感謝您的閱讀,我們下次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