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水田耙地怎麼找平?

田俊超白


水田耙地要想找平,首先你得以田中水位為基準才行啊,要想把水田找平,並不是現在的農用旋耕機可以一次性把水田找平的,也不是傳統的耕牛一次性用鐵耙可以完成的。

水田耙地真正要找平,有如下辦法

按照過去耕牛整地來說,首先應該是讓牛把田地翻耕轉來烤坯過冬,冬天讓冰雪把土壤凍散,到了春天早稻插秧的時候,田裡就放水讓牛用鐵耙把犁坯子耙散,這時候田中就有了水了,你如果發現哪兒高一點兒,就用糞船把泥巴撐到低處去撒開。


過一段時間耕牛又要把土壤翻耕一遍,這時候你應該是田裡下底肥打氮胺的時候了,你撒過肥料之後,耕牛會再發一遍橫耙與直耙,打一遍蒲滾,儘量把高處的泥巴往低處耙開一些,然後再會用長竹齒粑耙一個圓圈的,這時候你如果還發現田中不平,就只能夠用平板人工去背平了是吧。


現在機械化耕田一般情況下都是用旋耕機耕種田地了,旋耕機打一片把田裡的稻草與青草壓下去的時候,你田裡應該是經常灌水了,到了稻穀下泥,或者是拋秧時,再請旋耕機打一遍,這時候如果你發現田裡不平,那就只能夠用人工去找平了,因為機械化並不適合於非常稀的泥巴,淺腳田還行,對於我們深腳田來說,第二次整地連旋耕機都下不去了的,一下去就會陷在水田裡出不來了,所以,深腳田找平第二次只能用鐵蒲滾船去操作了,萬一有找不平的地方,只好用人工去處理它了是吧。


所以,七星老農個人認為,水田耙地無論你是用機械化也好,用耕牛與人工也罷,一切以田中水平線為基準的,也就是說你耙田時,在田裡放10公分的水,按水平線耙田一定會找平的。大家認為呢?歡迎大家都發表評論!

[熱愛生活,喜歡交流,請大家多多關注七星老農回答,不勝感激!]


七星老農


幾年前,家裡把老黃牛賣了,換了一輛耕地拖拉機。又到了犁田耙地得農忙時節,以往我在家的時候,父親總是抱怨鐵疙瘩不如耕牛好使。

水田耙地想要平,關鍵看田裡的水的高度。相對而言,田裡的水越淺,地就能耙的越平(前提是水至少要能沒過低窪處,如果整片田都乾涸了,想要耙平就難了)

父親對於耙地自然是相當有經驗了,從十幾歲開始耙地,轉眼幾十年就過去了。父親還跟我們講過給別人耙地的經歷:

那時候,村子裡分到每家每戶的承包地不多,打理自家那一畝三分地時間富足。為了能掙些外快,父親曾給鄰村的人家耙過地。那時候幹活,都是帶著傢伙什的。父親牽著牛,扛著耙去給別人耙地。父親說,那時候給人家幹一天活才1.5元,中午在僱主家吃一頓飯。如果主家的伙食不錯,父親就會幫忙把主家的水田裡的水放淺些,就能把地耙得更平些;如果遇上吝嗇的僱主,那就把水田裡的水存滿些,這樣表面看過去也是平的,其實有些高低落差都被水蓋住了。這樣,不但人能輕鬆些,自家的牛也不會那麼累。

我們南方的水田,一般要犁兩遍,耙兩遍:第一遍犁完像是有壟一樣,第二遍就把壟犁平;耙地第一遍是橫著耙,順著田埂,第二遍是豎著耙,沿著山坎。控制好水平線,哪裡凸起就把多餘的泥土耙走,哪裡低窪就把土耙過去,這樣一塊地就能耙平整了。

說了這麼多,補充一點,把田耙平的好處:剛插秧時,不會導致凸起處缺水,秧苗被曬死,低窪處秧苗被淹,遲遲長不好;到了秋天收穫前,曬田的時候,不會導致低窪處曬不幹,更方便作業。

最後重複一下父親的嘮叨,鐵疙瘩真的不如牛拉犁耙,單就耙平來講!


以上是一點的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感謝閱讀,期待你的關注。對於如何把地耙平,你有什麼好方法呢?歡迎留言吐槽、批評指正和補充。

——END——


一點三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歺,粒粒皆辛苦"。古人早就為我們道出了種莊稼的艱辛,珍惜來之不易的糧食。

我在農村生活幾十年,知道種田的農事和艱辛,只是近幾年才出來打工,把我種田的和耕整田地的一些事項及經驗說一下,和大家交流,不當之處請在評論區評論。



以前種早晚稻兩季,種過水稻都知道,到了驚蟄開始春耕,是空田先把田翻耕過來,用耙把犁坯子耙爛,或用鋪磙鋪爛。待早稻浸種催芽,整好秧田,把早稻種下進田裡。
氣溫漸漸高,早稻秧要栽大田了,要把先前翻整的水田又用犁翻過來,平整,見下圖:


平整水田,顧名思議,有水才能平,水就是平水儀。稻田裡水不能太大(多)也不能太小(少),水太多了,不知哪裡泥土高,哪裡低,水太少了,整成泥糊,看不出高低。稻田裡的水沒過低窪,高處現凸就可以。丘陵地區水田有裡外之分,即高坎邊(裡)與瀝水邊(外),平整水田先從裡邊把泥土趕往外邊,也就是把高處往低處趕。不走冤枉路,又要把田整平,靈活機動。平原地區水田不存在裡外之分,高處泥土往低處趕就行了。

7月初,早稻穀成熟,收割後,用犁把谷茬翻入泥土,再用鋪磙壓平。早稻田泥土很滑的,沒有死泥的,也有直接用鋪磙壓平了插晚稻秧。

稻田若是前茬作物是油菜,油菜收割後,為了趕栽早稻,先用犁翻耕,用耙或鋪磙把泥坯整爛,整爛後又用犁耕一遍,再平整後插晚稻。

以後,有了耕整機(機耕犁),耕整水田用耕整機,速度快,效率高,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近些年,有了大型旋耕機,有個人買了旋耕機出租。農戶請旋耕機整田,甩掉了犁尾巴,幾千年的牛耕田地被機械化代替。


我們地處丘陵地區,
現在,老家是一季稻種植,產量一千多斤,還是撒播呢,感謝袁隆平袁老研究的雜交稻。

以上圖片均網絡下載。


馬遠國


也是沒有時間和條件,不然老夫現場直播整田大法。隨著五月的臨近,秧苗也在淅淅瀝瀝的雨中茁壯成長,昨天也趁天晴風小去打了除小米的藥,秧苗也長勢喜人,也蓄勢待發以備五月的栽插。

火紅的五月初始,就開始開閘放水灌溉農田,五一勞動節,農民正是大顯身手的時機,套上牛,開上旋耕機,微耕機馳騁于田地間。

大田的平整對手栽,機栽秧苗大有關係,如果高高低低不平整,要麼秧苗栽了冒猛子,要麼被曬苗,這對豐產有很大影響。

那麼大田在牛耕,機旋完成後,角角落落都會落下不平,這時就需要人工整理了,就是所謂的抓田,抓田並不簡單,而是一個氣力活,技術話。

少時每每五月農忙來臨,抓田都是站在高處,越抓越不平,後來父親告訴了我怎麼抓田才平整。現如今仍沿襲父親的方法。

第一,大田水不能太深,深了看不出田的平整度,用釘耙攪起點渾水不中用,雖然省力,但田不平。

第二,大田水位在四五公分左右,如果是牛犁的,應站在犁溝中抓,邊抓邊把裸露的農家肥或一些禾茬禾樁踩在犁溝裡。

第三,以五公分水為水平,把露出水面的犁砝抓到低處,再用釘耙找平,保持水位或根據秧苗大小添加水位。

第四,如果是微耕機犁的,平整度更差,但水位也得在四五公分左右,應站坑坑凹凹處抓,至到田砝不露出水面。另外探探踩踩四角沒犁過來的田用鋤頭挖過來,找平。施好底肥準備移栽。

看後是不是真農夫寫的通俗易懂,是經驗實踐理論的統一。





田地之間一農人


水田耙地找平是水整地的一個重要的工作,將田面攪出來泥漿是次要的,把田面找平才是重中之重。田面平整度較為均一,秧苗移栽後補水省事、施用二次封閉藥的效果也好、也有利於機械收割作業。

南方和北方的水整地方式有些區別,我就以我們黑龍江農墾的水整地方式來說一下水整地如何找平。在我們黑龍江農墾,水整地都是使用拖拉機帶動攪漿機搭配帶著拖板的手扶拖拉機進行整地,先用攪漿機攪出泥漿,在用帶著託板的手扶拖拉機減少天面的高低差。

水整地的時候,要淺水作業。這就要求泡田時就要灌淺水,水層達到土垡片的2/3即可。水層過深,拖拉機作業時水面太深來回的晃盪,根本看不到那高、那低,這樣的作業方式怎麼能夠找平田面。所以,淺水作業,做到攪出泥漿的同時能有一層花達水即可,這樣的話那高、那低一眼就能看出來。如果有較大的高低差,可以使用攪漿機將高處的泥漿拖到低處,讓田面高低相對的一致。如果只是有一些小的偏差的話,就可以在攪漿之後使用手扶拖拉機帶動的刮板一點點的找平。

正常來說,水田的田面有一些高低差是正常的,只要不是過於嚴重就沒什麼問題。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在拖拉機和手扶拖拉機轉彎的地方一定要注意,這些地方最容易出現低窪的情況。而且拖拉機的車轍印一定要用手扶拖拉機的水耙輪好好的找一找,否則移栽時不管是人工還是機械,在車轍印的作業都是比較難得。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扶好耙子牽好牛,手持鞭子跟後頭。眼晴田中四處望,田地高低瞄準向。水田耙地很簡單,這個技術易不難。田有高低不平整,高處泥土低處搬。來來去去走幾回,田地平整好栽秧。




農家福報優秀通訊員


問:農民耙田如何找平呢?

耙田找平不難,全憑藉經驗,而可以藉助梯子。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瞭解更多農村趣聞趣事。

以前農民耕作時採用三犁三耙或四犁四耙,即犁田和耙田各三次或四次,前面幾次在年前,最後一次則在栽秧前。水田只有找平了才便於栽秧,不致使水淺時局部秧田無水,如此保證整塊田的水稻生長均勻。



一、年前犁田耙田時簡單找平

第一次犁田要在收稻穀不久,稻田裡的水不用放來丟,目的是用犁鏵把稻樁翻埋入泥土裡腐爛,準備收再生稻的則要等到收完再生稻以後再犁田。一個來月左右稻樁開始腐爛就可以耙田了,這次耙田只消簡單地找平,所以只用耙子完全夠了。


在冬至前,就可以開始第二次犁田耙田了,也不用放水,此次為「犁寒田」。與第一次間隔一個月左右不同,此次無需間隔,在犁田後就可緊接著耙田。經過第一次犁田耙田後,稻樁和雜草已腐爛得差不多了,所以對這次找平更順利。對於水田裡泥土凸出之處,農民可像玩滑板那樣一隻腳在耙子上,另一隻腳墊後,甚至可直接站在耙子上讓水牛拉著走一短距離,如此可把冒出的泥土壓實。

二、春耕栽秧前放水或用木梯「刮」

前兩次都沒有放水,目的是為了保水,怕遇到缺水年歲。但由於受水的干擾,水田仍沒能完全找平,所以在春耕栽秧前的找平尤為重要。

水深了對栽秧不好,所以此次要放掉大部分水,留十公分深就差不多了,耙子平著水平面耙就可以找平了。當然,有些地區方法更快一些,把木梯放到水裡,人拖著木梯在水田裡走,不平的地方即被木梯「刮」平了。


三、直接用人踩平

而現在,農藥化肥的幫助,一些地區減少一次變為二犁二耙,即在收入冬後犁田耙田,再在栽秧前來一遍。更有甚者連犁田和耙田都省了,只在栽秧前拔掉朽爛的稻樁和雜草,用腳在稻田裡挨著踩,即可簡單地完成找平。

以上就是刺楸對農民耙田時如何找平的介紹,如果覺得回答得還行就點個贊並順便關注一下吧,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