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腦子一熱投資農業虧成了無底洞,退守兩難該怎麼辦?


腦子一熱投資農業虧成了無底洞,退守兩難該怎麼辦?


導語

四大家魚養了7年了,年年虧,現在很迷茫,我該怎麼辦?我的果樹是豐收了,但是價錢賣不好,賺不到幾個錢,搞農業怎麼就這麼難?可否請你們農業專家出出招。


這幾年,不管是個體還是企業都在進入農業,特別是先富起來的一批人,手裡有了錢,懷念故鄉,想那種詩酒田園的生活,在鄉村振興的號角下農業已成投資風口,都看準農業是個朝陽產業!

腦子一熱投資農業虧成了無底洞,退守兩難該怎麼辦?


然而,現實很殘酷,這些投資者,因為不懂農業,帶得滿懷希望進來,現實回報他們的卻是個無底洞,把家底全掏了也填不滿!

腦子一熱投資農業虧成了無底洞,退守兩難該怎麼辦?


的確,看到身邊有的農業投資人一直虧著,前年我們在做福建羅源縣的項目時,來接我們的甘總開著一部破車,告訴我們:當時在廣州還掙了一些錢,開著奧迪衣錦還鄉的!當時在公司任總監,經常帶著員工去農莊開會,從中看到很大的商機,就回到老家自己也整了一個農業園,幾年了還沒有看到收益。這不,把奧迪換成了凱越!請你們來給我們規劃規劃,尋求發展。我回答他:“規劃只是給你們拋磚引玉,自己也要學習新的知識,更新理念,瞭解好政策掌握市場風向才行”,不然,後面的黑洞會越陷越深。

腦子一熱投資農業虧成了無底洞,退守兩難該怎麼辦?


一、投資農業的黑洞到底有多深?


農業,對於莊嫁人幹農家活,是養家餬口的職業,自產自銷圖個溫飽,剩餘的賣掉,小有餘錢也還知足,對生活要求不高,種得再好不會營銷,

吃虧就在不懂生意經。

工商資本投資農業的,過去大多都是馳騁商海的成功者,浪尖上的智慧者,懂生意,會算帳,無論對事業對生活都要求高,往往就是這個高要求,鑽進了好高騖遠的黑洞進行大手筆投入,然而又不懂農業,按過去經驗式出牌,吃虧就在不懂農業中的巧幹,一味的蠻幹,怎麼不是無底洞!?

腦子一熱投資農業虧成了無底洞,退守兩難該怎麼辦?


你會說,你們只捧著書本跟我們談理想。投進來了,才知道有多難!是的,創業不易,想幹好農業更不易!為什麼別人能成功,而你卻失敗了?

腦子一熱投資農業虧成了無底洞,退守兩難該怎麼辦?


1、不懂農業的黑洞有多深?

2016年湖南邵陽市幾個小夥子,打電話要求我們去指導,說:我們在村裡承包了三百多畝地,已經養了幾十頭牛了,還想栽60多種水果,這樣四季有果摘也就四季有花開了,這個環境一美呀,客人就多了,來了有牛內吃,走時還可以買些牛肉走。我調侃他們說:你們還真敢想那,這樣的項目我們沒法指導,也不敢指導!首先,大量養牛你做過環評嗎?他說不知道。除了養殖場一二百畝地,你要擠種60多種水果,技術支撐呢?種植密度之大,花粉交叉授粉會結什麼樣的果?還有病蟲害的相互感染,你將棵粒無收。按這個思路投資,將砸進深不可測的黑洞。

腦子一熱投資農業虧成了無底洞,退守兩難該怎麼辦?


2、不作市場調查的洞有多大?

2017年湘西龍山的一個黃老闆,在吉首開酒店掙了四五百萬,偶然的一次去到同學在鳳凰古鎮邊上打造的一個花海主題農莊玩,看同學每天有幾萬元的進帳,他心裡癢癢的,立馬回到自己的家鄉龍山,離縣城8公里的地方租了300畝地。從花的品種,技術人員,都要的是朋友的原班人馬投資300萬也開了一個花海農莊,開張40天門票收入40多萬後就門可羅雀了,到了關張的地步,黃老闆想不明白,非要我們過去想想辦法。

腦子一熱投資農業虧成了無底洞,退守兩難該怎麼辦?


我告訴他:鳳凰是什麼地方?中國十大古鎮之一,每天新遊客之多,其人流之大你算一下,當門票收入就是你的幾十倍,還不算餐飲、其他的收入。龍山是個什麼地方?湘鄂兩省偏僻地交界的邊陲,人員稀少,都是就近的住戶,看了一次不會來第二次。你不做好市場調查就瞎投,不選擇好產業項目就盲目的做農業,如果再不轉型,這個洞會越投越大!

腦子一熱投資農業虧成了無底洞,退守兩難該怎麼辦?


3、小聰明鑽農業政策的洞有多吃虧?

這個就不用贅述了,大棚房拆除中帶血的教訓牽涉之廣之殘酷震動了國人,多少投資人一夜間被拆得一無所有。不吃透政策,不按法理出牌,儘管一時的便通矇混過關,一旦政策動真格的,撕開這個人情下的口子,就是一個無法彌補的萬丈深淵。

腦子一熱投資農業虧成了無底洞,退守兩難該怎麼辦?


4、只鑽進農業一產,不著眼二產三產將於黑洞中難見天日!

有個規劃項目委託人對我說:你還叫我養四大家魚,我都養了7年了,年年虧,現在很迷茫,我該怎麼辦?這魚塘的護坡就花了我幾十萬,怎麼賺得回呢?

他只盯著一產(養魚),不做其他二產、三產的疊加,僅僅把魚賣給魚販子,是很難賺錢的!這個不叫投資農業,充其量是幹了一個農民養魚的活,還得靠天吃飯,你說這樣的洞中看得見發財的天日嗎?不虧才怪!

腦子一熱投資農業虧成了無底洞,退守兩難該怎麼辦?


用這些思維投資農業,滿腔熱血進來,唉聲嘆氣離場是必然的!以上四點你踩了哪個雷、掉進了哪個坑?

二、投資農業到底是不是個無底洞?


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都把投資農業看成是個無底洞,中國人民餐桌上的東西都要依靠進口,這是個滅頂之災的設想,一旦進口受阻,沒有了農產品,將是個什麼樣的慘狀?可想而知!

看咱中國人民的餐桌上越來越豐富的農產品,說明,農業做得好的大有人在,說不艱難是假的,可哪個行業容易?作為我們這一行,寫材料熬夜經常到零晨一兩點鐘,出差一坐就是八九個小時的車程,下車接著爬山考察地形,不出差在家休息,這所謂休息不過是學習新的知識,然後形成文字為後來人答疑解惑;醫護人員一天連做幾臺手術,經常看到主刀醫生爬在手術室地下就睡著了,這個世上沒有有一分工作是不辛苦的,也沒有一份工作是容易的。

腦子一熱投資農業虧成了無底洞,退守兩難該怎麼辦?


農業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同樣又是一個兼容性很強大的平臺,發展空間大,用武之地多,用好了幾個方面,幹農業是很有奔頭的:

腦子一熱投資農業虧成了無底洞,退守兩難該怎麼辦?

1、技術,引進科學的生產力,自己不懂可以借力(請專業技術人員)

2、做好市場調查,選擇好品種和項目,不要盲目行動;

3、國家政策是鐵律,紅線永遠不要去碰,大國策面前,人情關係保不了你幾十年的發展期;

4、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才有出路。


有人會問:老是聽你們講一二三產融合,怎麼融合?下面我用最通俗的案例說說這一二三產怎麼融合:

就拿上面養了7年魚的老闆來說,目前他的基本條件是魚塘與基本農田,魚塘是死水,高附價值的品種養殖是需要優質水源的,只能把四大家魚養好(一產)+進行產品加工(發展二產)+做出魚的餐飲與休閒特色服務產品(發展三產)無形中從只靠養殖的收入增加了二產加工,三產餐飲與休閒的收入形成的產業鏈條(這就是一二三產融合)。

腦子一熱投資農業虧成了無底洞,退守兩難該怎麼辦?


只盯著一產養魚,不做其他的產業疊加,僅僅把魚賣給魚販子,是很難賺錢的!

除了養這四大家,我們建議他利用手上現有的資源(流轉的農田)增加稻魚、稻蝦、稻鱉、稻蛙等這些附加值高一點的品種進行立體種養,發展親子活動,作些文化創意,從而提高一二三產的融合粘度,進一步提高附加收入,把基地當平臺,把產業當成基礎的載體,接納城市周邊的人群,承載更多的農事體驗活動以增加更多的收入。至於技術,可以介紹有豐富的水產專家進行專門的指導,也可以長期聘請。


腦子一熱投資農業虧成了無底洞,退守兩難該怎麼辦?



他對我說:你說的這些,都是別人搞過了,沒有新意。的確沒有新意,農事不外乎就是種植與養殖,最普通的反而是最接地氣的,因為,民以食為天!你本身就是搞水產的,難道要脫離水產主題去搞新奇異的工業活動?搞別人沒有搞過的產業?當然,不是不可以,成熟的技術和經營模式都做不好,基礎都沒打牢,新奇異的的東西別說經濟上你承受不起,技術上的風險也太大。

腦子一熱投資農業虧成了無底洞,退守兩難該怎麼辦?


同樣的行業天天有人開張,有人關張,為什麼有的人做得風生水起,有人的虧得一塌糊塗,凡事都是在乎人去做;不能說別人已經做了的行業就做不得了,就是老套了。吃的問題,吃得好、吃得開心的是永不“過時”的東西!問題是怎麼讓別人吃好,在於你不斷學習鑽研;怎麼吃得開心在於你怎麼去創新;然後是讓客人買得開心,在於你的產品是否加工的口味和良心質量的保證。

腦子一熱投資農業虧成了無底洞,退守兩難該怎麼辦?


守著這麼好的省會城鄉結合部,把一產魚養好了,圍繞水產上多做些品種,把二產加工好,把三產服務好,結合親子農業活動教育好了,還怕沒有客人來。

腦子一熱投資農業虧成了無底洞,退守兩難該怎麼辦?


他說周邊的朋友說農業難,不要搞了,是的,他們可以說這個話,因為他們沒有鑽進這個洞。可你自己已經投進來了,還抽得出來嗎?退就血本無歸!只有進,才有出路。作為農業,為大眾所接受的,市場佔有率高的才是最接地氣的方案!

腦子一熱投資農業虧成了無底洞,退守兩難該怎麼辦?


曾國藩曾說: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通俗點解釋,就是謀求特別重大的事情,與眾人商量七嘴八舌,會動搖你的意志,也會破壞你的信心和情緒。最終一事無成!誤的是自己。

當然,天災人禍,任何行業都難免,各有各的禍事!比如:做農業,尤其是做種植和養殖的朋友都知道,環境因素、氣候因素以及不可預料的自然災害,農產品價格波動。還有原材料、人力成本價格普遍上漲,推高了農業生產的成本,產力過剩造成滯銷等風險。

腦子一熱投資農業虧成了無底洞,退守兩難該怎麼辦?


比如:前幾年養殖小龍蝦賺錢,一跟風都去養小龍蝦。養殖的人多了,今年很多小龍蝦養殖戶都說不好賣,沒錢賺了。

可是餐飲市場上吃的蝦並沒有跌價呀,所以說一產幹不過二三產的。


腦子一熱投資農業虧成了無底洞,退守兩難該怎麼辦?


今年喊小龍蝦賠本的,多是純一產養殖戶,真正把基地做成養龍蝦又同時做餐飲的,還增加了親子活動進行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基本上衝擊不大,價格賣得也不錯。

腦子一熱投資農業虧成了無底洞,退守兩難該怎麼辦?


做農業要潛下心來做,要做有心人,多學多看(多學習相關書刊,多去實地考察學習),不可閉門造車。不要排斥科學,排斥經驗,這些經驗都需要知識分子來總結與分析。

如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的名譽校長袁隆平院士,大部分的日子都是蹲在田間地頭,對世界貢獻之大有目共睹已不必言說。別的教授專家同樣把自己的專長服務於社會,張建國教授13年聯繫五強溪水庫,把五強溪水庫的休閒魚業做進全國十強。

腦子一熱投資農業虧成了無底洞,退守兩難該怎麼辦?


圖為張建國教授

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專家談再紅的許多金點子帶活一個個農莊與村莊,讓許多的農業投資人繞過險坑。

腦子一熱投資農業虧成了無底洞,退守兩難該怎麼辦?


左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專家談再紅

不要老罵專業技術人員是“磚家”,動不動就下結論說:理論不聯繫實際!哪一門學科和經驗不是專家們總結的?既便是前人的經驗智慧,也是需要用知識去總結的,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科技興國,科技興農。

三、政策規範化更有利於農業發展


“大棚房”整治後,對休閒農業打擊很大。國家已經出臺相應有利於休閒農業發展的政策,分門別類的區別對待,事前做好功課,做好規劃,給發展一二三產融合的用地空間,多規合一,從簡化用地審批手續開始。


腦子一熱投資農業虧成了無底洞,退守兩難該怎麼辦?



四、退守兩難該怎麼辦?


第一個辦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就是投資農業最好的辦法。國務院《關於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重要舉措,是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探索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建設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的必然要求,是培育農村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的有效途徑,是促進農民持續較快增收的重要支撐。


腦子一熱投資農業虧成了無底洞,退守兩難該怎麼辦?



第二個辦法:穩步發展。建議從小規模開始做,容易控制風險,切不可認為農業簡單,有初始資金就猛投。摸索著前進,船小好調頭。資金不夠多的控制在三百畝左右,不可以貪大求全。資金多一點的,看準了成熟產業的可以進行規模化,為二產和三產留出發展的空間才有後勁。

腦子一熱投資農業虧成了無底洞,退守兩難該怎麼辦?


第三個辦法:做到“四勤”。常人道,人勤地生金,人勤天降財——1、手勤(捨得幹)2、嘴勤(捨得開口討教)3、心勤(善於動腦學習)4、眼勤(多走動觀看別人的成功經驗)

目前,投資農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已經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以前幹農業虧了的,通過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也在步入良性軌道。湖南寧鄉市湘都生態園、長沙海天山莊、百果園、光明村、青天寨、常德津市青苗村都是由一產發展二產,三產融合成功的典形案例。

腦子一熱投資農業虧成了無底洞,退守兩難該怎麼辦?


第四個辦法:做好規劃。休閒農業的規劃設計,不是過去傳統的景觀設計等,而是包括策劃規劃一起的規劃設計,同時產業佈局融合在景觀創意當中,景觀創意更多的是出自產業,為產業服務的;每個景觀都蘊含贏利點的農業三產融合規劃制定好方向,科學系統的有目標的一步步發展,才不至於象無頭蒼蠅一樣肓目的發展產業,無序的亂搭亂建,最後拆拆建建的損失。

腦子一熱投資農業虧成了無底洞,退守兩難該怎麼辦?


談再紅與湖南農大畜牧專家張彬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