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4 火箭的误区:死亡五小,小的只是“型号”?

欢迎来到「 」:

图| 来自网络

文| V视角看球

德安东尼是欧洲最伟大的后卫,这个没有定论,这里也不做争论!你说德安东尼是跑轰教父,我也不做太多反驳。对于德安东尼的定义,我认为他是疯狂的篮球实验家,虽然小胡子爷爷不是出色的临场指挥官,但我认同他是完美的体系搭建者!

火箭的误区:死亡五小,小的只是“型号”?

魔理论坚定地认定三分球和篮下上篮是最极限、最高效的比赛手段,而两分中距离投射则是低阶而劣质的进攻方式!这种疯狂的脑洞,在防守至上的千禧年后的第一个十年被提出,成为了各大崇尚防守的专家们的一致嘲讽对象。小范干迪和锡伯杜这样的教练虽然从来没说过,但他们的内心,一定是嘲笑而抗拒的…

火箭的误区:死亡五小,小的只是“型号”?

尽管纳什在德安东尼的1.0版本里打出了让联盟惊艳的体系篮球,但最终被马刺残酷镇压后,小球的反对者们用传统篮球的大旗耀武扬威的宣泄:“跑轰?看看活塞五虎吧,那才是真正的篮球…”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

前面似乎跑题了!但时代的确已经悄悄地变了,很多人还在怀念过去那个针锋相对的年代,NBA却已经悄然被“跑轰之旗”插遍城头。德安东尼药瓶里的化学公式,已经被验证成了时代的定律,没错!这就是他的时代。

火箭去年取得的巨大成功,让全联盟都看到了体系引领效率,更先进的生产力是低下打法效率所无法比拟的!火箭用灯泡双核心后卫塑造的“德安东尼跑轰2.0”版本,让全联盟侧目,65胜的战绩,用残缺整容把四星勇士逼入抢七的墙角。德安东尼,已经把他实验室的样品变成了热门的商用产品。毫无疑问,小胡子爷爷是成功的!

德安东尼的跑轰现实上要求有强控场的后卫,阵容的运动能力和投射能力要足够突出,这两个要素决定了球队的阵容必须以跑跳能力更强的后场和锋线作为阵容的架构基础,高大内线由于机动性能差,转换能力不足,被客观上排斥在体系需求之外!

休斯顿火箭本赛季采用CP3、哈登、戈登、塔克、法里埃德的五小阵容作为首发,保罗180cm,哈登196cm,戈登193cm,塔克198cm,法里埃德203cm,这样的阵容足够小,也足够快。但是进攻端缺乏高空轰下能力,防守端容易被内线碾压,对手只需通过少许挡拆,就能够形成大错位,火箭无数次内线被凿穿,就是例证…

火箭的死亡五小,只剩下了“小”

卡佩拉受伤,火箭客观上面临内线无人可用窘境,启用兽性打发的法里埃德也确实是无奈之举!但火箭目前的阵容,真的走入了“小”的误区!

火箭的误区:死亡五小,小的只是“型号”?

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死亡五小呢?

所谓的“小”,事实上是对机动性能和运动强度的要求。更快的转换能力,更强的投射,更高的支配球效率,和更难的战术完成能力,这才是小球的真谛。火箭现在用戈登出任小前锋,进攻端终结强而牵制弱,拉扯空间的能力强而杀伤力欠缺,锋线的无力,已经成为了火箭的阵容硬伤!

当下球员的运动能力和投射能力早已经不是10年前球员能比拟的,杜兰特、字母哥这种210cm的外线球员,更快,更准,更硬,当大个拥有了小个的天然属性,那么所谓的“小”早已经不能再仅仅在身高上了,大个的天然的身高臂展,无论在进攻端还是防守端更是天然的优势,那么被混淆的所谓的“小”,我们必须重新定义…

火箭的误区:死亡五小,小的只是“型号”?

火箭当前的确对于阵容的配备存在误区,这既是现实的无奈,也是一味固执追求跑轰效果的强弩之末!阿里扎这样的优质3D尚且可遇而不可求,克雷.汤普森、保罗.乔治这样锋线上攻防一体的顶级小前就更加奇货可居了!

今天败给森林狼,内线被凿穿,身高劣势对于对手的三分球限制形同虚设,防守端因为“小”而吃尽苦头,无限换防因为强度上不去成为了对手mismatch错位吃的甜心,这样的防守火箭自然不会好。

进攻端火箭投射能力的缺失,让对手压根不用去贴防你矮小的锋线,反正比你高,一步上抢的封盖足够干扰你矮小而脆弱的神经…外线牵制力下降,内线有没有卡佩拉这样的高个灯塔吃饼,对手可以肆意纠缠哈登和保罗,即便双核一起轰下60+,也没有杀人诛心的威慑力,毕竟hard模式下的防守压力,无疑会让任何MVP精疲力尽!

火箭的体系曾经让人艳羡,现在却也让人无奈。这是时代发展的阵痛,爱迪生发明直流电却被特斯拉的交流电夺取了电器时代应用革命的天下…

德帅,奔驰说汽车发明者再次发明汽车,那么我们的火箭是不是可以再次自我革命,迎来“新跑轰时代”下的伟大胜利呢?

最后,RUN AS ON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