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著名作家格非散文《走進鳳凰城》,請欣賞

著名作家格非散文《走進鳳凰城》,請欣賞

湘西的鳳凰城是一座風情別具的古城,傳說有一對鳳凰從這裡拍翅而起,小城便有了這麼一個美麗的名字。

走進鳳凰城,感覺小城的確有著鳳凰一樣美麗迷人的風采。山水相依,鍾靈毓秀,是小城生動的容顏。微雨過後的小城,空氣格外的清新,遠處的山巒上縈繞著一層薄霧,青 翠欲滴的山林在薄霧中時隱時現。田野是綠的,山巒是綠的,沱江的水也是綠的。

沱江是繞過小城邊廊的一條河,河水清瑩澄澈,河底的水草清晰可見。河上漁舟盪漾,欸乃聲聲,幾隻慵懶的魚鷹隨漁翁的號子扎進水中,蕩起圈圈漣漪,恰似你擴展的思緒。 河畔,有阿妹在淘米、洗菜、搗衣、照身影,陣陣杵聲與姑娘的歡聲笑語相應和。那些由木 柱做架,以縱縱橫橫的杉木板做壁,支撐起湘西富有民族特色的吊腳樓,壁連著壁,簷接著 簷,懸掛在高高的河壁上。連同木樓後面的青山倒映在沱江清澈的波光裡,那和諧、淡雅的 意境,只有從唐詩宋詞或水墨畫中才尋得見。

著名作家格非散文《走進鳳凰城》,請欣賞

在鳳凰城中,到處能讀到歷史的滄桑。沱江中有座石墩搭成的小木橋,古時為一步一墩的“踏巖”,是人們從北門進城的必經之路。北門又稱“壁輝門”,城門上的城樓依然完好, 雄偉壯觀。古城樓兩端沿江岸築有城牆,高近兩丈,為紫紅色砂石壘成,建成於康熙年間, 現在依然保存完好的一段約有500 多米。古城所有的小巷都是由青石板鋪就,這一塊塊從山 裡背來的青石板,縱橫交錯成小城的血脈,每一條小巷的青石板都被人們的腳板打磨得油光 發亮,無疑是小城歲月的見證。

走進臨江老街,滿眼是陳年的磚牆和古樸的木板門檻。說是街卻沒多少店鋪,更沒有招惹人眼的廣告招牌,臨街的多數房屋敞開著門扉和窗子,很坦然地任你觀覽。幾束斜陽 投身的光影裡,偶爾有挑著山貨挎著揹簍的人匆匆掠過。門邊窗前,不時就有老嫗、孩童好 奇的目光,看風景的我分明成為他們陌生的風景。在小街幽深而神秘的氛圍中,喚起人們對 一個久遠年代純樸民風的回憶,恍然依稀,我彷彿回覆到沈從文先生筆下的歲月。我似乎聽 到一陣熟悉的腳步聲,朦朧中看見“邊城”裡的爺爺、翠翠、大佬……向這邊走來,看見沈從 文先生朝他的故居走去。

著名作家格非散文《走進鳳凰城》,請欣賞

沈從文先生的故居位於城南中營街,是那種典型的南方四合院,看上去很古老。院中有用石板鋪成的小天井,天井四周為瓦木結構的古屋,有正屋、前屋各三間,廂房四間。 屋子不大,卻優雅怡神,沈從文先生在這裡度過了他的少年,正是這種古樸雅緻的環境陶冶 了他的性情,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在沈從文先生的書房,臨窗是一張大書桌,沈從文先生 的《邊城》就是在這張桌子上寫成的。

鳳凰城有著古老的歷史淵源,這裡有古寺、古塔、古閣、古城牆和古吊腳樓,有奇山、奇石、奇水、奇泉和奇洞。一方山水養育一方人,小城也是奇人輩出的地方,有鴉片戰 爭中抗英的民族英雄鄭國鴻,有文壇泰斗沈從文,有著名畫家黃永玉……那份人傑地靈的榮 耀成了小城源遠而神聖的文化風景。

古城鳳凰,裝點你的美麗風景,不僅是這裡的青山綠水,不僅是那獨特的風情,更是那方土地上的堅韌、勤勞和純樸的人們。

著名作家格非散文《走進鳳凰城》,請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