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本土博士比不過海歸?博士求職艱難

本土博士比不過海歸?博士求職艱難

隨著我國博士生擴招,越來越多的碩士生走上了讀博之路。

尤其是從2018年起,碩士生的數量持續飆升!博士生的數量也有明顯的增多。

但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研究生的就業情況越來越嚴峻,特別是博士生。”

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本土的博士生畢業後難找工作,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

今天主要以一些求職經歷和大家分享一些博士生求職之路的辛酸史,希望大家能夠善待博士生!!!

“因為我是女博士,被用人單位排除在考慮範圍之內”

本土博士比不過海歸?博士求職艱難

一位女博士,本碩博都畢業於211名校,雖然學術能力一般,但在讀博期間也發表了3篇CSSCI核心期刊。

2018年畢業後,個人深深感受到了單位對女博士的不友好,自己一直找不到滿意的工作,最大原因是因為自己的性別。

對比同時期的小夥伴,男博士好找工作的就業形勢非常明顯,男生相對來說更受用人單位的青睞。

在面試時,面試官只追問兩個問題:“有沒有結婚?”“如果結婚瞭如何處理好工作與家庭的問題”。

整個過程,提問的問題與工作方面根本沒有太大關係,也可以明顯感受到企業對女博士的顧慮。

雖然企業沒有明說,但個人心理也非常清楚與明白,這種對女博士“不友好”的隱形看法實在是無奈。

“因為本科畢業於非雙一流院校被拒絕”

本土博士比不過海歸?博士求職艱難

一位男博士,本科在普通院校,但碩博階段都在北京985高校。

讀研期間還拿到了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證,在國外交換學習了半年,發表過不錯的論文,還在空閒時間為海外學生授課。

本想畢業後在高校做一位老師,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簡歷還順利投遞到了一所211院校的文學院的。

經過學院的面試後,面試官基本紛紛同意。但在第二輪院校面試後,卻被拒絕了。而拒絕理由是:“第一學歷非211以上的院校”。

現在,即使是取消了明面上的不友好條文,但最終篩選還是依然存在這現象。

最後,這位男博士去了一所非211師範院校,而該高校的應聘標準要求是“第一學歷必須是全日制本科”。

其實換個角度說就是:第一學歷是專科的博士已經被暗中拒絕了。

“海歸優先於本土博士的不友好”

本土博士比不過海歸?博士求職艱難

男博士二號,本科畢211院校,碩博士985院校。

學術成果非常突出,是個真材實料的學霸,但就業方向也是高校,同樣受到了“土博士”不友好的對待。

其實,在各個高校及科研院校招聘啟事中,也提及到:“具有海外學習經歷者優先”。

不過,高校對海歸的寵溺也早已是公開的“秘密”。

現在每年都會有大量博士畢業,而他們大多數的選擇都是高校、科研院所繼續科研工作。

但實際上招聘的職位卻很少,需求小人數多,加上海外學者的參與,競爭力一下提高了幾個層次。

作為博士,他們是經過層層選拔,還有過程中的大風大浪才得以畢業的。

但目前職場及大眾的看法都存在許許多多的“不友好”,要承受來自同齡人的房、車和孩子的暴擊,還要承受職場當中存在的各種碰壁。

最後,請善待我們身邊的博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