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32家銀行股中有15家仍“破淨”,後續有無超越大盤的行情

在今年以來上證指數上漲30%的情況下,銀行板塊的整體漲幅不到20%。

A股32家銀行股中,目前處於“破淨”(即股價跌破每股淨資產值,市淨率低於1)狀態的還有15家(包括工農中建交五大國有銀行),市淨率在1-1.5的11家,市淨率在1.5以上的只有6家。理論上,股價應該大於每股淨資產,當股價跌破每股淨資產時,意味著投資者對公司的資產質量比較悲觀,只有打折扣了才願意買。

隨著中國宏觀經濟企穩,作為目前估值相對低的板塊,銀行股後續有無超過大盤的行情?

32家银行股中有15家仍“破净”,后续有无超越大盘的行情

今年銀行基本面大概率是穩健的,外資正在快速加倉銀行股

從券商研報來看,銀行板塊還是比較被看好的。

國盛證券銀行業分析師馬婷婷團隊認為,繼續看好銀行板塊投資價值的理由在於,當前銀行板塊估值水平僅0.98倍,處於歷史較低水平,3月經濟數據表現超預期,經濟預期邊際好轉,資產質量預期修復。一季報,銀行業績增長確定性高,貸款驅動生息資產增速穩中有升,支撐收入同比高增,銀行加大不良認定標準和撥備計提力度,短期適度壓低利潤增速,長期做實資產質量,有利於估值中樞提升。金融供給側改革框架下,監管鼓勵銀行支持民營、小微企業,未來或將持續出臺對中小銀行的利好政策。

華泰證券金融業分析師沈娟團隊認為,當前外資正在加速進入A股市場,銀行股有望受益。MSCI於2019年2月28日決議將分三個階段將大盤A股的納入因子由5%提升至20%。5月的半年度指數審議(去年為5月15日)將完成第一步:將納入因子提升至10%,據測算有望為銀行股帶來294億元增量資金。2019年1月、2月滬深股通北向資金分別淨流入607億元、604億元,顯著高於2017年及2018年各月。銀行是滬深股通持倉比例最高的行業之一,持倉市值佔比達8.7%(2019年4月10日),外資流入有望促進銀行股估值提升。滬深股通持股數據顯示,2019年外資正在快速加倉銀行股,1-3月滬深股通銀行股持倉市值增加264億元,接近2018年全年的增量(281億元)。銀行作為基本面穩健、低估值、低波動、高股息率的板塊有望得到外資的持續青睞。當前銀行板塊基本面處於量升價穩狀態,寬信用傳導下規模有望持續放量,受益於貸款定價下降緩慢及同業利率快速下行,息差有望在上半年保持平穩。

中泰證券銀行業分析師戴志鋒團隊認為,銀行股低估值蘊含對經濟悲觀的預期,而近期的經濟數據和社融數據是在不斷修復市場對經濟的悲觀預期。經濟反彈,市場有分歧。但銀行股更看重經濟的安全邊際:核心指標是資產質量,資產質量主要看企業能否活著還利息。所以,近期經濟數據變化表明:今年銀行的基本面大概率是穩健的,預期是存在修復的。經濟預期改善+低估值高息率能推動銀行的上漲行情。隨著中長期資金和機構資金的持續入市,銀行板塊有望持續吸收資金,推動板塊持續上行。

417“國常會”會對銀行股產生哪些影響

4月1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抓緊建立對中小銀行實行較低存款準備金率的政策框架。

目前,我國有近5000家商業銀行,結構分層較為清晰,分為國有大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及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其他銀行(村鎮銀行、民營銀行、互聯網銀行、外資銀行等)。2019年1月25日降準實施後,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基準大體可分為三檔:大型商業銀行13.5%、中小型商業銀行11.5%、縣域農村金融機構8%。

華泰證券金融行業分析師沈娟團隊認為,小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基準本就較大型銀行低,國常會提出的建立較低存款準備金率的政策框架有望對其形成更大利好。中小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基準較大型銀行低2個百分點,較低準備金率的政策框架體現了對中小銀行的政策持續傾斜。低存款準備金率的政策有利於促進中小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一方面,存款準備金利率較低(法定準備金1.62%、超額準備金0.72%),準備金率降低有望釋放更多資金投向收益較高的資產,為銀行息差提供呵護。另一方面,將釋放的增量資金用於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中小銀行本就是民企和小微業務的主力軍,具有合理控制投放節奏、有效控制信用風險的能力。綜合來看,中小銀行的資產增速有望提升,受益於降準優化流動性結構、同業負債成本持續處於低位,息差有望保持穩定。疊加資產質量穩健,不良貸款剪刀差已經消化,

天風證券廖志明團隊認為,417國常會新舉措對中小行構成明顯利好,或進一步催化銀行股行情。降準資金用於貸款投放可顯著提振業績,利好中小型銀行。廖志明舉例,當前上市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多數處於第二檔,其10%-11.5%的執行法準率距離縣域農村金融機構的7-8%仍有約3%的下降空間。保守估計,若股份行/城商行法準率下行1%、農商行下行2%,釋放資金用於小微貸款投放(利率5.5%),將為其帶來0.5億-13.3億不等的額外淨利潤,對2019年淨利潤增速平均提振幅度有3.5 %(假設信用成本1.5%/年,提振效應也有2.2%)。

廖志明表示,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再降1%,對大行雖有影響但可控。“首先,“綜合融資成本”再降1%,而非貸款利率降1%。根據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鋒此前的公開演講,商業銀行降低貸款綜合成本,可從降低銀行資金來源成本、降低貸款管理成本、落實續貸政策、降低利率之外的附加成本四個方面來進行。此外,大行存量普惠型小微貸款佔比普遍不到10%,對業績的實際影響不大。”

中泰證券戴志鋒團隊認為,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行業格局將呈啞鈴型分佈。一頭是頭部銀行成為金融綜合性服務平臺,對標國際金融大型集團;一頭是眾多中小銀行,聚焦當地,特色化服務實體經濟。頭部銀行和有特色的中小銀行的競爭護城河會持續加深。

哪些銀行最受券商看好

個股推薦方面,受訪的券商分析師共同的觀點是推薦小微、零售業務具有優勢的銀行,但每個券商的推薦標的略有不同。

華泰證券沈娟團隊認為,看好資本充足與零售轉型突出標的,如成都銀行、常熟銀行、平安銀行、招行銀行。

中泰證券戴志鋒團隊推薦彈性較大、季報業績好的中小銀行:南京銀行、興業銀行、江蘇銀行和常熟銀行;同時看好頭部銀行中長期價值:招商銀行、寧波銀行、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

國盛證券馬婷婷團隊推薦估值低+性價比高,基本面邊際改善的興業銀行、南京銀行。同時看好小微、零售業務突出,引力能力和風控過硬的招商銀行、寧波銀行、常熟銀行。馬婷婷團隊還表示,經濟預期企穩,應當關注大行的補漲機會。

天風證券廖志明團隊主推興業銀行、南京銀行、貴陽銀行以及零售銀行龍頭平安銀行、招商銀行,低估值且漲幅較小的工行、光大銀行、江蘇銀行等銀行也值得關注。除此之外,他認為大行年初至今漲幅極小,有內在補漲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