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追夢龍江:三山兩水一片城,灣區樞紐名鎮可期


追夢龍江:三山兩水一片城,灣區樞紐名鎮可期

前言:“智慧龍江 夢想家園”,龍江是一個有夢想、敢於追夢的地方!“一旦出發 必須到達”,龍江鎮正是以這樣的決心,聞雞起舞,日夜兼程,風雨無阻,開創出眾多的“龍江模式”、“龍江做法”。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是順德區率先建設廣東省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實驗區起始年,隨著粵港澳大灣區、佛山一環創新圈的深入推進,龍江將迎來多重機遇。龍江鎮正以“順德區擔當有為先進團體”榮譽稱號為激勵,再掀幹事創業新熱潮。

為此,龍江鎮聯合順德城市網推出“追夢龍江”特別創意策劃,展示龍江成果與優勢,釋放龍江發展思路;激發龍江追夢熱情,再築龍江新優勢。


追夢龍江:三山兩水一片城,灣區樞紐名鎮可期

龍江擁有三座山,城市圍繞山體與交通不斷髮展。(李海廉攝)


從順德最早的人類活動區,到順德人口數量最多的鎮街之一;

從順德最早的“桑基魚塘”誕生地,到連綿不絕的大街小巷。

“三山兩水一片城”一語道出龍江這座城市的特殊魅力,擁有珠三角內鮮有的豐厚自然稟賦,更形成了一片大城的氣候。

龍江這座城市雖不如大都市般,有密集的聳立雲間的樓宇,但確確實實是一座具有輻射力的旺城。龍江、龍山,“兩龍”的活力遠近聞名。

如今,隨著備受矚目的5平方公里的龍江中心區不斷推進,恰逢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進,龍江鎮城市格局塑造令人無比期待。一座大灣區內的樞紐名鎮呼之欲出。


追夢龍江:三山兩水一片城,灣區樞紐名鎮可期

錦屏山下景象。(李海廉攝)


三座山與交通發展奠定優勢格局,各領風騷

龍江是國家重點鎮、廣東省中心鎮。其中,中心鎮即意味著龍江是一個具有較好區位優勢、較強經濟實力、較好基礎設施、較大發展潛力、對周邊地區具有一定輻射力的區域重點鎮。

根據考古依據,順德最早的人類活動區域是在龍江鎮左灘村麻祖崗,依水而居的原始部落,繁衍生息。

依山傍水聚族而居是人們居住的特性。龍江鎮大金山、龍峰山、錦屏山均自然聚集村落。加上星羅棋佈的河涌,相連貫通,幾乎每一條河涌都連接著一個村莊,依山傍水,“山水龍江”極具嶺南水鄉特色。

自然的,錦屏、龍峰二山將全鎮分為龍江、龍山和裡海三個自然區域,人稱“二龍拱珠”。著名的“兩龍”說的就是龍山、龍江,有江湖地位的“兩龍”就是對地區城市、經濟、文化等發展的綜合認可。

除了依山傍水發展,龍江的城鎮形成影響更多的是區位與交通。龍江是珠三角西部重要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之一,是海南及雲、貴、川、桂等西部省區進入珠三角的門戶。

G325國道、S121省道、順番路等道路對龍江城市格局形成有著巨大影響。“馬路經濟讓龍江鎮城鎮發展與道路走向一致。道路建設也讓城市出現橫縱相連,拉動片區融合。20多年前,龍江鎮政府的南遷是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事件,龍江的城市發展重心也逐漸南拓,龍江鎮城市現代化進程也隨之加速。”龍江鎮國土城建和水利局總工室負責人葉文介紹道。

佛開高速、珠二環高速、樂龍路、豐華路、北華路、東華路……更多重點道路讓城市發展加速,兩龍片區加快融合,形成更具規模效益,功能互補的城市。

龍江醫院、盈信廣場、天湖森林公園、圖書館、新行政服務中心、大型樓盤、高端酒店……龍江的城市發展日新月異,城市服務和城市消費一直輻射著九江、勒流等周邊地區。

而裡海片區則一直保持著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農業與文化旅遊業並重的城市形態也獨具魅力。如今,裡海片區正一步步被打造成為文旅特色小鎮。


追夢龍江:三山兩水一片城,灣區樞紐名鎮可期

龍江高標準規劃建設中心區。(規劃圖)

高標準規劃,5平方公里中心區將奠定城市地位

在“粵港澳大灣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後,區域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顯著提速,廣佛江珠、肇順南深兩條城際鐵路,以及規劃中的佛山地鐵5號線為龍江鎮城市發展將帶來巨大影響。

在歷史機遇面前,龍江鎮去年展開了龍江中心區城市設計國際競賽,選出最優的設計方案。

龍江新城中心區總用地面積達約5平方公里,更擁有2300多畝連片的新城區土地儲備,這樣連片大面積的發展空間,足以媲美北滘鎮的“一張藍圖繪到底”。

在龍江鎮的發展格局中,中心區定位為“山水龍城、夢想家園”,將打造成為區域級產業、商務、商業和生活服務中心,成為灣區創新創業的夢想之地、龍江人民共享的幸福家園。

“有機生長”理念是規劃的一大亮點。規劃單位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我們把城市比作一棵樹,龍峰山就是樹的根。龍峰山與龍湖將形成“山水相連”的城市格局,形成一條貫穿龍江新城的生態主幹;沿生態主幹保留沙富湧、躍進河等歷史水系,形成多級側枝,延伸到新城的每一個組團。如此一來,各組團都能通過側枝與主幹和根系相連,互為依託,共同成長為一棵枝繁葉茂的城市樹。”

打造龍江新城景觀中軸線;規劃連通天湖森林公園與金紫公園的一體化步行棧道;採取TOD模式開發站點;打造特色商業街,形成中心區宜人尺度的濱水活力街區;建設慢速宜遊的慢行交通網絡,鼓勵步行、自行車等慢行交通工具出行;建設新興產業集聚區,打造160米的龍江之芯、打造立體化的城市綜合體;計劃建設龍江文化藝術中心……根據目前規劃,每一個項目都讓人期待不已。

對於龍江鎮中心區建設以及整個城市未來發展規劃,香港全創國際資源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首席研究員肖建恩表示,龍江鎮在多重機遇期對城市進行規劃建設,很值得期待,整個城市的崛起將為未來發展帶來巨大影響。“龍江鎮有獨特的產業集群,未來的城市規劃發展要根據產業發展對城市的需求來進行滿足、調整,與其他新城區建設須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另外,隨著輕軌、地鐵等重大項目的到來,龍江的城市規劃與格局再造也需要著眼未來,包括如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來綜合考慮。”肖建恩說道。


追夢龍江:三山兩水一片城,灣區樞紐名鎮可期

左灘景色宜人。(李海廉攝)


把裡海片打造文旅特色小鎮,愛惜“舊城記憶”

謀篇佈局,通盤考慮,除了規劃龍江中心區,龍江鎮還對裡海片區發展有更明確的規劃定位:打造成為優質的文旅特色小鎮,將在充分保護當地自然和保育文物資源的前提下,科學、合理開發文旅產業項目。

裡海片區擁有珍貴的“山水”資源,山水相間,還有大片的基本農田保護區,農田幾乎包圍裡海片區。裡海片區更擁有左灘等美麗村居,自然資源豐富,人文積澱深厚,環境十分優越,交通也十分便利。

文旅特色小鎮規劃範圍包括左灘、東頭、東海、南坑等村居。左灘則是切入點,正通過整合周邊鄉村、基塘、水域等資源,打造以生態旅遊、農業觀光、文化體驗為主題的旅遊文化區。

甘竹灘洪潮發電站歷史展示館、市黨員教育基地揭牌、本土院線電影《左灘》上映、“尋味順德”美食文旅產業園落戶東海村等一系列動作,讓文旅特色小鎮雛形初顯。

城市建設該是這樣有繁華,有靜謐,有快節奏,有慢生活。除了在裡海片區打造文旅休閒區,龍江鎮還在舊城改造中特別提出要塑造好“龍江記憶”。包括以忠臣直街、人民路、豐華路、沿江路和龍江大涌、新開湧為水陸肌理,活化區域內的古祠堂、古民居、民國公所、百年老街等歷史建築,有序推進錦屏山(紫雲閣)廣場、貞女橋公園等自然人文特色景觀,再現嶺南特色的水鄉文旅小鎮。

“龍江大涌、新開湧一河兩岸及周圍可以說遍佈人文景點,明清時期民居群、祠堂、民國公所、石板街等都很好,另外,光明碾米廠、仁園、貞女橋公園、紫雲閣等等,都是美妙的‘龍江記憶’,值得改造好,串珠成鏈,使龍江有一個連片的更具味道的城區。”龍江市民田先生如是期待。(鄒建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