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楊元慶發出,無人愛“我聯想”的感嘆,大家怎麼看?

東震木


我不知道楊元慶有沒有說過這樣的話,因為我查不到相關信息,不過我們不糾結於這句話,既然說到聯想,那我們就來說說聯想這些年在手機領域的表現。

其實要說做手機,聯想才是國內手機行業的老大哥,在多年以前,當華為、OPPO、VIVO、小米等廠商還沒開始做手機,或者不成規模時,聯想手機已經佔據了國內國產手機市場的大部分份額,當之無愧的國產手機第一。靠的是什麼?靠的是運營商渠道。在功能機時代,乃至智能手機時代初期,聯通、移動、電信這些運營商佔據了國內手機銷售渠道的大頭,聯想靠著與這些運營商合作,通過話費套餐、優惠購機等形式,基本是輕輕鬆鬆躺著賺錢。

這樣的日子過了挺多年,或許是養尊處優久了,逐漸失去危機意識和戰鬥力,當移動互聯網的風口來臨時,聯想毫無察覺。移動互聯網的大勢下,國內各手機廠商開始轉型和爆發,華為、OPPO、VIVO這些從功能機時代過來的廠商,都開始學著蘋果,轉型做起大屏智能機,而一些新興企業,包括小米、魅族等,也看到了風口,加入手機行業,雖然這些國產品牌手機一開始的產品和市場表現還比不上蘋果、三星、摩托羅拉等國際大廠,甚至看著還比較山寨,但這些廠商一直在前行,一直關注國內用戶的需求,不斷學習其他品牌,改進自己的產品,同時,在營銷方面,也不斷通過各種廣告和社交媒體渠道發聲,逐漸佔領國內用戶的心智。

總之,通過幾年的不懈努力,國產手機逐漸走出了自己的局面,開始受到國內用戶的大規模認可,走上高速發展的道路,而這時候的聯想,做了什麼?基本什麼都沒做,只是象徵性地推出了幾部貼牌智能手機,產品基本與其他國產廠商比不了,這時候的聯想,在手機領域已經落後一大步了。

但聯想好像還沒開始慌,畢竟作為上一個手機時代的王者,聯想足夠有錢,認為自己有足夠的資本保持體面,其他的國產廠商在他們看來只是小弟,只要大哥一發力,瞬間就能超過諸多的廠商。但再往後過幾年,事情發展好像超過了聯想的想象,華為、小米、OPPO、VIVO、魅族等廠商市場份額不斷提高,加上諾基亞、摩托羅拉、HTC在智能機時代的衰退,國產手機迎來了發展的爆發期,以前屬於聯想手機的市場份額,現在幾乎被其他廠商瓜分了個精光。

這時候,聯想開始重視起來了,但為時已晚。運營商渠道在銷售手機方面的影響力已經微乎其微,相反,互聯網平臺、線下品牌店成為新的銷售主要渠道,國內的用戶,早就對聯想手機失去了認知,他們只知道,買國產手機,就那麼幾個品牌,聯想是什麼?

所以,這時候的聯想,已經追不上其他國產手機品牌了,儘管聯想內部開了無數次誓師大會,儘管聯想大大加快了新機的發佈節奏,但對於市場幾乎無濟於事。聯想幾乎失去了手機業務。

去年,常程擔任聯想手機業務的總負責人後,開始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變,不僅經常在社交媒體上與其他手機大佬展開論戰,在產品推新方面也激進了許多,全球首臺滑蓋全面屏手機、首臺驍龍855手機、首批5G手機……在手機領域沉默多年的聯想,明顯變得活躍起來,這也要感謝聯想多年以來的積澱和強大的資源,才能讓聯想在這個逆勢中繼續撲騰,聯想手機的市場份額一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但幾個月過去,聯想手機又沉寂了下來,因為其他國產手機的勢頭實在太猛了,現在的國產手機,已然成為一個個巨頭,不再是當年聯想眼中的小弟,並不是聯想一發力就能夠追得上的。華為一身的黑科技傍身、小米擁有大量追求性價比的粉絲、OPPO和VIVO創新設計光彩奪目,在這麼一個巨頭百花齊放的時代,在這麼一個馬太效應越來越強的時代,聯想要重回一線,幾乎已經不可能了。

所以,可能楊元慶看到其他品牌強勢的表現,心裡也難免會羨慕,畢竟國內手機曾是屬於聯想的時代,僅僅過了這些年,聯想已經被這個時代拋棄。

此時的聯想,無能為力。



科技扯談官


首先明確一點,楊元慶個人沒說過這個話,至少我是沒找到。這個感嘆其實是自媒體根據當前聯想在國內處境而發的文章中所採用的一種觀點,簡單的說標題黨也成。

當然,那些自媒體能做出這種論調我覺得也是聯想咎由自取的吧,這些年對於國內用戶忽悠的太多了,而現在都2019年了,用戶都不是傻白甜,知道哪些企業是好的,哪些企業對用戶不友好。

一個企業想要有自己的粉絲,想要有自己忠實用戶,想要有愛它的人,先不說它在行業中的地位,是否能引領行業,但至少它的行為得對得起用戶,對得起用戶對他的愛戴,值得用戶去尊重。以此對照的話,那顯然聯想在諸多方面是做的不夠的,並且不僅沒有對得起用戶,甚至在傷害用戶。

最簡單的來說,聯想電腦大頭很多都是機構的採購單,但是就是對於這樣的單子,聯想給出的機器都是低配高價,從這些機構、政府等部門賺取了高額的利潤。但是這些部門的採購費用說白了都是全國人民的繳納的稅收,你聯想通過這其中大肆賺取利潤相當於是在從我們百姓頭上坑錢。

再比如聯想常年拿愛國做宣傳,但是在9.18的國恥日宣傳武士刀,Y50斷軸時全球可退還唯獨不包括國內用戶,這樣的行為算是愛國?至於閹割版在國內更是流行,如Y400、Y500、Y510、T410這些型號均進行了閹割。國內國外區別對待,但是自己國家的卻低人一等,這算啥?覺得自己人好欺負,割韭菜?

一個對自己國家用戶不尊重的企業,自然也得不到用戶對他的尊重和愛。所以,也就難怪那些自媒體會發出這樣的觀點,這都是聯想自作自受。



Lscssh科技官


從初中我們就已經在課本上學到了“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可為什麼這麼簡單的道理,聯想就不懂呢?

作為國內最大的PC廠商,聯想得到了太多太多國家的扶持。這個背靠中科院,又在中關村生根發芽的科技企業,可以說聯想流淌著中國的血液了,人們無論如何也不會把聯想和“美帝良心”想到一起。


可正是這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企業,卻想方設法地討好美國。在16年年底3GPP組織的世界5G標準表決會上,華為因一票之差被高通踢出局。可誰又曾想到,最關鍵的一票居然是聯想投的。面對合作多年的老友商,聯想毫不猶豫地就把票投給了美國高通。即使是事件被曝光之後,聯想還想以“科技無國界”等理由混淆視聽。最可笑的還是聯想搬出創始人柳傳志發表言論,一篇呼籲大家共同保衛聯想名譽的文章就這麼發表出來。但是筆者想問的是,聯想投票美國高通,我們保衛什麼名譽?美帝良心企業的名譽嗎?

即使到了現在,聯想依舊沒有悔改。對於投票高通這件事,聯想並沒有給出任何道歉。並且在這之後,聯想電腦在美國的售價依舊比中國便宜。前段時間在19年MWC上聯想CEO楊元慶還嘲諷華為摺疊屏手機不實用,又表示聯想才是5G手機的領軍者。中途有記者詢問為什麼聯想電腦在美售價比國內便宜時,楊元慶卻以關稅等理由糊弄了過去。我就想不明白了,中國的品牌,為什麼跑到美國稅率反而低了。

總而言之,聯想雖然生在中國,但一直心繫美國,這樣的企業又有哪位國人會喜歡呢?


不知道各位看官們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讓更多人看到您的觀點,謝謝!


科飛貓科技公社


無人愛聯想嗎?事實上可能所有人都對聯想飽含感情。所謂“愛之深、責之切”,或許因為人們對聯想抱有太大太多的期望,才導致了今天的聯想讓人略感失望。

首先,聯想沒落是事實。從PC時代到移動互聯網時代,聯想並沒有緊跟步伐迎難而上,而是依然沉浸在“PC全球第一”的昔日光輝中。縱觀聯想最近十年,從管理層面到產品層面,始終都缺乏創新。

說到創新,就不得不提一下聯想創始人、現代商界教父柳傳志。去年12月份,柳傳志在一封公開信中發出“創新找死,守成等死,我們該怎麼做?聯想要做百年老店,要為國家、為人類做出貢獻。”等感嘆,引發了輿論的廣泛爭議和討論。

中國科技先生認為,“堅守”與“創新”是當代企業進步的核心競爭力,一家沒有創新、不敢創新的企業必定會暮氣沉沉,聯想當下最缺乏的恰恰是“創新”。但不可否認的是,過去幾十年聯想極大推動了中國民族產業的進步,柳傳志本人也是一位值得晚輩尊重的民族企業家。

其次,大家並沒拋棄聯想。和十五年前一樣,我想絕大多數中國消費者依然將聯想視作民族的驕傲。只不過時間斗轉星移,縱使曾經的聯想再輝煌,也依然改寫不了歷史。沒有與時俱進就註定會被其他競爭對手一一超越。

最後,聯想正在一切向好。

今年3月,聯想公佈了2018年財報。2018年全年,聯想實現營業收入3589.20億元,同比增長13%。值得注意的是,聯想控股戰略投資業務五大板塊首次全面盈利。

除了PC繼續穩居全球第一之外,聯想還成為全球前四雲基礎設施供應商。當下的聯想,正逐漸揭下PC公司標籤,變身為一個融智能化基礎設施、智能設備與邊緣計算於一體、數據與技術驅動、S2B2C模式明顯的數字經濟時代賦能平臺。

未來,聯想可期!


中國科技先生


蒐集了很多資料,並沒有發現有關楊元慶說”無人愛我聯想“的相關信息,因此這種言論多半是網友們惡搞罷了,想當初由中科院科學家組建的聯想,到如今在國內竟然落得這樣的名聲,也不知道倪光南、柳傳志、楊元慶會作何感想。

回顧其聯想的聲譽之戰,幾乎每一次都是由某個事件發端,網友的聲討不斷擴大,再加上聯想高管、公關的死亡應對,使得整件事情一發而不可收拾,去年鬧的最嚴重的5G標準投標事件,在眼看網絡輿論已經無法控制的情況下,楊元慶仍能夠以此調侃,也不得不佩服他的新真大,之後還有關於聯想其他很多輿論危機,都讓聯想的聲譽一步步陷入深淵。

再說下聯想的業務,2018年聯想的PC業務重回全球第一,這對聯想來講算是一個好消息,但在手機業務方面,聯想卻不容樂觀,按聯想常程的話來講,聯想手機今年唯一的任務就是活下來,今年華為mateX、P30、小米9等手機都賺足了眼球,而且也取得了非常不錯的銷售成績,反觀聯想的新機Z6 Pro,當初號稱像素達到了1億,但最終也沒能拯救聯想的手機業務。

企業的聲譽下跌,手機的性能也不給力,聯想的手機業務想要實現突破可謂是難如上青天了,然而說起這一切來,還不是聯想自己在作死嗎?這麼多危機事件以來,哪一次聯想能夠正確的引導市場輿論了,幾乎都是一副”你能拿我怎樣“的態度,最終吃下這顆惡果,也是註定的吧。


木石心志


一邊是PC業務被不斷打壓、一邊是手機業務遲遲不見起色,今天的聯想悄無聲息的陷入了十年不遇的僵局。面對聯想久治不愈的病態,楊元慶只能感嘆:沒有人比我更愛聯想。



昔日的聯想走到今天的地步,我認為有兩個對聯想影響最大的雙面原因。這兩個因素既在萌生期幫助了聯想想成為受人敬仰的民族企業,也讓聯想在而立之年成為民眾的眼中釘。


這其中的第一大因素:缺乏核心競爭力。

從柳傳志到楊元慶,聯想走的一直都是以營銷為主的單一發展路線。在整個PC行業的發展中,聯想的企業領導人更多的是幫助聯想先人一步佔領市場,對於整個PC行業的發展趨勢和技術突破,聯想並沒有對其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如果說早期的買買買幫助聯想在市場上站穩腳步,那麼今天的賣賣賣正在侵蝕聯想多年來打下的根基。當底蘊被聯想抽空以後,聯想很難再有機會翻身,成為名譽雙收的民族企業。


第二大因素:沒有守住積極性的企業標籤。

提起聯想,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是“XX良心企業”還是“5G投票的XX者”。我想不論最終的答案是哪個,最終產生的都不是積極性的影響。然而在十年以前,提起聯想多數人心中還是慢慢的驕傲,因為這是一家從中國走出去的民族品牌,是中國科技產業的代表,是中國十年不遇的成功典範。去年的那次5G投票事件對聯想的影響不言而喻,全民聲討的結果是聯想很難再戰到中國消費者面前。


就在幾個小時之前,餘承東宣佈華為的筆記本業務口碑超過聯想,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在這短短的一年間我們能夠清晰地感受到,現在的華為正在成為二十年前的聯想,民族企業的標籤正在潛移默化的走向華為。似乎聯想現在一切的一切,都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美好。

楊元慶的沒有人比我更愛聯想,與其說是感嘆,不如說是失敗者的悲哀。誠然,楊元慶是愛聯想的,這個除了聯想控股以外聯想最大的個人股東將自己的半生都獻給了聯想。可在接手聯想的這些年內,楊元慶並沒有守護好聯想,這樣的愛,真的值得我們去留戀、去讚揚嗎?



我是機錨,期待您的關注。如果您對此事有不同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YiMei科技


聯想集團死是早晚的事!首先我講個故事、天津夏利車、當時很多車尾排氣管都用繩子綁住、就這麼簡單固定廠家應該知道產品質量問題、居然綁個繩在大街上跑來跑去。不注重產品質量、車型幾年不變、錯過了國家保護企業時間、只知出量、不研發。十年前我就談論過死亡早晩的事。聯想同理死亡早晚的事、不就一個組裝廠十營銷,產品銷量大但利潤小到不計利潤比。可惜了聯想走的夏利一樣的路、離死亡不遠了、錯過了提高研發能力、也錯過了利潤高豐期、再想搞高端品質可能沒有這個經濟能力、也沒有人才、也沒時間了!休克將至!聯想能混到2025就以是大限了!唉!


我愛五星一海南


實際做企與做人一樣,一個經常

用惡語傷害別人和毀壞別人聲譽

之人,自以為靠到了美國這個世

界老大就為所欲為,嘴上喝著中

華民族母親的乳汁,還幫外部勢

力欺壓毀壞同胞兄弟名譽,母親

看到到你這吃裡扒外禽獸不如,

傢伙,還能給乳汁喝嗎?要知道

“水可載舟亦可履舟”的道理,形

成目前的困境,是你目光短淺看

不清世界大勢,周遊自取的結果

,好好的反思一下你的所做所為

巴!如果你能痛改前非,浪子回

頭,祖國母親還是會把你當親生

兒女一樣相待,兄弟同胞也會不

記前嫌與你一道,共同為中華民

族的偉大復興而共創美好的明天


學者110


1.宣佈全面退出國內市場,大力推進國際市場,尤其是開拓發展中國家市場,讓聯想真正成為國際品牌!

2.捏緊拳頭產品,同時效仿小米、華為等多元化產品企業,打造屬於自己的生態鏈。

3.在國內市場銷聲匿跡5年後,自身生態鏈技術和營銷水平過硬後,藉助民間某一事件,依託政治力量返回大陸,表達聯想的誠意和服務態度,給老百姓全新的品牌形象。這樣,聯想內外兼修真正能成為百年企業啦。


誠成i


楊元慶最近應該得以才是,股價一個月來大漲,還創下2015年7月以來的新高。PC業務,2018年第三第四季度都拿到了全球PC出貨量的冠軍,移動業務也首次實現全球盈利。如果說有“我人愛我聯想”的感嘆,是說明他的野心進一步膨脹,不滿足於傳統業務的鞏固和發展吧。

如果說手機業務,聯想起步一點都不晚,甚至可以說比小米、華為還早呢,但為什麼就沒怎麼聽說它有什麼成績呢?我有一同學之前就在聯想手機這個大系統內,大概是2008年金融危機吧,他所在部門都被離職了,這些人主動提出離職,然後公司給補償。

聯想想在手機業務上跑到第一梯隊,那幾乎是不可能的。既沒有華為的研發能力和體系,也沒有技術立國的基因;又沒有小米的互聯網基因和能力,如果說聯想能打翻身仗,除非經濟危機加劇,這些風頭上的公司都紛紛倒閉,以穩健為根本的聯想,就能收囊失地,踏步前行。

商業史上這類案例幾乎沒有,一步落後則步步落後,說通用電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