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如何製作一張受家長歡迎的海報呢?

如何製作一張受家長歡迎的海報呢?

寒假班招生基本告一段落,朋友圈的招生海報PK也拉下帷幕。有些校長喜歡把所有課程信息都堆積在海報裡,讓海報顯得排版雜亂,難以突出亮點。

一眼看上去,這樣的招生海報不僅會給人帶來閱讀障礙,還會讓人產生一種牴觸情緒,不想繼續瞭解海報的具體內容。

海報作為招生的有效途徑之一,顯然是很多機構招生的必選方式,那麼,如何製作一張受家長歡迎的海報呢?

如何製作一張受家長歡迎的海報呢?

對海報的兩個思考

◆ 海報的作用

很多機構普遍認為,海報的目的就是賣課程。實際上,作為整個營銷過程中的一個環節,海報只是起到“引發需求”的作用。從這裡能看出,家長對大篇幅的課程信息不買賬的原因就在此了。

因此,一張海報要以能夠觸發用戶某種需求為最終目的,同時做到與這種需求形成共鳴,這樣才具備了與用戶產生聯繫的條件。

◆ 海報面向誰

製作一張海報,第一要弄明白這張海報是給誰看的。海報一般面向學生家長,不同區域不同學段的學生家長,他們的年齡、認知、需求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

比如說,三四線城市的家長,他們最看重的就是孩子的成績,而一二線城市的家長,除了成績,他們還比較注重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機構應先細分目標人群,針對不同家長的需求製作相對應的海報。

如何製作一張受家長歡迎的海報呢?

確定好面向哪些家長後,機構還要進一步思考,什麼樣的內容是家長能夠看懂的。現在,很多海報習慣使用一些“高大上”的詞彙,如果消費者本身都不能直觀理解產品優勢,又談何傳播呢?這和我們常說的“好看不中用”是一個道理。由此可見,好的海報,從來不在於華麗的詞藻,重要的是能讓人一眼看懂。

海報的正確寫法

當家長看到一張海報,首先注意的是主題。主題的好壞,決定著家長是否有繼續瞭解具體內容的慾望。有些海報,想要突出的主題太多,讓人看後分不清主次,不能直接抓住重點,大大減少了閱讀慾望。因此,機構在製作一張海報時,主題部分一定要突出亮點,醒目簡單。

接下來就是具體內容上的包裝,一般包含4個重要信息:你是誰?你是幹什麼的?為什麼要選擇你?如何聯繫你?其中第三點—為什麼要選擇你,是一張海報的關鍵所在

在這個問題上,很多機構喜歡強調自身雄厚實力。實際上,這部分內容應該是給家長提供一個成交的理由,比如直接告訴家長能獲得哪些服務。成交理由還可以是與眾不同的賣點或是能解決的痛點

如何製作一張受家長歡迎的海報呢?

圍繞賣點與痛點,直接讓家長看到自己能獲得哪些價值,當家長從信息中確定機構能幫助自己解決正面臨的問題,這時,機構已經從很大程度上獲得了家長的信任。信任正是家長決定選擇機構的關鍵因素。

最後,從整體設計上來說,文案內容應儘量精簡,通篇運用的顏色不超過4種,顏色運用過多,不僅容易造成視覺疲勞,還會使整體設計風格顯得非常廉價。通篇設計完成後,要進行仔細審查,避免出現語病、錯字等低級錯誤。

總結以上,根據當地情況、家長消費習慣等因素找出存在的痛點,根據痛點提供符合定位的內容,再結合自身相比於競品產生的差異化優勢佔據家長心智,這時,適當提供一些優惠信息,能夠進一步刺激家長的購買需求。

海報效果最大化的小技巧

如何製作一張受家長歡迎的海報呢?

◆ 提供風險承諾

家長不來報名機構的課程,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害怕承擔風險,擔心自己的孩子學不會。機構只需幫家長消除這個顧慮,如“學不會免費再學”、“xx保過班,不過退費”等,通過風險承諾刺激家長,成交或許就變得簡單輕鬆一些。

◆ 營造緊迫感

物以稀為貴,機構可通過設置招生名額給家長營造一種稀缺性,給家長制造“搶手”氛圍,也可通過適當提高招生條件,給家長設置門檻來吸引家長,如“僅限100個名額,請提前預約”等字眼。

最後

一份精美的包裝影響著產品的定位與銷量,同樣,一張別出心裁的招生海報決定了機構招生的好與壞。招生海報作為家長了解機構的首要入口,要想在簡短文案內同時包含以上信息,還需要各位校長仔細琢磨。畢竟,只有學會製作一張受家長歡迎的招生海報,才能談招生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