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2樓
  • 一.停車場的組成部分 1.出入口 2.行車通道 3.停車位 4.綠化隔離帶 5.附屬設施:休息室、管理室、修車場、加油站。 1.出入口位置 (1)公用停車場的停車區距離公共建築出入口的距離宜採用50~100M。 (2)風景名勝區考慮到環境保護需要或受用地限制時,距主要入口可達150~200M。 (3)機動車出入口距離城市主幹道交叉口不小於70M。 (4)距地鐵出入口、公共交通站臺邊緣不小於15M;距公園、學校、兒童及殘疾人使用的出入口不應小於20M。 2.出入口數量 停車泊位數越多,出入車輛就越多,出入口的數量也需要相應增加。 (1)50輛機動車停車場,可設置1個出入口。 (2)50—300個停車位的停車場,應設2個出入口。 (3)大於300個停車位的停車場,出口和入口應分開設置。 (4)大於500個停車位的停車場,出入口不得少於3個。 (5)當停車場設置兩個以上出入口時,其出入口之間的淨距須大於10m。 (6)大於300個停車位的停車場,分開設置的出、入口之間的距離應大於20m。 3.出入口寬度 停車場出入口不應少於兩個,其淨距宜大於10m;條件困難或停車容量小於50個時,可設一個出入口,但其進出通道的寬度宜採用9-10m。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4.通道及轉彎半徑: 行車通道可分為單車道和雙車道。 (1)一側通道一側停車 (2)中間通道兩側停車 (3)兩側通道中間停車 (4)環形通道四周停車 停車場通道轉彎半徑: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5.通道坡度 (1)與廣場連接的道路縱坡度以0.5%~2%為宜。 (2)困難時最大縱坡度不應大於7%,積雪及嚴寒地區不應大於6%。 (3)在出入口應設置縱坡緩坡段≤2%。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6.車輛類型及車身基本尺寸: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7.停車坪佈置 平行式停車: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垂直式停車: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斜列式停車: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6.殘疾人車位佈置: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1)辦公、科研、文化、紀念、觀演、體育、交通、醫療、學校和園林建築的停車位應設無障礙設計。 (2)距離建築入口及車庫最近的停車位置,應劃為殘疾人專用停車位。 (3)停車位的一側,應設寬度不小於1.2M的輪椅位置,使乘輪椅者能直接進入人行道到達建築入口。 (4)停車場一側的輪椅通道與人行通道地面有高差時,應設寬1.00M的輪椅坡道。 8.隔離帶植物種植:(1)作用:防止暴曬;保護車輛;淨化空氣、防塵、防噪音 (2)植物設計要求: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3)常見停車場綠帶佈置示意:+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4)植物種植與停車位的關係剖面示意: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二.停車場的設計方法 1.確定場地條件: 確定出入口位置、通道、停車數、位置、殘疾人車位佈置。 2.平面佈置: (1)確定停車場內部交通流線組織。 (2)確定通道佈置。 (3)佈置停車位。 (4)連接平曲線。 3.豎向佈置: (1)確定停車場通道縱坡。(2)各控制點的設計標高。 (3)標註各段通道的坡度標。 4.佈置雨水口: 5.綠化佈置: (1)確定綠化方式。 (2)選擇綠化植被種類。 (3)植被栽種放線定位。
  • 回覆 0
  • 舉報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2014年07月31日 14:53:31
  • 3樓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景觀設計中經常用到的室外運動場地有網球場、籃球場、羽毛球場、排球場、足球場等。一般球類的簡易運動場地在平面劃分上會有兩部分組成:場地區和緩衝區。景觀設計時要注意根據實際情況預留運動緩衝區。 1.網球場 場地尺寸:23.77米X10.97米 緩衝區域:6.4米(長);3.65米(寬)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2.籃球場場地尺寸:28米X15米 緩衝區域:4米(長);2米(寬)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3.羽毛球場 場地尺寸:13.4米X6.1米 緩衝區域:1.5米(長);0.5米(寬)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4.排球場 場地尺寸:18米X9米 緩衝區域:2米(長);2米(寬)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5.足球場 (1)五人制: 球場尺寸:40米X20米 緩衝區域:2米;2米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2)七人制: 球場尺寸:65米X45米 緩衝區域:2米;1米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2)十一人制: 球場尺寸:105米X68米 緩衝區域:2米;2米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回覆 0
  • 舉報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2014年07月31日 14:53:32
  • 4樓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一、球場主要構成 高爾夫球場—殷包括會館、標準球場、練習場及一些附屬設施,球場的主要規格有9洞和18洞等,需根據場地和球會要求決定.正規18洞球場劃分為18個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場地,每塊場地均由發球臺(開球檯)、球道、果嶺和球洞組成。標準球場的總長為5943~6400m,寬度不定,球場四周應有界線,關鍵地段設有界樁。 1.會館。 也稱高爾夫俱樂部,多設於球場的入口處,是為球員提供休息、更衣、餐飲的場所.會館前設停車場,並且一般常設置可供球員登高遠望的觀景點。 2.發球臺。 發球臺是每個球道擊球的開始,一個球道常包括3個遠近不同的發球區,分別為女發球區(比發球區接近果嶺20%)、男發球區及比賽發球區(位於開球區後離果嶺最遠處),有時也將3個發球場合併成一個大的發球區。發球區應高於四周地勢,以利於雨天排水。 3.球道。 球道是球場中面積最大的部分,是從發球區到果嶺所經過的路段,球道兩側是起伏的地形或樹叢,使球道和球道相分離,球道為寬闊的草坪,球員一般能夠在發球區看到果嶺.根據運動員的擊球距離,常在落球區和果嶺區周圍有計劃地設置沙坑、水塘、小溪翟幌礙物,用於懲罰運動員不正確的擊球,並提高比賽的刺激性和激烈程度。 4.果嶺。 果嶺是每個球道的核心,是球洞所在地.球被打入球洞後,也就是該球道的結束,進入下一個球道.果嶺的面積為111~2545平方米,形狀有圓形、橢圓形等,高度比四周地勢高30一100釐米。 5.練習場。 練習場是供初學人員學習打球的地方.可以設在城市中或高爾夫球場附近。 二、球場設計要點 高爾夫球場的設計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它與其它體育運動場所不同,沒有固定的嚴格的尺度的要求,只要基本滿足每洞的杆數和球道的長度要求即可。高爾夫球場一般選擇在具有自然地形的區域.所以設計的一個重要原則便是因地制宜,巧妙利用原有地形進行現劃設計,充分利用原有的臣陵、山地,湖泊、林地等自然景觀,與高爾大球場的競賽要求相結合,儘量降低土方量,進行綜合規劃與設計。這樣不但節約投資,而且容易形成自己的特色。追求個性是高爾大球場設計的一大特點,在全世界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高爾夫球場,每個高爾大球場部在自身特色的創造上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期吸引更多的會員。 1.發球臺的設計: 發球臺的形狀多種多樣,以長方形,正方形、橢圓形為常見.另外還多用半圓形、圓形、S形、L形等。—般面積為30—150平方米,較周圍高O.3~1.0米.以利於排水並增加擊球者的可見性,表面為修剪過的短草,要求草坪有一定堅硬度且表面光滑。發球檯面積雖小,但受到的跟蹤程度很重,要求地表水能迅速排除,從發球角度考慮又應有—定的平整度,一般取l%--2%的微坡度。 2.球道設計: 南北方向是較理想的球道方向,球道一般長為90-550米;寬30-55米不等,平均寬約41米。 3.果嶺設計 A.果嶺是高爾大球場的關鍵區域。每個果嶺的大小、造型、輪廓和周邊的沙坑都各具特色,以創造豐富的挑戰性和趣味性。果嶺草坪高度要求在5.0-6.4毫米之間,並做 到均勻,光滑。 B.果嶺的排水。果嶺上的地表水應從2個或2個以上的方向排出。果嶺的地形設計應使地表水的排水線避開人流方向。一個果嶺的大部分坡度不應超過3%,以保證擊球后球運動的方向。 c.練習果嶺。練習果嶺是供學習高爾夫球的球員練習擊球進洞的專用練習場地。練習果嶺通常位於高樂夫俱樂部和第一個發球臺附近.應能夠設置9—18個球洞及它們的替換位置。果嶺表面應有一定的坡度。同樣 以3%為宜。為保證練習果嶺草皮的質量.一個高爾夫球場應設置2個或2個以上練習果嶺輪換使用為佳。 4.障礙區: 障礙區一般由沙坑、水池,樹叢組成,其目的是用來懲罰運動員的不準確擊球,將球從障礙區出要比在球道上擊球困難得多。 A.沙坑。沙坑一般佔地面積為140~380平方米,有的沙坑可高達2400平方米左右。現在大多數18洞高爾夫球場有40-80個沙坑,可根據打球需要和設計師的設計思想來確定.球場沙坑的設置應合乎自然策略,使打球人想到發球臺的正確位置。通常球道沙坑位置的確定由錦標賽發球臺的距離而定。沙坑的位置還要根據該地的排水特點,沙坑要有好的地上和地下排水條件.在地勢低平和地下排水充分,或在沙坑下有良好的滲水條件的區域內.沙坑可以建在草地平面以下.從維護管理角度來說.果嶺一側的沙坑應設置在距離果嶺草坪3—3.7米的地方,以便修建機械的通行及防止沙坑中沙子被風吹到草坪之上.果嶺基層沙坑內的沙厚至少應為lO釐米,沙坑的斜坡或凸起的沙層厚度至少應為125px;球道沙坑的沙厚相對要淺—些。高爾大球場沙坑的用沙要求是比較嚴格的,75%以上沙子的粒徑應在0.25一O.5毫米之間(中粒沙)。沙子選用有稜角的沙子為最好。沙子的顏色以白色、褐色或淺灰色為好.但應避免沙子顏色太白,導致看不清球體。 B.水池。水池不僅是擊球的障礙,同時還可起到很好的造景作用。水池可以設計於單個球道內,也可以幾個球道共用1個水池。有時也將球檯或果嶺設在四面環水的島上,增加擊球的難度和樂趣,豐富球道景觀。水池邊適宜造景,可架小橋,設汀步,在面積較大且水源充足時,可以規劃噴泉或瀑布。 5.標誌樹: 高爾夫球場中的標誌樹是為使高樂夫球手在擊球時能夠汁算出球落點的位置而栽植的,常在距發球臺50、100、150、200碼(1碼=0.9144米)的位置上栽植,可在50、150碼處栽植單棵大樹或小樹,在100、200碼處栽植兩棵大樹或小樹,使擊球手容易判斷球落地的臣離。 6.其他: 除去上述涉及的方面以外,高爾夫球場設計一般還要包括練習場、會館以及休息亭等等,可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設置。 球場面積方面,從佔地幾十公頃的土地規劃出18個球道,一般18洞的球場,是由4個短洞,4長洞以及10箇中洞所構成,標準桿為72杆,然而,若有地形特殊和土地面積大小等因素的差異,其標準桿亦可介於72杆加減3杆之間。易言之,18洞標準桿在69至75杆之間皆可被接受。在善於規劃的設計師之下,整個球場18洞的功能就剛好可以使整組14支球杆達到充分的發揮運用。 三.短、中、長洞的距離規定如下: 短洞─標準桿三杆(Par3),長度在250碼以下。 中洞─標準桿四杆(Par4),長度在251至470碼之間。 長洞─標準桿五杆(Par5),長度在471碼以上。 四、高爾夫球場的選址 高爾夫球場一般設在丘陵地帶的開闊緩坡地上,佔地65~75公頃,視球洞的多少而異,具體選址 要求如下: 1,地形要求。基地用地不能太崎嶇,也不宜太陡,基地內可保留一些緩坡和水面等自然特徵,作為球場的屏障. 2,土壤要求。高爾夫球場的球道和果嶺都需種植高質量的草皮,對土壤的分析處理十分重要,砂質土壤是高爾夫球場理想的土壤;土壤的養分是否已被原作物耗盡,是否可以滿足植草皮的需要,選址時詳細考慮這些因素,有利於將來的維護和管理. 3,交通便利。高爾夫球場應有方便的交通條件,一般選在高速公路附近或城市幹道附近. 4,水源充足。高爾夫球場大面積草坪養護需要大量的水,水源供應充足是影響球場養護的重要因素. 5,環境優雅。球場應選擇環境優雅、氣候宜人的區域,如湖邊、林間、風景地、山坡地等。
  • 回覆 0
  • 舉報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2014年07月31日 14:53:33
  • 5樓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一、屋頂綠化的基本類型 (1)花園式屋頂綠化 (2)組合式屋頂綠化 (3)草坪式屋頂綠化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二、屋頂綠化建築物要求 (1)頂板荷載: 屋頂綠化設計須充分考慮綠化的荷載。花園式和組合式屋頂綠化屋頂設計,其屋面荷載應≧4.50KN/m2(營業性屋頂花園≧6.0KN/m2);草坪式屋頂綠化屋頂設計,其屋面荷載應≧2.5KN/m2。屋頂綠化設計時應由屋面荷載驗算資質的相關單位進行復驗,並出具證明。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2)屋頂坡度: 平屋頂及屋面坡度小於15度的坡屋頂,宜做屋頂綠化。平屋頂適用於花園式、組合式或草坪式屋頂綠化,坡屋頂適用於草坪式屋頂綠化。 (3)建築高度: 6層以下、18m高度以下的建築物屋頂。 (4)防水: 屋頂綠化屋頂必須達到《屋面工程技術規範》GB50345-2004建築二級防水標準、重要建築須達到一級防水標準。 (5)排水: 屋頂綠化屋頂應設計合理的排水系統,保證暴雨後1小時內排水,在排水口應有過濾結構。 三、屋頂綠化設計 屋頂綠化構造層自建築屋頂上依次為: 耐根穿刺防水層、排(蓄)水層、隔離過濾層、基質層、種植層。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1)耐根穿刺防水層: 耐根穿刺防水層的合理使用年限不得少於15年。可選用剛性防水、柔性防水或塗膜防水三種不同材料方法,應二道或二道以上防水層設防,最上道防水層必須採用耐穿刺防水材料。防水層的材料應相容。材料應符合《屋面工程技術規範》GB50345-2004。 (2)排(蓄)水層: 排(蓄)水層應根據屋頂排水溝情況設計,材料可選用凸臺式、模塊式、組合式等多種形式的排(蓄)水板、或直徑大於0.4-1.6cm的陶粒,厚度宜5cm。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3)隔離過濾層: 隔離過濾層一般採用既能透水又能過濾的聚酯纖維無紡布等材料,在基質層下排(蓄)水層之上,搭接縫的有效寬度應達到10-20cm,並向建築側牆面延伸至基質表層下方5cm處。 (4)基質層: (1)屋頂綠化設計為保證樹木基質厚度可適當進行土方造形,土方堆高處需在承重梁及柱頂位置。 (2)基質應選用專用基質。基質主要包括改良土和超輕量基質兩種類型。改良土由田園土、排水材料、輕質骨料和肥料混合而成;超輕量基質由表面覆蓋層、栽植育成層和排水保水層三部分組成。 (3)屋頂綠化基質應符合厚度要求。不同綠化植物基質厚度參考值見表5。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5)種植層: 喬木種植處需在承重梁及柱頂位置。喬木種植位置距離女兒牆應大於2.5m。 ①遵循植物造景多樣性原則,以低矮灌木、草坪、地被植物和攀緣植物等為主,適量種植小喬木,嚴格控制大喬木。 ②遵循適生性原則,選擇本地常用種和引種成功的植物。 ③應選擇鬚根發達的植物,不宜選用根系穿刺性強的植物。 ④選擇易移植、耐修剪、耐粗放管理、生長緩慢的植物。 ⑤宜選擇抗風、耐乾旱、耐高溫的植物。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屋頂綠化種植區構造層剖面示意圖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屋頂綠化植物種植池處理方法示意圖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屋頂綠化植物種植微地形處理方法示意圖 四、園林小品及公用設施設計 (1)園林小品及公用設施應遵循公園設計規範。 (2)園林小品及公用設施應設置在建築牆體、承重梁位置,高度不得大於3米。園林小品及設施應選擇質輕、環保、安全、牢固材料。(3)為防止高空物體墜落和保證遊人安全,應在屋頂四周設置防護圍欄,高度應130cm以上。 (4)花園式屋頂綠化照明設計應選用具有誘滅蟲功能的燈具。 (5)園林小品建築的基礎不得破壞屋頂防水層。 (6)排灌系統設計 6.1屋頂綠化排水系統必須與原屋頂排水系統匹配,不得改變原屋頂排水系統(天溝)。 6.2種植池、花臺等必須根據實際情況設置排水孔,應根據排水口設置排水觀察井。 6.3屋頂綠化灌溉設計應優先設計自動噴灌、滴灌裝置,預留人工澆灌接口。 6.4屋頂綠化應設置獨立出入口和安全通道,必要時應設置專門的疏散樓梯。
  • 回覆 0
  • 舉報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2014年07月31日 14:53:34
  • 6樓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1)車道 1.道路縱坡: 1.1居住區道路縱坡控制坡度(%);L為坡長。 1.2在地形坡度較大的個別困難地段,道路縱坡極限值不宜大於11%,其坡長不大於80m,路面應由防滑措施。 2.道路橫坡: 機動車、非機動車道路橫向坡為1.5%-2.5%。 人行道橫坡為1.0%-2.0% 3.道路寬度: 3.1居住區級道路:紅線寬度不宜小於20m。 3.2 小區級道路:路面寬6.0~9.0m;建築控制線之間的寬度,需敷設供熱管線的不宜小於14m;無供熱管線的不宜小於10m; 3.3 組團路:路面寬3m-5m;建築控制線之間的寬度,需敷設供熱管線的不宜小於10m;無供熱管線的不宜小於8m; 3.4 宅間小路:路面寬不宜小於2.5m; 3.5 雙車道:W=6.0~9.0m(場地主幹道雙車道寬度,小型車雙車道最小寬6米,大型車雙車道最小寬7米) 單車道: W=3.5~4m;(車道兼具回車通道作用,應按照停車場標準設計車道寬度) 4.轉彎半徑  機動車最小轉彎半徑:(道路內路牙最小半徑) 6.0m:車長不超過5米的三輪車、小型車。 9.0m:車長6-9米的一般二軸載重汽車、中型車。 12.0m:車長10米以上的的鉸接車、大型貨車、大型客車等大型車。 基地出入口轉彎半徑應適量加大。 5.道路與建築物間距 道路邊緣至建、構築物的最小距離(m)表 注:1.摘自《城市居住區規範設計規範》(GB 50180—93)(2002年版) 2.居住區道路的邊緣指紅線;小區路、組團路及宅間小路邊緣之路面邊線;當小區設有人行便道時,其道路邊緣指便道邊緣。 3.建、構築物無組織排水,則為散水邊緣至道路邊緣。 (2)人行道 人行道寬:不小於1m,並按照0.5的倍級遞增。 路牙要求:車行與人行道之間路牙地面高度在100~200之間;人行與草坪之間宜0~120。 (3)停車場 1.居住區內地面停車用地面積以小型車計算,停車場宜設置在行車方便、距建築外牆面約6m,儘量不影響居民生活寧靜和不影響景觀環境地段。 2.機動車停車場用地面積按照當量小汽車位數計算。停車場用地面積每隔停車位為25~30㎡,停車位尺寸以2.5m*5.0m劃分(地面劃分尺寸)。 3.當量小汽車換算係數表 車輛類型各種車輛外輪廓尺寸(m)車輛換算係數 注:本表摘自《汽車庫建築設計規範》JCJ100-98。 4.停車場的停車方式,根據地形條件以佔地面積小、疏散方便、保證安全為原則,主要停車方式有平行式、斜列式、垂直式三種。其中間最小距離以小型車為例,停車方式見下圖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5.停車場最小坡度0.3%,與通道平行方向的最大縱坡為1%,與通道垂直方向為3%。 6.居民汽車停車率不應小於10%; 7.居住區內地面停車率(居住區內居民汽車的停車位數量與居住戶數的比率)不宜超過10%; 8.居民停車場、庫的佈置應方便居民使用,服務半徑不宜大於150m; 9. 居民停車場、庫的佈置應留有必要的發展餘地。 10. 自行車停放每個車位按1.5~1.8㎡,摩托車每隔車位為2.5~2.7㎡。 (4)綠化覆土 1.地下設施覆土綠化構造層包括防水層、隔根層、排水層、過濾層、栽植土壤層、植被層。 2.如挖槽原土基本為自然土質(溼容重約為1600~1800kg/m3),可回填實施綠化。回填厚度300cm,最低不小於150cm。不應回填渣土、建築垃圾土和有汙染的土壤。 3.如地下設施覆土厚度僅為150cm,為防止部分植物根系穿透防水層,需在防水層上面鋪設隔根層。可用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PVC卷材等多種材料,如用PVC卷材,厚度1~2mm,搭接寬度6cm。如地下設施邊緣有側牆,則應向側牆面上翻25~35cm,排(蓄)水設施必須鋪設在隔根層的上面。 4. 為了防止栽植土壤經沖刷後細小顆粒隨水流失,造成土壤中的成分和養料流失,並堵塞排水系統。應在排(蓄)水層上面鋪設過濾層,並具有較強的滲透性和根系穿透性。可用級配砂石、細沙、土工織物等多種材料。如用雙層土工織物材料,搭接寬度必須達到15~20cm,覆土時使用器械應注意不損壞土工織物。 5.地下設施覆土綠化植物根系生長適宜的覆土厚度一覽表 大喬木根系生長:150~300cm 中、小喬木根系生長:100~150 cm 大灌木根系生長:60~80 cm 小灌木根系生長:40~50 cm 宿根花卉根系生長:30~50 cm 一、二年生花卉根系生長:20~30 6.威海規定:居住區地下車庫屋面覆土不應低於1.5m,在居住區集中公共綠地下設置地下停車庫時,屋面覆土不應低於2.5m。 (5)植物 樹木與地下管線最小水平距離(m) 注:1本表摘自《公園設計規範》CJJ 48-92 2 水平距離指:喬木地徑外緣及灌木分枝外緣距管道外緣的淨距。此注也適用於下表。 樹木與地面建築物、構築物外緣最小水平距離(m) 注:1本表摘自《公園設計規範》CJJ 48-92 (6)踏步與坡道 1.踏步 1.踏步常用高度及寬度,H=0.12~0.15m,W=0.30m~0.35m;2H+W=60~65(cm)。 2.可坐踏步: H=0.20~0.35m,W=0.40~0.60m。 3.連續踏步數最好不要超過18級,18級以上應在中間設休息平臺,平臺不小於1.20m。 2.坡道 最小淨寬1.5米,平臺最小淨深2米。縱坡不大於2.5% 扶手:室外踏步級數超過了3級時,殘障人輪椅使用扶手: H=0.68m\\0.85m。 緣石坡道現通用三面坡及扇面坡,坡道下口高出車行道地面高差不得大於20mm。見圖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7)場地排水坡度 1.各種場地的使用坡度(%) 場地名稱適用坡度最大坡度備註 密實性地面和廣場0.3~3.03.0平原地區最大坡度應為1%,山地最大坡度為3%。 2.軟質地表的排水坡度(%) 注:1.摘自《公園設計規範》CJJ 48-92 2.人力修剪機修剪的草坪坡度不宜大於25%。 (8)空間尺度 1.在場地設計中D/H=1,2,3為最廣泛應用的數值。 實驗證明: D/H=1:當處於45°仰角時,是觀賞任何建築細部的最佳位置,相當於視點距離建築物等高的位置; D/H=2:當處於27°仰角時,視點距建築物有建築物2倍的距離,這時,及能觀察到建築的細部,又能感覺到對象的整體性,進則觀察細部,退則觀察整體,乃觀察建築的最佳觀察點。 D/H=3:當處於仰角18°時,視距相當於建築物高度的3倍,能感覺到以周圍建築為背景的十分清楚主體對象。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2.人能較好的觀賞景物的最佳水平視野範圍在60°以內,觀賞建築的最短距離應等於建築物的寬度,即相應的最佳視區是54°左右,大於54°便進入細部審視區。 3.垂直界面對空間的劃分與控制作用,與其高度及相對距離有很大的關係,因而在處理外部空間時,還要考慮建築的高度(H),與圍合空間的間距(D)之間的比例關係。以人站在建築圍合空間的正中央為例。 D/H在1與2之間時空間最為緊湊。在蘇州園林中經常見到此類型空間 D/H=2時,中心垂直視角45°,可觀察到界面全貌,視線仍集中於界面西部,具有較好的封閉感。 D/H=4時,中心垂直視角為27°,是觀察完整界面的最佳位置,為空間封閉感的上限。故欲在廣場和庭院營造圍合感,其空間D/H不宜大於4。此點時界定圍合與開敞的分界點。 D/H大於4時,兩界面間相互間的影響已經薄弱了,沒有圍合之感。 4.廣場空間適宜尺度 6m左右可看清花瓣,20~25m可看到人的面部表情,這一範圍通常組織為近景,作為框景,導景,增加廣場景深層次。 中景約為70~100m,可看清人體活動,一般為主景,要求能看清建築全貌。 遠景150-200m,可看清建築群體與大輪廓,作為背景起襯托作用。 作為人們休閒、活動的文化性廣場,尺度是由其共享功能、視覺要求、心理因素和規劃人數等綜合因素考慮的,其長、寬一般應控制在20~30m左右為宜。在居住建築或一般公共場地,尤其應該注意,忌大而空。 (9)其他 心理安全距離: L=3.0m 談話距離: L>0.70m 座椅:高0.35-0.45m;座面傾角6-7°;座面寬0.4-0.6m;靠背與座面夾角98-105°;靠背0.35-0.65。單人椅: L=0.60m左右,雙人椅:L=1.20m左右,三人椅: L=1.80m左右。 桌:高0.65-0.7m;面寬0.7-0.8(四人用)。 水深:人工水體進岸附近2.0m範圍內水深不得大於0.7m,否則應設護欄;無護欄的園橋、汀步附近2.0m範圍內水深不得大於0.5m。兒童泳池水深0.5-1.0m為宜,成人泳池水深1.2-2m為宜。養魚因雨種類不同而異,一般池深0.8-1.0m,並需保證水質的措施。水生植物深度視不同植物而異,一般浮水植物(睡蓮)水深要求0.5-2.0m,挺水植物(如荷花)水深要求1.0m左右。 汀步:步距≤0.5m 欄杆:低欄杆:H=0.2~0.3m;中欄杆:H=0.8~0.9m;高欄杆:H=1.1~1.3m。欄杆淨空不大於0.11米。 亭:H=2.40~3.00m,W=2.40~3.60m,立柱間距=3.00m左右。 廊:H=2.20~2.50m,W=1.80~2.50m。 照明燈:庭院燈一般高度為3-4m,間距一般為15-20米左右;草坪燈一般高度為0.3-1m左右,間距一般為5-8m左右。
  • 回覆 0
  • 舉報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2014年07月31日 14:53:35
  • 7樓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泳池景觀設計規範要點】 一、泳池池體設計: 1、公共遊泳池的平面形狀以採用矩形為最佳,如不能採取矩形的情況下,需保障泳池周邊至少有三處觀察點前視能夠觀察到任何角落; 2、新建人工游泳池(單個池)水面面積不小於100m2,不大於800m2,客戶群體對泳池需求旺盛的情況下,可以採用規劃多個泳池的辦法解決; 3、公共遊泳池應該設計成坡底,並泳池一端為最淺端,另一端為最深端; 4、幼兒涉水池水深0.25—0.3m,兒童涉水池水深不大於0.6 m; 5、兒童涉水池宜單獨設置,與公共泳池合併設置的,公共泳池最淺處水深不應大於0.6 m,並兒童池與公共泳池必須使用欄杆分隔; 6、公共泳池最淺處水深不大於0.8 m,流水游泳池水深不大於1.2 m,造波池池底為斜坡時,其坡度不大於8%,且水深不大於1.8 m; 7、公共泳池應分設淺水區(水深1.2m以下)和深水區(水深1.2m以上),分界處應有明顯標誌,設置浮標隔斷; 8、有成人水滑梯的,水池水深為0.7—0.8m,有兒童滑梯的,水池水深不大於0.6m; 9、池壁、池底呈淺色,沒有影響救生員判斷的圖案,水面上設有橋、有一定遮蓋面積的裝飾物影響救生員視線的,橋及裝飾物下應有防止泳客進入的措施; 10、所有稜角及底角應為圓形,池壁應平整,池底應防滑,預埋件不應露出池底和池壁; 11、水深1.2m處的池壁水線下15cm位置預埋內陷式不鏽鋼環,便於系掛隔斷浮標(小池無此要求); 12、游泳池四周鋪設有防滑走道,其地表面的靜摩擦係數不小於0.5,游泳池與防滑走道之間設有排水溝並保障泳池溢水不會流到防滑走道。 二:輔助設施設置要求: 1、更衣室與游泳池走道中間設有強制通過式浸腳消毒池,該池長不小於2m、寬度與走道寬度相同、深0.2m,更衣室與游泳池中間的走道地表面的靜摩擦係數不少於0.5; 2、入池前及便後必須經淋浴消毒,更衣室與游泳池走道中間設有強制噴淋設備,男、女各一套,每套噴頭數量不少於4個,其噴頭噴出的水不能進入浸腳消毒池中; 3、有分設的男、女淋浴室,淋浴室每30—40人設一個沐浴噴頭,有分設的男、女更衣室,並配有存放衣物的設施,更衣櫃按每2.5m2水域設置一個的標準建造,更衣室設施無銳角、利邊,採用安全玻璃; 4、設有衛生間(女廁所每40人設一個便池,男廁所每60人設一個大便池和兩個小便池)、器材庫、辦公室、急救室、售票室等設施; 5、室內、外遊樂池均應有充足照明,室內採光係數為1/4—1/5,游泳池水面光照度不低於80lx,照明設備距離水面的高度不低於5m; 6、水中燈具工作電壓不大於24V,其電源變壓器的初、次級繞組見要採用相當於雙重絕緣或加強絕緣水平的絕緣隔離,變壓器初、次級間的絕緣電阻不小於7MΩ變壓器繞組對金屬外殼間的絕緣電阻不小於2MΩ,游泳池照明設備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 7、泳池管線及給回水口要求: 給水口設置: 1、形狀為喇叭形,喇叭口面積不得小於連接管接面積的2倍; 2、喇叭口設置格柵護蓋,成人游泳池的格柵孔隙不應大於10mm,兒童游泳池不應大於8mm,格柵護蓋孔隙的水流速度不宜大於1.0m/s; 3、應採用銅、ABS塑料等耐腐蝕、不變形和不汙染水質的材料製造。 回水口設置: 1、池水順流式循環時,池底回水口的數量應按淹沒流計算確定,但不得少於2個,應設在池底最低處,且宜做成坑槽式,回水口應並聯接管; 2、回水口數量應滿足池水循環流量的要求,面積不得小於連接管接面積的6倍; 3、回水口頂面應設隔柵板,成人游泳池的隔柵孔隙寬度不得超過10mm,兒童游泳池不得超過8mm,隔柵孔隙的水流速度不應大於0.2m/s; 4、隔柵板和蓋座應採用銅、不鏽鋼及塑料等耐腐蝕的材料製造; 5、回水口的隔柵板和蓋座安裝在池底時,應固定牢靠,且與池底相平。 洩水口設置: 1、游泳池進水口應設在淺水一端,洩水口應設置在池底的最低處; 2、洩水口的數量按4h排空全部池水計算確定。 吸汙口設置: 1、在池側壁池水錶面下0.5m處設置吸汙接口; 2、游泳池宜每邊側壁設置3個,等距離佈置,不規則游泳池宜按間距不大於 20m設置一個; 3、吸汙接口的連接管與循環水回水管分開設置,並應接至循環水泵的吸水管上,設閥門獨立控制; 4、吸汙接口連接管管徑應根據池底吸汙器同時使用數量確定; 5、池底吸汙器工作時,池子回水管上的閥門應關閉。 三:建議部分: 1、泳池的進水閥門和排水閥門建議採用閘閥或蝶閥,如設置為地下井蓋室,施工過程中考慮作業空間; 2、泳池水中燈具建議少設計或不設計,如設計,則設計雙圈變壓器,且統一變壓器安裝位置,並安裝漏電保護裝置; 3、泳池內臺階設計高差不易過大,人易踏空; 4、露天泳池周邊的欄杆建議1.6米,以防止人員翻越;泳池水面監控無盲區; 5、救生員觀測臺須固定;四:泳池水處理標準要求: 泳池水質符合以下標準: 1、PH值:6.8~8.2 遊離性餘氯:0.3~0.5mg/L 細菌總數:小於等於1000個/mL 大腸菌群:小於等於18個/L 尿素:小於等於3.5/L 渾濁度:小於等於5度(或在兩岸能看清水深1.5米的池底四、五泳道線) 2、泳池無異味、無藻類、無漂浮物,池底無絮狀物,溢水溝內無泥沙等雜物; 3、浸腳消毒池水的遊離餘氯含量應保持5~10毫克/升,浸腳池水每4小時更換一次; 4、強制噴淋水不能進入浸腳消毒池中; 【住宅小區泳池景觀設計方法及要點】 住宅小區中的泳池是小區的中心景觀和視覺焦點,既是體現住宅景觀畫面中的靈魂、精髓,還是激發、促進整個住區鄰里互動、交往的“孵化器”。其造型總體上可以分為自由式、規則式、自由與規則相結合三種。具體採用何種造型需要依據項目所在環境特點、項目場所特徵、風格要求而定。 住宅小區泳池一般與園區中心花園結合設計,位於建築物前方或庭院的中心,作為主要視線上的一種重要點綴物,其本身有著雙重的功能,既有健身價值,又可以成為整體環境中令人感到愉悅的觀賞焦點。在居住環境中,多姿多彩的泳池越來越受到人信的青睞。 一:泳池觀感驗收標準: 1、自然岸線泳池,岸線應平滑流暢,無明顯直線段,曲線形泳池使整體環境景觀變得活潑、生動、使周邊空間圍繞它產生富於變化的趣味。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2、泳池的馬賽克圖案為泳池增加裝飾美化效果。圖案應造型清晰、可辨,比例與泳池尺度搭配適宜,色彩不宜過多和雜亂。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3、兒童泳池一般靠近主泳池設置,便於大人照看,泳池周邊需要佈置一定數量的躺椅。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4、泳池下水臺階需有警示線的設置,轉角需流暢、避免銳角。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5、泳池周邊需考慮溢水方式,如下圖中使用花崗石作蓋板等距設置平溢水槽,在石材周邊留出溢水。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 6、使用側溢水方式的泳池,一般比泳池平臺略低30~50CM,該泳池以卵石作為溢水方式,也有直接用石材蓋板作溢水方式。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規範專輯(各種運動場地、各種尺寸標準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