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6 轉基因生物武器是聳人聽聞嗎?

轉基因生物武器是聳人聽聞嗎?

戰爭是生物界中人類特有的行為,戰爭殺傷力的提升與武器更替有直接的關係。雖然狼群也有組織狩獵的行為,但它們的武器只是其牙齒和爪子,它們連利用石塊的能力都沒有。可見,生物界中的體外武器是人類所特有的。

人類早期的武器也是牙齒與爪子。自從人類用後肢直立行走,前肢有了掌握能力後,就地取材發現了石塊與木棍武器。自從有了火的發明(其實是發現),人類所利用的武器,就由石器變成金屬,先是青銅器,後是鐵傢伙,最後是合金。但自中國人發明火藥之前,人類的常規武器幾乎都是冷兵器,即需要藉助人力,揮動大刀長矛近距離砍殺或刺殺。後來火器出現了,槍炮代表熱兵器的到來;然而,大炮的射程畢竟有限,幾十公里都費勁,且這個熱兵器也需要人靠經驗操控。自從人類掌握了飛行原理,用動力帶動火藥乃至核原料,其熱兵器的殺傷力就大大加強,這是火箭的時代。

轉基因生物武器是聳人聽聞嗎?

第二次世界大戰快結束的時候,物理學家發明了原子彈,並首次用在日本人頭上。原子彈是人類戰爭的升級版武器,殺人無數只需要派一二個飛行員,將原子彈扔在城市上空即可。緊跟不久,比原子彈威力還要強百倍的氫彈出現了。儘管氫彈沒有用於戰爭,但其震懾力足以讓一些小國家發抖。原子彈和氫彈可概括核武器時代,其機理是原子裂變或者鉅變釋放出大量能量。

但核彈或氫彈還必須靠飛機運輸,運輸距離與飛行距離與飛機性能和飛行員素質有關,其威力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這難不倒科學家,他們將火箭與原子彈結合起來,能夠自行飛往目標,這就是導彈時代到來了。導彈的打擊力很厲害,有些國家已經實現了對全球任何目標的打擊,誤差只有一二米。實現導彈突破的,不光是科技先進的美國,中國也有了自己的“東風”系列導彈,可“快遞”到地球上的任何角落。

物理學家能夠造武器,化學家也不甘落後。化學物質有殺人不見血的特點,將一些有害物質加在彈頭裡釋放出去,能夠令大軍中毒死亡。二戰期間,朝鮮戰場上,越戰期間,美軍都用過化學武器。然而,無論是核武器還是化學武器,只准自己用,不準別人有,這樣的霸王條款竟然流行了近半個世紀。美軍打人家伊拉克,據說是為了什麼化學武器,但絞殺了薩達姆也沒有發現什麼化學武器。

如果有人說物理武器、化學武器的威力遠遠超過了冷熱兵器,代表了武器的最高境界,這顯然是要out了。在武器製造方面,只興你物理學家和化學家能嗎?生物學家絕對不服氣,因為他們更懂得生命是怎麼回事,要你病或要你死,生物學家“損招”更多。於是,生物學家也發明了名目繁多的生物武器。核武器和生化武器在生物武器面前,是小巫見大巫,其中最厲害的武器是基因武器。

轉基因生物武器是聳人聽聞嗎?

通俗地理解,生物合成用的是“三D”打印技術,所使用的材料是納米級的。細胞工廠小到用光學顯微鏡還只看不清楚,需要藉助用電子顯微鏡,才能夠看清局部結構。原子的大小是埃米級別的,即1米的10的負10次方;分子的大小是納米級的,即1米的10的負9次方;細胞的大小是微米級的,即1米的10的負6次方。生物完成生物合成這樣複雜的工作,是在細胞器中完成的,如光合作用在葉綠體中完成,呼吸作用在線粒體內完成。生物能夠複製自己,留下後代,生生不息,所有物種都有這樣的本身。

單種生物組成了種群,多種生物組成群落,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生態系統與地圈和大氣圈構成了豐富多彩的地球生物圈。如此錯綜複雜的生物合成不會造成混亂嗎?一般不會。這是因為,細胞工廠不需要模具,它們僅靠生物指令完成“3D”打印,自然空間就是他們的廠房。生物指令是儲藏在DNA中的,DNA是藏在染色體上的,染色體是藏在細胞核裡的。

到什麼時候合成什麼,需要什麼材料,遺傳密碼只要不亂,細胞之間分工合作順利,就能夠實現生物合成。我們的牙齒非常堅硬,將那些鈣質之類的元素整合到牙齒中,最初的過程也是在細胞器中完成的。在自然界中,酸、甜、苦、辣、香、臭等物質的合成,都是利用自然界中的物質,在細胞器中完成的,這些最初的物質是從空氣、水和土壤中獲得的。

儲存遺傳信息的DNA,非常保守,反應了生物自私的一面,其密碼都是通過父母遺傳到下一代的,實現的是遺傳密碼縱向流動。除極個別的病毒、細菌、真菌感染外(如榆樹上長的瘤子),遺傳基因極少在物種之間流動,尤其遺傳距離很遠的物種之間發生基因橫向移動,幾乎是零概率事件。

轉基因,準確的叫法應當是基因改造,或基因修飾,Modification這個詞就是修飾的意思。上面說過,遺傳基因是保守的,是穩定的,需要改造什麼?這就是轉基因技術的詭異之處。在遺傳學家眼裡,準確地說,在被資本控制的生物技術專家眼裡,物種遺傳基因都是有缺陷的。經過近40年的摸索,人類在實驗室內完成了對上帝遺傳密碼的手術,且很成功。

轉基因生物武器是聳人聽聞嗎?

為什麼說轉基因作為武器有著比核武器和化學武器更大的殺傷力呢?其可怕之處就在於隱蔽,基因戰爭可能是在歌舞昇平中悄悄進行的。轉基因武器的優勢是:

一是目標人群集中,針對哪類人,尤其動什麼手腳你是不知道的,尤其當敵對國的遺傳信息被人掌握的時候,可以研究針對目標人群的精確打擊;

二是慢性,轉基因武器即使你吞到肚子裡,也並不是立即死人的,這更容易使人喪失警覺;

三是可針對生殖細胞下手,如讓人逐漸絕育,某國連殺精玉米等都研發出來了。轉基因技術能夠讓種子絕育,也可讓吃他的產品的人絕育,從理論上來講是不難實現的;

四是配合疫苗攻擊,尤其當疫苗是強制注射的時候,疫苗能夠預防天花病毒,也能夠讓你帶進去任何病毒。

五是高度的隱蔽性,使轉基因攻擊更容易實現,只要你吃飯、喝水、呼吸空氣,都會有機會下手。

對於冷兵器、熱兵器、核武器、化學武器、導彈武器而言,要消滅敵人,必須對準目標,必須射擊或者釋放導彈,對方肯定會積極防禦。但轉基因食物武器可不一樣,是你的敵人自己來取,超自己的嘴裡放,如食物是每日三餐離不開的。

既然是戰爭行為,就需要通過戰爭消滅戰爭,不能人家打你來了,你還不知道人家用的是什麼神器。持“轉基因武器是聳人聽聞”的觀點的人,對轉基因生物國防提法嘲笑的人,完全可以從某些國家的做法中自我掌摑。美國已經將轉基因生物武器,列為生物國防是國防的一部分。生物國防指的是,指國家安全防禦措施中,制訂預防敵對國家、地區的敵視入侵行為所採取的,針對以生物為載體的武器防禦政策、行動、研究等,所指定的反制措施。

BSAT計劃,根據發音被譯為布薩特計劃,是“Biological Select Agents and Toxins”的英文縮寫。BSAT實施,就是針對在推進21世紀的生物技術戰略時,既要運用有毒有害的轉基因生物物質,又要管理好這很個不聽話、能夠自我複製、一失手就會像自爆核彈那樣,危害己方國土和民眾安全的人造妖魔。

轉基因生物武器是聳人聽聞嗎?

在美國白宮文件裡,布薩特一方面被當作美國生物國防的“防禦目標”,另一方面,又是美國國家安全穩定的基礎。美國從1992年開始推行生物技術國家戰略。2010年7月2日,美國白宮發佈了由奧巴馬總統簽署的行政命令——“優化控制布薩特行動部署”。這就是第二次生物國防計劃。

布薩特是這樣陳述的:布薩特,意指生物製劑和生物毒素,具有嚴重威脅公共健康與安全、對動植物健康和動植物產品造成嚴重傷害的潛在可能性,其持有、使用、傳遞,須接受衛生部和農業部的生物物質的監督和管理規定。

布薩特概念有著一個不太長的演變過程。今天它更明確地、唯一地指用生物工程製造出來的生物製劑和毒素構成生物武器核心,而不再是和先前相類似的法律法規所指的細菌和病毒,後者在轉基因面前也顯得落伍了。布薩特是生物國防要“防”的戰略目標,但它又是一個非常奇特的“東西”:它既是實現國家安全必不可少的基礎要素,又是一項特殊的國防計劃所要防禦的目標,這就是“生物國防”。

在轉基因武器之前,世界上最可怕的五種生物武器分別是,抗藥性細菌、農業病原菌、天花、炭疽熱、黑死病。理論上,當今世界上的轉基因技術,可以把任何細菌病毒的基因轉入到任何動物、植物的細胞裡。

同樣,轉基因技術可以把其它任何急性和慢性的細菌病毒基因,轉入到動植物細胞裡,慢性的病毒如艾滋病毒、乙肝病毒、瘋牛病毒、梅毒病毒、各種抗藥性細菌的基因等;急性的如農業病原菌、天花病毒、炭疽熱病毒、黑死病毒、薩斯病毒基因等等。製造這些超級轉基因生化武器的國家,要是不告訴你所進口的轉基因作物裡隱藏著什麼病毒,不提供檢測用的生化試劑和方法,你根本檢測不出這個進口轉基因作物裡的病毒基因是什麼。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某些國家正由於自己有了害人之心,才來搞什麼防人之術,可惜很多國人還矇在鼓裡呢。中國人向來不撣以最壞的惡意揣摩別人,然而,印第安人的教訓應當引起我們重視;鴉片這個讓中國人蒙羞的毒品,最早是被人美化成“福壽膏”,將健康的中國人放到的。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東亞病夫”的時代過去了,中國人需高度重視生物國防,轉基因專家朋友們,你們的聰明智慧應當對準敵人,而不是自己人。我寧願相信轉基因武器也如核武器那樣是嚇人的,然而,人家有我也得有,否則我們就會吃虧。

一個瞎操心的種地總監,守著一畝三分地,歡迎做農業的朋友來撩!

公眾號:唯恆農業(weihengn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