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開車門時應當注意什麼?

國際趣多多


開車門是駕校教練反覆多次強調的。很多電視節目也多次說過的。有人就是不長記性。

如果是一輛汽車通過,司機不就嗝屁了?

開關車門應當在學校中就普及教育。不僅是司機,乘客也要注意。讓全社會都知道下車前一定看一看車後面的情況。


一葉楓流O靈似舞妖


普法君以前採訪過類似案例,一個婦女騎電動車經過路邊一轎車時,車門突然打開,電瓶車躲避不急“哐”的一下將電動車主打翻在地,幸好旁邊沒有車輛路過。



可惜啊,本文中的這個傻瓜司機,無意識的一個舉動,就葬送了一個青年的命,可悲可氣啊!

由此事件可以看出,這個司機是一個法律意識多麼淡薄的人,開車門必須觀察後方來車情況的常識都沒有,考駕照時科目一都臨時抱佛腳背的吧……

現在說什麼都沒用了,我們只能是以此事為教訓總結一個常識:騎車經過停在路邊的轎車時,一定一定注意觀察車門開啟情況!

因為有些馬大哈車主,耍手機或者接電話要開車門時,忘記自己是把車停在車來車往的馬路上,“咵”的一下車門就打開,此時路過的摩托、電動車、自行車只要碰上必然會被撩翻,輕則鼻青臉腫擦破皮,重則會被旁邊過往車輛傷害……

人與轎車相比,肉與鐵的撞擊,人必然是吃虧的,因此大家騎車路過轎車時要小心。

而車主呢,在馬路邊停車,開門前觀察後方來車情況是首先要做的,要麼車內、後視鏡觀察,要麼把車門開道小縫觀看一下再開。

若是車來車往較多的區域,靠右停車時,車上成員儘量從右側車門下車吧……

開車門導致的事故,車主是要承擔全部責任,但是,經濟上的補償容易,但傷者付出的肉體痛苦,甚至是生命,確是難以挽回的。

說實話,這起悲劇本不該發生,可惜……


普了次法


近日,發生在杭州蕭山瓜瀝東靈路的一起慘痛事故,給圍觀的路人和司機們上了一課。


馬路上,轎車突然開車門,路過的一名騎車少年避讓不及,撞上摔倒。不曾想,後方一輛平板掛車駛來,再次與少年發生碰撞,少年最終不幸身亡。

該少年可能是二次碾壓致其死亡,但每年處理幾十起交通事故的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就單開車門能夠致人重傷或者死亡的案件在我所在的區域,每年不下五起,我想開車門一定要注意三點:

一、不要邊打電話邊開車門

我曾經處理過四起打電話或者和車裡人說話下車開車門把人撞傷的事故,打電話勢必會分散人的注意力,所以哪會左顧右盼,看看是不是有人呢?

二、反手開門

左邊下車用右手開門,這樣子做,可以觀察到更加全面。儘量右邊下車。

最近很火的“荷氏開門法”可以參考學習之。

三,開車門後立刻下車,而且關緊車門

之前處理過一起案件,開車門後大人去買水,忘記關緊車門,孩子跑出來被其他車輛撞到的。

所以說為了你好,他好大家好,一定要十二分的注意。

父母更要從小讓孩子養成行為習慣。


秘語相傳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看過因乘客不注意開車門導致正在騎行的人被碰倒的案例吧。所以我們開車門也是有講究的,為什麼需要在車輛右側下車?開車門需要注意什麼?下面就來說說吧。

為什麼要在右側下車?

因為車輛右側靠近行人,而左側靠近正在行駛的車輛,所以在右側上下車更為方便和安全。而如果在左側上下車時,後面騎行的人可能因你突然打開車門而被你碰倒,如果這時旁邊還有一輛大貨車,那後果簡直不敢想象。

開車門需要注意什麼?

1、上下車時,車輛儘量選擇在車流人流較少的道路靠右臨時停靠。千萬不可在車道中間上下車,這樣不僅會造成交通擁堵,而且對汽車和乘客都有很大的風險。

2、乘客或車主上下車時都需要先仔細查看後方是否有行人、機動車輛和非機動車輛。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上下車,不可匆匆忙忙就開門下車。我們下車時最好採用“荷氏開門法”。

3、當我們是車主時,我們也需盡到司機的責任。上下車時需要提醒乘客注意安全,不要從左側下車,開車門前讓乘客先觀察後方的來車或行人情況,沒問題後再開門下車。

開車門是一件小事,但如果粗心,也極易導致人員事故的發生。所以開車門還是需要大家小心謹慎啊。



珠海交警


感謝提問!我是知識問答百科,我來為您回答這個問題:

這個事情應該是去年的事情了吧,事情經過就是轎車開門沒有注意後方導致一名少年跌倒,跌倒後又與後車發生事故導致少年死亡。現實生活中這種事幾乎每年都有發生。說一說小編這裡前年發生的同樣的事情:

小編城市有一條路非常窄,基本上算是雙向的兩車道,而且路兩邊還規劃了停車位,基本上兩個對向車道只夠一輛車走而且沒有專門的非機動車車道。一位年輕媽媽帶著六歲的孩子騎著電瓶車,前面一輛車同樣是下車沒有看後視鏡,把後面的母女兩人颳倒了,母親很幸運,但孩子就沒有那麼幸運了,活生生被後車壓到了頭,當場死亡。後來聽說孩子的母親在醫院裡已經瘋了。



這種事故屢見不鮮,應當怎樣最大限度的避免這種事故?小編認為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下車前仔細觀察後方有無來車,左右都要觀察,確認無車後再打開車門,這也是考駕照時候教過的。

2.後排乘客儘量從右側車門下車,司機提醒乘客仔細觀察後方來車,一般乘客不會太注意這樣的事,而司機可以通過三個後視鏡清楚的看到後面的情況,所以需要提醒乘客。

3.開車門時先打開一點點,讓後方車輛意識到你要下車,一般後方車輛都會減速的。



小編在此希望廣大司機朋友提高安全意識,避免此類悲劇再次發生!


一號車評人


反手開門!反手開門!反手開門!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假如你還記不注的話,建議在每個座位前醒目處,一眼就能看得到的地方貼一個小紙條,上面寫上“反手開門”幾個字,再用紅筆劃個大大的驚歎號!很簡單的事情為什麼不能避免。通常這種事在駕校裡,有經驗的老司機就會告訴你。也許你沒注意,也許因為考的東西太多,這種經驗型的東西不考,所以你並沒把它當回事。但,今天你一定要記住,養成良好的開車門習慣,保證你永遠不發生這樣的事故。

所謂“反手開門”就是車停後,一定要用遠離車門那隻手去開門,坐在左邊的,用右手開門;坐在右邊的,用左手開門。這樣,你一門的一瞬間,自然會向車窗轉身,就會看到車後面有沒有行人,自行車,電動車。當然,如有這種現象,你稍放慢一下開門動作,一切問題都解決了。為什麼經常會有開車門被後面人車撞上的情況?就是有很多人習慣不好,愛用鄰近車門的手開門,然後猛一下推開,結果後邊車輛躲閃不及撞到了門上。這樣的事故經常發生。不能不說是開門人犯的一個低級的錯誤。

作為一個司機,除遵守交通規則外,還必須注意各種意外情況的發生。多數司機停車下人時,會把車停靠右邊,這樣人從右邊下就不會出現這個問題。但,當車坐滿或坐車人坐在左邊時,人們還是習慣從左邊下車的。所以,這樣的常識人人都應有。司機不但要有,司機還有責任協助觀察後面的情況,提醒下車人注意後面來車。因為這不僅關係到後面來車的安全,下車人也要注意被後面來車撞上。當然,騎車人也要注意和前邊車輛保持距離,超越車輛時放慢速度間隔一米以上。這樣,才會避免這種事故發生。所以,開車人,坐車人一定記住;反手開門。騎車人一定記住,遇車慢點,離車遠點!


天太2


如果你是司機請記住一句話:“開車門多注意,不要給別人製造麻煩,也不要給自己製造麻煩。”現在很多車主都有個毛病,喜歡停完車之後看會手機再下車,有時候就邊看手機邊開車門,完全不會看後方有沒有情況,這時候往往會出現事故。

在行人的視角里,他們是無法知道車內的人什麼時候下車的,而且車門都是硬物,這對於行人實際上是不公平的,因此多數車主應該做到下車前多觀察,不要給行人制造麻煩,也別給自己製造麻煩!

亂開車門害人害己,賠了家產賠不了性命!為避免悲劇發生,以下這3點基本的“開門規矩”,無論是開車人還是乘車人都必須知道:

1、乘車人儘量從右側下車。

為安全著想,除駕駛人外,乘車人儘量從右側下車。

2、開門先開條縫。

停車後應“二次開門”,即先將車門開一條小縫(拳頭大小),確認後方安全後再打開車門。

3、反手開車門。

這種方法也叫“荷蘭式開門”,即用右手開左門,左手開右門,利用肢體動作的不協調來強迫自己轉頭看向後方。這也是交警蜀黍大力推薦的開門法哦!


復古小青年


看過很多因為開車門導致的事故,輕則傷人,重則致命。其實在開車門之前只需要做好幾個小動作就能極大可能的避免這些事故。

第一步:往車外望一下是不是安全。

第二步:在確保第一步沒問題的時候,將門輕輕的打開,保持門縫在10-20cm(保證能回頭查看車外情況的同時,不影響潛在通行的人和車輛)。

第三步:在完成第二步並確認安全的情況下,慢慢打開車門,下車。

第四步:下車後迅速的合上車門。


溪半


能根據自己走過的路給予兒女啟發,是一個父親最大的樂趣。“開車門應當注意什麼”【發現爸爸】有話說!

開車門所導致的意外,一般是因為人們麻痺大意所致,想要杜絕這種情況,最重要是要養好日常的習慣。

1、作為司機:在停車的時候,儘量選擇靠右停車,提醒乘客從右側下車並且在下車前要看好前後有沒車輛或者行人在車輛右側經過。如果條件不允許,乘客需要從左側下車,司機可幫乘客開門,讓乘客安全下車。

2、正確的開車門習慣:無論是乘客還是司機,在開車門的時候,要先看一條縫,確定前後方沒有行人和車輛經過,方可下車;乘客儘可能從右側下車。司機需要養成習慣使用右手開駕駛位的車門。

3、行人:在車外的行人或車輛,切忌貼近車門處行走,以防萬一。

安全意識要靠平時的重視,孩子年幼,安全意識尚且淡薄,需要家長時時刻刻地提醒,因為,我們都承擔不起失去的代價。

※ 父親參與孩子教育的意義,猶如雕刻之於大理石的分量,【發現爸爸】每天為您的智囊庫添磚加瓦。更多育兒攻略可參閱公眾號:爸爸有道。


發現爸爸


馬路上,轎車突然開車門,路過的一名騎車少年避讓不及,撞上摔倒。不曾想,後方一輛平板掛車駛來,再次與少年發生碰撞,少年最終不幸身亡。

  近日,發生在蕭山瓜瀝東靈路的一起慘痛事故,給圍觀的路人和司機們上了一課。

  痛心、惋惜之餘,應深刻汲取教訓。開關車門,看似小小的舉動,可是人命關天!

  馬路上車輛越來越多,因開車門不當而導致的事故,常有發生。一次不當心的開車門動作,很有可能釀成一出悲劇。

  停車隨意開車門致人傷亡事件頻發,乘客也不能大意

  相信絕大多數開車的人都知道,把車停到路邊準備下車前,一定要做這樣一套動作後再開車門:先通過駕駛室一側的後視鏡觀察,確認後方沒有行人和車輛時,再把門打開一條縫隙觀察,然後完全打開車門。

  相關鏈接點擊:

  “荷式開車門”?多一個動作,少一分危險!

  荷蘭的駕駛員們總是用距車門較遠的那隻手開車門,這是避免這種意外的最佳開車門方法,也就是左駕用右手開,右駕用左手開。

  這個動作可不是隨便做做的,當你換成離車門較遠的那隻手開門時,你的上半身會自然而然地轉動,頭部和肩膀就會很自然地向外看。首先,眼睛會通過後視鏡觀察,然後轉身的時候向後看,這一個完整的動作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事故發生,無論後面來的是單車還是機動車。

  但僅僅是開車的司機留意了還遠遠不夠,總有些粗心的副駕駛、後排乘客,一個不留神,隨意開門,撞上了。

  據瞭解,發生在瓜瀝東靈路的這起慘痛事故,正是由於轎車後排乘客開門引發的。

  其實只要用心完全可以避免類似事故,副駕駛、後排乘客需要做的與司機並無區別,同樣是遵循‘二次開門’原則。

  特別是左側下車的乘客,尤其要注意。

  再來說說關車門。

  小夥伴們是不是經常碰到這樣的情況:無論是家人還是朋友,經常會在下車時無意間用力的“嘭”一聲關車門,可有時候礙於面子說不得!

  下次遇到這樣的事情就別不好意思說了,讓他看看這個視頻!

  (建議Wifi下觀看 土豪隨意)

  大力關門會對車造成什麼損害?

  經常大力關車門會造成的傷害有:

  ◢ 首先受到傷害的是鉸鏈和固定器

  ◢ 隔音層會很受傷,如果車門被關壞了的話,噪音會直線飆升

  ◢ 車門容易老化,鉸鏈和限位器鬆動也會導致車門內部件鬆動

  ◢ 車門會產生肉眼看不到的永久性變形,影響車門壽命

  怎樣才是正確的關車門姿勢?

  下門後將車門推送到離車身10-15公分的地方,然後再稍微用力關上車門即可。也可以慢慢地推,直到門關上再鬆手。

  提醒筒子們

  車門關不關的緊是根據

  車門內隔音棉、密封條和防撞阻尼的工作狀態決定的

  適當的力氣就足夠,不需要使用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