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教師行業被誤會多少年的金句,真正體驗才知道

教師行業被誤會多少年的金句,真正體驗才知道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這句大多用於讚美教師的,出自李商隱的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 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 青鳥殷勤為探看。

此句本是形容戀人的,一對戀人互相思念直到生命結束。用來讚美教師,確實是比較坑的。為啥?因為老師確實是教書育人的,也確實有必要為教育事業付出心血,但還沒有達到付出生命的時候,相反大多被捅死的教師倒是一大把。

教師行業被誤會多少年的金句,真正體驗才知道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身為教師,這句話確實比較高大上了,因為真的沒有感受到,這份職業是有多光輝,相反那些大大小小的明星呀,紅人呀,應該光輝得多;真正的教師樸實、拘謹、清貧,最重要的是,社會地位根本不高。

教師行業被誤會多少年的金句,真正體驗才知道

教師行業被誤會多少年的金句,真正體驗才知道

沒有壞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

每個人幾乎都是這樣認為的,就像一個小孩,從出生的時候都是一樣的,在成長的過程中經歷了幾個不同的教師從而變成了不一樣的人,有了不一樣的人生;實話說,這個對教師的要求實在是太高,有很多學生,可能就像千里馬與伯樂吧,教師像是伯樂,而每個學生都是一匹千里馬,只是伯樂相中的媽只是這個伯樂相中的,只能說孩子沒有遇到自己的伯樂吧。其實教育吧,我覺得它是雙方的,互相的,不然呢?

教師行業被誤會多少年的金句,真正體驗才知道

教而無類、因材施教,辦特色教育模式……

就目前的教育模式來說,可能的幾率很小很小,為什麼?因為學生基數大,師資力量有限,教學資源有限,一個班50-80的人數規模,不是這個學生影響那個學生,就是別的班的學生影響另一個班的學生,想要因材施教,或許還要再等很多很多年。那說特色教育,能讓每個學生多多少少學習到知識,那就很不錯了,從無到有的過程裡,再多點特色,可能孩子們就只記得那些特色的表現方式了。

教師行業被誤會多少年的金句,真正體驗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