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釋放石材生產力,加工品牌“開新花”

釋放石材生產力,加工品牌“開新花”

喧囂過後,大板市場低迷業態初顯,一邊是市場方聯手商戶征戰正酣,另一邊石材對外加工招商更是硝煙瀰漫,如何精準把脈當下紛繁的環境,重拾行業信心?石材人在這個新拐點面臨著新的變局和選擇。

市場改造、工廠升級,機器的運作聲與鋼筋水泥的碰撞成了水頭各大工業區的標配,“若哪天沒有聽到敲敲打打的聲音反而不自在了。”保潔阿姨這樣說道。

時間拉回到2017年,水頭進行了一場關乎各大企業乃至整個石材行業的洗牌大戰。老市場坐穩江湖地位有恃無恐,新市場花樣百出乘勝追擊,還有部分石企穩紮穩打伺機而動,有人調侃道:“今年所有做石材的都去開市場了。”

釋放石材生產力,加工品牌“開新花”

▲濱海商圈許多新興市場崛起,舊市場也進行了改造。

2018年,水頭大板市場在經過一番熱脹之後,迎來了最為嚴峻的冷縮期。石材人在應接不暇的危機中愈發強大,通過加強產品品質來渡過難關,與之相得益彰的石材加工領域就顯得尤為重要。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親自把控產品的加工情況,許多不具備加工能力的石材企業只能通過尋找代加工廠來解決企業的產品加工問題。

《石邦》雜誌在走訪水頭各大石材市場商戶的時候,不約而同都聽到了同一種聲音:“找家合適的加工廠真的太難了!”

形勢:商戶需求與工廠產量的矛盾

市場的大興建設,讓原本口碑好、有一定加工能力的老牌石企轉而升級做大板市場,或是縮減加工份額以滿足市場擴建的需求。“從事這個行業的石材人都知道,比起市場架子位的出租,對外加工利潤低早已是公開的秘密。想要發展具有一定規模的加工廠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投入生產設備、專業的生產人員,其中所需花費的精力、財力、人力更是不計其數。加工廠投入大、回本慢、利潤透明等一系列現實因素,讓有能力升級的石材企業不願固守老本,市場紅利擺在那,誰都想分一塊蛋糕。”一位不願具名的商戶向《石邦》雜誌坦露道。

大量石企迴流水頭加劇了對外加工的需求,而那些依託市場上的架子位來重新開啟水頭石材生意的企業更是不在少數,對於他們來說,當務之急便是尋找一家合適的加工廠來助力企業在水頭開啟新一輪的開疆拓土。

釋放石材生產力,加工品牌“開新花”

2017年礦山頻頻大肆點料已是不爭的事實,導致的庫存積壓成為了許多企業當下最大的煩惱,原先承接對外加工的企業依靠縮減對外加工份額來滿足自身的加工需求,除了與加工廠交好或是有著一定口碑的石企尚能躲過一劫,其餘多數企業都面臨著有料無處加工的尷尬境地,只能另尋他道。

《石邦》雜誌在走訪中瞭解到,當下水頭地區仍有不少承接對外加工的工廠的存在,然而在供需失衡的情況下,這些工廠在對商戶的篩選上都有產量的要求,而當這些加工廠吸納了大量的來料加工客戶之後,自然不能保證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這一供需矛盾也導致了許多企業在選擇加工廠時陷入了迷茫。

前景:商戶與工廠該何去何從?

大板市場激烈的競爭讓那些想要嘗試改變的石材企業望而卻步,一系列的現象都在發出同一個信號:當前的形勢不容樂觀。

在石材市場已處於飽和的情況下,石材對外加工就如前方的一道曙光,吸引著許多石材企業躍躍欲試。水頭的戶外廣告牌不乏就有各式各樣的“承接對外加工”的字樣,而這些工廠多數只是不具規模的小型作坊,只要有幾臺拉鋸,幾臺磨機便開始了對外加工的招商,這樣的加工廠先不說產量無法保證,就連基本的質量問題可能都難以說服商戶。

釋放石材生產力,加工品牌“開新花”

而隨著市場的發酵,越來越多的老牌石企也開始轉戰石材對外加工,這不經引發更多人的思考:對外加工的前景是否真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樣一片大好?一位進入石材行業數十年的相關從業者告訴《石邦》雜誌:“這些瘋狂進行對外加工招商的人就如當時盲目大興市場的那些人一樣,只考慮到當下的需求,卻沒有意識到這個熱點背後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看似新一輪契機的對外加工實則是市場氾濫、大肆點料的後遺症,許多盲目開啟對外加工招商的企業尚未形成完善的服務體系,也沒有所謂的規範生產,多半是想要通過對外加工來彌補低迷的石材生意帶來的損失,而企業若想在這行業荒漠中尋求一杯水就必須要有嚴格的思考與縝密的計劃,根據市場變化實時調整企業的發展顯然是不夠的,只有長遠的考慮才能走在行業的前端。

轉機:規範化的加工廠應運而生

在競爭尤為激烈的石材行業,怎樣的石企能夠脫穎而出?遠達石材城給了我們一份滿意的答卷。全新升級的遠達石材城以“市場+加工廠”雙腿並行的方式聚攬目標消費者,率先提出“加工品牌化”概念,樹立起自身的品牌差異化。

釋放石材生產力,加工品牌“開新花”

去年年底,遠達石材城正式對外宣佈承接來料加工,吸引了許多石材企業相繼尋求合作。作為擁有著十幾年品牌積澱的老牌石企,遠達對外加工無疑給了急需加工的商戶一顆強有力的定心丸。十幾年來積攢的口碑加之工廠品牌化的升級,讓遠達對外加工在短時間內便吸引了許多優質商戶。

品牌新啟,質量先行。為提高加工質量,遠達石材城陸續引進意大利生產設備,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機械設備,保證硬件設施的完善。工廠配備9臺大切,3臺磨機以及2條300米真空補膠線,月產量可達10萬平。目前,遠達加工廠已進入穩定生產階段。

工廠到市場的距離成為當下許多石企選擇加工廠的重點考量之一,將所需切割的荒料運輸到加工廠,加工完成後再轉運輸到賣場,這往往需要花費許多的運輸費用以及時間成本。而在遠達正式承接對外加工的同時,遠達石材城對外招商也同步開啟。作為水頭地區離加工廠最近的大板市場,遠達石材城以“前市後廠”的新模式,有效解決了商戶的運輸過程中耗費的時間、財力,成了許多商戶加工的首選。

釋放石材生產力,加工品牌“開新花”

除此之外,為了使“加工品牌化”落到實處,遠達對外加工擁有著一整套完善的加工服務體系及嚴格的認證五重標準,真正實現了“買品質,認準遠達標”。

石材行業的包容性與開放性給了企業絕對的發展空間,如何正確把握行業的商機,不僅需要有敏銳的洞察,更需要有縝密的思考,才能使企業走得更遠。

編後語

石材人直面挑戰,勇於嘗試的精神固然令人敬佩,但根據行業大環境的發展,審時度勢,適時調整才是明智之舉。在大環境並不景氣的當下,石材人更應適當放慢腳步,留給自己更多的思考空間,找到一個“可以充飢的玉米”並不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