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9 五千裡尋親,二十一年終團聚

常人說: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榆中縣龍泉鄉銀川村村民田老漢一家,與兒子阿榮失聯了21年之久。這漫長21年的每一天,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家人時刻都掛念著兒子阿榮,腦海裡總揮不去兒子的身影,總在想:兒子生活過得好嗎?有人照顧他嗎?有人欺負他嗎?吃得飽穿得暖嗎?

五千裡尋親,二十一年終團聚

脫貧攻堅行不行,黨員幹部要先行。蘭州市公安局交通治安分局在脫貧攻堅戰中,分局上下一心,深入幫扶戶家中,切實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堅決當好為民服務“排頭兵”。近期,分局扶貧工作隊,經過5000多公里長途艱難查找,終使失聯21年之久的一家人圓了團圓夢。2018年7月25日,市局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局長梁益中代表市局黨委深入田老漢家中走訪慰問,向團圓的一家人送上祝福.

歲月也罷,貧窮也罷,我只想你回家

五千裡尋親,二十一年終團聚

榆中縣龍泉鄉銀川村村民田老漢夫婦均七十多歲,年老殘疾,喪失勞動能力,家庭收入僅靠種植的2畝玉米和土豆,女兒遠嫁到離家百公里之外的莊浪縣,家中唯一的兒子阿榮於1997年離家出走,自此杳無音信。兒子走失後的21年裡,老人無時無刻都在掛念著兒子,想盡各種辦法,終不得其蹤跡,日漸抑鬱,一蹶不振。

脫貧攻堅戰打響後,我局各幫扶單位深入每一戶貧困家庭,尋找源頭、因人施策、精準幫扶。期間,交通治安分局扶貧幫扶工作人員注意到田老漢家中的特殊情況後,決定為其尋找失散21年的兒子。

23對染色體,確定你是我唯一的兒子

五千裡尋親,二十一年終團聚

工作人員在向田老漢夫婦詢問了相關情況後,採集了田老漢夫婦的血樣,送往市局刑警支隊進行技術比對,經查,發現戶籍地為臨夏州廣和縣的鄧某與其疑似有親緣關係,民警立即將該鄧的照片與失蹤的阿榮的照片做進一步比對,顯示人臉識別相似度極高。通過分析研判,確定該鄧已婚,目前居住於廣東省,進一步調查發現該鄧在廣東有三個暫住地登記地址,兩個在廣州市,一個在佛山市。在確定這一重要信息後,交通治安分局立即與廣州公安機關取得聯繫,並安排刑偵大隊工作人員前往廣州查找。

衣服溼了、腳磨破了,只為送你回家

時值盛夏,恰逢廣州梅雨季節,我局民警冒著酷暑,頂著高溫,在廣州公安的協助下,通過實地走訪,在排除了該鄧在廣州市的兩個暫住地後,成功獲取了該鄧三年前做養雞生意的重要線索。工作人員又馬不停蹄前往其另一處暫住地佛山市。時光變遷,滄海桑田,城市化的迅速發展,部分街道鄉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民警只能採取傳統偵查方式——徒步排查。

五千裡尋親,二十一年終團聚

衣服溼了、腳磨破了、人也曬黑了,但是民警心中只有一個信念,找到阿榮,讓他們一家團圓。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近一週走訪,民警最終在佛山市南海區黃岐村委會滘中新村找到了鄧某。在向其表明身份和說明來意後,鄧某承認自己就是田老漢之子阿榮。

回憶往事,21年終團圓

時間回到了21年前,年僅16歲的阿榮輟學打工,幾年後稍有積蓄,但不幸被騙入傳銷組織。出來後身無分文,四處漂泊,幾年後遇到了現在的妻子,改信伊斯蘭教,由於生活習慣的不同,遂與家人漸行漸遠,逐漸失聯。我局工作人員耐心地勸解阿榮,告訴他父母非常想念他,幫助他打消心中的顧慮,做通其思想工作後,其最終同意回鄉與家人團聚。

2018年7月25日下午,阿榮乘坐火車到達蘭州,遊子歸鄉,家人團聚!

五千裡尋親,二十一年終團聚

​(當事人均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