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民酒”啥時變成了“名酒”?來看看有沒有你心中的名酒……

“民酒”啥時變成了“名酒”?來看看有沒有你心中的名酒……

我國自1952年開始舉辦國家級的評酒會至1989年共評定了五屆。五屆品酒評酒會肯定了傳統知名白酒品牌在酒類行業的地位,同時讓一些知名度不高的地方白酒品牌憑藉自己獨特的工藝特點和優秀的品質,贏得了知名度,提升了自身的價值。

第一屆全國評酒會

“民酒”啥時變成了“名酒”?來看看有沒有你心中的名酒……

第一屆全國評酒會於1952年在北京舉行,那時釀酒工業尚處於整頓恢復階段,國家除接收少數官僚資本家的企業外,大多數酒類生產是私人經營的,中國專賣事業公司根據市場銷售信譽結合化驗分析結果向第二屆專賣工作會議推薦了八種酒。其中白酒4種,黃酒1種,葡萄酒3種。這4種白酒分別是:貴州茅臺酒、山西汾酒、陝西西鳳酒、瀘州老窖特麴酒

第二屆全國評酒會

“民酒”啥時變成了“名酒”?來看看有沒有你心中的名酒……

1952年評選出八大名酒後,在全國引起強大振動,促進了酒類產品市場銷售聲譽的大步提高,為了促進釀酒工業的發展和提高產品質量,輕工業部於1963年10月在北京召開了第二屆全國評酒會。首次制定了評酒規則,從196種酒中評出國家名酒18種,其中白酒8種、黃酒2種、啤酒1種、葡萄酒6種、露酒1種。這8種白酒中,除第一屆的“四大名酒”外,四川五糧液、安徽古井貢酒、四川全興大麴酒、貴州董酒也加入了“中國名酒”行列。

“民酒”啥時變成了“名酒”?來看看有沒有你心中的名酒……

第三屆全國評酒會

“民酒”啥時變成了“名酒”?來看看有沒有你心中的名酒……

第三屆全國評酒會是輕工業部於1979年8月在大連組織召開。第三屆評酒會的前一年底,輕工業部在湖南長沙召開了全國名酒會議。調查瞭解了各名酒廠的生產質量情況和發展動向,交流了經驗,為評酒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全國優質產品產量增加、質量提高,香型日漸明顯,度酒初露端倪。該評酒會從313種酒中共評出18種國家名酒,其中白酒8種,黃酒2種、啤酒1種、葡萄酒6種、露酒1種。這8種白酒分別是:

貴州茅臺酒、山西汾酒、四川五糧液、四川劍南春、安徽古井貢酒、江蘇洋河大麴、貴州董酒、四川瀘州老窖特曲。第三屆評酒會準備充分,組織嚴密,方法科學,評定合理,令人信服。尤其是白酒評比,其歷史作用是重大的,是中國評酒史上的里程碑。

“民酒”啥時變成了“名酒”?來看看有沒有你心中的名酒……

第四屆全國評酒會

“民酒”啥時變成了“名酒”?來看看有沒有你心中的名酒……

第四屆全國評酒會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主持,協調輕工、商業、農牧漁業部進行的。由於參加評比的酒較多,因此分3次進行評選。第一次是1983年6月在江蘇連雲港市舉行,評選葡萄酒和黃酒;第二次是1984年5月在山西太原召開,評選白酒;第三次是1985年5月山東青島舉行,評選啤酒、果酒和配製酒。其中13種白酒獲得了“國家名酒”稱號,分別是:貴州茅臺酒、山西汾酒、四川五糧液、四川劍南春、安徽古井貢酒、江蘇洋河大麴、貴州董酒、四川瀘州老窖特曲、陝西西鳳酒、四川郎酒、四川全興大麴、江蘇雙溝大麴、湖北特製黃鶴樓酒。

“民酒”啥時變成了“名酒”?來看看有沒有你心中的名酒……

第五次全國評酒會

“民酒”啥時變成了“名酒”?來看看有沒有你心中的名酒……

第五屆全國評酒會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主持,於1989年在安徽合肥市舉行,此屆評酒會之前,輕工部於1988年9月組織商業部、國家技術監督、中國食協等單位,在遼寧省朝陽市召開了“酒類國家標準審定會”,通過了“濃香型白酒”等六個國家標準。該評酒會其他酒類未評,僅從白酒中評出17種國家名酒。分別是:

貴州茅臺酒、山西汾酒、四川瀘州老窖、陝西西鳳酒、四川五糧液、安徽古井貢酒、四川全興大麴酒、貴州董酒、四川劍南春酒、江蘇洋河大麴、江蘇雙溝大麴、湖北黃鶴樓酒、四川郎酒、湖南武陵酒、河南寶豐酒、河南宋河糧液、四川沱牌麴酒。

“民酒”啥時變成了“名酒”?來看看有沒有你心中的名酒……

評酒會促進了中國白酒行業的迅猛發展,但為何1989年舉辦的第五屆評酒會,竟成了“後無來者”的“絕唱”呢?

上世紀80、90年代,改革開放後,我國商品經濟飛速發展,在各酒企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市場條件下,受經濟利益的影響,全國評酒會的含金量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為保護“中國名酒”這一稱號的權威性,國家毅然決定停辦全國評酒會。

“民酒”啥時變成了“名酒”?來看看有沒有你心中的名酒……

相比於今天的先進技術理念和設備工藝,幾十年前的全國評酒會顯得分外“簡樸”。“當時甚至沒有給四大名酒頒發獎牌或獎狀,只是把評選的結果公佈出來而已。即便如此,四大名酒仍是中國白酒行業的“領導者”,可見當時評酒會的“含金量”。雖評酒會不再舉辦,但其影響力至今仍在。

“民酒”啥時變成了“名酒”?來看看有沒有你心中的名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