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大灣區概念之下樓市如何走?

大灣區概念之下樓市如何走?

大灣區概念之下,將為珠三角區域經濟帶來深刻的變革,其中當然包括房地產板塊。6月5日,深圳市政府制訂《關於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的意見(徵求意見稿)》,被媒體和地產行業稱為繼1998年房改20年後的“二次房改”,其中有一個提法更是受到包括東莞在內的周邊城市所關注,這就是“開展城際合作,落實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推動建立都市圈城際住房合作機制,結合軌道交通和產業佈局……”

正是這一提法,被業界認為臨近深圳的惠州、東莞將迎來軌道交通的建設提速、房地產產業鏈的深度融合,加上深圳加大人才引進的力度,進而帶動周邊城市住房以及其他配設施的完善,如此一來,房地產市場的影響面積極而且深遠。

東莞市靠近深圳的鎮街不少,如長安、塘廈、鳳崗、黃江、大朗、清溪、樟木頭等鎮。

塘廈提出“堅持工業立鎮,打造臨深片區創新創業中心”的發展目標。不難看出,該鎮並沒有依靠臨近深圳發展房地產市場的思維,而是選擇更加不易但是立足長遠的工業和製造業,而這樣的規劃,房地產市場則將更有市場,並且更加健康,因為製造業離不開人才,人才來了自然有住房需求,才會考慮買房,而不是依靠地理位置的優勢走“炒房”的捷徑。

大灣區概念也令很多人關注起了土地和住房的價格走勢。不可否認,如果政府沒有堅定的信心控制房價,沒有堅決執行房住不炒的耐心和魄力,大灣區概念的誕生,勢必引發新一輪的購買熱情。但令人欣慰的是,政府部門顯然沒有鬆動管控的跡象,不但再三強調住房政策調控不放鬆,並且加緊管控力度,近期仍然在推出限價、限購的新措施,從開發商拍地、定價、個人購買等每一個環節管控住房價格快速上漲的可能性。

大灣區概念之下樓市如何走?

深圳為進一步吸引人才,出臺了“六折買房”等優惠措施。人才規模化的到來,勢必引發住房緊張的問題,於是就有了“開展城際合作,落實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推動建立都市圈城際住房合作機制,結合軌道交通和產業佈局……”這樣的思路和思量。顯然,加強城市間的產業合作和住房合作機制,能夠緩解人才居住這一敏感問題,深圳已看見了這一現狀,接下來就是包括東莞在內的周邊城市如何對接的技術性問題。

不難看出,大灣區概念之下城市群實現房地產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可能性開始出現,在政府嚴格控制炒作,以滿足剛需群體為主的前提下,一個更加健康、更加廣闊的住房市場極有可能出現。

大灣區概念之下樓市如何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