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父親節丨盤點歷史上的父子書家

父親節丨盤點歷史上的父子書家

父親節丨盤點歷史上的父子書家

王羲之

王獻之 王徽之

王羲之(321年-379年),字逸少,原籍琅邪臨沂(今屬山東),生長於江蘇無錫,後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中國東晉書法家,有“書聖”之稱,後官拜右軍將軍,人稱王右軍。其書法師承衛夫人、鍾繇。王羲之的書法影響到他的後代子孫。其子玄之,善草書;凝之,工草隸;徽之,善正草書;操之,善正行書;煥之,善行草書;獻之,則稱“小聖”。

父亲节丨盘点历史上的父子书家

王羲之《遠宦帖》(局部)

王羲之子王獻之,字子敬,小字官奴,官至中書令,世稱“王大令”。他的書法,兼精楷、行、草、隸各體。獻之幼學於父,從小就顯露出超人才華,才氣勃發,咄咄逼人,獻之不為其父所囿,別創新法,自成一家,令人刮目相看。可惜天妒其才,42歲就過早病卒。

父亲节丨盘点历史上的父子书家

王獻之《中秋帖》

王徽之字子猷,羲之子,弟王獻之,文章為世人所推崇,善書畫。子猷生性卓犖不羈,性好竹。時人欽其才而穢其行。後為黃門侍郎,棄官東歸。

父亲节丨盘点历史上的父子书家

王徽之《新月帖》

唐太宗

唐高宗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高祖李淵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是我國曆史上一位傑出的帝王,他不僅把我國封建社會推向鼎盛時期,而且身體力行倡導書法,促使唐代書法成為我國書法史上輝煌的一頁。

父亲节丨盘点历史上的父子书家

唐太宗李世民《晉祠銘》(局部)

唐高宗,字為善,為唐太宗第9子,在位34年。

父亲节丨盘点历史上的父子书家

唐高宗李治書法行書《李勳碑》

歐陽詢

歐陽通

歐陽詢的書法由於熔鑄了漢隸和晉代楷書的特點,又參合了六朝碑書,可以說是廣採各家之長。歐陽詢書法風格上的主要特點是嚴謹工整、平正峭勁。字形雖稍長,但分間布白,整齊嚴謹,中宮緊密,主筆伸長,顯得氣勢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備,八面玲瓏,氣韻生動,恰到好處。點畫配合,結構安排,則是平正中寓峭勁,字體大都向右擴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穩固,無欹斜傾側之感,而得寓險於正之趣。

父亲节丨盘点历史上的父子书家

歐陽詢《心經》局部

歐陽詢第四子歐陽通在歐陽詢去世時,尚年幼。母徐氏盼子繼承父業,親自督教書法。那時其父親的手跡大多散存於民間,徐氏不借以重價購回。歐陽通朝夕臨摹,書法大進,盡得父法。遂與其父有“大小歐陽”之稱。

父亲节丨盘点历史上的父子书家

歐陽通楷書《泉男生墓誌銘》

蘇洵

蘇軾 蘇轍

蘇洵,北宋散文家。與其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號老泉。

父亲节丨盘点历史上的父子书家父亲节丨盘点历史上的父子书家

蘇洵《道中帖》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屬於四川)人。他和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以詩文稱著於世,世稱“三蘇”。他的書法從“二王”、顏真卿、柳公權、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楊凝式各家吸取營養,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努力革新。他在對書法藝術深刻理解的基礎上用傳統技法去進行書法藝術創造,在書法藝術創造中去豐富和發展傳統技法,不是簡單機械的去模古。

父亲节丨盘点历史上的父子书家

蘇軾《書次辯才韻》

蘇轍,宋神宗年間曾任翰林學士、尚書右丞、門下侍郎等職,文學成就主要在散文,為文注重養氣風格,汪洋淡泊,也有秀傑深醇之氣。

父亲节丨盘点历史上的父子书家

蘇轍《懷素自敘帖題跋》

米芾

米友仁

米芾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嶽外史。祖籍山西,遷居襄陽,有“米襄陽”之稱。傳說他個性怪異,喜穿唐服,嗜潔成癖,遇石稱“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稱”米顛”。他6歲熟讀詩百首,7歲學書,10歲寫碑,21歲步入官場,確實是個早熟的怪才。在書法上,他是“宋四書家”(蘇、米、黃、蔡)之一,又首屈一指。其書體瀟散奔放,又嚴於法度,蘇東坡盛讚其“真、草、隸、篆,如風檣陣馬,沉著痛快”;另一方面,他又獨創山水畫中的“米家雲山”之法,善以“模糊”的筆墨作雲霧迷漫的江南景色,用大小錯落的濃墨、焦墨、橫點、點簇來再現層層山頭,世稱“米點”。為後世許多畫家所傾慕,爭相仿效。他的兒子米友仁,留世作品較多,使這種畫風得以延續,致使“文人畫”風上一新臺階,為畫史所稱道。米芾究竟以書為尚,還是以畫為尚,史家各有側重。

父亲节丨盘点历史上的父子书家

米芾《新恩帖》

米友仁,米芾長子。一名尹仁,小名寅哥、鰲兒,黃庭堅戲稱他為“虎兒”,並贈古印和詩:“我有元暉古印章,印刓不忍與諸郎,虎兒筆力能扛鼎,教字元暉繼阿章。”故字元暉,晚號懶拙老人。原籍襄陽(今屬湖北)人,後定居潤州(今江蘇鎮江)。與其父稱大、小米。

父亲节丨盘点历史上的父子书家

米友仁《動止持福帖》

趙孟頫

趙雍

趙孟頫,元代書畫家、文學家,字子昴,號松雪道人、水精宮道人,中年曾作孟俯,湖州(浙江吳興)人。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後裔。自幼聰明,讀書過目成誦,為文操筆立就。宋滅亡後,歸故鄉閒居,後來奉元世祖徵召,歷仕五朝,官至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封魏國公,諡文敏。信佛,與夫人管道昇同為中峰明本和尚(1263-1323)弟子。精通音樂,善鑑定古器物,其詩清邃奇逸,書畫尤為擅名,篆籀分隸真草書俱佳,以真書、行書造詣最深、影響最廣。

父亲节丨盘点历史上的父子书家

趙孟頫《心經》

趙雍,字仲穆,趙孟頫之子。生年不詳,約卒於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到二十四年(1364年)之間。以父蔭入仕,官至集賢待制(正五品)、同知湖州路總管府事。繪畫有父風,山水、人物、花鳥、鞍馬,皆其所長。兼工書法,真、行、草書承家學,其書有“精妙”之稱。此外,他還是一位著名的書畫鑑賞家,有《趙待制遺稿》一卷傳世。

父亲节丨盘点历史上的父子书家

趙雍《彰南八詠詩》

徵明

文彭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42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代畫家。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其與沈周共創“吳派”。在畫史上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

父亲节丨盘点历史上的父子书家

文徵明《題跋沈周支硎遇友圖卷》(局部)

文彭(1498—1573)字壽承,號三橋,別號漁陽子、三橋居士、國子先生,長洲(今江蘇蘇州)。文徵明長子。以明經廷試第一,授秀水訓導。官至國子監博士。工書畫,尤精篆刻,能詩,有《博士詩集》。

父亲节丨盘点历史上的父子书家

文彭書法中堂

業務聯繫電話:15899791715(可加微信)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臺————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臺。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email protected]

往期經典

書畫高清資料

名家訪談

經典專題

推薦展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