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德勤中國:“獨角獸”或模仿小米 先H股上市再擇機CDR回A

德勤中國:“獨角獸”或模仿小米 先H股上市再擇機CDR回A

中經金融:follow me!

德勤中国:“独角兽”或模仿小米 先H股上市再择机CDR回A

6月19日,原定通過發行CDR在內地上市的小米官方發佈消息稱,經過反覆慎重研究,決定分步實施在香港和內地的上市計劃,即先在香港上市後,再擇機通過發行CDR的方式在內地上市。

德勤中国:“独角兽”或模仿小米 先H股上市再择机CDR回A

對於小米突然推遲CDR發行申請,德勤中國全國上巿業務組香港資本巿場華東區主管合夥人牟正非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CDR發行上市不容易,要求較高,初期將吸引標杆行企業。估計很多企業會模仿小米這種發行港股和CDR的模式。”不過,德勤中國認為,今年下半年CDR仍會推進。“不論是在A股還是在港股市場,新經濟企業都將成為未來IPO市場的熱點。”德勤中國相關負責人預計。

中國企業跨境IPO最活躍

“歷史數據顯示,體量較大的金融機構,比如銀行,一直是港股新股市場的主角。而在2018年上半年,醫療及醫藥行業、房地產企業與消費企業所佔的融資比例卻在上升,尤其是消費行業企業佔全部新股數量的比重上升了12個百分點。我們認為,這一現象可能受到了內地市場偏好消費企業的影響。”牟正非分析。

而國際市場對內地股市的影響也在穩步增長。德勤中國全國上巿業務組A股資本巿場華東區合夥人趙海舟也指出,中國資本巿場進一步開放予環球投資者,包括擴大內地和香港互聯互通每日額度、A股被納入MSCI,以及即將開通的“滬倫通”意味著,從長期來看,A股的估值將會與其他同類型股票逐漸看齊,而A股巿場的走勢也會變得對國際事件更趨敏感。

6月19日,A股市場千股跌停的慘狀或也將對今年下半年的IPO市場造成一定影響。

貝克·麥堅時國際律師事務所昨日發佈《2018上半年全球跨境IPO指數》指出,政治憂慮與市場波動再次挫傷了2018上半年的IPO市場,其主要原因在於亞太地區與歐洲、中東及非洲地區低迷的融資水平。到目前為止,2018上半年IPO總交易數量達到676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9%。IPO交易融資額也下滑15%至900億美元。

即使如此,中國的跨境IPO發行人仍最為活躍,共發行了31筆跨境IPO交易,其中18筆在香港證券交易所進行,其餘交易則是在美國進行。總體來看,亞太地區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與市場波動性使得亞洲的IPO市場呈下降趨勢,但該地區仍然是全球最活躍的地區。

港股新股數量創新高

德勤中國發布的最新報告《中國內地與香港IPO市場2018年上半年回顧與前景展望》顯示,2018年上半年,中國內地與香港IPO市場在融資額、上市企業種類等方面出現了一定的趨近,但同時在上市企業數量、發行市盈率等方面出現了背離。

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港股新股市場的亮點在數量,共計有101只新股募集資金503億港元;而2017年同期則有68只新股募集資金548億港元。相比於2017年同期,2018年港股新股數量增加了49%,融資金額則下降了8%。“不論按今年上半年還是第二季度計,今年港股新股數量都是多年來新高,但融資額則是2016年同期以來的地位。”

在集中度方面,2018年上半年,港股前五大新股融資共計316億港元,去年同期這一數據則為379億港元。新經濟企業平安健康醫療科技募集資金88億港元,成為2018年上半年港股最大型新股。

市盈率方面,上半年港股新股市場約有40%以10至20倍市盈率上市,數量佔比同比下跌9%;約有20%新股以20至30倍市盈率上市,同比微跌2%,約有15%以40倍以上市盈率上市,同比上升6%。

與港股相比,A股則在新股數量與融資額方面出現了雙降。德勤中國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內地新股發行速度大幅降低,共有63只新股融資931億元人民幣,而去年同期則有246只新股融資1255億元。新股數量同比下降74%,融資額同比下降26%。

與港股相反,2018年上半年,內地新股市場的集中度出現了顯著上升。排名前五的新股共計募集資金458億元,較2017年上半年增加了316億元,增幅達到了223%。

同時,內地新股市場的高市盈率問題也有所緩解。2018上半年,51只新股以20至30倍市盈率上市,佔比81%;11只新股以10至20倍市盈率上市,佔比17.4%;1只新股以5至10倍市盈率上市,佔比1.6%。

德勤中国:“独角兽”或模仿小米 先H股上市再择机CDR回A

中經金融是《中國經營報》旗下專注財經領域新聞的公眾號,內容覆蓋銀行、保險、券商、基金、交易所等多個金融行業,每天多條原創,旨在為讀者提供有價值的內容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