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睡前詩」原來古詩還可以這樣讀,一次就讓孩子喜歡上!

小兒垂釣


唐 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註釋

蓬頭:頭髮亂蓬蓬的 蓬:蓬亂

稚子:年齡小的孩子【小孩子】垂綸:釣魚

綸:釣魚用的絲線苔:苔蘚植物  

莓:一種小草映:遮映

借問:向人打聽遙:遠遠地

怕:害怕;生怕魚驚: 魚兒因受到驚嚇而逃跑

古詩故事

時令到了夏天,午飯後,哥哥們照例去了村口的私塾讀書,小么一個人在院子裡,實在無聊。趁著爹孃午休,一個人偷偷溜出家,帶著他自己前幾天剛做好的魚竿。

沿著小路,一口氣奔到小溪邊,也顧不得散落的髮髻了,急忙在溪邊找到一片大樹蔭,一屁股後,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魚餌掛在魚鉤上,再猛地把魚鉤拋出去。

然後,就學著哥哥們的樣子,全神貫注地盯著遠處的魚漂。溪邊時而會有蜻蜓飛來,落在小么腳下的青苔上,許久也不離開,彷彿也在期待著魚兒能上鉤。

「睡前詩」原來古詩還可以這樣讀,一次就讓孩子喜歡上!

那在春天僅能沒過馬蹄的小草,經過一個季節的瘋長,已經快要沒過小么的頭頂了,青草和小么一同被倒映在清澈的水面上,綠草和小么相互映襯著,別有一番意境。

過了許久,魚兒還是遲遲沒有上鉤,腳下的蜻蜓不知什麼時候就飛走了,小么似乎並沒有放棄,依舊一動不動地等待著。

遠遠的一個路人向他走來,路人剛要張口說點什麼,小么就招手示意路人先不要說話,指了指遠處動了又動的魚漂,見此情景,路人也停下腳步不由自主地屏息凝視。

「睡前詩」原來古詩還可以這樣讀,一次就讓孩子喜歡上!

魚漂動的越來越厲害,路人示意小么趕緊收線,果不其然,出水的是一條肥美的鱸魚,小么趕緊找來竹簍把魚放進去,生怕一個不小心就讓它溜之大吉,安置好自己的魚兒,小么連忙問道:“你剛才想說什麼?”

“請問杏花村怎麼走?”

“沿著這條路直走,下一個村子就是了!”

“多謝,太陽馬上就落山了,你也趕緊回去吧,不然你爹孃會擔心的。”

小么看了看身後的夕陽,猛地意識到已經溜出來這麼久了,爹孃一定擔心壞了,搞不好又是一頓訓斥,匆匆告別路人,就背起魚簍朝回家的路飛奔而去。

讀完故事,我知道原來孩子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可以這樣的全身心地投入,以後再也不輕易去叨擾小愛和小熊玩過家家了。(你有什麼感悟,可以在後臺告訴我喲,一起來分享不同心得。)

「睡前詩」原來古詩還可以這樣讀,一次就讓孩子喜歡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