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三年建設!我市著力打造浙江中西部醫療中心!

三年建設!我市著力打造浙江中西部醫療中心!

為深入貫徹落實“打造增長極,共建都市區,當好答卷人”要求,加快現代化都市區和健康金華建設,著力打造浙江中西部醫療中心,近日,市衛計委出臺了“浙江中西部醫療中心三年建設行動計劃(2018-2020年)”。

三年建设!我市着力打造浙江中西部医疗中心!

總體要求

按照“全域同城化,金義一體化”的思路,發揮市區核心引領作用,建設以三甲醫院為龍頭,三乙醫院為骨幹,其他等級醫院為支撐,辦院主體多元,醫療體系完善,醫療設施優良,醫學人才集中,學科優勢突出,覆蓋全市,輻射浙江中西部,充滿活力的高水平區域醫療中心,為浙江中西部醫學中心建設奠定基礎。

三年建设!我市着力打造浙江中西部医疗中心!

工作目標

從現在開始到2020年底,通過三年建設,使我市醫療資源總量、醫學高端人才數量、醫學科技創新、醫療服務能力、居民健康水平等重要指標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力爭走在前列。

三年建设!我市着力打造浙江中西部医疗中心!

具體舉措

1加大醫療機構工程建設力度,提升醫療服務供給能力

繼續實施衛生計生事業重大工程項目。市區完成市人民醫院和市婦保院遷建工程建設等,加快推進市本級、東陽市、義烏市、武義縣、浦江縣等地遷建和擴建工程項目。

實施醫療機構升級計劃。結合浙江省新一輪醫療機構等級評審,實施全市醫療機構升級計劃,建成在省內有較大影響力的醫療集群。

加快醫學共享中心建設。在市本級和各縣域內分別建設臨床檢驗中心、影像中心、心電中心、超聲中心、病理中心、消供中心、遠程會診中心等,構建全市互聯互通的信息化網絡平臺。

推進醫聯體和醫共體建設。重點培育城市醫院-縣醫院-鄉鎮醫療機構,以人才、技術、管理一體化為特徵的省(市)縣鄉緊密型醫聯體和縣域醫共體。

大力推動社會資本辦醫。充分利用招商引資平臺,加大項目推介力度,積極引進社會資本辦醫,重點興辦婦女兒童、康復養老等規模化、特色化、專科化醫療機構。

2強化學科人才建設,提升醫療服務技術水平

優先發展重點學科。建設好現有10個省級“區域專病中心”,爭取在新一輪創建中再取得50%以上建設名額,創建省級重點學(專)科10個、龍頭學科10個、省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核心層學科1個。力爭再創建治未病、康復、護理等5個省級中醫臨床重點專科。

切實提高對急危重症和疑難疾病的診斷治療水平。加強卒中中心、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中心、精準診療中心、多學科綜合治療中心(MDT)的建設。力爭在危重多發傷救治、輔助生殖技術、癌症的早期防控與診療等關鍵技術上有所突破。

實施醫教協同行動。加強醫院和醫學院校及知名企業合作,加強院士工作站或專家工作站及國醫大師工作室建設;推動建設高等醫學本科院校,增強醫療機構長遠發展後勁。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實施人才“百千萬”工程,培養和引進博士100名、碩士1000名,培養培訓基層衛生業務骨幹10000名。加大省、市衛生領軍和創新人才、醫壇新秀、新世紀“151”和“321”人才工程的培養力度,造就一批在全省有較高知名度的專家。

3深化改革創新,提升醫療服務運行效率

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健全政府辦醫體制,履行政府辦醫職能;建立健全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強化公立醫院精細化管理,構建以戰略規劃、質量管理、人事管理、財務管理為核心的管理制度。

實行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創新編制管理方式,健全院長選拔任用機制,實施院長任期制、年度目標責任制和年薪制,建立符合衛生行業特點的內部分配機制,逐步提高醫務人員收入待遇,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

全面建立分級診療制度。明確不同等級醫療機構功能定位,推進基層首診、雙向轉診,完善預約診療機制,建立城市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縣級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療集團或醫療聯合體內部分工協作機制,深入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發揮基層“守門人”作用。

4加強內涵建設,提升醫療服務滿意度

大力實施互聯網+醫療健康,全面推進醫療衛生服務領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形成診療更加安全、就診更加便利、溝通更加有效、體驗更加舒適的醫療衛生服務新模式。

加強信息化建設。到2020年,全面建成互聯互通、共建共享的全市人口健康信息服務系統,實現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互通共享。

加強行業監管。全面建成醫療服務監管與信息公開平臺,接受社會監督。

加強行風建設。全面落實“九不準”規定,加強衛生計生系統行風建設,加強衛生系統商業賄賂專項治理工作,建設清廉衛計、清廉醫院。

來源|委醫政醫管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