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立德樹人譜新篇 彝州桃李春滿園 楚雄州教育事業展芳華

楚雄彝州歷來就有重教興邦的優良傳統。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歷屆州委、州政府立足州情,始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定不移實施和推進“科教興州”和“人才強州”戰略,全州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碩果累累。

“兩基”攻堅沐春風

全州順利實現“兩基”戰略目標,並在鞏固中提高。“兩基”國檢如期通過,楚雄市和雙柏、牟定、姚安、大姚、永仁、元謀、祿豐縣義務教育基本均衡通過國家評估,義務教育發展水平極大提升,城鄉中小學生全面享有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

高中階段教育加快發展,普通高中教育瓶頸制約有效突破;中等職業教育取得突破性進展,州職教園區建成投入使用,基礎能力大幅提升;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楚雄師範學院管理體制進一步理順,楚雄衛校升格為楚雄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並順利通過教育部合格專科學校評估;民辦教育進一步加強,全州有各級各類民辦學校266所,辦學主體實現由單一政府辦學到多元化辦學的重大轉變。

“軟硬”兼施築高臺

改善辦學條件是民族地區發展教育的基礎“硬件”;提升教育工作者素質是民族教育質量的核心“軟件”。圍繞“學歷合格、素質優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建設目標,制定實施《楚雄州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6~2020年)》《楚雄州民族教育條例實施辦法》,州縣黨委、政府定期開展對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進行表揚,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關心重視教育事業,教師隊伍素質、地位、待遇明顯提高,形成了全社會尊師重教的良好環境。2017年,全州有教職員工32725人,比1958年增加24710人。其中,專任教師25888人,比1958年增加21007人,全州教師學歷合格率及高學歷專任教師比例大幅提升。

“八五”、“九五”期間,全州共投入改善辦學條件經費57318.8萬元;“十五”期間,各級各類學校基本建設投資61695.5萬元;“十一五”累計投入94.98億元;“十二五”累計投入190.47億元,全州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比例保持在5%以上。2017年,教育經費總支出633280.33萬元,是1958年206.7萬元的3063.77倍。全州全面停止使用並基本消除D級危房,各類學校辦學條件全面改善,學校標準化建設邁出新步伐。2017年底,全州各級各類學校佔地面積1296.11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502.82平方米。普通中學生均校舍14.96平方米、普通小學生均校舍10.90平方米。

“碩果”芬芳滿園春

突破難點,農村學前教育發展步伐加快。我州利用中小學佈局調整後的閒置、富餘校舍,大力開辦鄉村幼兒園和小學附屬幼兒園。2010年以來,全州新增幼兒園363所。其中,農村新增幼兒園309所,鄉村幼兒園達447所,並積極探索幼兒教師補充機制。

在推進教育改革與發展中,我州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創辦農村綜合初中、開展勤工儉學、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實施農村現代遠程教育、建設州職業教育園區和教育信息化建設等工作成效明顯。大膽探索和完善適應新課程改革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手段,教育質量不斷提高。2017年,全州普通高考一本上線率、本科上線率、專科上線率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40年砥礪奮進,彝州桃李滿園。全州目前擁有全日制各類學校1416所,在校學生403384人。學前三年兒童毛入園率76.91%、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99.98%、初中階段學齡人口入學率99.88%、高中階段毛入學率84.27%、殘疾少兒入學率96.33%;高等教育學校2所,在校學生17607人。記者 李薇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