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盛宣懷是如何用短短几年時間來瓦解胡雪巖龐大的商業帝國的?

ASUKA_TSOU



往常如日中天的“紅頂商人”胡雪巖,如今若夕陽殘照、餘暉褪去。胡雪巖和盛宣懷的鬥法,以胡雪巖破產革職而告終。林立於全國各地的”阜康錢莊”,遐邇於浙省內外的”胡慶餘堂”,均沐浴在一片愁風苦雨之中,等待著被易主換東。一眼望去,粗看似盛、胡鬥法,細究卻為李鴻章與左宗棠之爭,深究卻又是晚清時代的官辦企業和私辦企業之爭。

先說李、左之爭,李、左本是同根所繫,皆出於曾國藩帳下。對比一下曾、李、左,三者皆以文官行武,也皆為大才俊傑。曾、李屬封建衛道士,一生戎馬倥傯,只為保衛王道。李更是半生署理洋務,只知西洋武器枝節的厲害,卻不知西洋國制主幹的兇悍,所以,屢習屢敗,辦外交、賣國格。故,李鴻章雖文才卓異,見識卻不高。

打不過洋人,以為是大清學習洋人武器技藝的不精。結果是越學越敗,越敗越和,到處修修補補,越補越漏,惹得屋內人——清政府四處躲雨、清王庭怨聲四起,終被驟雨打枯枝,奈成殘花敗柳。說來也似怨不得他,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高屋建瓴。素來“重格局、輕作為”;”重文理、輕技術”;”重義理、輕藝事”,當宏觀的理念駕馭不了微觀的技術,又不能自洽,重建新格局,便陷入一時驚慌失措的系統崩潰之中,也就自然以屢屢對外委屈求全、對內求全責備,來延宕時日,以求重構系統。



在這個過程中,造就了以“和戎”對外、嚴苛治內的李中堂,殊不為怪。同為內戰高手、才高八斗的“中國最後一個聖人”曾國藩,還是比李識相點,功德圓滿之時激流勇退,直接退出系統作看客,不留懼洋罵名。左宗棠久居鄉野,知天命之年,方得進體制之內。雖諳熟中華文化之髓,也承習曾的聖人之道,但終究久居於江湖,其經世致用之念、和江湖澎湃之血性,都比曾、李強了不少,屬悍以對外、仁以治內之官員。

收回新疆、打擊俄人,深入越南、打擊法寇,此二事。李競以疆地貧瘠,無大用處,不若節約資源專守海防,放棄疆地之應對,就是這個官僚系統在重構時的正常苟且之舉。可海防他也沒守住呀!還有屬國越南,被法國人侵犯,法人要求越南脫離大清,越南不服,要求大清出兵干涉。李大概久辦外交,被洋人欺怕了,又怕國人罵他,竟荒唐出令,置出戰之清軍,處於“戰則違旨,退亦違旨”之境地。難道站著讓法寇屠殺麼?

左宗棠義憤填膺,休假未半,請旨赴越剿法,這次慈禧起用”老黃忠”左宗棠,入值軍機處。左令馮子材、王德榜兩軍夾攻法軍,打得法國內閣狼狽倒臺,法軍被清軍揍成啥樣,就不用多說吧。殊見軍心民情可用、武器也不輸與洋人。由此可見,李鴻章的洋務觀之單薄狹隘、一葉障目。



左、李因上述事件,同根相煎、楚淮相怨,這是當時的盛、胡鬥法的背景。交待清楚了,方可將盛、胡鬥法這個標本,解剖地有見地、有意義。盛宣懷跟得是李鴻章,胡雪巖輔得是左宗棠,李、左是處處不合、事事相左。於是,李便想扳倒左,倒左又沒什麼好理由去下手,便暗中指使自己的“洋務助手”盛宣懷,去搞倒左宗棠的”融資助手”胡雪巖。左沒了胡的銀錢支撐,便萬事不可順遂,自然也就倒臺了。於是,”兩國士”的理念之戰,便以”兩商聖”的商戰的形式暗戰起來了。

盛宣懷字杏蓀,常州人,秀才出身,三考舉人不中,仰仗其父官場的關係和傾心的施教,學得經世致用之才和步入李鴻章帳下做事。此時,正逢晚清飽受列強圍毆,西方正處於資本主義的上升期,全球各處瓜分完畢,遂將罪惡的目光移向東方。晚清閉關自大,不知世界鉅變,便常常被組團或單獨的列強所欺凌。列強先是隔三差五地找茬尋釁、攻戰城盟、得款掠地。反正這個流程,年年在中華大地上重複一遍。當然,許多先進的科學技術思想,也同時流進了大清國。

盛宣懷就是在這個環境裡,以其過人商智和格局,開辦輪船招商局、湖北煤鐵開採總局、經營大冶,廣濟煤鐵礦務、創辦天津電報總局、接手漢陽鐵廠、督辦盧漢鐵路、創設中國通商銀行、開設北洋大學堂(今天津大學)、南洋公學(今上海交通大學)、吳淞商船學院(今大連海事學院、上海海事學院)、成立中國紅十字會等許多中國第一的企商學礦。號稱”中國實業之父”,也是兵家、外交家李鴻章的籌劃融資、洋務總管。累官二品郵傳部大臣。


胡光墉字雪巖,安徵績溪人,祖上是唐皇李氏後裔,遷入本地胡裡村,遂改姓胡,屬於“外來胡”的一支。白丁出身。家貧無助,少年辛勞,做過杭州雜糧行、金華火腿商行的夥計,後至杭州信和錢莊當學徒。先助湖州知府王有齡代理湖州公庫,利用公銀扶植蠶農養蠶,收購成絲,運往杭州、上海變現,再將變現之公銀解交浙江省”藩庫”,不需付任何利息,利潤也歸胡雪巖,也就是用公銀玩”空手道”。

王有齡升任浙江巡撫後,鼎助胡雪巖辦起阜康錢莊;與湘軍掛上了鉤,將募兵的軍費存於胡的錢莊,又拉來了達官貴顯,也將錢存入阜康錢莊。之後被王有齡委以協辦糧械、綜理漕運等重任,幾乎掌控了浙省愈五成以上的軍政資財。左宗棠就任浙江巡撫時,胡雪巖深得左宗棠的信任。胡雪巖白手起家,以錢莊金融為龍頭,設典當、倒生絲、開藥鋪(胡慶餘堂)、販軍火、辦船廠,財源廣進。他敢於孤注一擲、善於官商結合、精於商戰謀略、巧於籠絡人心、明於做人之道。授江西候補道,秩二品,賜黃馬褂。

我們不以具體的盛、胡鬥法過程去分析,盛宣懷為何在短短的時間,讓胡雪巖灰飛煙滅,站在這個高度,你是看不清,同樣在有實力的左宗棠背書下,胡雪巖為何還是輸得那麼慘。然後,至多推導出一些李鴻章比左宗棠的權力大點,胡雪巖怎麼怎麼輸在與洋人買空的失誤之中,讓盛宣懷撿了便宜之類的無意義的結論。我們試著站在晚清那個風雨飄搖的傍晚,以上帝之眼擷取”盛、胡鬥法”的一段微觀場景,來俯視著這個封建集權制的晚清政府,是如何慢慢消失在一片煙雨迷濛之中的。



從籌措兵械、軍費上,盛、胡之舉看似相差不多,那是由於清王朝的威權統冶,在西方技術思想衝擊之下暈頭轉向,處於系統重構前的崩潰之中。就政制角度而言,地方督撫的權力首次頂開了日漸孱弱的皇權,2千多年來對地方政權的壓制。皇權的軟弱,導致了稅收歸集方向的改變,督撫們一邊聽命於朝庭去剿匪,一邊可以自開財路壯大自己,可見此時的皇權統冶已顯行將就木的老態龍鍾。所以,從籌資方面來看盛胡,確實看不出盛胡之間的不同。

對比盛宣懷和胡雪巖的事業軌跡,盛宣懷明顯是官辦商人,他創設的商企學礦,幾乎都是奉旨官辦或官督商辦,實際上,他才是真正的偏官方的“紅頂商人”。相比之下,胡雪巖的“紅頂商人”更為偏商一點,更水一點。通俗的講,盛是商辦官差,身份是官,是實授的尚書級二品官員,代表著朝庭意志,背後不僅是李鴻章,隱隱約約還有皇權的影子在閃爍;胡雪巖雖也是家財萬貫、手段非凡,但從其鑽營官方關係,方得以空手套白狼去運作商道,進而成就大業的動作來看,本質上,他只是一個很厲害的”傍官商人”。其官秩雖為二品,卻是近似虛授的候補道。所以,官差和商人這個差距,不是開玩笑的。沒事不要緊,一有事,雙方運作能力,將瞬間拉開非常大的差距。


同樣,以盛宣懷的稱譽為“中國實業之父”,而胡雪巖是被稱譽為“商聖”來比較,二千多年以來,“實業之父”只有一位,那就是盛宣懷,他開創了許多中國第一,是真正的”洋務開拓實踐者”,是晚清中國洋務運動的實際推動者,是晚清至民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引領者,也是真正從資本領域終結封建王朝命運的人。不幸的是,盛宣懷以失誤革職的方式,去引爆了這座破窗漏瓦的二千年大廈,以被晚清資政院痛斥為“誤國首惡”的罪名,去誘導了四川騷亂,連鎖引發了武昌起義,啟動了辛亥革命的炸藥,將清王朝直接送進了垃圾堆。這件事就是四川”保路運動”。

盛宣懷再怎麼洋務,他也是晚清的高官,也是個保衛王道的衛道士。他企圖利用袁世凱的新軍,來撲滅民眾騷亂和革命的烈火,那知被袁所利用,反而更快地終結了清王朝的命運。對於滿清政權來說,李鴻章屢屢行賣國之實,尚無“誤國首惡”之稱,而以一時之失的盛宣懷,卻被直接套上“誤國首惡”之帽。可見,滿清政府確實也不傻。那麼,能夠誤國的人,當然是柱國大臣才可以擔當,作為巨賈身份的胡雪巖是無論如何也誤不了國的。

從各方面來看,李、盛的組合是”官官組合”,左、胡的組合是”官商組合”。”官商組合”之所以得到皇權的默許,是因為那個時候,皇權體制經西方技術思想的衝擊之下,已經虛脫了,統治能力大為降低,連稅也收不上來了。只好放開權力鉗制,讓地方督撫用各種方式去籌措軍費剿匪安境,所以也就有了北方打的熱火朝天,而南方卻風平浪靜的”東南互保”怪事的出現。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背無奧援、”官商組合”的胡雪巖,與瞬息能調動很多政冶、經濟、社會資源的”官官組合”的盛宣懷對擂,灰飛煙滅是很自然的事情。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穿越歷史的迷霧,檢視歷史的足跡,仰望歷史的輝煌,感懷歷史的滄桑。“劍雄品評文史經濟”與您同學同行,同喜同嘆。您的關注,是我奮筆疾書的動力,您的閱讀,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

劍雄品評文史經濟


盛懷宣和胡雪巖的較量不僅僅只是兩人之間的較量,還有背後靠山的較量。胡雪巖所靠的是左宗棠,而盛宣懷所依靠的是李鴻章,“胡盛之爭”只不過是“左李之爭”的延續,而左宗棠與李鴻章所爭之事,不過還是陸權和海權之爭,最終結果很明顯朝廷更為倚重李鴻章,李鴻章也成為了最後的勝利者,而跟隨李鴻章的盛懷宣自然也成為了勝者。

胡雪巖和盛宣懷兩人之間的博弈也是相當精彩,事情要從蠶絲說起。

1882年,胡雪巖在上海開辦蠶絲廠,耗銀2000萬兩,生絲價格日跌,企圖壟斷絲繭貿易,卻引起外商聯合抵制。而此時盛宣懷呢,大量收購,再向胡雪巖的客戶大量出售,造成胡雪巖將資金全部用來購彩蠶絲。

開始,胡氏高價盡收國內新絲數百萬擔,佔據上風。華洋雙方都已到忍耐極限,眼見勝負當判,誰知"天象"忽然大變。歐洲意大利生絲突告豐收再就是中法戰爭爆發,市面劇變,金融危機突然爆發。

而此時盛宣懷還收買各地商人和央行買辦,讓他們不買胡雪巖的生絲,致使胡雪巖生絲庫存日多,資金緊張。緊接著,盛宣懷實行他下一步的計劃,就是開始打胡雪巖的現金流的主意。

胡雪巖採購蠶絲,向匯豐銀行一共借了1000萬兩銀子,現在蠶絲囤積在手中,資金鍊斷裂,盛宣懷就和外國銀行事先串通好了,向胡雪巖催款。由於事出突然,胡雪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好先將阜康銀行調出80萬兩銀子,來補這個窟窿。

而這80萬兩就是壓到胡雪巖的最後一根稻草,因為之前胡雪巖幫助左宗棠籌款80萬兩用來打仗,但是朝廷一直沒有還給胡雪巖。這次朝廷本來已經下撥了,但是盛宣懷打著李鴻章的旗號,讓政府延緩下撥,這一下就造成胡雪巖原本計劃的款項不能按時到達,自己所屬的阜康銀行出現資金斷裂。

如此同時盛宣懷在上海坐鎮,把的聲勢搞得很大。一方面趁阜康銀行空虛之際,託人到銀行提款擠兌;一方面宣稱謠言,稱胡雪巖囤積生絲大賠血本,所以動用阜康銀行的存款,現在銀行資金斷裂,隨時都有破產的危險。在盛宣懷的鼓動下,阜康銀行很快出現了擠兌浪潮。

面對這種情況,胡雪巖想到了左宗棠,所以他急忙發電報給左宗棠。但胡雪巖所做的這一切,都在盛宣懷的意料之中。盛宣懷暗中扣下了胡雪巖的電報,致使左宗棠沒有收到,等到第二天胡雪巖到上海催收政府的餉銀時,相關官員早已逃之夭夭。到了這個時候,胡雪巖也是無力迴天。

1883年夏,胡雪巖被迫賤賣蠶絲,虧耗1000萬兩,家資去半,週轉不靈,風聲四播。各地官僚競提存款,群起敲詐勒索。十一月,順天府尹上奏《阜康商號關閉現將號夥訊究各折片》,告知朝廷京城阜康銀號倒閉的消息。清廷下旨讓時為閩浙總督的何璟、浙江巡撫劉秉璋密查胡雪巖資產,以備抵債。

1883年十一月,清廷再下諭旨,將胡雪巖革職,並讓左宗棠追剿胡雪巖欠款。安排左宗棠可謂是朝廷用心良苦。1884年2月清廷再次下旨催促左宗棠加緊清理。左宗棠不得已查封杭州胡雪巖的當鋪、商號等,並向清廷奏報。

1885年9月5日,左宗棠即在福州病逝。同年十一月,胡雪巖在貧恨交加中鬱鬱而終。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後,盛宣懷請袁世凱出山,同時他遭到了各方的譴責,許多人責怪他的收路政策導致了動亂,盛宣懷被革職移居大連,永不再用。盛逃亡日本神戶。1916年4月27日,盛宣懷在上海病逝,他遺囑將其家產的一半,捐贈為慈善基金。

盛宣懷和胡雪巖都是中國晚晴著名的政治商人,他們的選擇很多時候迫不得已,我們不以成敗論英雄,畢竟此二人都是為中華民族復出過心血之人。


帝國烽火


盛宣懷是個不得了的人物,不同於胡雪巖這個虛銜“紅頂”商人,盛宣懷可是正牌子的郵傳部尚書,以“部長”之尊總攬清末輪船、銀行、鐵政、鍊冶、煤礦、紡織等各項官督企業,被同僚稱為“一隻手撈十八顆夜明珠”( 《經元善致鄭觀應函》)。

或許正是因為日後的顯赫,又與胡雪巖分屬淮軍、楚軍兩大系統,盛宣懷在胡雪巖有關的故事裡,往往扮演著“陰謀家”的角色,甚至還有不少文章煞有介事地分析盛宣懷整垮胡雪巖的“信息戰”、“商戰”謀略,其實都是扯淡!

在2010年程萬軍所著《逆淘汰:中國歷史上的毀人遊戲》一書中,基於小說《胡雪巖全傳》,概括了盛宣懷“坑”死胡雪巖的全過程:

“光緒八年(公元1882),盛宣懷採用“竊聽、摻沙子、挖牆腳”這三招,對對手胡雪巖發起暗戰總攻。

竊聽:盛宣懷通過電報掌握了胡雪巖的商業秘密情報。知道胡雪巖要高價盡收國內新絲、企圖壟斷絲業的動向。

摻沙子:盛宣懷一邊收購生絲向胡雪巖的客戶出售,一邊聯絡各地商人和洋行買辦偏偏不買胡雪巖的生絲。致使胡雪巖的生絲庫存日多,資金日緊,苦不堪言。

挖牆腳:挖斷資金鍊,拖死胡雪巖。胡雪巖80萬兩借款正好到了還款期限,外國銀行向胡雪巖要錢。本來這筆錢是胡雪巖為左宗棠代籌的軍餉,應由各省協餉來補償給胡雪巖。但盛宣懷找到上海道臺邵友濂,打著李鴻章的大旗,指使上海緩發這筆協餉,然後又讓人四處放風,說胡雪巖銀行倒閉在即,造成擠兌風波。”

實際上,上面三條全是假的。

1880年10月,李鴻章奉旨,在天津開設電報學堂及電報總局,任命盛宣懷為總辦、鄭觀應襄理電報總局局務,並在紫竹林、大沽、濟寧、清江、鎮江、蘇州、上海七處各設分局。天津到上海的電線鋪設工程於1881年4月開工,11月完成。

也就是說,盛宣懷主管的民用電報線,只有天津到上海一條,信息節點也不過上述7個地方,更重要的是,啟用要到1881年11月之後。

胡雪巖金融帝國的三大重鎮,上海、寧波、杭州,於何時接入電報網呢?

杭州電報局於1883年4月成立,寧波則在2個月後成立。要知道,有線電報不是手機,發報要有專業人員,收報也要有專業人員,沒有電報局你肯定發不了電報。那麼問題來了,

1882年,盛宣懷又“竊聽”誰去呢?

第二條,摻沙子。1883年的盛宣懷究竟能不能呼風喚雨,控制洋行呢?

事實上,在這個時代,盛宣懷就是個小把戲。1875年7月,盛宣懷在湖北廣濟開辦了一家官督商辦企業,名為“廣濟官煤廠”,這是他給李鴻章辦洋務的一個里程碑。

1879年7月,“開採湖北煤鐵總局”被廢,代之以官督商辦的“荊門礦務總局”,不想還是沒有商人陪著玩,盛宣懷祭出了高招——從小煤礦買煤,仗著自家免稅優勢,“貼牌”賣出,這對當地“煤老闆”和“煤市場”形成了巨大的衝擊。

到了1881年,湖北當地官員的憤怒達到了頂點,湖廣總督李瀚章致信親弟弟李鴻章,痛斥盛宣懷辦礦“上損國稅,下礙民生”,李鴻章是裡子面子都丟到了極點,勒令停辦企業之餘,還在信中痛罵盛宣懷:

“前辦武穴煤礦,迄無成效,反虧官本,本系自不謹慎……何其好為大言也!” 《盛檔》載(《李鴻章批》)

李鴻章停了煤鐵項目,原本投入的30萬串(卅萬千)銅錢沒法報銷,只能讓盛宣懷把剩下的14.2萬串(十四萬二千千)銅錢存在胡雪巖、劉翌宸的錢莊裡吃利息,10年期的存款,剛好能夠把30萬串債務還清。

不想,胡、劉二人破產,本錢反倒賠了10萬多串,戶部還逼著必須繳納銅錢,不收銀子,錢銀兌換又賠上加賠,盛宣懷全家險些也喝西北風了。

盛宣懷也不服氣,寫信給當時的戶部尚書閻敬銘訴苦:

“侄自李傅相奏調十四年,差缺賠累,祖遺田房變賣將罄,眾皆知之。今再被此重累,恐欲求吃飯而不能。父年古稀,無田可歸。從此,出為負官債之員,人為不肖毀家之子。”(《盛檔》載《稟閻敬銘》)

感情飯都吃不上了,坑人坑出了新境界吧???他要是弄死胡雪巖的高手,能自己跟著一起到這份兒上嗎?

至於操縱洋行雲雲,說到此處,根本不值得一駁。

一個資本金從未超過20萬兩(30萬串制錢摺合)企業的經理人,有什麼能力去撼動資本額達到3000萬兩的金融帝國?說得直白點,胡雪巖一次生絲交易賠掉的錢,都超過盛宣懷全部身家的好幾倍,洋行何必聽他的招呼?

至於第三條,更是不靠譜。

第一次西征借款,由各海關出印票、各省督撫蓋大印交洋商處抵押,再對各海關確定承擔額度定期還貸,事後再由各省藩司(地方財政)轉賬給各個對口海關補漏,還款過程不僅沒上海道什麼事兒,連胡雪巖也就是個經手人罷了。

此次借款之後,胡雪巖還為左宗棠經辦了5次洋債,程序上差別不大,不過,第二次到第五次“西征借款”,還款的財務項目均改為“應協甘餉”,也只是清廷戶部賬面上的調整,實質操作與第一次並無不同。

所以說,不要再胡扯了,拿小說當歷史真要不得。


劉三解


紅頂商人胡雪巖做生意很牛,因為有左宗棠的幫助,成為了清朝首富,可是一個商人參與到政治鬥爭中,你搞不好政治,政治就搞死你!在國家機器面前,再有錢的商人也會被碾壓成粉,胡雪巖的商業帝國瞬間崩潰,那是由李鴻章指使,盛宣懷具體實施,清政府出面聯合絞殺搶奪胡雪巖的財富,能出動這麼多牛人,胡雪巖敗的真不算冤枉!


太平天國被滅後,當時是左宗棠的湘軍和李鴻章的淮軍最有實力,而他們兩人也是互有矛盾,是政治上的對手,當然慈禧太后也是刻意製造他們兩人的矛盾,這樣一來讓他們兩人互相牽制,既可維繫帝國的安寧,又可制衡漢人的勢力,真是一石二鳥啊,狡猾的很啊!清國上下都知道,倒左必先倒胡,一旦把胡雪巖這個左宗棠的錢袋子給好點了的,看左宗棠拿什麼銀子去打仗,沒有錢,你什麼事都幹不成,當年左宗棠收復新疆,就是胡雪巖幫著出錢,軍費充足才有能力收復新疆的!因此幹掉左宗棠必須把左宗棠的最大依靠胡雪巖幹掉,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中法之戰爆發,李鴻章的機會來了!這一年因為胡雪巖“鬥絲”讓李鴻章抓住了扳倒胡雪巖的機會。胡雪巖為了對抗9洋商對蠶絲的壟斷,不讓絲農受剝削,於是胡雪巖用票號積累的資本大量收購蠶絲,幾乎所有的蠶絲都被他收購,然後囤積居奇,手裡有貨就可以壟斷價格,有資本和外商對抗!可是意外發生了,外商聯合抵制胡雪巖,意大利的生絲豐收,市場動盪,蠶絲價格大跌,胡雪巖一時之間,資金週轉困難,虧損達到了100多萬兩,所謂趁你病取你命,李鴻章迅速抓住機會,讓自己的得力干將盛宣懷出馬搞死胡雪巖!



盛宣懷對胡雪巖發動一系列攻擊,胡雪巖需要資金救市,就必須向朝廷借錢或者向洋行借錢。盛宣懷告誡上海的官員,胡雪巖來借錢,你就拖著,有多久就拖多久,不是不借,而是以後再借,胡雪巖得不到朝廷的支持。接著盛宣懷找到匯豐銀行等眾多外商銀行,說胡雪巖要破產啦,沒錢了,你們趕緊要他還債吧,不然你們之前借給他的錢就泡湯啦!然後盛宣懷又對那些富商,胡雪巖錢莊的儲戶說胡雪巖破產了,趕緊拿回自己存在他那裡的錢吧,去晚了,一根毛也沒有了!盛宣懷這一張嘴宣傳,導致所有人紛紛去胡雪巖開的錢莊和當鋪兌錢,擠兌那是會搞死人的,就像如今的銀行一旦發生集體擠兌,也頂不住啊,何況清朝時期!大範圍的擠兌,終於胡雪巖的鋪面紛紛倒閉,他的商業帝國走向末路了!



接著李鴻章再落井下石,指派手下人馬出手,官員紛紛舉報胡雪巖違法亂紀,貪汙朝廷的銀子,慈禧知道後大怒,下令查抄胡雪巖的資產,革了胡雪巖的官職,而且讓左宗棠去追繳胡雪巖貪汙朝廷的銀子。接著朝廷下令,胡雪巖囤積的價值上千萬兩蠶絲收歸國庫,當鋪酒樓其他鋪子什麼的實業也被查封,當然最後落到李鴻章手裡,也轉移到盛宣懷口袋裡,盛宣懷成了首富。在短短几個月間,在李鴻章,慈禧太后,盛宣懷聯合瓜分首富胡雪巖財產中落下帷幕,來的快,去的也快啊!



胡雪巖迅速崩潰,左宗棠想救也無能為力啊!因為李鴻章佔了上風,在中法戰爭中,清朝不敗而敗,雖說最後敗了,可沒有簽訂不平等條約,戰爭中掙得了面子,這是清朝第一場對外戰爭中取得勝利,外交上失敗了,無所謂,至少有面子嘛,因此李鴻章得到了威望,趁著這個勢頭迅速打壓胡雪巖。而慈禧那種互相制衡也不頂用啦,慈禧清楚現在李鴻章勢大,只能讓步了,以後還得依靠李鴻章呢,因此就不庇護左宗棠了,但是不會殺左宗棠,那麼胡雪巖就成了打擊的對象,說白了就是替罪羔羊,還是很肥的羔羊,查抄胡雪巖的商業,大家都撈了一筆,何樂不為呢!左宗棠也無奈,他為了明哲保身,只好放棄了去救胡雪巖啦,再說他也無能為力啊!兩年過後,政治鬥爭中落敗的左宗棠死在了福州,同年四月後,胡雪巖也快到生命盡頭,臨終前對子孫們說“銀子太可怕啦!”,然後就死了,看來胡雪巖因錢而興旺,也因錢而死!



胡雪巖一代首富煙消雲散,錢雖說不會說話,可也會搞死人,如何運用錢才是技術,胡雪巖賺錢很牛,可是他沒有處理好政治和商業關係,面對強有力的國家機器,再牛的商人也無法阻擋政治的反撲啊,官商勾結,先死的肯定是商人,真是讓後人警戒啊,可商人又喜歡參與到權力當中,真是諷刺啊!



歷史神秘人282698251




盛宣懷與胡雪巖之間的競爭,是商業競爭,更是兩個利益集團在政治上的較量。

胡雪巖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更有後人評說“為官須看曾國藩,為商必讀胡雪巖”,便可知胡雪巖的分量有多重了。曾國藩是晚清政界的風雲人物,為晚清續命幾十年,清朝時期漢族官員的崛起始於曾國藩,慈禧的“護花使者”李鴻章也是踩著曾國藩的肩膀崛起的,當然這是曾國藩主動培養李鴻章。胡雪巖是什麼人物,竟能與曾國藩相提並論?胡雪巖是晚清商界的執牛耳者!從放牛娃做到紅頂商人,能有幾人?馬雲、比爾蓋茨的起點都比胡雪巖高得多呢!

但是,胡雪巖最後卻栽在了盛宣懷的手裡,這不得不讓人感到唏噓,曾經富可敵國的商界魁首最後竟落得個潦困至死的結局。



盛宣懷能夠鬥垮胡雪巖運用的絕不只是商業競爭手段,這場足以對晚清商界造成“海嘯”的商業競爭背後隱藏著什麼?

我們知道胡雪巖的發家離不開左宗棠,因為搭上了左宗棠的關係,然後憑著自己發展的人脈,胡雪巖才發展成了晚清赫赫有名的“紅頂商人”。1862年,胡雪巖當上了時任閩浙總督的左宗棠的理財顧問,開始在政界獲得靠山,隨後在太平天國運動時期迅速發展壯大成為“清朝首富”。1873年左宗棠欲率軍進新疆,遭到李鴻章的反對,所以左宗棠從清政府那裡拿不到錢,左宗棠寫信給胡雪巖讓他幫忙想辦法,胡雪巖二話不說親自去向洋人借了1800多萬兩,拿到軍費的左宗棠最後順利收復新疆。洋人為什麼不買清政府的賬,卻買胡雪巖的賬?

1881年清政府為表彰胡雪巖在左宗棠收復新疆這事上所起到的不可或缺的作用,送了個“布政使”的虛銜給他,胡雪巖成功晉升“紅頂商人”。這時的盛宣懷也已經搭上了李鴻章。



1882年成為“紅頂商人”的胡雪巖在上海大展拳腳,花了2000多萬量白銀開了家蠶絲廠,想要壟斷蠶絲行業,結果導致洋商的抵抗,由此引發了中國近代史一場影響深遠的商業戰爭。胡雪巖試圖通過大量收購生絲逼迫洋商低頭,但是在這過程中盛宣懷卻將自己收購來的生絲出售給洋商,與洋商聯盟對付胡雪巖。此時,中法戰爭的爆發更打得胡雪巖措手不及,最終只能低價賤賣囤積的蠶絲,胡雪巖血虧1000多萬兩白銀。

這時候的盛宣懷自然繼續“痛打落水狗”,他首先散步胡雪巖因蠶絲生意血虧1000多萬兩白銀的消息,引發市場恐慌。同時,盛宣懷又讓上海道臺邵友濂故意拖著胡雪巖的餉銀不發,這一拖便是20天,直接導致了胡雪巖的資金鍊的斷裂,胡雪巖只好從自己的阜康錢莊調用80萬兩以作週轉。盛宣懷抓住機會繼續散佈消息說胡雪巖生意失敗以致債務累累,引發了胡雪巖所開錢莊的擠兌風潮。1884年,在擠兌風潮的狂轟濫炸下,胡雪巖的錢莊終於倒閉關門,胡雪巖也宣告破產,清政府著左宗棠負責胡雪巖的抄家事宜。



盛宣懷對付胡雪巖即使他們之間的商業競爭,更是李鴻章對付左宗棠的政治競爭。李鴻章和左宗棠都是從曾國藩幕下走出來的,又同屬中興名臣,論影響力可謂是不相上下,當然李鴻章更得慈禧的喜歡,畢竟是能將軍費挪用、將甲午戰爭放著不理只為討老佛爺開心的人,慈禧怎能不喜歡?但是這兩人卻有很深的齷齪,中法戰爭後左宗棠便將李鴻章罵了個狗血淋頭。政治和軍事離不開錢,胡雪巖是左宗棠的錢袋子,所以為了打倒左宗棠,李鴻章必須首先燒了他的錢袋子。盛宣懷是自己的錢袋子,李鴻章當然樂意讓他取代胡雪巖,盛宣懷讓邵友濂拖欠胡雪巖的工錢,沒有李鴻章的授意的話,盛宣懷敢嗎?邵友濂敢嗎?

此外,胡雪巖當時的市場地位太高了,高得讓清政府恐懼。你說你胡雪巖做個蠶絲生意也能引發金融風暴,讓我們怎麼放心?胡雪巖的存在甚至關乎清朝的經濟命脈,我們可以想想,慈禧是更放心左宗棠還是更放心李鴻章?



盛宣懷之所以能夠在短短的3年時間裡鬥垮胡雪巖,他所運用的正當商業手段所起的只是輔助作用,真正讓他成功的是他背後隱藏著的政治力量。

當時左宗棠身體不好,在朝中又沒有李鴻章受寵,所以沒有能夠及時地為胡雪巖提供保護。

1885年9月,左宗棠病逝於福州任上。

同年,在左宗棠去世沒多久後,自感已經沒有任何希望的胡雪巖也在憂鬱中悽然離世。


寧糊塗


盛宣懷控制著郵傳部,可以截獲任何電報。盛為李鴻章的心腹。搞垮了胡雪巖,氣死了左宗棠,正直的人誰還與李鴻章沆瀣一氣?都巴不到李鴻章早點倒臺,你能怪張之洞翁同和他們不合作嗎?你能怪左宗棠一手創建的南洋艦隊怎麼不幫李鴻章的北洋艦隊?是李鴻章為一已之私先打擊這些晚清的臺柱子的。


子非魚之道可道


首先,背後的勢力派系不同:胡雪巖背後是左宗棠,盛宣懷背後是李鴻章。左宗棠倚重的是胡雪巖的“財”,李鴻章看中的是盛宣懷的“才”。胡雪巖為左宗棠平定疆亂、四處征戰籌餉、籌軍火,後期又幫他打理洋務,雖從中獲利頗豐,但每次都能在左宗棠最吃緊的時候救之於危難,靠得就是他雄厚的財力;而盛宣懷深入洋務運動,憑藉膽大心細的秉性、過人的政治才華、豐富的實操經驗與洋人兜轉鬥智,為李鴻章後期再洋務運動中一家獨大立下了汗馬功勞。但眾所周知,李鴻章比左宗棠在洋務運動中走得更久更深,影響和勢力也更大,這也許是決定“胡盛之爭”中盛宣懷獲得完勝的深層次原因。

其次,發家的起點不同:胡雪巖是“由商入官”,盛宣懷是“由官入商”。胡雪巖是靠著慧眼識英雄從一個票號夥計一步步成為富可傾城的阜康銀號老闆,繼而在左宗棠那裡謀得官職;而盛宣懷是官宦世家出身,雖沒取得功名,但自小隨父親走南闖北,見識頗豐,留在李鴻章身邊也有了用武之地,是先得官,再靠權力衍生商業機會,更是名副其實的“紅頂商人”。

最後,對後世的影響不同:胡雪巖最大的影響不是阜康票號,而是幫助左宗棠收復新疆,維護了祖國統一,從這個角度看,胡雪巖間接成為了“民族英雄”。他雖涉及洋務,但入世不深,不能擺脫商人唯利是圖的利益驅動型,對推動資本主義在中國萌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而盛宣懷又不同,他查賬導致了全國性的金融風暴,為革命製造了經濟動因。他強推“鐵路國有化政策”,直接導致了四川的保路運動,引發了辛亥革命。他為了終結革命又把袁世凱推上了臺,結果袁世凱倒打一耙,直接把清政府送進了歷史的塵埃,從這個角度看,他是朝廷的忠臣,但也是推翻清政府的“功臣”。過去把他簡單地說成是“官僚買辦”,這樣有失公允,他是舊中國第一代資本主義近代化的奠基人,也是舊中國新興資產階級的領袖人物。從對推動社會發展的車輪來講,顯然盛宣懷出的力更大,他創造了近代中國的“十個第一”,實在是走在近代中國尖端。


姐夫的新消費思考


清朝信息戰第一人,胡雪巖竟然死於他的一份電報

【評論是善意,轉發是鼓勵,收藏是讚賞,關注是動力!謝謝!】

胡雪巖,晚晴著名的紅頂商人,官居二品,曾經為左宗棠收復新疆籌集大額餉銀,近些年因為小說和電視劇的緣故變得十分走紅,儼然成為“紅頂商人”的代名詞。

胡雪巖畫像

其實,在胡雪巖的同時代人中,另有一位紅頂商人,在恰當時機,用一封電報摧毀了胡雪巖的商業帝國,胡雪巖最終抑鬱而死,可說是被一封電報殺死了。他就是官居一品、任郵傳部大臣的盛宣懷。

盛宣懷,字杏蓀,號補樓愚齋、次沂、止叟等,出生於江蘇常州府武進縣龍溪,秀才出身,清同治九年(1870年)入李鴻章幕,協助李鴻章辦洋務。

盛宣懷 創辦北洋大學

19世紀70年代,清政府準備建設電報線。盛宣懷請示李鴻章後,先在大沽北塘海口炮臺與天津之間架一條短途電報線,小試牛刀。

天津的電報線架成後,李鴻章請醇親王等朝廷顯要親臨試驗,評議很好。在李鴻章的舉薦下,1881年盛宣懷被清廷正式委派為電報局總辦,主持電報局,又創辦電報學堂,培養技術人才。隨著電報網絡的建立,盛宣懷掌控了全國的信息命脈。

早起電報機

因為李鴻章和左宗棠之爭,盛宣懷籌謀已久針對胡雪巖的致命一擊開始了。此時正值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左宗棠領戰,胡雪巖為左積極奔走、籌集餉銀之際。

此時,電報成為

左宗棠騎馬像

商業通訊的重要手段,盛宣懷掌控了全國的電報系統,對胡雪巖在各地的買賣情況一覽無餘。1882年胡雪巖以私人名義幫助清政府向匯豐銀行借了400萬兩,清廷承諾以各省的協餉作擔保。清廷是真正的使用者,但經手人卻是胡雪巖,洋行只認定胡雪巖為債務人。盛宣懷發一封電報給上海道臺邵友濂,直言李鴻章有意緩發這筆協餉,時間是20天。邵友濂屬於李派,自然就照辦了。

這短短的20天內發生的事情對胡雪巖的打擊可謂致命。

盛宣懷早已向洋行放風,說胡雪巖的資金即將告罄,洋行紛紛向胡雪巖催款。左宗棠此時遠在北京軍機處,不及調停。事出突然,胡雪巖只好從自己的阜康銀行調來80萬兩銀子,先補上了這個漏洞。胡雪巖也認為清廷的協餉總歸會發放,不過是晚發幾天而已。

盛宣懷通過電報,對胡雪巖一切調款活動都瞭如指掌,當估計胡雪巖的銀子已經陸續調出了阜康銀行,正是空虛之際,就放出風聲,阜康銀行提款擠兌風潮立馬大爆發,直接導致阜康銀行倒閉。胡雪巖受了此次致命打擊,不久即憂憤而死了。

銀行擠兌畫面

盛宣懷利用電報信息對胡雪巖展開的商業和政治行動堪稱“晚清信息第一戰”,盛宣懷可謂是用電報殺了胡雪巖。


二師兄說


清光緒八年(1882年),胡雪巖在上海開辦蠶絲廠,耗銀2000萬兩,生絲價格日跌,企圖壟斷絲繭貿易,卻引起外商聯合抵制。百年企業史上,第一場中外大商戰開始了。開始,胡氏高價盡收國內新絲數百萬擔,佔據上風。華洋雙方都已到忍耐極限,眼見勝負當判,誰知“天象”忽然大變。歐洲意大利生絲突告豐收再就是中法戰爭爆發,市面劇變,金融危機突然爆發。事已如此,胡雪巖已無回天之力。可見朝廷才是幕後黑手,中法戰爭爆發,朝廷急需要輸血。


以馬內黎


胡的做法漏洞百出,押生絲,想壟斷,以為可以,結果……多算勝,少算輸!

盛一擊而中,非幾年啊?!

胡支持拿回新疆,功未大焉!

盛打擊胡,雖勝令人不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