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油炸豆豉,妈妈爱的味道

家乡,与您有个约定!

油炸豆豉,妈妈爱的味道

不久前,和几个朋友相约到一家餐馆吃饭,席间,一盘油炸豆豉很受大家青睐。而我的思绪随着这盘油炸豆豉的香味早已飘到了35公里之外的妈妈身边,仿佛看到妈妈正在灶台前挥舞着锅铲为我做油炸豆豉……

妈妈是个典型的贤妻良母,这是街坊邻里对她的评价。妈妈把家里家外操持得井井有条之外,还能做一手大家都称赞的咸菜。那时,我对咸菜有种莫名的憎恨,因为妈妈做咸菜时,就会把我使得团团转,洗这样、递那样,这对我来说真是烦不甚烦。邻居每次拿着碗到我家要咸菜时,总夸赞妈妈的手艺,说妈妈做的咸菜精细,肯定花了不少心思。而妈妈每次都回应说做咸菜很简单。其实,只有我们家里人知道,妈妈所说的简单背后有着许多繁琐的细节。

就说做干豆豉,一到合适做干豆豉的季节,妈妈总是先选购好豆,然后把所有的配料准备齐全。把干净的豆煮软之后,再捂上一段时间,才算完成第一步。随后,还要找来秤,把之前准备好的姜、盐、辣椒、酒等配料全部按量称好,才能按量和豆拌在一起。妈妈做咸菜的那一套套程序真是很复杂,甚至连什么时候开坛都有一番讲究。每次看到我不耐烦的神情,她总是很有耐心地说:“你别嫌这些麻烦,不论是豆煮不到火候还是配料放不合适,都会影响豆豉的味道,不管什么都要恰到好处。”那时的我,没读懂妈妈说的这些话,因为觉得做咸菜麻烦,我甚至从不吃咸菜,不管妈妈做的咸菜在别人口里是如何的美味。直到我外出读书,才与咸菜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才逐渐体会到妈妈做咸菜的那份心。

1995年外出读书的前一个星期,除了为我打点好行李外,妈妈还着手为我准备咸菜。明知道我不吃咸菜,可妈妈还是用心地准备着。她买来精瘦肉剁成肉末,备好辣椒节、炒香芝麻,把肉末用油炸了半干后铲到碗里,再把干豆豉放油锅里炒香,随后把炒好的肉末倒锅里一起炒,再放上之前备好的辣椒、芝麻,出锅后的油炸豆豉还要放到小瓷盆里冷却才能装进玻璃瓶。看着妈妈做得辛苦,我也只好勉为其难地将其装进行囊。现在想来都有些担心,如果当时不是爸妈一路送我到学校,可能我会半路扔掉那两瓶油炸豆豉,因为幼稚的我觉得那两大瓶油炸豆豉完全是累赘。

学校食堂的饭菜一个星期就让我腻味,之前被我束之高阁的油炸豆豉猛然跃入脑海:也许妈妈做的油炸豆豉可以换换口味?于是,我到食堂打了2两米饭,打开那两瓶一直未动过的油炸豆豉。才一开盖,一股香味就弥漫开来,在旁边吃饭的舍友一哄而上,才几分钟,油炸豆豉就只剩半瓶,此时,我才知道妈妈的油炸豆豉有多受欢迎。吃着口口喷香的豆豉拌饭,我的心里也如被打翻的五味瓶:原来妈妈早就料到我一定会吃腻食堂的饭,也知道她的油炸豆豉会受欢迎,所以硬是让我带两大瓶。三天后,妈妈的油炸豆豉被吃个底朝天,在舍友们的心里,妈妈的油炸豆豉成了世界上最好吃的下饭菜。也就是从那两瓶油炸豆豉开始,我似乎知道了什么是家乡的味道,什么是妈妈的味道,什么是牵挂的味道。

还记得一次放假前和舍友聊天,我无意中说起假期不想回家。没想到竟遭到舍友们一番唇枪舌剑的指责,最后我不得不“缴械投降”,她们才说出分派给我的“重要任务”——回家看妈妈的同时要多带几瓶油炸豆豉返校。

毕业后,担心孤身一人在文山工作的我饮食不规律,妈妈为我置办了一套炊具的同时,还特别做了油炸豆豉等咸菜带给我。每次一有朋友到我的宿舍开伙,油炸豆豉必然是“座上菜”,朋友们都夸赞妈妈的手艺堪比“老干妈”。其实,在我的心里,妈妈的油炸豆豉中还有一种其他品牌豆豉所不具有的味道,那就是妈妈的爱的味道。

成家后,我才慢慢地懂得了妈妈做咸菜的一番苦心,那是对儿女无限的牵挂和关爱。其实,早在许多年前,妈妈因身体原因几乎很少吃咸菜,但妈妈依旧对做咸菜情有独钟,特别是看到儿女们一个个爱上她做的咸菜,更是乐此不疲。

随着两个妹妹远嫁他乡,我们都认为妈妈不会再做咸菜,可没想到,妈妈却做得更用心:但凡听我们提到哪怕是无意中说过某种咸菜好吃,妈妈都会在心里记下并着手开始准备,为的是让我们下次回家能吃到。每次我们姐妹才刚回家,妈妈就免不了一番忙碌,翻出早已准备好的瓶瓶罐罐,在我们离家时为我们装上各自喜爱的咸菜,甚至还不忘加上一番叮嘱:哪种咸菜适合配什么吃,咸菜再好吃也不要吃太多等等。

现在,每每想起妈妈做咸菜时忙碌的身影,想起妈妈为我们装咸菜时的情景,我的心里都会涌起阵阵暖流:因为在这些身影中、在这些咸菜里,都是妈妈满满的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